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protel2004EDA技术及应用
:33.00元
售价:23.1元,便宜9.9元,折扣70
作者:王廷才,王崇才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111304180
字数:476000
页码:29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本书是高职高专“十一五”电子信息类专业规划教材,是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项目(CEAC)培训认证指定用书。
Protel 2004是Altium公司于2004年初推出的板卡级电路设计系统软件,包括原理图设计、印制电路板(PCB)设计、混合信号电路仿真、布局前后信号完整性分析、规则驱动PCB布局与编辑、改进型拓扑自动布线及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输出和FPGA设计等。目前,Protel 2004是电子线路设计人员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本书结合实例系统地介绍了应用Protel 2004进行电路原理图设计、电路仿真、印制电路板(PCB)设计和PCB信号完整性分析的方法和操作步骤,特别是对Protel 2004新增功能进行了透彻讲解。全书内容编排由浅入深、结构合理、图文并茂,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和成人教育学院机电类、电子类、电气类、自动化类、通信类和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EDA教材,也可供从事电子线路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电子爱好者参考。
为方便教学,本书备有电子课件、电子教案和典型教学案例视频演示等,凡选用本书作为授课教材的学校均可来电索取,咨询电话:010-88379375。
评价一 拿到这本《数字信号处理原理与实践》时,我首先被它严谨的逻辑结构和清晰的图文排版所吸引。这本书对于傅里叶变换、Z变换这些核心概念的讲解,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本。作者没有停留在公式的堆砌上,而是用大量的工程实例来佐证理论的有效性,尤其是在滤波器设计那一章,从IIR到FIR,每一步的推导和参数选择都讲解得极其到位。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对混叠效应的剖析,非常透彻,甚至引用了航天领域的一些实际案例,这让抽象的理论瞬间变得有血有肉,极大地提升了我对信号重建这一复杂环节的理解。对于那些希望从基础扎实地迈向高级应用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无疑是快速入门并深入理解DSP精髓的绝佳向导。它不只是知识的罗列,更像是导师手把手地引导,每看完一个章节,都会有一种茅塞顿开的畅快感。
评分评价二 翻开这本《嵌入式系统设计入门与项目实战》,我几乎立刻就能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动手做中学”的理念。它并没有像许多同类书籍那样,上来就抛出复杂的ARM架构或操作系统内核,而是选择了一个非常友好的入门级微控制器平台,手把手地带领读者搭建第一个“点灯”程序。最赞的是它的项目驱动模式,每一个章节都围绕一个具体的小应用展开,从硬件选型到寄存器配置,再到中断服务程序的编写,描述得细致入微,连代码中的每一行注释都充满了匠心。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低功耗设计的讨论部分,它不仅解释了理论上的睡眠模式,还提供了实际电路中如何通过外部中断唤醒系统的完整电路图和驱动代码,这在其他书籍中是很少见的深度。对于我这种有C语言基础但对硬件交互感到迷茫的人来说,这本书简直是黑暗中的一束光,让我真正体会到了软硬件结合的乐趣和挑战。
评分评价四 这本书名为《C++模板元编程深度解析》,从书名就能看出它针对的是一个非常小众且硬核的领域。我阅读这本书的体验,更像是在攀登一座技术高峰,每一步都需要极大的专注力。作者对SFINAE(Substitution Failure Is Not An Error)规则的讲解,简直是清晰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他不仅展示了如何利用这个规则进行类型特性判断,还深入分析了标准库内部如何运用这些技术来实现容器的优化分配。最让我震撼的是关于编译期计算(constexpr)和类型萃取(Type Traits)的章节,它把编译期当成了一个额外的执行阶段,用模板的递归实例化来模拟循环和条件分支,这种对C++语言特性的极致挖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内力和对语言本质的深刻洞察。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C++的理解不再停留在面向对象层面,而是上升到了“语言设计哲学”的高度,虽然过程痛苦,但收获的知识是革命性的。
评分评价五 我最近在研究基于FPGA的图像处理加速方案,因此入手了《高速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与并行计算架构》。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把Verilog当作一个单纯的硬件描述语言来教,而是将其定位为实现并行算法的工具。作者在介绍基础语法时,大量采用了“时序逻辑与组合逻辑的并发关系”来进行对比讲解,这使得初学者能迅速区分两者在硬件实现上的巨大差异。最吸引我的是关于流水线(Pipelining)和循环展开(Loop Unrolling)的章节,书中详细对比了不同并行化策略对吞吐量和延迟的影响,并通过一个Sobel算子边缘检测的实例,直观展示了如何通过增加资源代价来换取数倍的加速。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架起了算法思维和硬件结构之间的桥梁,让我明白了如何“用硬件的思维”去重构软件的逻辑,对于想进入高速数字逻辑设计领域的人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操作指南。
评分评价三 坦率地说,我对《高级PCB布局与SI/PI分析》这本书的期望值本来是比较高的,毕竟市面上的确缺一本能深入到电磁兼容(EMC)层面的专业书籍。这本书在信号完整性(SI)方面的论述确实可圈可点,特别是对于阻抗匹配、串扰分析部分,它引入了先进的3D场仿真概念,并展示了如何通过调整走线几何结构来优化眼图,这部分内容极具前瞻性。然而,在电源完整性(PI)的处理上,我感觉略显不足,虽然提到了去耦电容的选型,但对于复杂的电源平面分割和地弹(Ground Bounce)的抑制,深度略显保守,更偏向于“怎么做”而不是“为什么这么做”的底层物理原理阐述。总而言之,它更像是一本面向资深工程师的“优化手册”,对于初级设计师来说,门槛可能稍高,需要先对基础的传输线理论有较好的把握才能完全吸收其中的精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