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装中华国粹:水浒传(七十回) 施耐庵 9787556803668

线装中华国粹:水浒传(七十回) 施耐庵 9787556803668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施耐庵 著
图书标签:
  • 古典文学
  • 名著
  • 水浒传
  • 施耐庵
  • 线装书
  • 中国古典文学
  • 古典小说
  • 文学
  • 传统文化
  • 四大名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十翼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ISBN:9787556803668
商品编码:2969254602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线装中华国粹:水浒传(七十回)

定价:24.90元

售价:17.2元,便宜7.7元,折扣69

作者:施耐庵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5680366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的主要读者人群是成人,阅读的国学名著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知识能力以及个人品行。单纯的古文对于学白话文长大的成人读者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也是厌于接受的,但是古文是精华,所以在不抛弃原著的前提下,本系列书籍作了翻译和解读,使得读者开拓了知识面,在轻松的阅读环境中理解了原文所表达的内容。

内容提要


“线装中华国粹”系列精选流传千年的中国古代国学名著,立足原文精髓,加以全面、细致、通俗易懂的解读,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原著的精髓,使读者轻松接受国学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千年前先贤们的思想精华,并从中有所领悟和收获。本系列共有

目录


作者介绍


施耐庵(1296—约1371),名子安(一说名耳),本名彦端,汉族,江苏兴化人,元末明初小说家。博古通今,才华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36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书,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并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终创作“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周游,男,1956年出生,长期从事编辑工作。主编有《中国文史百科》《少年儿童版中国文史百科》《历史文化名城杭州》等,著有《文人情趣的智慧》《图说中国历史》等各类读物数十种。

文摘





序言



卷首语:古风遗韵,情义江湖 在中华文化的浩瀚星河中,《水浒传》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这部被誉为“四大名著”之一的古典小说,以其波澜壮阔的叙事、鲜活生动的人物、深刻的思想内涵,以及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深深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它所描绘的那个充满血性、义薄云天、恩怨分明的江湖世界,早已成为中国人集体记忆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本书,以“线装中华国粹”之名,旨在呈现《水浒传》这部不朽经典的精髓。我们精选了家喻户晓的七十回版本,力求在保留原著精华的同时,以一种更贴近传统阅读体验的方式呈现给您。线装,这一承载着千年中华文明的古老装帧形式,本身就蕴含着一种独特的韵味与仪式感。它不仅仅是一种物理的载体,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对古籍敬意的表达。当您翻开这册书,指尖触碰到的纸张纹理,耳边传来的书页翻动之声,甚至空气中弥漫的淡淡墨香,都将引领您穿越时空的界限,仿佛置身于那个刀光剑影、绿林豪杰辈出的年代。 《水浒传》,顾名思义,讲述的便是那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因种种原因被逼上梁山,聚义反抗朝廷的故事。然而,它绝非一部简单的“官逼民反”的英雄传奇。在施耐庵(或说罗贯中)的笔下,每一个人物都仿佛拥有鲜活的生命,他们的命运跌宕起伏,他们的性格复杂多面。有鲁莽正直的李逵,有足智多谋的吴用,有光明磊落的林冲,也有狡猾多端的宋江。他们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有着不同的经历和背景,却在梁山聚义的旗帜下,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本书所呈现的七十回内容,恰好浓缩了《水浒传》最精彩、最核心的部分。从“张生落发”的初现端倪,到“林冲风雪山神庙”的忍无可忍,再到“宋江三打祝家庄”的智勇双全,直至“李逵沂岭认亲”的悲情一幕……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不仅展现了梁山好汉们的英雄气概和高超武艺,更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以及普通百姓在压迫下所爆发出的强大反抗精神。 七十回的篇幅,足以让我们领略到《水浒传》故事的完整性与跌宕起伏。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从最初的个体的隐忍与反抗,到小团体的聚集,再到最终汇聚成一股席卷天下的大势。每一个章节,都像是描绘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风貌,感受那个时代人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在阅读的过程中,您将有机会深入理解“忠义”二字的含义。梁山好汉们的“忠”,并非是对昏庸朝廷的盲从,而是对兄弟情义的坚守,是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他们的“义”,不仅仅是江湖上的快意恩仇,更是对弱者的怜悯,对不公的反抗。这种朴素而又充满力量的“忠义”,正是《水浒传》最动人心魄之处,也是其能够跨越时空,至今仍被传颂的原因之一。 此外,本书所采用的线装形式,更增添了一份古色古香的阅读情趣。相较于现代的胶装或平装,线装书更显古朴典雅,装帧上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匠心独运。折页、压线、书签,无不透露出一种对传统工艺的尊重与传承。翻阅线装书,仿佛是在与历史对话,与先贤的智慧进行心灵的交流。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能够帮助您更好地进入故事情境,更深刻地体会到《水浒传》的艺术魅力。 《水浒传》并非仅仅是一部小说,它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它所蕴含的侠肝义胆、锄强扶弱、反抗压迫的精神,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即使时移世易,我们依然能够从这些古老的故事中汲取力量,获得启迪。 本书的出版,不仅是对《水浒传》这部不朽经典的致敬,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一代,能够有机会接触、了解并喜爱这部伟大的作品。让那些梁山好汉的故事,那些荡气回肠的传奇,再次在我们的心中激荡,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份豪情与勇气。 当您拿起这本书,请放慢您的脚步,细细品味。感受那字里行间的豪情,体会那英雄们的义胆。让《水浒传》的魅力,通过这册线装古籍,再次唤醒您心中那份对传奇的向往,对正义的追求,对兄弟情谊的珍视。这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程,一场关于忠义与英雄的深刻体验。让我们一同走进那个波澜壮阔的江湖,与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共赴一场热血的约定。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对书籍细节非常挑剔的人,尤其是对于这种经典名著的再版。很多人复刻古籍,往往在细节处理上失了分寸,要么是过度现代化而失了韵味,要么是模仿痕迹过重而显得僵硬。然而,这部《水浒传》的处理堪称教科书级别。它没有刻意去“复古做旧”,而是用了一种恰到好处的现代工艺来诠释传统美学。比如,装订处的线脚处理得极其工整,既保证了书本的牢固,又保留了线装书特有的视觉层次感。内文的留白也把握得非常到位,使得阅读时眼睛不会感到疲惫,这对于阅读这种篇幅巨大的小说来说至关重要。我注意到,对七十回的划分和章节的标识,都非常清晰明了,即使是初读的读者,也能轻松地追踪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这种对细节的执着,体现了出版者对这部中华瑰宝的尊重和敬畏之心,让人感觉自己手中的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对文化传承的一种责任的体现。

评分

这部《水浒传》的线装本真是让人爱不释手。光是拿到手,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和散发出的淡淡的油墨香气,就足够让人心神安定下来。我特地选了一个安静的午后,小心翼翼地拂开扉页,映入眼帘的是一套精致的插图,笔法古朴又不失灵动,瞬间就把我拉回了那个梁山好汉叱咤风云的年代。阅读体验简直是一种享受,线装书的装帧本身就是一种对传统的致敬,每一页的翻动都带着一种仪式感,仿佛不是在看一本小说,而是在触摸一段活着的历史。书中的文字,在这样的载体上阅读,更添了几分古雅的韵味,即便是那些粗犷的描写,也仿佛被这古典的装帧温柔地包裹了起来,让人在品味故事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华传统工艺的魅力。我尤其欣赏的是,尽管是传统装帧,但纸张的质量和印刷的清晰度都非常高,完全没有阅读上的障碍,这在很多复刻本中是很难得的。它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的载体,更像是一件可以收藏和世代传承的艺术品,每次翻阅都能带来新的惊喜和感悟。

评分

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一直对明清小说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动机抱有浓厚的兴趣。这部《水浒传》在展现故事的同时,也极其细腻地勾勒出了北宋末年官府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图景。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闻到那个时代特有的尘土和血腥味。那些看似鲁莽的“好汉”们,他们的反抗行为并非一时的冲动,而是被逼上绝路的必然选择。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复杂人性的刻画,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每个人物都有其光彩和阴影。例如,宋江的忠义与权谋之间的挣扎,就让人深思。通过这套书的阅读,我不仅享受了精彩的故事情节,更深层次地理解了“忠义”在不同语境下的多重含义。这种文学作品带来的思想碰撞和对历史的代入感,远超一般的消遣读物,它催促着读者去思考,在特定的历史洪流中,我们该如何坚守自己的本心与道义。

评分

说实话,我本来对古典名著的阅读一直抱有一种敬畏感,总觉得文字太艰涩,难以深入。但这次接触的这套《水浒传》,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在保持原著精髓的同时,似乎在排版和用词上做了一些微妙的优化,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触这部巨著的读者,也能比较顺畅地进入故事的核心。我发现自己不再是被动地“读”文字,而是主动地“进入”了那个江湖世界。宋江的义气、武松的刚烈、李逵的率真,都因为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而被放大了。更让我惊喜的是,不同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描写,通过这种精致的排版,展现出了极强的张力。那种刀光剑影、兄弟情义交织的氛围,扑面而来。我甚至能想象出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时的那份豪迈,还有林冲雪夜上梁山的孤寂与决绝。这套书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桥梁,连接了现代的我们与古代的英雄群像,让人在阅读中深深地体会到“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是如何熔铸在中国人的骨血之中的。

评分

我习惯于将自己喜欢的书籍放置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这部《水浒传》无疑占据了C位。它的外观设计充满了东方的哲学韵味,那种沉稳的色调和简约的图腾,散发出一种历经风霜而不朽的气质。每次有朋友来访,目光都会被它吸引过去,询问它的来历。我总是很乐意地介绍这套书的独特之处,不仅仅是内容上的宏大叙事,更是它作为一种“物”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它提醒着我们,阅读不应该只是一种快速获取信息的行为,更应该是一种慢下来的过程,一种与古人对话的方式。线装书的特质决定了它需要我们更加专注和珍惜,每一页的触感、每一帧画面的意境,都在无声地讲述着“工匠精神”的价值。我期待着未来能静下心来,再细细品味其中描绘的每一场经典战役和每一个江湖传说,将其中的精髓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