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禄神文化——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定价:39.80元
售价:27.1元,便宜12.7元,折扣68
作者:沈泓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2-01
ISBN:978750474131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对各种有关禄神的说法追踪溯源,对禄神的来源、功能、传说、演变历史、民俗意味和民间图画分别予以解析、探究和描述.对中国传统的禄文化进行透视。
中国传统文化中与禄神近的观念是本位的意识,官本位是造就禄神直接的观念根源和思想根源。
目录
章 禄神概说
第二章 禄神的诱惑
第三章 禄神魁星
第四章 禄神文昌帝君
第五章 禄神员外郎
第六章 禄神孟昶
第七章 禄神张天师
第八章 禄年画:状元及第
第九章 禄年画:五子登科
第十章 禄年画:喜报三元
第十一章 禄年画:三娘教子
第十二章 禄年画:鲤鱼跃龙门
第十三章 禄年画:升官图
第十四章 年画中的禄
跋
作者介绍
沈泓,湖北江陵人,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系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作协会员,在海内外200多家报刊发表作品1000多万字,5篇报告文学在全国性评奖中获一、二等奖,出版长篇小说《收藏》《深圳闲人》,长篇报告文学《沈泓婚恋书系》5部,《寻找逝去的年画》丛书17部,《中国濒危年画寻踪》丛书13部,《中国民俗文化》丛书8部,《中国民俗文化探幽》丛书3部,《品年画读经典》丛书4部,《钱币收藏与投资》丛书4部,《艺术品鉴赏与收藏》丛书l5部等个人专著。现居深圳。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有着浓厚兴趣的爱好者,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书能系统地梳理和解读那些隐藏在日常习俗背后的文化密码。这本书《禄神文化——中国民间文化丛书》的出现,可以说恰好满足了我的这份需求。它并非简单地罗列节日习俗,而是深入到“禄神”这一文化符号的核心,层层剥离,展现出其丰富的内涵。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禄”的社会学解读,作者并非仅仅将其视为个人的财富追求,而是将其置于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伦理道德体系中进行考察。例如,书中提到在农业社会,土地的丰收、家庭的劳作以及家族的繁衍,都被视为“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我们现在单纯的物质财富概念有着显著的区别。这种从宏观到微观的视角,让我对“禄”有了更全面的理解。书中对历史文献的引用也非常到位,各种古籍、碑文、笔记小说中的记载,被巧妙地串联起来,构建出一个立体的禄神形象。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不同地域文化差异时表现出的严谨和细腻,同一个禄神,在不同地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神话传说和祭祀方式,这反映了中国民间文化的多元性和生命力。全书的语言风格也很有特点,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韵味,读起来毫不枯燥,反而充满了引人入胜的魅力。
评分这本书《禄神文化——中国民间文化丛书》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位博学而又慈祥的长者,娓娓道来中国民间那些鲜为人知却又充满智慧的故事。我最着迷的是书中对禄神信仰如何渗透到普通百姓生活方方面面的描写。书中不仅仅讲述了神话传说,还重点关注了禄神在日常物品、生活习俗、节庆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比如,书中对各种与“禄”相关的吉祥图案、器物的解读,从服饰上的纹样,到家具上的雕刻,再到年画、剪纸上的形象,都一一细致考证,并解释了其象征意义。我之前在一些古董店里看到过一些带有“禄”字样或相关图案的器物,一直不明白其确切含义,读了这本书后,茅塞顿开,感觉那些冰冷的器物突然有了温度和故事。此外,书中还大量搜集了与禄神相关的民间歌谣、谚语,这些口头文学形式,以其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了老百姓对禄神的祈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介绍禄神,更是在描绘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活画卷,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它让我感受到,即便是在最平凡的百姓生活中,也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
评分这本书《禄神文化——中国民间文化丛书》给我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我原本以为会读到一本关于神祇的介绍,但它所展现的,远不止于此。作者以一种非常新颖的视角,将禄神文化置于中国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去审视。书中不仅仅是对禄神形象的描绘,更是对其所承载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的深入剖析。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禄”的多种解读,它不仅仅是物质财富,更是知识的积累、道德的修为,甚至是子孙后代的繁荣。这种多维度、立体化的理解,让我对“禄”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也穿插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和案例,这些故事往往来自民间,充满了生活气息,让原本可能略显枯燥的学术内容变得鲜活起来。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讲述了一个关于普通农户如何通过辛勤劳作和诚心祈祷,最终获得“禄”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道酬勤”的精神内核。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贴近读者,虽然不乏严谨的学术论点,但却用词朴实,叙事流畅,读起来丝毫没有压力,反而像和一位老朋友聊天,听他讲述那些古老而又迷人的故事。
评分当我翻开《禄神文化——中国民间文化丛书》这本书时,我首先被其厚重的学术气息所吸引。尽管书名听起来很接地气,但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却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作者在梳理禄神文化的过程中,展现了扎实的文献功底和敏锐的学术洞察力。书中对禄神神格的形成、发展及其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性的论述,从古代文献的只言片语,到后世不断丰富的神话传说,再到不同地域的多元化解读,都做了详尽的考证和分析。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分析禄神与士大夫阶层、官僚体系之间的关系时,所提出的观点。原来,禄神信仰并非仅仅是底层百姓的祈福,它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结构。例如,书中提到,“禄”作为一种政治俸禄的象征,与官员的升迁、地位的稳固息息相关,这使得禄神信仰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一种维护统治秩序和激励官员的工具。这种将神话传说与现实政治、社会制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非常具有启发性。这本书的参考文献列表也非常详尽,为我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评分终于拿到这本《禄神文化——中国民间文化丛书》了,我一直对中国的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情有独钟,特别是关于“禄”的神祇,感觉里面蕴含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最朴素的期盼和对财富的理解。拿到书后,迫不及待地翻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并非那种程式化的、冷冰冰的图解,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仿佛能看到古人祭祀禄神时的场景,感受到那种虔诚与喜悦。文字部分更是深入浅出,从禄神的起源、演变,到各地不同的崇拜形式,再到禄神在诗歌、戏曲、绘画等艺术作品中的体现,都做了细致的梳理。我尤其喜欢关于各地风俗的章节,比如某个地区的村民会在正月十五点灯祈福,将“禄”比作点燃的灯火,象征着光明和希望;又或者某个地方会在特定的节日里制作禄神形状的面食,作为供奉和品尝。这些细节都让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是一份活态的文化记忆。它没有高高在上地讲解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我们触摸到民间文化的脉搏。读完之后,我对禄神的认知不再仅仅停留在“招财进宝”的浅层,而是更深入地理解了它背后所承载的家庭和睦、社会安宁、子孙繁衍等更深层次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这本书的装帧也非常考究,纸张的质感、排版的疏密都恰到好处,拿在手里有一种沉甸甸的厚重感,让人觉得物有所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