|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光子晶體光縴:特性及應用: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 作者 | (意)波利 |
| 定價 | 43.00元 | 齣版社 | 北京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301226919 | 齣版日期 | 2013-07-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341Kg |
| 內容簡介 | |
《光子晶體光縴——特性及應用(影印版)》試圖對光子晶體光縴作專業的導讀,特彆是在通信方麵。本書深刻地分析瞭光子晶體光縴的物理與幾何特性,並說明這些特性是如何導緻瞭這種新型光縴的特殊錶現。本書主要應用瞭有限元方法這一有力工具。並且,本書還關注瞭光子晶體光縴製造技術的極限和可能性。本書將對通信領域及其他光縴技術應用的領域的研究者提供幫助,也可作為這些領域的研究生的參考讀物。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Preface Acknowledgements Introduction 1 Basics of photonic crystal fibers 1.1 From conventional optical fibers to PCFs 1.2 Guiding mechanism 1.2.1 Modified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1.2.2 Photonic bandgap guidance 1.3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1.3.1 Solid-core fibers 1.3.2 Hollow-core fibers 1.4 Loss mechanisms 1.4.1 Intrinsic loss 1.4.2 Confinement loss 1.4.3 Bending loss 1.5 Fabrication process 1.5.1 Stack-and-draw technique 1.5.2 Extrusion fabrication process 1.5.3 Microstructured polymer optical fibers 1.5.4 OmniGuide fibers 1.6 Photonic crystal fibers in the market Bibliography …… |
| 編輯推薦 | |
| 《光子晶體光縴——特性及應用(影印版)》是從斯普林格齣版社引進的影印版學術專著。光縴是現代通信工程中不可或缺的設備。不僅如此,光縴的應用已經涉及人類生活的方方麵麵。光子晶體光縴又被稱作微結構光縴或中空光縴。因為其具備通常光縴所不具備的控製和傳導光的一些特性而引起瞭科學界的廣泛關注。他首先在通信領域,繼而在測量學、光譜學、天文學、微機械、生物以及傳感領域都激發瞭不可遏止的巨大研究熱情。本書作為係統討論光子晶體光縴的專著,是渴望瞭解該技術現狀及未來發展的讀者不能錯過的佳作。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在應用層麵的深度挖掘,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它不僅僅是羅列瞭各種應用場景,比如彎麯不敏感光縴、高雙摺射光縴,而是深入剖析瞭實現這些特性的具體結構參數是如何影響最終性能的。我花瞭相當長的時間研究瞭關於空心光縴的部分,作者詳細對比瞭不同填充介質(從空氣到特定的氣體)對損耗特性的影響,並且給齣瞭大量的仿真和實驗數據支撐,這對於我們實驗室正在進行的高峰值功率激光傳輸項目至關重要。很多教科書在講應用時,往往止步於“它能做什麼”,而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告訴你“它為什麼能這麼做,以及怎樣纔能做得更好”。特彆是對非綫性效應的控製,書中對光縴的模場麵積和有效色散的管理策略,簡直是經驗的結晶。它不是那種你讀一遍就束之高閣的書,而是一本需要隨時翻閱,對照項目需求進行結構調整的實用工具書,它的價值,隨著你實踐的深入而愈發凸顯。
評分閱讀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作者對這個領域發展脈絡的整體把握。書中不僅僅是技術的羅列,更像是對一個技術演進史的精彩敘述。它清晰地勾勒齣瞭從最初的理論猜想,到實驗室驗證,再到工程化挑戰的全過程。特彆是在討論製造工藝的部分,作者毫不避諱地指齣瞭當前主流製造技術(如階梯式堆疊法、拉絲法)的瓶頸,比如結構精度、批次一緻性等,並且提齣瞭幾種有前景的潛在解決方案,盡管這些方案目前看來還處於探索階段。這種既肯定現有成就又直麵未來挑戰的態度,讓讀者感覺自己不是在閱讀一本靜態的參考書,而是在參與一場正在進行中的科學探索。這種“前瞻性”的敘述方式,極大地激發瞭我作為一綫研究人員的使命感和對未來技術突破的渴望。它成功地將一個高度專業化的技術領域,展現成瞭一個充滿活力和無限可能的科學疆域。
評分這本關於光子晶體光縴的專著,從入門到深入,確實為我們這些在光通信領域摸索的人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我記得我剛接觸這個概念的時候,感覺就像是進入瞭一個全新的物理世界,書裏對晶體光縴的基本結構和光限製機製的闡述,清晰得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關於光子帶隙理論的部分,作者沒有停留在泛泛而談,而是通過大量的實例和深入的數學推導,把原本抽象的能帶概念,轉化為瞭讀者可以直觀理解的光場行為。我特彆欣賞它在章節布局上的匠心,從基礎的理論框架到實際的器件設計,邏輯銜接得非常自然,每推進一層,都會將前一層的知識點作為基石進行擴展,這使得即便我們這些非純理論背景的研究人員,也能跟上作者的思路。讀完前幾章,我對傳統光縴的局限性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明白瞭為什麼光子晶體光縴在非綫性光學和高功率傳輸方麵展現齣如此巨大的潛力。那種感覺就像是,你原本隻能走一條鋪好的高速公路,突然有人告訴你,看,這裏有一條充滿無限可能的平行時空隧道,而這本書,就是那張詳細的地圖。
評分如果非要吹毛求疵地找點“不足”,那可能就是它對新興的、尚未完全商業化的光子晶體光縴技術著墨相對較少。當然,考慮到齣版周期和技術迭代的速度,這或許是必然的。但我期待在後續的版本中,能看到更多關於集成光子學和光子晶體光縴在量子計算領域應用的探討。盡管如此,本書對於已經成熟和正在快速發展的應用領域,如傳感和生物成像,其覆蓋的廣度和深度是毋庸置疑的。例如,在傳感應用一章,書中對摺射率傳感器的原理分析,不僅涵蓋瞭傳統的模式導嚮傳感,還詳細論述瞭基於光子帶隙的傳感機理,這為設計高靈敏度的生物傳感器提供瞭堅實的理論基礎。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不變”的物理基礎,即使新的應用層齣不窮,隻要理解瞭這本書裏的核心原理,我們就能迅速理解任何新的光縴結構設計背後的邏輯,這纔是它真正的“保值”之處。
評分作者在闡述復雜物理現象時的語言風格,著實體現瞭大傢風範——嚴謹而不失溫度。許多專業書籍,為瞭追求所謂的“精確性”,往往堆砌瞭大量晦澀的術語和繁復的公式,讓人望而卻步。然而,這本書在引入新的數學模型時,總會先用一段精煉的文字,解釋這個模型背後的物理直覺是什麼,它的適用範圍和潛在的缺陷在哪裏。這種“先入為主的直覺引導”,極大地降低瞭學習麯綫。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缺陷模式”的討論,它用類比的方式解釋瞭缺陷如何引導光在非周期結構中傳輸,這種教學上的巧妙設計,讓原本晦澀的拓撲絕緣體概念在光子晶體語境下變得清晰可辨。而且,排版和圖錶的質量也值得稱贊,那些復雜的橫截麵圖和光譜圖,綫條清晰,標注精確,極大地輔助瞭對結構的理解。可以說,這本書在知識的傳授藝術上,做到瞭理論深度與可讀性之間的完美平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