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彩图注本) 9787807411444

论语(全彩图注本) 978780741144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一力古典文丛》编辑组 著
图书标签:
  • 经典
  • 国学
  • 论语
  • 孔子
  • 文化
  • 教育
  • 传统
  • 注译
  • 全彩
  • 先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学精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ISBN:9787807411444
商品编码:2967915874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7-0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论语(全彩图注本)

定价:29.80元

售价:20.3元,便宜9.5元,折扣68

作者:《一力古典文丛》编辑组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2-01

ISBN:9787807411444

字数:

页码:2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论语》是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对于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的心理素质、道德修养产生过深厚影响。传北宋名相赵晋曾半部《论语》治天下,足见该书在文、史、政等方面对中华文明的巨大作用。

目录


学而篇(共十六章)
为政篇第二(共二十四章)
八佾篇第三(共二十六章)
里仁篇第四(共二十六章)
公治长篇第五(共二十八章)
雍也篇第六(共三十章)
述而篇第七(共三十八章)
泰伯篇第八(共二十一章)
子罕篇第九(共三十一章)
乡党篇第十(共二十七章)
先进篇第十一(共二十六章)
颜渊篇第十二(共二十四章)
子路篇第十三(共三十章)
宪问篇第十四(共四十四章)
卫灵公篇第十五(共四十二章)
季氏篇第十六(共十四章)
阳货篇第十七(共二十六章)
微子篇第十八(共十一章)
子张篇第十九(共二十五章)
尧曰篇第二十(共三章)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其中6篇为诗经,5篇为雅,1篇为颂。这些诗歌内容广泛,题材多样,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政治经济、思想情感等方方面面。 《诗经》是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其诗歌形式、语言风格、艺术手法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许多诗歌以其真挚的情感、生动的描绘、精炼的语言而著称,成为千古传诵的佳作。例如,《关雎》以其对爱情的真挚描绘,成为中国古代情诗的典范;《蒹葭》以其朦胧的意境,营造出一种凄美动人的氛围;《硕鼠》则以其深刻的讽刺,揭露了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 《诗经》的产生和流传,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密不可分。西周时期,礼乐制度确立,诗歌在祭祀、宴享、朝会等场合广泛使用,成为表达思想、教化民众的重要手段。春秋时期,社会动荡,诸侯争霸,诗歌也成为反映现实、抒发情感、表达政治主张的重要方式。 《诗经》的语言质朴自然,富有音乐性。其韵律和谐,节奏鲜明,朗朗上口,易于传唱。许多诗歌都运用了叠词、叠句、比兴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桃夭》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用“灼灼”形容桃花盛开的鲜艳,生动形象,充满生命力。 《诗经》的内容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等级和婚姻制度。许多诗歌都涉及男女之间的爱情,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压迫,以及婚姻的政治性和功利性。 《诗经》的注释和研究,历来为学者所重视。汉代以来,历代都有学者对《诗经》进行注释和解读,形成了丰富的《诗经》学体系。其中,毛诗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诗经》版本,其注释至今仍被广泛采纳。 《诗经》的阅读,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更能够从中汲取深刻的人生智慧和审美情趣。它以其永恒的艺术魅力,穿越时空,至今仍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诗经》中的诗歌,有的描绘了辛勤的劳动场景,有的歌颂了丰收的喜悦,有的抒发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例如,《硕鼠》一诗,通过对硕大老鼠的厌恶,象征性地表达了人民对剥削者的痛恨。诗中“逝将去汝,适彼乐土”的呐喊,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爱情诗方面,《诗经》更是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关雎》以其描绘男子对心仪女子的思念之情,成为历代爱情诗的标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成为形容美好姻缘的经典语句。而《汉广》则以其深沉的思念和无望的追求,展现了爱情的无奈与凄美。 《诗经》中的部分诗篇,也反映了当时部落之间的战争和冲突。《出车》一诗,就描写了战争场面,表达了战士的豪情壮志以及对家人的思念。这些诗篇,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悲壮。 《诗经》作为一种古代的文学形式,其影响远远超出了文学本身。在古代,诗歌是重要的社会教化工具,通过诗歌,可以传播道德观念,弘扬社会风尚。《诗经》中的许多诗篇,都蕴含着深刻的道德教诲和人生哲理。 例如,在《国风》中,有许多诗篇都描写了人民的生活,反映了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感受。这些诗篇,构成了《诗经》中最为生动和鲜活的部分,也为我们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诗经》的艺术特色,还体现在其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上。诗歌中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诗歌更具感染力。例如,《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两句,通过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离乡征战的漫长和艰辛,以及归来时的萧瑟凄凉。 《诗经》的音乐性也是其重要的艺术特征之一。许多诗篇都带有宫廷音乐的色彩,适合于歌唱和演奏。其平仄、押韵等音韵格律,都经过了精心的安排,使得诗歌具有极强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诗经》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其内容和风格也呈现出多样性。既有描绘贵族生活的“雅”和“颂”,也有反映平民生活的“风”。“风”部分,尤其是“国风”,以其贴近生活、情感真挚而最为动人,也最能体现《诗经》的魅力。 《诗经》的翻译和解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历代学者对《诗经》的疏证、训诂,为我们理解这部古籍提供了重要的帮助。现代学者也从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个角度,对《诗经》进行深入的研究,不断发掘其新的价值。 总而言之,《诗经》是一部价值非凡的古代文学瑰宝,它不仅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历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更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阅读《诗经》,就是与古人对话,感受他们真挚的情感,领略他们的人生智慧,体味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 《诗经》中的诗歌,如同照进历史长河中的一束束光,映照出古代中国社会斑驳的景象。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鲜活的生活,跳动的心灵,以及对天地万物的观察与思考。 比如,《周南·桃夭》这首诗,以桃花盛开的绚烂景象,比喻年轻女子的美丽与出嫁的喜悦。诗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画面。这不仅仅是对新娘的祝福,更是对家族繁衍、社会和谐的美好期盼。 又如,《邶风·柏舟》这首诗,以“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魑魅魍魉。”开篇,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愤与不安。诗中“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交往,即便礼物微薄,情谊却如美玉般珍贵。 《诗经》的魅力还在于它能够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并将其升华为艺术。它描绘了农夫的辛勤劳作,渔夫的捕捞,妇女的劳作,以及战争的残酷,离别的伤感,思念的煎熬。这些日常生活的片段,因为诗歌的介入,而变得意味深长,触动人心。 《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许多成语、典故都源自《诗经》。例如,“风雨如晦”、“关关雎鸠”等,都已成为汉语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在诗歌创作上,比兴的手法,铺陈的写法,都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它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它教会我们如何去爱,如何去感受,如何去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以及如何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从《诗经》的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社会的礼仪制度,风俗习惯,甚至政治格局。比如,《小雅·采薇》就生动地描绘了征夫出征的艰辛,以及他对家人的思念,反映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巨大影响。 《诗经》的语言,虽然古朴,但却充满力量。它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使得诗歌具有独特的音乐美。即使是今天,当我们朗读《诗经》,依然能够感受到那种古老而悠扬的韵味。 《诗经》的价值,在于它的普遍性。它所表达的情感,所揭示的道理,是超越时空的。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类的情感需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困境的思考,都是相通的。 因此,阅读《诗经》,不仅仅是学习历史,更是理解人性,感受生命。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古人的生活,也映照出我们自己的内心。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这部作品的解读角度感到非常耳目一新。不同于我之前读过的那些略显严肃和刻板的古代典籍解读版本,这个版本显然是为当代读者量身定制的。它没有用那种高高在上的腔调来阐释那些深刻的哲理,而是用一种非常贴近生活、娓娓道来的方式,将那些跨越千年的智慧融入到我们日常的语境之中。比如,书中对某些核心概念的阐释,会结合一些现代的社会现象或者大家都能理解的生活场景进行类比,使得那些原本可能觉得遥远晦涩的道理,瞬间变得鲜活起来,触手可及。这种“翻译”工作做得极其到位,它有效地架起了古人与今人之间的沟通桥梁,让阅读不再是一种任务,而变成了一种享受式的自我对话和启发。我甚至觉得,作者在撰写这些注解时,仿佛就是一位耐心十足的良师益友,在旁边轻轻点拨,而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学者。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留白处理,体现了一种极高的阅读舒适度。我个人非常注重阅读时的空间感,很多书籍因为内容塞得太满,或者注释挤占了太多空间,读起来总有一种压迫感。然而,这本书的设计师显然深谙“疏密有致”的哲学。正文和注释之间有恰到好处的距离,让人在阅读主旨段落时可以完全沉浸其中,需要查阅注释时,视线又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导过去,切换流畅,毫无滞涩感。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彩色的插图和图注的布局,完全是服务于文字内容的理解,而不是为了炫技而添加。它们精准地出现在最需要视觉辅助的地方,增强了画面感和记忆点,使得抽象的伦理观念有了一个具象的参照物。这种精心设计的阅读体验,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保持了极高的专注度,仿佛进入了一个安静、有序的知识殿堂。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帮助我理解古代文化脉络的工具书。这本书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它不仅仅是内容的呈现,更是一套完整的学习系统。我发现那些穿插在正文中的背景介绍和文化符号的解析,都极其详尽且考据扎实。它不仅仅告诉我“是什么”,更深入地解释了“为什么是这样”,以及这种思想是如何在历史长河中演变和影响后世的。很多我以往困惑于上下文联系的段落,通过这些丰富的旁注,一下子豁然开朗。它构建了一个立体的知识网络,让《论语》这部经典不再是孤立的文字碎片,而是镶嵌在一个宏大历史文化背景中的重要宝石。这种深度的挖掘和系统的梳理,对于希望深入了解儒家思想源头的人来说,是无价的宝藏,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和知识的系统性。

评分

从一个长期学习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的“可操作性”和“启发性”。很多经典著作读完后,总觉得学到了一堆道理,却不知道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仿佛那些都是活在古代的教条。但这个版本在很多章节的解读中,都巧妙地引入了现代人的反思和提问,并引导读者自行寻找答案,而不是直接给出僵硬的结论。它更像是一本“思维训练手册”,鼓励我们去思考“君子”在今天的意义是什么,“仁爱”如何体现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这种开放式的探讨,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内省和自我审视的欲望。它不是在告诉我该怎么做,而是在问我:“你打算怎么做?” 这种由内而外的推动力,比任何说教都来得有效和持久,让我感觉每一次重读,都有新的体悟和实践方向,真正让古人的智慧融入了我的血液和行为模式之中。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的质感惊艳到了。封面那种淡淡的古朴感,配合上内页的彩色插图,让人爱不释手。我通常买书比较注重阅读体验,这本书的纸张厚度适中,印刷清晰锐利,即便是小字注释也看得一清二楚,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装订也很结实,翻阅时没有那种松垮的感觉,感觉可以放心地使用很多年。而且,它的大小和重量也比较适中,带着出门阅读或者放在床头都很方便。这种用心做出来的实体书,在现在这个电子阅读盛行的时代,简直是太难得了。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可以收藏的工艺品,每次翻开它,都能感受到制作者的匠心独运和对经典的敬畏之情。我特别欣赏那种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完美平衡的设计感,既保留了经典书籍的厚重感,又融入了现代印刷技术的精美,这点上,它做得非常成功,让人忍不住想反复摩挲和品味。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