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蒙学精粹(中国国粹精华系列)
定价:26.00元
售价:17.7元,便宜8.3元,折扣68
作者:梁知 注评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1-01
ISBN:978781079070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322kg
咀嚼传统,解读我们身上所携带的文化基因,获得继续前行所需的智慧力量。领略古人的处世智慧、做人品格,以及其中蕴含的人生意趣。精选传统文化之精华,涵盖哲学典籍、文学精华、军事韬略、蒙学读物以及人生智慧等。
本套丛书的初编精选了我国古代重要的典籍30多种,分为20册,涵盖了哲学典籍,文学精华,军事韬略,蒙学读物以及人生智慧等五个类别,入选的作品都是我过传统文化精华中的精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不凡风采。这套丛书面向大众,一方面选择了和当今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同时力求以浅显简约的文字对所选文本进行注释翻译,并配以生动活泼的图画,帮助读者领会其中的意韵和精神。这套丛书的整理解说凝聚了大批专家学者的多年心血,在充分吸收当进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又尽可能融入自己的解会,很多地方体现了选编者的独特体会。
总序
蒙学精粹
增广贤文
三字经
千字文
百家姓
这本厚厚的书一拿到手,就感觉沉甸甸的,光是翻开扉页的那种纸张的质感,就透着一股子老派的庄重。我原本是冲着“国粹”这两个字来的,希望能在这上面找到点关于传统文化精髓的“独家秘笈”。结果呢,翻阅下来,发现这书的重点似乎完全不在我预想的那些曲高和寡的文人雅士的把戏上。它更像是一本扎根于市井生活,却又饱含哲理的“生活说明书”。 比如其中有一章专门讲“待人接物之道”,里面的案例不是引经据典,而是讲的街头巷尾那些看似寻常的互动,如何运用看似简单的礼数,就能化解不少尴尬,甚至还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我记得特别清楚,里面提到一个关于“闻言而知意”的段落,不是教你如何察言观色去拍马屁,而是教你如何真正去倾听,去理解话语背后的那份真诚与顾虑。这种落地的智慧,远比那些高高在上的理论要实用得多。它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日常说话的方式,是不是总像机关枪一样把想法一股脑儿倒出去,却忘了给人留出消化的空间。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朴实,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读起来就像是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人坐在摇椅上娓娓道来,句句都是经验的结晶,让人忍不住想做笔记。
评分翻阅这本“蒙学精粹”的过程,与其说是阅读知识,不如说是一次缓慢的“校准”过程。我原先带着一种急于求成的功利心来对待它,希望能在短时间内汲取到某种可以快速变现的“智慧”。但这本书的节奏是慢的,它拒绝你“速成”,它要求你“沉浸”。 其中有一段关于“择友”的论述,篇幅并不算长,但每一句都像是一记重锤。它没有用现代心理学中那些复杂的标签来分析朋友关系,而是回归到最朴素的“气味相投”和“路径相同”这两个维度。它指出,真正能长久的朋友,不是那些在酒桌上称兄道弟的人,而是在你逆境时,依然能理解并支持你的“道友”。这种基于价值体系而非利益交换的友谊观,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珍贵和稀缺。这本书的语言结构有一种独特的节奏感,它不会用长难句让你感到疲惫,而是通过短促、有力的陈述,层层递进,最终将一个完整的思想画面呈现出来。读到最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本书不是在教我“做什么”,而是在教我“如何做人”,它提供的是一种安顿自我的心法。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主要的兴趣点在于它是否能提供一些前沿的、被现代学术界重新解读的传统文化视角。毕竟,很多旧典籍读起来太晦涩了,总感觉隔着一层厚厚的历史尘埃。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处理得相当高明,它既保留了古典的韵味,又用了一种极其贴近日常生活的叙事方式来阐释那些核心理念。 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修身养性”的那几段论述。它没有大谈特谈盘腿打坐或者清心寡欲,而是聚焦于如何处理我们与“器物”的关系。现代人被各种电子产品和物质欲望牵着走,这本书却像一面清澈的镜子,照出了我们被异化的一面。它提出,真正的“养性”并非是摒弃外物,而是要让器物为人所用,而非人被器物所役。举个例子,书中关于“案牍劳形”的描述,放在今天简直就是对办公室白领的精准画像,它提醒我们,即使在处理最琐碎的文书工作时,也要保持心神的定力,不要让机械化的重复劳动消磨了灵性。这种对古代生活智慧在现代语境下的重新激活,是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地方。它的语言是典雅的,但其内核是完全可以穿越时空的。
评分当我带着“蒙学”这两个字去审视这本书时,我期待的是那种启蒙性的、偏向于基础知识的罗列,也许是《三字经》或者《百家姓》的注释升级版。然而,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远超我的预期,它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指南手册,只是它选择了用一种极其古典和含蓄的方式来表达。其中关于时间管理的章节,简直是颠覆了我对传统概念的认知。我们现在总强调效率、速度,但这本书里强调的是“时序”和“本分”。 它不是告诉你如何挤出更多的时间去工作,而是教你如何顺应自然规律和自身节奏,去安排你的劳作与休憩。我试着按照书里描述的节奏来调整我每天早上起来做事的顺序,惊讶地发现,原本觉得枯燥的早晨,竟然变得有了一种仪式感,效率反而提高了,精神状态也好了不少。而且,书里对“知足”的探讨,也相当有启发性。它没有简单地把“知足”等同于不思进取,而是将其定义为一种对当下拥有的充分确认和感恩,在此基础上再去谋求发展。这种由内而外的满足感,才是抵抗现代社会焦虑的真正良药。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很巧妙,像是一层层剥开洋葱,每揭开一层,都有新的感悟。
评分坦白说,我对这类“国粹”系列的图书,通常抱有一种审慎的怀疑态度,总觉得很多都是为了包装概念而凑数的作品,内容空泛,辞藻堆砌。但这本书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它展现出一种极度扎实的功底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它没有宏大的叙事,而是将重点放在了“细节的雕琢”上。 书中有大量篇幅是关于“居家之道的”,这部分内容几乎让我以为我正在阅读一本古代的室内设计与人际关系手册。它没有教你怎么摆放古董字画,而是探讨了厨房的布局如何影响家庭的和睦,书房的光线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心境。这种对物质环境与精神状态之间微妙联系的捕捉,极其细腻,也极其生活化。比如,关于“气口”的论述,不是迷信地讲风水,而是从空气流通、光线引入的角度,阐述了居住环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读完这部分,我立刻回家检查了家里的窗帘厚度和家具摆放角度。这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将那些看似虚无缥缈的“道”,落实到了每一个可以触摸、可以感受的具体场景中,让阅读的过程变成了一次身体力行的自我检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