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晏子春秋 译注
定价:58.00元
作者:(春秋)晏子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55024094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录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晏婴言行的著作。分内篇、外篇两部分,内篇分谏上、谏下、问上、问下、杂上、杂下六篇,外篇分上、下二篇。谏上、谏下主要记叙晏婴劝谏齐君的言行,问上、问下主要记叙君臣之间、卿士之间以及外交活动中的问答,杂上、杂下主要记叙晏婴其他各种各样的事件。外篇两篇内容较为驳杂,与内篇六篇相通而又相别。各篇之间的内容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互有联系,个别的还有互相矛盾之处。《晏子春秋译注》力求简明扼要,晓畅易懂,对《晏子春秋》进行注解,帮助读者*好的阅读中国古典文化。
目录
前言
卷一内篇谏上
卷二内篇谏下第二
卷三内篇问上第三
卷四内篇问下第四
卷五内篇杂上第五
卷六内篇杂下第六
卷七外篇重而异者第七
卷八外篇不合经术者第八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出版方的用心。封面设计典雅大气,那种古朴的色调与现代的印刷工艺结合得恰到好处,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阅读的舒适性。纸张的选择也相当考究,摸上去质感很棒,油墨的附着均匀,使得文字清晰锐利,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我尤其欣赏他们对于版式的处理,字体的选择既保证了古文的韵味,又考虑到了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疏密有致,让人心生亲近之感。装订方面,平整且牢固,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用担心书页松散的问题。总的来说,从物理层面上讲,这是一本值得收藏的佳作,它成功地将一件历史文献转化成了一件具有现代审美价值的阅读载体,让人在捧读之余,更能体会到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珍视。这种对细节的执着,无疑提升了阅读的整体体验,让每一次翻开都像是一场小小的仪式感。
评分这部译注的用心程度,简直可以用“如沐春风”来形容。我过去尝试阅读一些古文经典时,常常被晦涩的词句和跳跃的逻辑所阻碍,但这本书的译注工作显然是下了大工夫的。译文的流畅度极高,它没有那种生硬的“逐字直译”的机械感,而是真正做到了“信、达、雅”的统一,将晏子先生那精妙绝伦的言辞和深刻的哲理,用现代人能够完全理解且富有美感的语言重新演绎了出来。更值得称道的是那些详尽的注释,它们并非简单地解释词义,而是深入挖掘了典故的背景、社会风貌乃至当时的政治气候,让读者能够真正“进入”到那个时代去理解晏子的言行动机。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解析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触《晏子春秋》的读者,也能轻松领略其思想的精髓,而非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它做到了学术的严谨与普及性的完美平衡,让人读得既明白又痛快。
评分与其他版本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对时代背景的融入处理得非常细腻和自然。我记得有一次读到关于齐国与楚国之间的一段外交摩擦,过去看其他版本时,总觉得情节有些突兀,但这次的译注版本,在相关段落前,会有一个简短但信息量十足的背景铺垫,简要介绍了当时两国的国力对比、历史恩怨,甚至涉及一些地理和物产的差异。这种“情境化”的阅读体验,让人物的行为逻辑变得无比顺畅和可信。它将《晏子春秋》从一本单纯的寓言故事集,提升为了一部展现春秋时代外交风云和君子生存哲学的鲜活教材。译注者显然没有满足于仅仅翻译文字,而是致力于重构那个逝去的历史场景,使得读者在理解晏子高超手腕的同时,也能对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有一个更立体的认知。这不仅是阅读,更是一次沉浸式的历史体验。
评分坦率地说,我是一个对细节要求比较苛刻的读者,尤其是对于涉及到古代典籍的出版物。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在涉及一些存在争议性的历史事件或引文的出处时,译注部分展现出了非常审慎的态度,它不会武断地下结论,而是会列出不同的学术观点,并辅以自己的判断和依据,这体现了编辑和译注团队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精神。这种“存疑”的处理方式,反而让读者感到更加踏实和信赖,因为它承认了历史研究的复杂性,而不是简单地提供一个标准答案。每当遇到关键的哲学思辨时,总能找到精准的脚注或尾注来佐证,确保了阅读的准确性,对于想要深入研究的读者而言,这简直是如获至宝。这本书不仅是供人消遣的,更是一部可以反复研读、不断从中汲取新知的工具书。
评分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简直就像是一次与古代智者的深度对话。晏子的智慧,如同一面清澈的镜子,映照出了人性的复杂与政治的权谋,而这本书的解读,则像是一双敏锐的眼睛,引导我看到了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高明之处。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对于“辞令”的分析部分,那真是妙不可言。面对强权时,他如何以柔克刚,如何借古讽今,如何在不失礼数的前提下表达出坚定的立场,书中的译注部分对此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晏子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阐释了“晏子为什么这么说,以及这句话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效果”。这种深层次的解读,让我开始思考,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运用更具智慧和分寸感的语言去沟通和表达。这种跨越时空的思想碰撞,带来的精神滋养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它拓展了我对“智谋”和“德行”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