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三百首

宋詞三百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宋詞
  • 古典詩詞
  • 詩歌
  • 文學
  • 中國文學
  • 傳統文化
  • 宋代
  • 三百首
  • 文化藝術
  • 名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華文京典專營店
齣版社: 作傢齣版社
ISBN:9787506386586
商品編碼:29682871563
包裝:精裝
齣版時間:2016-05-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宋詞三百首

定價:35.00元

作者: 上彊村民;高高 注

齣版社:作傢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06386586

字數:140000

頁碼:240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中國詩歌文學的
  名社佳作,韆年傳承
  優美的文字與韻律的結閤,與唐詩同為中華文明的瑰寶
  本版《宋詞三百首》以古本為底本,共收入宋詞二百八十三首,涉及詞人八十三傢。編者還對詞中的生僻字進行注音,對詞的內容、典故加以詳細注解,每首詞的作者均加以小傳,介紹其生平事跡、主要成就及其詞作的風格與特色,旨在幫助讀者更好地瞭解和鑒賞宋詞的魅力。

內容提要


  宋代是詞的時代。宋詞既有文學的深遠意蘊,又有音樂的優美節奏,為曆代華人喜愛,經數百年而不衰。《宋詞三百首》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又一桂冠,它與唐詩爭芳,與元麯鬥妍,總結並代錶瞭一代文學盛世。文人以宋詞寄情遣懷,或婉約,或豪邁,將離愁彆緒、傢國情懷演繹得淋灕盡緻,美不勝收。直到今日,誦讀宋詞仍可陶冶情操,並為讀者帶來極大的藝術享受。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宋詞三百首
  趙佶
  趙佶(1082—1135),即宋徽宗,宋神宗第十一子,元符三年(1100)即位。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侵,趙佶傳位其子趙桓(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趙佶與宋欽宗一並被金人俘虜北去,終客死他鄉。趙佶在政治上任用奸佞,昏庸無能,生活上窮奢極侈,藝術上多纔多藝。他曾於崇寜四年(1105)建立國傢音樂機關“大晟府”,命周邦彥、萬俟詠、田為等詞人討論古音、審定古調、創製新麯,對北宋後期詞章的繁榮起瞭很大的作用。趙佶工於書畫,詩、文、詞皆佳,其詞早期風格艷麗,晚期則多淒涼。
  宴山亭北行見杏花1
  裁剪冰綃2,輕疊數重,淡著燕脂勻注3。新樣靚妝4,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5。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問院落淒涼,幾番春暮?
  憑寄離恨重重,者雙燕,何曾會人言語6!天遙地遠,萬水韆山,知他故宮何處7。怎不思量,除夢裏、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8。
  【注解】
  1北行:指宋徽宗被俘至北方。2冰綃:輕薄潔白的絹,此處比喻杏花花瓣輕薄潔白如絹。3燕脂:即胭脂。勻注:均勻塗抹。4靚(jìng)妝:粉黛妝飾。5蕊珠宮:道傢指天上宮闕。宋徽宗信奉道教,自稱教主道君皇帝。6者:同“這”。會:領會,懂得。7知:不知;“知”當“不知”講,古詩詞中有此用法,如佚名詩“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8和:連。和夢也:就連這樣的夢。新來:近來。
  錢惟演
  錢惟演(962—1034),字希聖,臨安(今浙江杭州)人。吳越王錢弘俶之十四子,978年,從俶歸宋,曆任右神武將軍、太僕少卿、命直秘閣,曾參與編修《冊府元龜》,纍遷工部尚書,拜樞密使,官至崇信軍節度使,博學能文,文辭清麗,與楊億、劉筠齊名,並稱“江東三虎”,為“西昆體”代錶作傢之一。有《金坡遺事》、《玉堂逢辰錄》等。
  木蘭花
  城上風光鶯語亂1,城下煙波春拍岸2。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
  情懷漸覺成衰晚3,鸞鏡硃顔驚暗換4,昔年多病厭芳尊5,今日芳尊惟恐淺。
  【注解】
  1鶯語亂:黃鶯婉轉鳴叫此起彼伏。2煙波:指浩淼湖麵。春拍岸:春水拍打堤岸。3衰晚:衰弱不堪的老人。4鸞鏡:傳說漢朝西域罽賓王獲得一隻鸞鳥,三年不曾鳴叫。聽說此鳥見同類纔鳴,於是懸鏡於前,鸞鳥見影,哀鳴不已而亡。後詩詞中多以“鸞鏡”藉喻臨鏡生悲。5芳尊:盛著美酒的酒杯。“尊”同“樽”。
  範仲淹
  範仲淹(989—1052),字希文,先世為邰(今屬陝西)人,後徙至吳縣(今江蘇蘇州)。少時傢貧,刻苦力學。宋真宗朝(1015)進士。慶曆三年(1043)任參知政事,建議十事,行新政,遭到保守派反對,未能實現。後齣任陝西四路宣撫使,病逝於赴潁州途中,卒謚文正。範仲淹不僅是北宋的政治傢、軍事傢,文學成就亦極為齣眾。文章詩詞,皆有名篇傳世,有《範文正公集》。詞僅存五首,詞風豪邁,氣勢恢弘。
  ……

序言



《人間詞話》:一片冰心,韆古風流 “詞,蓋文學之至者也。” 王國維的這句話,簡潔而有力,為我們揭示瞭詞這種文學體裁的獨特魅力與至高地位。而《人間詞話》,正是這樣一本浸潤著韆年宋韻、流淌著文人情懷的藝術珍品。它並非簡單羅列詞作,而是以一種獨特而深刻的視角,引領我們走進詞的殿堂,品味其中蘊含的審美境界與人生哲思。 一、 詞的靈魂:情與景的交融 《人間詞話》的核心,在於對“情”與“景”關係的精妙闡釋。王國維認為,詞的最高成就,在於將作者的情感與自然景物融為一體,達到“情景交融”的至高境界。他提齣瞭著名的“境界說”,認為“一切景語皆情語”,即便是描寫山川草木、花鳥魚蟲,也必然蘊含著作者的情感。 書中,他藉用古人詩句,生動地描繪瞭這種情景交融的妙處。例如,他引用李後主“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寂寞梧桐深院鎖清鞦”一句,點齣詞人“寂寞”之情,通過“無言”、“西樓”、“月如鈎”、“梧桐”、“清鞦”等意象,將這種孤寂、淒涼的情感具象化,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詞人內心的悲涼。又如,他稱贊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韆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一句,指齣其中“悠悠”二字的妙處,將詞人開闊的胸襟與身處北固樓所見“滾滾長江”的壯闊景象融為一體,在曆史的洪流中引發對傢國命運的深沉感慨。 王國維並非生硬地斷言,而是循循善誘,通過對具體詞作的分析,展現瞭情與景是如何相互生發、相互輝映的。他認為,優秀的詞作,能夠“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於言外”,這正是情景交融的最高體現。景物不再是單純的背景,而是情感的載體;情感也不再是抽象的抒發,而是通過景物得到瞭生動的錶達。這種高度的藝術契閤,使得詞作的情感力量得以升華,意蘊得以延展,直抵人心。 二、 境界的升華:從“有我”到“無我”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進一步將詞的藝術境界劃分為三個層次,即“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大學藝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此境界,是初涉人生、胸懷壯誌之時,雖身處睏頓,卻懷揣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和對遠大目標的執著追求。如同獨自登上高樓,望盡天涯,雖路途遙遠,卻信念堅定。這是對理想的執著,對未知探索的勇氣,是年輕人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衝勁。 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此境界,是為實現目標而付齣的艱辛努力,為所愛之人而承受的痛苦與煎熬。如同為瞭心愛之人,即使衣帶漸寬,人也憔悴,也甘之如飴,不後悔。這是對事業的投入,對愛情的堅守,是“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癡迷與執著,是“山窮水復疑無路”時的堅持與不懈。 第三境界:“眾裏尋他韆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此境界,是在經曆瞭重重磨難、付齣瞭無數努力之後,終於豁然開朗,找到瞭自己一直追尋的目標。如同在人群中尋找瞭很久,突然迴首,發現他就在燈火闌珊的角落。這是頓悟的喜悅,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是“眾裏尋他韆百度”的尋覓終得正果,是“驀然迴首”的頓悟與超越。 這三個境界,層層遞進,描繪瞭一個人從立誌、磨礪到最終成功的完整過程。王國維認為,能夠達到第三個境界的,方是真正有成就的大傢。這種對人生道路的深刻洞察,與詞作中所體現的藝術追求不謀而閤。詞人通過對人生悲歡離閤的描繪,也仿佛在循序漸進地展現著這三種境界的演變。從初識愁滋味,到為情所睏,再到最終超越,詞作的情感脈絡,與人生境界的升華,形成瞭完美的呼應。 三、 詞的審美:意境之美與語言之美 《人間詞話》不僅關注詞的內容,更深入探討瞭詞的藝術形式與審美特質。王國維認為,詞的美,體現在“意境”和“語言”兩個層麵。 意境之美: 詞的意境,是詞人通過對景物的描繪,所營造齣的獨特氛圍和情感氛圍。這種意境,往往是含蓄蘊藉,耐人尋味。王國維強調“境有大小,義有深淺”,優秀的詞作,能夠營造齣宏大深邃的意境,引人聯想,觸動心靈。他贊美晏殊“無言獨上西樓”一詞,正是因為其意境的深遠,將“寂寞”的情感融入到清冷的鞦夜中,給人一種淒美而悠長的感覺。 語言之美: 詞的語言,講究精煉、含蓄、委婉。它追求“清水齣芙蓉,天然去雕飾”,反對過度的雕琢和堆砌。王國維推崇“工力悉敵”的語言,即詞人的功力與文字的自然之美達到高度統一。他尤其欣賞“煉字”,認為一個“字”的錘煉,往往能決定一首詞的成敗。例如,他對宋祁“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句中的“鬧”字贊不絕口,認為這個字將春天的生機與熱鬧錶現得淋灕盡緻,可謂點睛之筆。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通過大量的具體例子,對詞的意境之美和語言之美進行瞭細緻入微的分析。他不僅指齣瞭好詞的優點,也批評瞭一些詞作的弊病,如“以淺俗之語,作深厚之語”,或者“雕琢過甚,而失其天然”。他的評價標準,既有對藝術高度的追求,也有對語言本體的尊重,體現瞭他深厚的文學素養和獨到的藝術眼光。 四、 詞的價值:曆史的見證與人生的啓示 《人間詞話》的價值,遠不止於對詞的藝術性進行評析。它更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解讀,對人生哲學的深刻思考。 曆史的見證: 詞,作為宋代最重要的文學體裁,承載瞭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曆史變遷和文人心態。《人間詞話》通過對大量宋詞的解讀,為我們展現瞭一幅幅生動的曆史畫捲。從詞人們的個人際遇,到傢國的興衰榮辱,詞作都以其獨特的視角,記錄瞭時代的脈搏。王國維的分析,讓我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理解文人們在曆史洪流中的掙紮與思考。 人生的啓示: 詞,從來都不是孤立的藝術品,而是與人生緊密相連。詞人通過創作,錶達自己的人生感悟,抒發內心的情感。《人間詞話》所闡述的“境界說”,更是對人生道路的哲學思考。它告訴我們,人生的成長,需要經曆挫摺與磨礪,需要執著與堅守,最終纔能達到更高的境界。這種對人生哲學的深刻洞察,使得《人間詞話》不僅僅是一本文學評論,更是一本能夠啓迪人生的智慧之書。 結語: 《人間詞話》,是一本讀不盡的書。每一次翻閱,都會有新的體會,新的感悟。它像一位智者,用深邃的目光,洞察藝術的奧秘,洞察人生的真諦。它教會我們如何去欣賞詞的美,如何去理解詞的意蘊,更重要的是,它教會我們如何去麵對人生,如何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王國維的文字,帶著一種獨特的魅力,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詩意的浪漫。他將自己對詞的理解,對人生的感悟,融於字裏行間,形成瞭一種獨樹一幟的風格。讀《人間詞話》,仿佛與一位偉大的靈魂進行對話,感受著跨越時空的智慧與情感的共鳴。 它不僅僅是一本講解宋詞的書,更是一本關於美學、關於人生、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它就像一塊溫潤的璞玉,在時光的打磨下,愈發光彩照人,值得我們反復品讀,細細體會。

用戶評價

評分

初讀此集,我最大的感受是其選篇的廣度和深度,它絕非是那種市麵上泛濫的、隻收錄最淺顯流行的幾首“網紅詞”的入門讀物。這部《宋詞三百首》顯然是經過瞭深思熟慮的編選,它覆蓋瞭從北宋初期婉約派的代錶人物,到蘇軾豪放一派的磅礴氣象,再到南宋薑夔、周邦彥精雕細琢的格律之美,甚至連那些風格獨特、不拘一格的“邊緣”詞人也有所涉獵。我驚喜地發現,許多我以往在其他選本中不曾留意到的佳作,比如某些中晚期詞人的清新小令,也赫然在列。編者似乎深諳宋詞的“全景式”麵貌,既照顧瞭初學者對李清照、辛棄疾等巨擘的渴求,也為資深愛好者提供瞭值得反復咀嚼的“冷門佳釀”。這種選篇的平衡感,使得閱讀體驗如同置身於一個精心布置的宋詞“園林”,既有氣勢恢宏的亭颱樓閣(如蘇軾的開闊),也有幽靜清雅的麯徑通幽(如晏殊的細膩)。每讀完一組不同風格的作品,總能感受到詞體藝術在不同心境下的無限延展性,極大地豐富瞭我對宋代文學風貌的整體認知。

評分

作為一位對格律稍有涉獵的愛好者,我必須指齣,這本書在校對和格律標注上的嚴謹度是極其罕見的。許多通俗版的選本,常常在平仄和韻腳上齣現錯誤或模糊處理,這對於學習和欣賞宋詞的音樂性而言是緻命的。然而,這部《宋詞三百首》的內文清晰地標注瞭每一句的平仄,甚至連押韻的字都用符號做瞭區分,使得讀者可以清晰地“聽”到詞的韻律和節奏。當我嘗試著輕聲誦讀那些工整的律句時,那種抑揚頓挫的音樂美感,完全得益於這些精確的標記。它不僅僅是文學作品,更是一份音樂文本。尤其是在那些格律極其森嚴的慢詞中,編者對換韻處理的細微提示,幫助我理解瞭詞人如何在嚴格的限製下依然能揮灑自如,創作齣既閤規矩又飽含情感的傑作。這種對“音”的尊重,使得閱讀體驗從視覺轉嚮瞭聽覺,是享受宋詞的另一種高級方式。

評分

這部詞集的注釋體係堪稱嚴謹細密,這對於理解古詩詞的魅力至關重要。我特彆欣賞它在注釋上采取的“多維度解讀”策略。對於生僻字詞的解釋,它用詞精準,絕無含糊其辭之處,比如對一些特有的宋代口語或典故的解釋,都做到瞭點到為止,既不至於繁瑣到打斷閱讀的節奏,又能確保讀者準確領會詞句本意。更讓人稱道的是,它不僅僅停留在字麵意義的解釋上,還會適當地穿插一些關於該詞的創作背景、典故齣處,甚至是不同版本間細微的字詞差異的考證。例如,對某一首邊塞詞的注釋中,會提及當時的軍事部署或地理環境,這使得詞中的“羌笛”、“月明關”不再是空洞的意象,而是有瞭曆史的重量和場景的真實感。這種深入到文化土壤的注釋,讓閱讀過程變成瞭一場與曆史和作者進行深度對話的學術之旅,極大地提升瞭對詞作意境的把握能力,避免瞭望文生義的膚淺理解。

評分

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更像是一種情緒上的穩定劑和精神上的避風港。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能夠沉下心來,跟隨一位位宋代詞人的筆觸,體驗他們的悲歡離閤、傢國情懷與閑情逸緻,是一種難得的心靈療愈。我發現,無論我當下的心境是煩躁不安還是平靜如水,總能在詞集裏找到與之共鳴的篇章。當工作壓力大時,蘇軾的“也無風雨也無晴”總能帶來一種豁達的釋然;而麵對人生的失意時,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又似乎能體諒我此刻的沉鬱。它提供瞭一個與當下世界短暫抽離的入口,讓我們得以窺見古人的高遠情懷與細膩感知。這種跨越時空的共情能力,是任何快餐式的娛樂産品都無法比擬的。它沉澱的是時光,滋養的是性情,讀完後閤上書頁,總感覺胸襟開闊瞭些許,對世事的看法也多瞭一層詩意的理解。

評分

這本《宋詞三百首》的裝幀設計實在令人眼前一亮,典雅中透著一股沉靜的書捲氣。封麵選用瞭那種帶有細膩紋理的米白色紙張,觸感溫潤而厚實,中央的燙金隸書“宋詞三百首”字體古樸大氣,雖不張揚卻自有風骨。內頁的紙張也頗為講究,略帶淡黃的色澤有效緩解瞭長時間閱讀帶來的視覺疲勞,墨色印刷清晰銳利,宋體的排版疏朗有緻,每一首詞的詞牌名、作者信息與正文之間留白得當,使得版式整體呈現齣一種呼吸感,讓人在翻閱時心情自然放鬆下來。尤其值得稱道的是,書中對一些經典詞作的配圖,並非那種粗糙的復製品,而是選用瞭與詞意境高度契閤的宋代山水畫風格的插圖,筆觸淡雅,意境悠遠,為冰冷的文字增添瞭無限的想象空間。裝訂工藝也非常紮實,即便是經常翻閱,書脊也絲毫沒有鬆動的跡象,足見齣版方在細節上的用心。對於熱愛傳統文化的讀者而言,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詞選,更是一件可以靜心品讀的藝術品,從拿起、翻開到閱讀的每一個動作,都變成瞭一種對古典美的享受。我甚至捨不得把它放在書架上,而是常把它放在手邊的小幾上,偶爾摩挲幾下封麵,感受那份穿越時空的沉靜力量。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