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增广贤文
定价:23.80元
作者:黄秉泽,黄昉
出版社:崇文书局
出版日期:2015-12-01
ISBN:9787540338763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增广贤文》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整理编辑而成,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俗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包,但主旨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全书以韵文的形式,将格言排列在一起,那些精辟的格言警句绝非凭空而来,他们或来自古代文化典籍,或源于民间俚谚俗语,是对中国人处世经验、智慧和原则的总结。含有深刻的哲理,读来发人深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部老幼皆宜的著作,其中的许多格言至今仍在广为流传。
安睿注译的这本《增广贤文全集》用现代人的思维方法演绎古代家喻户晓的蒙学圣典《增广贤文》。为了让今天的少年朋友更好地了解这部蒙学圣典,《增广贤文全集》从其中辑选出上百条经典格言,在详细释义的同时,还增加了与内容相符的典例故事,从而让每条格言佳句的内涵得到充分的展示,为您从另一个角度提供理解传统文化精髓的途径。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拿到这套书的时候,首先被《百家姓》的编排方式所吸引。它不像一般的工具书那样枯燥乏味,反而有一种古老的韵律感。仅仅是看着那些连续排列的姓氏,就仿佛能感受到中华民族那份深厚的血脉传承和广阔的地域分布。读起来,我忍不住尝试着去回忆我认识的人里,哪些姓氏出现在这个排序里,哪些又没有。这种互动式的阅读体验,极大地增强了趣味性。更让我感到神奇的是,作者是如何确定这种排序规则的,虽然传统上是以“赵钱孙李”为开篇,但其背后是否蕴含了某种历史的考量或人口的基数,着实引人深思。我甚至花了好几个小时,对着姓氏表,联想那些姓氏背后的家族故事,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都带着这个共同的标识行走于世。这本书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记录了多少个姓氏,更在于它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社会结构和历史变迁的独特视角。它提醒我们,无论我们来自何方,说着何种方言,最终都归属于这庞大的姓氏体系之下,共享着这份共同的文化遗产。那种“天下姓氏一家亲”的联想,在如今强调多元化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和温暖。
评分《千字文》的阅读过程,是一次对汉字美学的极致享受。如果说《三字经》是理性的教化,那么《千字文》就是感性的铺陈。每一个汉字,单独拿出来都是一个精美的艺术品,而当它们按照“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样优美的对仗结构组合在一起时,其产生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是无与伦比的。我发现,这本书的选词非常讲究,它涵盖了天文、地理、历史、伦理等多个领域,几乎是在用一千个字勾勒出一个完整的世界观。我试着在脑海中将这些句子串联起来,它们构成了一幅流动的、色彩斑斓的古代生活画卷。比如,读到“龟鉴藏,龙珠曜”,就能想象出古人对自然界奇妙事物的敬畏与探索。这本书的排版也很有讲究,字距和行距的把握恰到好处,使得整体版面显得大气而不拥挤。我甚至开始模仿书中的笔法,试图用毛笔去书写这篇文字,体会那种一气呵成的韵律感。它不仅仅是识字课本,更像是一部浓缩的中华美学辞典,用最简洁的材料,呈现了最丰富的内涵。
评分坦白讲,《增广贤文》是我接触这四部经典中最具“烟火气”的一篇。它没有前三部那样宏大叙事或严格的道德说教,而是像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坐在炕头,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道出生活中的真谛和世态炎凉。这本书里充满了各种对比和警示,读起来常常让人会心一笑,又忍不住叹息。例如,“良言难劝该死鬼,横财不济命穷人”,这种对人性弱点和现实困境的精准捕捉,非常接地气,远超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它教会我的,是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清醒,如何识人辨事,如何安贫乐道。我尤其喜欢它那种辩证看待问题的态度,没有绝对的好人或坏人,只有不同的处境和选择。书中的许多谚语,如今依然在民间广为流传,这充分证明了其思想的生命力。把它放在最后阅读,感觉就像是给前三部经典的知识打上了一层实践的烙印,让那些高深的道理,最终落脚到了柴米油盐和人情世故之中,非常圆满。
评分这本汇编的书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那种油墨的清香混合着纸张的特有味道,一下子就把我拉回了小时候,对着老先生的硬笔,一笔一划地描摹那些方块字的情景。我特地选了一个光线充足的午后,泡上一壶清茶,翻开了第一页。《三字经》的部分,简直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内容精炼到极致,每个三字一句的结构,读起来朗朗上口,像是一首首音律和谐的儿歌,却蕴含着治世修身的大学问。从“人之初,性本善”的哲学开端,到历史朝代的更迭,再到学习的次第和做人的道理,知识点密集得让人惊叹。我特别欣赏它对儒家思想的系统梳理,虽然篇幅不长,但逻辑清晰,层层递进。最让我感到亲切的是,书中对于孝悌、尊师重道的强调,这些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似乎有些褪色的美德,却被这本书用最朴素的语言重新唤醒了。比如讲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那种直击人心的比喻,比任何长篇大论的说教都来得有力。书中的注释也做得十分到位,对于一些典故和生僻字词都有合理的解释,让即使是初次接触这些古籍的读者也能轻松领会其精髓,而不是望文生义,不得要领。总而言之,这是本值得反复诵读的启蒙经典,每一次重温,都会有新的体悟,感觉像是在与千年前的智者进行无声的对话。
评分将这四部经典合订在一起的版本,极大地便利了我们对中国传统启蒙教育体系的整体把握。这不仅仅是四本书的简单堆砌,而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的递进展示。从《三字经》建立基础的世界观和道德观,到《百家姓》建立身份认同和族群概念,再到《千字文》拓展知识广度和汉字审美,最后以《增广贤文》进行社会经验的总结和人情世故的磨砺,这个学习的路径设计得非常科学和人性化。对我个人而言,这种并置阅读的好处在于,我可以随时在不同文本间进行对照和印证。比如,当我在《三字经》中读到“凡是人,皆有亲”时,立刻就能在《百家姓》中找到姓氏的源头,再联系到《增广贤文》中关于“远亲不如近邻”的现实提醒,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立刻被激活了。这本厚重的书,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张连接古今、沟通理性与感性的文化桥梁,让我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理解和敬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