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与学习指导(高等学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
定价:28.00元
作者:宋宇飞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01
ISBN:978730228412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安排了基本实验与综合实验,有助于加深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并熟悉MATLAB的应用。
系统梳理了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线索,并详细分析了典型例题和部分习题,方便课后的系统练习和巩固基本知识。
内容提要
本书是立足于工程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实践而编写的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与学习指导教材。
《高等学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与学习指导》是主教材《数字信号处理》的教辅材料,分为实验指导篇与学习指导篇。实验指导篇根据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与原理、重要算法与应用,安排了基本实验与综合实验,方便学生上机练习,以加深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并熟悉MATLAB的应用;学习指导篇贴近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知识点与理论体系,系统梳理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线索,并详细分析典型例题和部分习题,方便学生进行课后的系统练习和巩固基本知识。
本书可作为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的教材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实验指导篇
章 基础实验
实验一 时域离散信号的产生和基本运算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
三、实验内容
四、实验预习
五、实验报告
六、实验参考
实验二 时域离散系统及系统响应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
三、实验内容
四、实验预习
五、实验报告
六、实验参考
实验三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及IDTFT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
三、实验内容
四、实验预习
五、实验报告
六、实验参考
实验四 离散傅里叶变换DTFT及IDFT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
三、实验内容
四、实验预习
五、实验报告
六、实验参考
实验五 用FFT做频谱分析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
三、实验内容
四、实验预习
五、实验报告
六、实验参考
实验六 时域采样与信号的重建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
三、实验内容
四、实验预习
五、实验报告
六、实验参考
实验七 频域采样与恢复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
三、实验内容
四、实验预习
五、实验报告
实验八 用脉冲响应不变法设计IIR数字滤波器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
三、实验内容
四、实验预习
五、实验报告
六、实验参考
实验九 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数字滤波器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
三、实验内容
四、实验预习
五、实验报告
实验十 用窗函数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
三、实验内容
四、实验预习
五、实验报告
六、实验参考
实验十一 用频率采样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
三、实验内容
四、实验预习
五、实验报告
实验十二 用FDATool设计数字滤波器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
三、实验内容
四、实验预习
五、实验报告
第2章 综合实验
综合实验一 利用FFT分析信号频率成分和功率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内容
四、实验预习
五、实验报告
综合实验二 语音信号的采样和频谱分析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内容
四、实验预习
五、实验报告
综合实验三 用谱减法实现语音增强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内容
四、实验预习
五、实验报告
学习指导篇
第3章 时域离散信号与系统
3.1 本章基本要求
3.2 学习要点与公式
3.2.1 信号与系统的类型
3.2.2 典型序列的特点
3.2.3 序列的运算
3.2.4 时域离散系统
3.2.5 时域离散系统的输入输出描述——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
3.2.6 模拟信号的数字处理方法
3.3 典型例题
3.4 习题选解
第4章 时域离散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4.1 本章基本要求
4.2 学习要点与公式
4.2.1 DTFT和IDTFT
4.2.2 DTFT的基本性质
……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学术化,用词精准,逻辑链条无可挑剔,读起来有一种严谨的美感。对于已经有一定基础,想把知识体系完善、查漏补缺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极好的参考手册。书中的例题和习题设置也很有代表性,它们往往紧扣核心概念,能够有效检验读者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然而,当我试图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我目前接触的真实项目中时,我感到了一丝脱节。项目中的信号往往是带有噪声、非线性的,并且对实时性有严格要求。书中介绍的算法多是基于理想情况下的推导,对于如何在有限的计算资源下进行优化,或者如何处理实际采集到的畸形数据,缺乏相应的探讨。例如,在谱分析这一块,虽然详细介绍了FFT,但对于如何通过加窗函数来缓解频谱泄漏、如何有效选择窗函数类型以平衡主瓣宽度和旁瓣衰减等工程实践中的关键点,介绍得不够详尽。我希望未来再版时,能增加一些“工程视角”的章节,将课堂知识与实际工程中的权衡取舍(Trade-offs)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评分拿到这本书后,我首先注意到它在结构上的布局非常清晰,章节之间的逻辑衔接非常顺畅,这一点非常符合我个人的阅读习惯。作者似乎非常擅长梳理复杂的知识体系,把原本庞杂的数字信号处理概念,层层剥开,由浅入深地进行阐述。比如,在讲解Z变换和离散时间系统响应时,作者用了一种递进的方式,先建立直观感受,再引入数学工具,最后通过实例来验证。这种教学方法,对于自学或者基础不太扎实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然而,我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虽然理论讲得透彻,但实验指导的部分似乎略显单薄。我期待的“学习指导”不仅仅是告诉我“做什么”,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这么做”以及“结果意味着什么”。例如,在设计一个IIR滤波器时,书中给出了设计步骤,但对于如何根据实际信号的频谱特性去选择合适的原型滤波器(巴特沃斯、切比雪夫还是椭圆滤波器),以及不同选择对相位和群延迟的影响,书中讨论得还不够深入和具体。如果能在实验章节加入更多对比性的分析和调试技巧的分享,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将得到极大的提升,真正体现出它在“应用”层面的指导意义。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是相当可靠的,纸张的质感也很好,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的疲劳感相对较低。从内容结构上看,它在基础理论的构建上花费了巨大的心力,确保读者对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数学描述有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关于卷积和差分方程的章节,处理得非常细致入微。然而,作为一本侧重于“实验与学习指导”的教材,我感到它在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点上,仍有提升空间。我期望的“实验指导”不仅是算法的实现,更是对信号处理流程的整体把握。比如,在进行实际的音频处理实验时,如何设置正确的采样率、如何处理ADC/DAC的接口问题、如何进行实时的浮点运算优化等实际操作层面的知识,书中提及甚少。这些是决定一个DSP工程师能否顺利将理论转化为产品的关键环节。我更期待看到一些关于嵌入式DSP平台(如DSP芯片或FPGA)编程范式的介绍,哪怕只是一个概览性的章节,都能极大地拓宽本书的应用视野,真正对得起“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的定位。
评分坦率地说,这本书的理论深度毋庸置疑,它几乎涵盖了数字信号处理领域所有主流的理论分支,从采样定理到现代谱估计都有涉猎。内容详实到,很多我原本需要去查阅其他专业文献才能理解的概念,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清晰的解释。这一点必须给予高度评价。但正是这种追求“大全”的倾向,使得它在作为一本“学习指导”时,显得有些难以驾驭。对于初次接触DSP的读者而言,信息的密度过高,很容易产生“学而不精”的疲惫感。我个人认为,一本好的学习指导应该像一位耐心的导师,知道什么时候该停下来,让学生消化一下,并通过动手操作来巩固。这本书更像是一部权威的参考百科全书,知识点是完备的,但缺乏必要的“脚手架”来支撑初学者的攀登。如果能将不同难度级别的学习路径清晰标识出来,或者为每个关键章节设计一个与主流软硬件平台紧密结合的、可立即上手的综合性实验项目,我想它的学习体验会大幅提升。
评分这本厚重的教材,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光是书脊上的那句“高等学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就让人心中一动,期待着它能真正对接实际应用。我当初选这本书,就是冲着这个“应用型”去的,毕竟理论学得再扎实,如果不能在实际中解决问题,那终究是空中楼阁。书本的装帧设计很朴实,没有花里胡哨的封面,内容排版也比较紧凑,可以看出编者是想在有限的篇幅内塞进尽可能多的干货。不过,初翻几页,感觉理论推导部分还是用了不少篇幅,虽然对理解原理至关重要,但对于我这种更倾向于动手实践的读者来说,总觉得需要更直观的例子来过渡一下。比如,某些傅里叶变换的性质证明,虽然严谨,但对于初学者而言,如果能立刻配上一个简单的滤波器设计案例作为铺垫,或许能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我希望这本书能更多地体现在“实验”二字上,不仅仅是给出算法,更要给出如何在主流工具(比如MATLAB或Python)中实现这些算法的详细步骤和代码片段。总体而言,它为我打下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只是在“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上,我还希望能看到更多令人眼前一亮的模块,真正体现出其“特色规划”的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