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三十六计译注
定价:23.00元
作者:文轩 校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550241398
字数:
页码:11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与《孙子兵法》并称中国古代军事双璧
◎影响世界的中国古代大智慧
◎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谋略宝典
◎古代文化宝库的瑰宝之一
内容提要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战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晶莹璀璨的瑰宝之一。文轩译注的《三十六计译注》是根据无谷先生整理本而作的普及型读物,在原书基础上将体例扩充为计名、原文解语、注释、译文、计名探源以及用计案例六个部分。注释和译文助益读者对计名和原文解语的理解;“计名探源”,尽量追溯这一计策使用的情况,以及得到这一计名的时期;“用计案例”则多选中国古代使用相应计策的精彩实例,以便读者能够更直观更透彻地理解这些玄妙的计策。本文成书过程中参考了众多前辈学者的注释和解读,并吸收了大量新研究成果,谨在此表示感谢。
目录
前言
套胜战计
计瞒天过海
第二计围魏救赵
第三计借刀
第四计以逸待劳
第五计趁火打劫
第六计声东击西
第二套敌战计
第七计无中生有
第八计暗度陈仓
第九计隔岸观火
第十计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第三套攻战计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第四套混战计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浑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
第五套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
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第六套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作者介绍
文摘
《三十六计译注》:
用计案例一
唐朝安史之乱时,安禄山气焰嚣张,连连大捷。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派勇将尹子奇率十万劲旅进攻睢阳。御史中丞张巡驻守睢阳,见敌军来势汹汹,决定据城固守。敌兵二十余次攻城,均被击退。尹子奇见士兵已经疲惫,只得鸣金收兵。
晚上,敌兵刚刚准备休息,忽听城头战鼓隆隆,喊声震天。尹子奇急令部队准备与冲出城来的唐军激战。而张巡“只打雷不下雨”,不时擂鼓,像要杀出城来,可是一直紧闭城门,没有出战。尹子奇的部队被折腾了整夜,没有得到休息,将士们疲乏已极,眼睛都睁不开,倒在地上就呼呼大睡。这时,城中一声炮响,突然之间,张巡率领守兵冲杀出来。敌兵从梦中惊醒,惊慌失措,乱作一团。张巡一鼓作气,接连斩杀五十余名敌将五千余名士兵,敌军大乱。张巡急令部队擒拿敌军首领尹子奇,部队一直冲到敌军帅旗之下。
张巡从未见过尹子奇,根本不认识,现在他又混在敌军之中,更加难以辨认。张巡心生一计,让士兵用秸秆削尖作箭,射向敌军。敌军中不少人中箭,他们以为这下完了,没有命了。但是发现,自己中的是秸秆箭,心中大喜,以为张巡军中已没有箭了。他们争先恐后向尹子奇报告这个好消息。张巡见状,立刻辨认出了敌军首领尹子奇,急令神箭手部将南霁云向尹子奇放箭,正中尹子奇左眼。这回可是真箭。只见尹子奇鲜血淋漓,抱头鼠窜,仓皇逃命。敌军一片混乱,大败而逃。
……
序言
说实话,购买这本书之前,我对“正版”这个标签并没有抱太高期待,总觉得很多所谓的“正版”在内容上也就是换个皮。然而,深入阅读后发现,这个版本的译注质量是真正值得称道的。它在翻译上展现了一种对原作者意图的尊重,没有随意增删或过度解读。举个例子,对于那些本身就充满辩证色彩的计策,比如“声东击西”,译文清晰地勾勒出了主次关系和迷惑性,同时注释中对“声”与“击”的力度把握,也给出了非常精妙的提示。更令我欣赏的是,译注者似乎深谙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在关键的逻辑转折处,会用加粗或引用的方式突出重点,使得读者在快速浏览时也能抓住核心要点,而在深度阅读时又能找到详尽的论述支撑。这体现了译注者极高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他们像一位耐心而博学的老师,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古代谋士的思维迷宫,而不是直接将答案砸到你面前。这种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互动性和启发性。
评分我特地找了几个不同的版本进行对比,发现这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的这本译注版在“可读性”和“学术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平衡点。很多译注本要么过于学院派,充斥着晦涩的学术术语,读起来如同啃硬骨头;要么又过于通俗化,为了追求流畅而牺牲了原著的准确性。但这一本的处理方式非常老道。它的注释部分,尤其是在解释那些具有高度抽象性的计策时,比如“反间计”或“走为上计”,不是简单地给出定义,而是会追溯其在历代战争中的实际应用轨迹,甚至会引用不同朝代史学家的不同解读视角。这对于我这样希望深入探究兵法思想演变历程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福音。它不仅仅是教你“计策是什么”,更是在教你“这个计策是如何产生的,它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适用边界在哪里”。这种多维度的解读,让整本书的知识密度大大提高,每次阅读都能有新的领悟。而且装帧虽然简洁,但纸张质量上乘,拿在手里有一种踏实感,让人愿意花费时间静心沉浸其中,而不是浮光掠影地翻阅过去。
评分我是一个对阅读体验要求比较高的人,尤其是对于经典著作,总希望找到一个能让我心安理得“珍藏”的版本。这本《三十六计译注》在细节处理上,完全符合我的期待。首先是它的页边距设计合理,为读者留下了足够的批注空间,这一点对于需要消化和内化知识的读者来说非常实用。其次,装订非常牢固,书页之间没有松动或脱胶的迹象,这保证了长期的使用寿命。最关键的是,译注的语言风格保持了一种难得的克制与严谨。它避免了过度口语化带来的轻浮感,也摒弃了故作高深的晦涩,始终保持着一种谦逊而权威的叙事口吻。它成功地将那个遥远、充满烟尘的古代智慧,通过精准且富有洞察力的译注,转化成可以被当代人理解和运用的思维工具。总而言之,它不是一本随便翻翻就束之高阁的附庸品,而是真正值得反复摩挲、细细品味的案头良书。
评分这本《三十六计译注》的价值,绝不仅仅停留在兵法层面,它更像是一部关于人际关系和博弈哲学的教科书。我尝试将其中的一些计策运用到日常的商业谈判和团队协作中,发现那些古老的智慧在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的穿透力。这个版本的注释做得非常到位,它没有将兵法神化,而是将其还原为人性在特定情境下的策略反应。例如,“苦肉计”的解析,不仅分析了其在战场上如何欺骗敌人,还延伸探讨了在现代人际交往中,如何通过适度的自我暴露来获取信任,但同时注释也警示了过度使用的风险。这种与时俱进的解读,使得这本书的适用范围大大拓宽。而且,北京联合出版公司这次的装帧设计,虽然不张扬,却很耐看,书脊的文字不易磨损,即便是频繁翻阅,也能保持较好的外观,这对于一本工具书性质的经典读物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细节考量。
评分这本《三十六计》的译注版本,拿到手的时候就给人一种沉甸甸的年代感和厚重感,封面设计朴实却不失古韵,看得出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我个人一直对古代兵法谋略怀有浓厚兴趣,尤其是《三十六计》这种集历代智慧于一身的经典,总觉得其中蕴含着超越时空的生存哲学。翻开内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晰的排版和适中的字体,对于需要反复研读的经典来说,阅读体验至关重要。不同于市面上那些过于花哨或过于简陋的版本,这个版本在“译注”上下足了功夫。译文部分力求信、达、雅的平衡,既保留了原著的精髓和古风的韵味,又用现代汉语进行了精准的阐释,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触兵法的读者也能迅速领会其深层含义。而“注”的部分更是亮点,它不仅仅是对生僻字词的解释,更结合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现实案例进行剖析,让“空城计”不再是书本上的一个名词,而是仿佛能看到当年诸葛孔明在城楼上从容布阵的画面。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使得历史的智慧能够真正地“活”起来,而不是停留在纸面上成为僵硬的文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