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韩非子
定价:28.00元
作者:(战国)韩非著;中华文化讲堂注译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1264751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作品。是古代政治学方面的名著,与道家、儒家、墨家、阴阳家等学派的著作交相辉映。全书现存五十五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了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目录
初见秦
难言
爱臣
主道
有度
十过
孤愤
说难
奸劫弑臣
解老
喻老
说林上
说林下
观行
用人
功名
大体
内储说上七术
内储说下六微
外储说左上
外储说左下
难势
六反
五蠹
显学
作者介绍
韩非(约前280—前233),汉族,是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为韩王(战国末期韩国君主)之子,荀子的学生,被誉为得思想精髓多的二人之一,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余万字。
中华文化讲堂是一个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典籍整理与出版的编辑团队。现已编辑出版有《群书治要考译》《群书治要(原文版)》《中华经典诵读教材》《中华经典诵读教材(第二辑)》《国学治要》《文白对照史记》《纳兰词笺》等,广受读者的喜爱。
文摘
序言
我主要是在通勤的地铁上阅读这本大部头,体积和重量对便携性来说确实是个挑战,但内容上的吸引力足以让我忍受这一点小小的“负担”。这本书的叙事风格有一种独特的冷峻美学,它不像儒家那样强调人情和教化,而是直截了当地剖析权力运作的本质规律,这种毫不留情的真实感,让人在赞叹其深刻之余,也会感到一丝寒意。书中的一些案例分析,比如对某位君王用人失察的后果的描述,简直就是一部古代的危机公关教科书——告诉你问题是如何一步步积累,以及如何导致不可逆转的失败。我发现,当我试图将书中的思想应用到理解现代社会中的组织管理或人际权力动态时,会发现很多底层逻辑是相通的。它提供了一种“去情绪化”的视角去审视问题,这对于一个习惯于凭直觉和情感做判断的现代人来说,是一种非常及时的思想矫正。
评分拿到这本厚厚的精装书,首先就被它沉稳的墨绿色封面和烫金的书名吸引住了。内页纸张的质感也出乎意料地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有一种阅读经典著作的庄重感。我一直对古代的政治哲学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法家的思想,总觉得那种强调制度和效率的逻辑非常有力量。这本书的排版非常清晰,注释也做得很到位,对于初次接触这类古籍的读者来说,无疑是降低了阅读门槛。我特意翻阅了其中关于“法、术、势”论述的部分,作者的论述逻辑严密,层层递进,仿佛能看到一位古代的政治家在君王面前侃侃而谈,那种直击人心的说服力,即便隔着千年的时光,依然能让人感到震撼。特别是关于君主如何驾驭臣下,如何保持权力的中立性和绝对性,这些论述放在今天来看,也依然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只是需要我们用现代的语境去重新解读和吸收其精髓。这本书无疑是案头必备的佳作,每一次翻开,都能从中汲取到新的思考火花。
评分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本选本的编排顺序非常流畅,它似乎并非简单地按照篇章的先后顺序排列,而是经过了精心策划,力求在逻辑上形成一种自然的递进关系。初读时,我感觉有些段落之间的跳跃性较大,但坚持读到后半部分时,才领悟到这是作者为了构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而有意为之的布局——先确立基础理论,再通过具体的政治实践案例来支撑和深化这些理论。这种结构安排,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导着去理解法家思想的完整图景。这本书让我思考了很久的一个问题是:当效率与人道产生冲突时,一个统治者应如何抉择?书中的论述倾向于前者,但这引发了我对现代社会中过度追求KPI和量化管理的警惕。因此,我将这本书视为一个强有力的“反思工具”,它迫使我跳出舒适区,用一种更冷峻、更结构化的方式去审视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所遵循的规则。这是一次思想上的“大扫除”。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虽然走的是传统严肃路线,但装订工艺确实体现了大出版社的水准。我特地注意了一下书脊的耐用性,因为这种需要反复翻阅的工具书,如果装订不好,很快就会散架。这本书的锁线装订做得非常牢固,即使我把它完全摊开平放在桌面上进行对照阅读,书页也丝毫没有松动的迹象,这让我对它的长期使用价值非常满意。内容上,我特别喜欢它对“法律的公开性和统一性”的强调。在那个时代,能够提出如此超前的、超越个人好恶的普适性规则,本身就是一种思想上的巨大飞跃。我试着去想象当时的读者群体,对于习惯了“人治”和“亲疏贵贱”的士人来说,接受这种“法不阿贵”的理念,该是多么大的思想冲击啊。这种对制度而非个人的推崇,是这本书能够流传至今、不断被重新审视的核心价值所在。
评分这本书的译注部分做得相当扎实,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的历史爱好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过去读一些先秦诸子的书籍时,常常因为文言文的晦涩和典故的不明而感到力不从心,读得很是磕绊。但这本的版本,几乎每一页都有详细的旁注,无论是生僻的字词解释,还是复杂的历史背景交代,都处理得恰到好处,既没有冗余到影响阅读流畅性,又保证了关键信息的完整性。我特别欣赏它在阐释一些核心概念时,会引用不同的古代文献进行互相印证,这种多角度的考量,让理论的阐述更加立体和可靠。比如,书中对“循名责实”的剖析,就结合了当时的官僚体系和行政效率问题进行了深入挖掘,让人明白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道德口号,而是一套严谨的治理方针。读完一个章节,合上书本,常常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原本蒙着一层灰尘的古代智慧,被这本书细心地擦拭干净,重新焕发出光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