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豪放词
定价:21.80元
售价:14.8元,便宜7.0元,折扣67
作者:韩凌 注
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40342654
字数:
页码:17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豪放派,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北宋诗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豪放派是宋词的一个流派,与婉约派并为宋词两大词派。北宋中后期苏轼大力提倡写壮词,苏轼之后,经贺铸中传,加上靖康事变的引发,豪放词派获得迅猛发展,集为大成。产生了辛弃疾、朱敦儒、张元干、张孝祥、陆游、陈亮、刘过等一大批杰出的豪放派词人。他们词风慷慨悲凉,相激相慰,以爱国恢复的壮词宏声组成雄阔的阵容,统治了整个词坛。豪放词派不但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影响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由韩凌注析的《豪放词(精)/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共收录唐五代以迄近代的词人五十余人,词作近百首,分作者介绍、原词、注释、赏析四部分。为了便于读者*好地了解词意,本书部分较为详密。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豪放词》的选本,我得说,它的编排和选材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但对于我这种资深词迷来说,总觉得少了那么点“惊艳”的火花。比如,在苏轼、辛弃疾这些大家的作品选择上,大多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名篇”,缺乏一些更深入挖掘的冷门佳作,让人读起来少了一点寻宝的乐趣。我更期待看到的是那些被埋没在浩瀚词海中,但艺术成就同样不凡的作品,哪怕是名家笔下那些不那么“主流”的篇章,也能提供不一样的视角。编者的注释和赏析部分,虽然详实,但倾向于传统的解读,对于现代读者关心的文化背景、时代思潮的穿透力等方面挖掘得不够深。我希望看到的,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和典故的解释,而是能将这些豪放的音调,与当下的情感困境、人生抉择联系起来的深度思考。整体而言,它是一本合格的入门读物,但对于追求境界提升的读者,恐怕需要再添置几本更具批判性和发掘性的选本。这种中规中矩的呈现方式,让这本《豪放词》更像是一份精美的“旅游指南”,而非能引领人深入“文化腹地”的“探险地图”。它很好地展示了豪放词的广阔,却未能充分展现其深邃的暗流涌动。
评分说实话,当我翻开这本《豪放词》时,我的第一感觉是“沉重”。不是内容上的沉重,而是装帧设计上带来的那种仪式感。厚重的纸张,古朴的字体,似乎都在无声地宣示着“这是一本严肃的文学作品”。然而,这种过度的“庄重”反而让我有些拘束,不太敢轻易地在通勤路上拿出来翻阅。进入内容,我发现它对于“豪放”的界定似乎过于宽泛了。虽然北宋以后的词风确实朝着更开阔的方向发展,但个别被纳入的篇章,其“豪放”的特质并不十分突出,更像是勉强归入这一流派,使得整体脉络显得有些松散。例如,某几首篇幅较短、情感爆发力略显不足的作品,与那些气吞山河的篇章并列时,力量感被稀释了。我更偏爱那些在气势上能形成强烈对比的编排,让读者在“大江东去”和“壮怀激烈”之间反复冲撞,从而真正体会到词人的激昂与无奈。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囊括面广,缺点也正在于此——缺乏了明确的取舍标准,导致了主题的微妙摇摆。它更像是各个时期的词汇集锦,而非一条清晰的“豪放演变史”。
评分我尝试着从女性读者的角度来评价这本《豪放词》,结果是,我感到了一种强烈的“疏离感”。诚然,豪放词的主流是男性视角下的家国情怀和个人抱负,但即便是男性词人,他们笔下对自然万物的描绘,对人生无常的喟叹,也应该能触动每一个敏感的心灵。然而,这本书的导读和赏析部分,似乎完全是为“儒家士大夫”量身定做的,充满了“阳刚之气”、“庙堂之志”的标签。这就使得那些描写月色、流水、或者对友人离别的深沉情感的篇章,也染上了一层不必要的“雄壮”滤镜。我渴望的是一种更包容的解读,承认豪放词中同样蕴含着对生命细微感受的捕捉。此外,这本书的索引做得非常不友好,如果我想查找某几个特定的意象(比如“霜”、“笛”),在后面的索引里翻找起来极其费劲,不像一些优秀的工具书那样能提供清晰的关键词检索。阅读体验因此大打折扣,学术上的严谨性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简直是个灾难,尤其是对于眼睛不太好的我来说。字体选择上,那种宋体加粗的风格,在某些需要快速捕捉意象的关键句上,反而造成了视觉上的疲劳。更不用提那些为了追求古韵而特意留出的宽大页边距,虽然看起来很“雅”,但占据了宝贵的阅读空间,让原本就信息密集的诗句显得更加拥挤。内容上,我必须指出,它在对“时代背景”的阐释上做得非常肤浅。豪放词的诞生,是北宋末年社会矛盾激化、文人阶层政治抱负无法施展的必然结果。这本书只是简单地提到了“靖康之耻”或“爱国情怀”,却未能深入剖析这种情怀是如何通过词这种个体化的艺术形式被表达出来的,又是如何与当时的士大夫精神结构互相影响的。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词人个体心路历程的剖析,例如,一个政坛失意的官员,是如何在“以酒浇愁”的外表下,用最豪迈的辞藻来掩盖内心最深沉的悲凉的。这本书更侧重于“写了什么”,而远远不够“为何而写”和“如何影响了后世”。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问题在于,它似乎急于证明“豪放”是一种风格,而非一种精神状态。为了强调“豪放”,编者似乎刻意淡化了词牌本身固有的格律限制,使得阅读时缺乏对词体美学的体察。例如,有些作品的注释中,对平仄和韵脚的分析寥寥数语,让人无法体会词人如何在严苛的格律中“跳出”常规,发出最狂放的呐喊。真正的豪放,是在镣铐下跳出的惊人舞姿。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将所有奔跑的马匹都放在一起,却忽略了它们是如何挣脱缰绳的。我期待的阅读体验,是能感受到那种“别是一番天地”的开阔,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词句的表面意义上。它的选篇虽然全面,但在区分“真豪放”与“仅放纵”上判断力稍显不足,导致部分篇目读起来气势不足,更像是无的放矢。总而言之,它是一部合格的词选集,但距离一部能启发思考、提升鉴赏能力的“文学圣经”还有相当的距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