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新国学研究(4)
:46.00元
售价:31.3元,便宜14.7元,折扣68
作者:汕头大学新国学研究中心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7-01
ISBN:978702005482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558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新国学研究》的创办,旨在重建中国学术的整体观念,并在这种新的整体观念的基础上更加主动积极地、更加有效地从事各个不同领域、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的学术研究。“新国学”并不排斥任何一个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也不否认学术争鸣、学术讨论的必要性,并以刊发二至十二万字的长篇学术论文为主。
《新国学研究》以刊发二至十二万字的长篇学术论文为主。这并非我们的偏好,而是因为当前的学术刊物大都以发表二万字以下的论文为主,而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著作又大都不能少于十二万字,这就使二至十二万字的长篇学术论文很难找到发表的机会,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学术文体的单一化。我们希望给这些难以发表的长篇学术论文提供一个发表的阵地,并使我们的学术文体变得更加自由、更加多样。
目录
王富仁 从孔子到孟子--孟子国家学说的逻辑构成
桌振英 《楚辞》新考五十例
赵斌 张睿丽 秦汉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服饰研究
张惠民 四库馆臣之词学观
李定广 由中晩唐诗词关系看曲子词的演变轨迹
沈卫威 学分南北与东南学风--现代大学学术的南北差异
王(香港) “毕竟是文章误我,我误文章”:论卞之琳的创作、翻译和政治
熊金才 独立董事制度移植的文化悖论
张寿洪(香港) 香港语文校本课程发展的起源和实践
鲍国华 鲁迅中国小说史研究系年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从装帧和排版的角度来看,《新国学研究(4)》也体现了一种恰到好处的尊重。它没有采用过于花哨或过于简陋的设计,而是保持了一种沉稳、典雅的风格,与内容本身的厚重感相得益彰。文字的编排清晰有序,引文和注释的规范性也体现了出版方对学术质量的重视。更重要的是,在阅读过程中,我几乎没有遇到任何因为排版或印刷质量带来的困扰,这对于需要反复查阅和思考的学术性读物来说至关重要。它让我能心无旁骛地沉浸于文本之中,专注于思想的碰撞而非形式的干扰。这种细节上的用心,无疑提升了整体的阅读舒适度和学术可信度。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面对当下文化困境的有效路径。在信息爆炸、价值多元的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坚实的文化根基来锚定自我。《新国学研究(4)》并没有贩卖怀旧情绪,而是提供了一套精炼的、可以被实践检验的文化方法论。特别是关于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构建的章节,其论述的犀利和深刻,令人不禁拍案叫绝。它不是照搬古人的教条,而是提取了那些跨越时空的普适性智慧,并用现代的语言进行阐释。我将它视为一本“思想的健身房”,需要投入精力去理解和消化,但一旦掌握,所获得的心智上的力量是无可替代的。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补给。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这本《新国学研究(4)》的时候,心里是抱着一丝审慎态度的,毕竟“新国学”这个标签有时会带来过度解读或肤浅化的风险。然而,这本书完全打消了我的顾虑。它的论述是扎实且富有穿透力的,尤其是在方法论层面上,作者展现了极高的学术素养。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对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思想变迁的分析,那种抽丝剥茧的严谨,让人不得不佩服其下笔之审慎。它不像有些同类著作那样堆砌辞藻或陷入空泛的赞美,而是直面问题,敢于对传统思想中的某些局限性进行批判性继承。这种务实而又深刻的态度,使得全书的知识密度非常高,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解读角度。对于那些希望进行深入学术探讨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参照系和丰富的思想材料。
评分这本《新国学研究(4)》的阅读体验真是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它在梳理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又展现出一种与当代语境对话的勇气和智慧。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文本解读上的那种细致入微,仿佛是在攀登一座历史的阶梯,每一步都踏得坚定而审慎。比如,书中对某个古代哲学流派的重新诠释,不再是抱残守缺的复述,而是深入挖掘其思想的内在逻辑和它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的生命力。那种笔触的细腻,如同工匠在打磨一块璞玉,力求展现出最纯粹的光泽。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那些看似遥远的古籍有了更直接、更鲜活的认识,不再是书本上僵硬的符号,而是充满了生命力的思想脉络。它成功地搭建了一座沟通古今的桥梁,让国学不再是束之高阁的学问,而是可以融入日常思考的智慧源泉。这本书的编排也颇为精妙,层次感很强,读起来酣畅淋漓,绝对是国学爱好者不可多得的佳作。
评分这本书带来的阅读冲击力是持续且深远的,它不像快餐读物那样读完即忘,而是会引发持续的沉思。我尤其喜欢其中对古代艺术与哲学精神结合部分的探讨,那种跨学科的视野令人眼前一亮。作者似乎拥有一种将抽象概念具体化的魔力,将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转化为可以被现代人感知的画面和情境。举个例子,书中对“气韵生动”的解析,就超越了简单的美学范畴,深入到了生命哲学层面,读起来让人不禁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种种体验,产生强烈的共鸣。这种将古典智慧融入个体生命经验的叙事方式,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它不是在教你“应该怎么想”,而是在提供“可以如何看”的全新视角,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维边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