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樂書/欽定四庫全書》由清應僞謙撰。是書 上捲論律呂本原,大旨本蔡氏《新書》,而參以注疏 及硃子之說。下捲論樂器製度,則本陳祥道《禮書》 及李之藻《頻宮禮樂疏》者為多。議論醇正,考訂簡 核,頗得要領,其間精審處往往足資考證。
正文
這本《古樂書》的裝幀和紙張質感著實令人眼前一亮,拿到手裏沉甸甸的,那種曆史的厚重感撲麵而來。我特意翻閱瞭其中的一些篇章,發現它對於先秦雅樂的記述詳盡得有些令人咋舌。比如,它對不同禮製場閤下使用的不同“箾”(音同“鍾”)的形製、材質乃至音高的考證,簡直是考古級彆的細緻。我記得有一處講到韶樂的復原推測,作者引述瞭大量的齣土文物銘文和後世文獻的旁證,構建瞭一個邏輯嚴密的推演過程。雖然有些段落的古文較為晦澀,需要對照注釋纔能理解,但這恰恰體現瞭這部作品的學術價值——它不是給普通大眾普及的讀物,而是留給專業研究者的寶貴資料庫。我尤其欣賞它在描述樂器製造工藝時那種近乎工匠精神的嚴謹,它不僅告訴你“是什麼”,更深入地探討瞭“為什麼是這樣”,那種對古代匠人智慧的敬畏感油然而生。總而言之,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其紮實的文獻基礎和對細節的極緻追求,對於想深入瞭解古代音樂製度源流的學者來說,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評分坦率地說,初翻此書時,我感到有些不知所措,那種密集的文字排版和幾乎沒有留白的頁邊距,很容易讓人産生閱讀疲勞。但堅持讀下去後,我發現其敘事結構其實是極有章法的。作者似乎是采用瞭編年體與專題研究相結閤的方式。比如,在論述周代雅樂的繼承發展時,時間脈絡是清晰的;而在專門探討某一類樂器,例如“磬”的演變時,則采用瞭跨越時空的專題論述。這種交織的結構,雖然初看有些跳躍,但深入後會發現,它有效地避免瞭單一綫性敘述的單調。我特彆留意瞭其中對於某一特定樂器,比如“塤”的記載,它不僅描述瞭其在不同時期的形製變化,還引用瞭大量詩歌中提及“塤”的詩句作為佐證,這種文學與器物學的結閤,使得閱讀過程充滿瞭趣味性。對於那些習慣瞭現代清晰分章節、小標題羅列的讀者來說,可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但一旦適應瞭這種古籍的敘事韻律,便能從中體會到一種沉靜而深邃的美感。
評分作為一本被收錄在“欽定四庫全書”體係中的典籍,其學術的嚴謹性是毋庸置疑的,但真正吸引我的是它背後所蘊含的文化態度。它體現瞭古代士人對“禮”與“樂”的深刻理解,認為音樂不僅僅是娛樂,更是治理國傢、教化民眾的工具。書中的許多論述都緊密圍繞著“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儒傢核心理念展開。我注意到,作者在辨析不同曆史時期的音樂規範時,總會不自覺地將之與當下的政治清明或衰敗聯係起來。這種將藝術置於倫理和政治框架內的傳統視角,對於習慣瞭將藝術純粹化的現代讀者來說,是一種強烈的衝擊與反思。它迫使我們去思考:在一個高度強調秩序與教化的社會裏,藝術的邊界和功能究竟應該如何界定?盡管內容略顯刻闆,但這正是其時代烙印的體現,也是我們理解中國古代文化精神的關鍵所在。
評分這部書最讓我驚艷的,是它對於音樂“形製”之外的“氣韻”的捕捉與描摹。要知道,音樂是流動的、無形的,如何用文字去固定和傳達它?這本書提供瞭一些極具啓發性的嘗試。書中描述演奏大型雅樂時,那種天地閤一、萬籟俱寂的氛圍,那種通過精確的節奏控製所達到的“中正平和”的境界,幾乎要通過文字躍然紙上。它並非簡單地羅列音階,而是用大量的形容詞和比喻,構建瞭一個感官的圖景。比如,描述“金石之聲”時,用到瞭“肅殺”、“蒼涼”等詞匯,讓人仿佛能聽到那洪亮而又帶著一絲悲憫的迴響。這種文筆,已經超越瞭一般的學術論述,更接近於一種古老的音樂美學宣言。我試著根據書中的描述去想象當時的場景,雖然無法完全復原,但這種代入感是極強的。它成功地架起瞭一座橋梁,讓我們得以窺見古人心中對“至美之音”的理解與追求。
評分讀完這套書,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博”與“雜”。它似乎不僅僅聚焦於“古樂”本身,而是將音樂置於整個古代政治、社會、乃至宇宙觀的宏大背景下去審視。比如,書中有一段論述瞭“五音十二律”與“五行相生相剋”之間的關聯性,將其提升到瞭哲學思辨的高度,這讓我原本以為枯燥的樂律學瞬間變得生動起來。不同於以往我接觸到的側重於樂譜和麯目的書籍,這部《古樂書》更像是一部包羅萬象的文化史綱要,音樂隻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切入點。其中穿插瞭大量關於祭祀禮儀、朝會製度的描述,使得讀者可以清晰地勾勒齣古代貴族生活的一個側麵。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它對“雅正之音”與“鄭衛之聲”的對比分析,那種帶有強烈價值判斷的論述方式,展現瞭傳統士大夫階層對“德音”的執著追求。雖然閱讀過程中不免要時常停下來查閱曆史年代背景,但這種帶著探索欲的閱讀體驗,遠比直接閱讀白話翻譯來得更酣暢淋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