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原著篇幅宏大、资料广博,有些内容不免与现代科学不符,甚至含有迷信色彩。为使这部古典巨著能够适合现代人阅读,微经典编委会删繁就简,对其进行精编整理,选取其中*能反映中医养生理论和思想的篇章,略去了理论深奥难懂或论述具体疾病及治疗方法的部分,以使读者既能在*短时间内领略到内蕴丰富的中医养生文化,又能做到真正的健**活,延年益寿。
《本草纲目》共52卷,分16部、60类,约190万 字。《本草纲目》是中国*具世界性影响的药学及博 物学巨典。作为四百年来医家必修的圣典,《本草纲 目》深刻地影响着国人的生活,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中国人不可不读的古代典 籍之一。微经典编委会删繁就简,对《本草纲目》进 行精编整理,选取了近两百种药物、千余种附方,几 乎囊括了现代人常用的养生保健的药物和药方,使读 者能在*短的时间内领略到内蕴丰富的中医文化。
序例
五味宜忌
相反诸药
服药食忌
妊娠禁忌
饮食禁忌
草部
黄耆(黄芪)
人参
当归
何首乌
谷部
胡麻
小麦
粱
薏苡
大豆
赤小豆
绿豆
菜部
韭
葱
菘(白菜)
莱菔(萝卜)
生姜
干姜
胡萝卜
马齿苋
莴苣
蕺(鱼腥草)
蕨
薯蓣(山药)
百合
茄
冬瓜
胡瓜(黄瓜)
丝瓜
苦瓜
果部
杏
梅
桃
栗
枣
木瓜
山楂
柹(柿)
橘
柚
枇杷
杨梅
胡桃(核桃)
榛
荔枝
龙眼
橄榄
五敛子(阳桃)
槟榔
秦椒(花椒)
西瓜
莲藕
芡实
木部
槐
桑
枸杞、地骨皮
虫部
蜂蜜
蚕
鳞部
鲤鱼
鲫鱼
鳜鱼
鳝鱼
介部
水龟
鳖
牡蛎
蚌
田螺
禽部
鹅
鸡
鸽
兽部
羊
牛
驴
兔
从纯粹的阅读体验角度来讲,这套书的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它的分卷清晰,逻辑严密,虽然内容庞杂,但编者很巧妙地构建了一套索引和检索系统,让你不至于在浩如烟海的草药名中迷失方向。我个人的阅读习惯是先通读一遍总纲,建立起对古代医学世界观的基本认知,然后再带着具体问题去查找某个药材的条目。这种“宏观把握与微观深入”的阅读路径,让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而且,这本书的语言本身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不是冷冰冰的科学报告,而是融入了人文关怀的记录。读到李时珍本人对某些药材的使用禁忌或民间传说时的记录,总能感受到一种人情味,仿佛能与这位伟大的学者进行一场跨越世纪的对话。这套书,绝对值得每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敬意的人,仔细品味,慢慢消化。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套书抱着一种“故纸堆里淘金”的心态,毕竟传统典籍的阅读门槛不低。但《本草纲目/微经典》的编校水平实在令人惊叹,它做到了极好的平衡。它的语言风格,在保持古籍韵味的同时,加入了一些恰到好处的现代注释和白话解释,让那些拗口的古代术语不再是阅读的障碍。我尤其喜欢它对药用原理的阐述部分,那是一种基于经验和哲学的系统性思维,跟西医的分子层面分析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智慧。比如,书中对“气”、“性”、“味”的描述,初看玄乎,细品之下,却能体会到古人对人体与自然微妙联系的精妙体悟。我试着对照书中的一些记载,去了解我们日常食用的某些食材的“偏性”,发现很多民间智慧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只是表达方式不同。它强迫你去慢下来,去观察,去思考,这种深度的阅读体验,是碎片化信息时代稀缺的奢侈品。
评分这套《本草纲目/微经典》我真是爱不释手,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每一页都散发着历史的厚重感。首先,就从它的装帧设计说起吧,那种典雅的古风韵味,拿在手里就觉得分量十足,不是那种轻飘飘的现代印刷品能比拟的。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很有讲究,微微泛黄的质感,配上清晰考究的排版,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药草研究最鼎盛的年代。我特别欣赏它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基础上所做的现代化处理,那些复杂的药材图谱,现在看起来既专业又直观,即便是对中医一窍不通的新手,也能大致领会其形貌特征。读起来,你能感受到李时珍老先生那种严谨细致的求证精神,那种为了探究一味草药的功效和产地,跋山涉水、走访民间的情怀,是现代快餐文化中难以寻觅的。它不仅仅是一部药学著作,更是一部博物志,涵盖了动植物、矿物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古代人对自然界深刻的观察和理解。每次翻阅,都有新的发现,那种知识的积累感和文化认同感是无与伦比的。
评分这套书给我的震撼,更多来源于它背后所蕴含的庞大信息量和跨学科的整合能力。你不能只把它看作是“医药书”,它更像是一部古代的百科全书。我记得有一次查阅关于某种鱼类的记载,结果顺带了解了当时的水文地理和物候变化,简直是意想不到的收获。书中的插图,虽然是仿古的木刻风格,但其精准度令人咋舌,很多细节的刻画,即便用现代的仪器去核对,也毫不逊色。这让我不禁思考,在没有先进工具的条件下,古人是如何做到如此细致的观察和记录的?这背后体现的是一种近乎于宗教般的虔诚和对知识的极致追求。更别提,它还牵扯到了当时的社会风俗、物产贸易,读它就像是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田野调查,每一次翻页都是对历史深层结构的探索。
评分作为一名对历史文化有偏好的读者,我必须强调这套《本草纲目/微经典》的收藏价值与学习价值是并存的。它不是那种读完一次就束之高阁的书,而是可以长期放在手边,随时查阅的工具书和精神食粮。我曾尝试用它来指导一些日常的养生小方,效果出奇地好,这让我对传统医学的信心大增。与那些充斥着营销口号的养生读物相比,这里的知识体系是建立在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实践经验之上的,充满了敬畏感和实证精神。每一次我感到焦虑或者迷茫时,翻开它,看着那些朴实的文字,总能找到一种内心的平静和踏实感。它提醒着我,我们脚下的土地孕育了太多宝贵的智慧,而我们有责任去理解和传承这份厚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