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创造心理学 大夏书系
定价:39.80元
售价:31.0元,便宜8.8元,折扣77
作者:阎力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567556966
字数:224000
页码:22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发展起来的?
创造力发展有什么特点和规律?
创造力发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创造力是否可以开发和培养?
高创造力的人有怎样的思维特点和人格特质?
……
让我们来揭开创造力的神秘面纱,一探究竟。
编辑推荐篇章:
P 152创造的若干
P 169高创造力个体的人格特征
内容提要
创造心理学是研究创新过程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全书贯穿了从个体到群体、从微观到宏观、从智力活动到社会活动、从理论到实践(案例)的思路,以简练、严谨的风格,探讨了创造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相关理论,以及一些实际应用问题,包含了科学史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大量案例材料。
目录
作者介绍
阎力,武汉大学哲学硕士,毕业后携笔从戎,执教于国防科技大学。曾赴中国后三次核试验场区和建设中的酒泉航天基地,所完成的课题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现任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方向研究生导师,多家中外企业管理顾问。曾获国防科技大学、苏州大学教学奖。出版著作《当代社会心理学》,译作《学校中的多元智能》《学校的管理技能》等。
文摘
序言
坦白说,我被这本书的标题深深吸引住了。我们都知道,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而创造力则是创新的源泉。所以,“创造心理学”这个主题,对我来说,本身就自带光环。我一直认为,心理学是一门探索人之所以为人的学科,而创造力无疑是人类最独特、最迷人的特质之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创造力背后的心理机制,比如,那些让我们“脑洞大开”的瞬间,是神经递质在活跃,还是潜意识在捣鬼?书中会不会介绍一些不同类型的创造力,像是艺术家的创造力、科学家的创造力、或者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的创造力,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我特别期待能从中了解到,那些成功人士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和保持他们的创造力的,他们有没有什么独特的思维模式或者生活习惯?我想,这本书可能会成为我理解“灵感”这个抽象概念的有力工具。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上“创造心理学”这几个字,配合着“大夏书系”的厚重感,还有“阎力”这个名字,着实让我好奇了一番。我一直对人类内心深处那些奇妙的火花如何点燃,如何塑造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反应很感兴趣。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瞬息万变的时代,拥有创造力,能够跳出思维定式,找到新的解决方案,变得尤为重要。我想,这本书或许能提供一些关于这种内在驱动力的洞见,比如,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创造力?它又是如何被激发或者被压抑的?我设想,书中可能会探讨一些经典的心理学实验,用严谨的科学方法来剖析创造性思维的形成过程,也许会从认知、情感、甚至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来解读。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自己的创造力,或者帮助我认识和培养身边人的创造力。它会是那种能让我反复阅读,每一次都能从中获得新启发的书吗?我很期待它能带来的思维上的“奇遇”。
评分我当时注意到这本书,是因为“创造心理学”这几个字实在太吸引人了。总觉得,在如今这个越来越强调个性化和突破性思维的时代,理解和培养创造力,已经不再是一种可选项,而是一种必需。我猜想,这本书应该会从一个比较宏观的视角,来解读创造力这个复杂的概念。比如,它会不会谈到,人类的创造力是如何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又或者,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创造力会有什么样的差异?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克服“创造力障碍”的实用建议,像是如何摆脱思维定势,如何拥抱不确定性,以及如何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能给我带来一些启发性的思考,甚至是一些能够立刻在生活中实践的技巧。它会不会是一本能让我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人类潜能的书呢?我带着这样的期待,翻开了它。
评分看到《创造心理学》这本书,以及“大夏书系”这个出版方,我立刻联想到它可能是一本严肃而有深度的作品。作为一个对人类思维运作方式充满好奇的读者,我一直觉得,创造力不仅仅是艺术家或发明家的专利,它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本书,我期待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深入探索创造力的奥秘。我希望它能解答我的一些疑问,比如,是什么样的环境最有利于创造力的萌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工作氛围,哪一个环节对创造力的影响最大?书中会不会分析一些著名的创意案例,深入剖析它们诞生的过程,从中提炼出普遍适用的规律?我也很好奇,创造力是否与年龄、性别、甚至某些人格特质有关?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满足我的求知欲,更能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思路,帮助我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激发和运用创造力,成为一个更具活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其实是带着一种“探险”的心情。封面上的设计,我感觉透露着一种沉静的力量,不像一些畅销书那样喧宾夺主,而是有一种引人入胜的神秘感。“大夏书系”这个名字本身就有一种文化底蕴,让我联想到那些沉淀下来的智慧。而“阎力”这个名字,我之前可能在某些学术场合或者专业推荐中看到过,总的来说,给人一种可靠、深入的感觉。我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想点子”或者“解决难题”的时刻,有时候会觉得脑子一片空白,有时候又觉得灵感稍纵即逝。所以,我非常渴望了解,到底是什么在影响着我们产生创造力的过程?是天赋,还是后天的训练?书中会不会涉及到一些关于“顿悟”的心理机制,或者那些伟大的发明家、艺术家是如何将平凡的元素组合出不凡的创意的?我很想知道,它会不会像一本“秘籍”,揭示那些隐藏在普通人身上的创造力潜能,并且教会我们如何去挖掘和释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