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BREW进阶与精通——3G移动增值业务运营、定制与开发
定价:45.00元
售价:30.6元,便宜14.4元,折扣68
作者:曹洪伟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6-01
ISBN:978712108939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22kg
本书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角度对当前广泛应用的3G移动增值业务运营、定制与开发高效平台BREW开发环境进行全景扫描,从移动互联网入手,进而介绍移动增值业务,解析BREW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价值,阐明BREW对移动增值业务产业链中(运营商,设备厂商,内容服务商,终端用户)的各个环节的影响,移动增值业务产业链中(运营商,设备厂商,内容服务商,终端用户)的各个环节如何使用BREW实现自身的增值。
本书读者对象:电信业的从业人员(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员工及相关合作伙伴);手机开发人员(各手机厂商或Design House的工程师、中层管理人员);软件开发商(软件开发或测试的工程师、中层管理人员);大众用户(尤其是CDMA、3G用户以及相关院校高年级学生)。
部分 移动改变生活——BREW全貌
章 移动互联网
1.1 互联网的移动性融合
1.2 移动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
1.3 移动改变生活
第2章 移动增值业务
2.1 面向内容的移动增值服务
2.2 面向平台的应用下载类移动增值服务
2.3 移动增值业务的产业链
第3章 BREW的来龙去脉
3.1 BREW的诞生
3.2 BREW的发展
3.3 BREW在中国
3.4 BREW的未来
第4章 BREW的精髓
4.1 BREW是什么
4.2 BREW的构成
4.3 BREW的核心技术
4.4 BREW的核心思想
第2部分 增值无限——运营商的BREW
第5章 BREW分发系统
5.1 BDS是什么
5.2 BDS在运营商网络中的位置
5.3 BDS的组成
5.4 BREW应用分发和业务管理流程
5.5 BREW应用分发与业务管理的具体示例
5.6 BDS的增强功能
第6章 BREW计费模式
第7章 基于BREW的差异化经营
第3部 分去繁就简——手机厂商的BREW
第8章 手机中的BREW
第9章 面向BREW的手机移植
0章 基于BREW的手机定制化
第4部分 无往不利——开发者的BREW
1章 BREW的强大功能
2章 BREW中的开发工具
4章 移动增值业务设计专题
5章 移动增值业务开发技巧
6章 调试与测试
第5部分 享受生活——用户的BREW
7章 走进BREW应用管理器
8章 绚丽多彩的移动生活
附录A BREW中的提示信息列表
附录B 名词列表
参考文献
这本书的“精通”二字,对我而言,意味着需要看到对平台底层机制的深入揭示,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功能调用。我真正希望看到的,是关于“定制”层面的那些不为人知的“黑科技”。在那个时代,不同运营商、不同设备制造商对BREW的定制化程度非常高,这导致了平台碎片化的问题。我期待书中能详细对比不同定制版本之间的核心差异,特别是关于图形渲染管线(如果BREW支持复杂图形的话)和网络连接管理部分的差异化实现。例如,某个版本的BREW是如何处理后台任务的挂起和恢复机制的?这背后涉及到多少操作系统的内核级调度策略?如果作者能够深入到那个层面,揭示出那些被标准文档隐藏起来的、依赖于特定硬件厂商的私有API和优化技巧,那么这本书就真正配得上“精通”二字。这种对技术边界的探索和突破,往往是推动整个行业进步的内在动力,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那个时代“高手心法”的载体,而不是一份平淡无奇的API文档汇编。
评分老实说,当我翻开这本书的目录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玩意儿是不是有点“考古”的意味?毕竟现在移动开发的风头早已转向了iOS和Android的Native开发,以及后来的跨平台框架。但是,正是这种“过时”的技术栈,才更凸显出它研究的价值——它代表了移动互联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是理解现代移动生态系统根基的钥匙。我特别关注那些描述“定制”和“开发”的部分,想看看在那个相对封闭的BREW生态下,开发者们是如何发挥创造力的。例如,他们是如何绕过当时的屏幕尺寸限制,设计出既美观又实用的用户界面;或者在网络带宽极度受限的情况下,如何设计出高效的数据传输协议来保证游戏的流畅性。我猜想,这本书里应该会包含大量的关于C/C++语言在嵌入式环境下的内存优化技巧,以及如何与特定的CDMA/WCDMA网络特性进行交互的细节。如果作者能提供一些关于当时行业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幕后花絮,比如高通(Qualcomm)如何推动BREW规范,以及运营商(如Verizon或中国移动)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那这本书的价值将远超一本纯粹的技术手册,而更像是一部移动通信技术演进的编年史。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BREW进阶与精通——3G移动增值业务运营、定制与开发》听起来就充满了技术硬核的味道,作为一名长期在移动通信领域摸爬滚打的业内人士,我首先被它所蕴含的深度所吸引。我期望它能真正触及到BREW(Binary Runtime Environment for Wireless)平台在3G时代所扮演的核心角色,不仅仅是停留在基础API的罗列上,而是深入到如何构建高性能、低延迟的移动应用生态。特别是“运营”和“定制”这两个词,在我看来,才是决定一个技术平台能否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存活的关键。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剖析当年运营商是如何利用BREW接口深度集成增值服务,比如如何处理复杂的计费逻辑、如何优化终端资源的调度以保证用户体验,以及在那个应用商店模式尚未完全成熟的年代,应用的分发渠道和质量控制体系是如何构建起来的。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当年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分析,比如某个爆款游戏的底层优化技巧,或者某个失败的推送服务的架构缺陷,那将是无价之宝。真正的高手过招,往往体现在对平台底层机制的深刻理解上,以及如何绕过或巧妙利用这些限制来实现商业目标。我对那些关于内存管理、线程同步以及与底层硬件交互的具体代码片段抱有极高的兴趣,毕竟,在资源受限的3G设备上,每一个字节的节省和每一个毫秒的优化都至关重要。
评分从一个纯粹的产品运营角度来看,这本书如果能成功阐述“运营”的精髓,那才算真正抓住了重点。我们都知道,技术实现只是冰山一角,如何将技术转化为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我希望书中能够详尽地剖析BREW平台上的商业闭环——从应用的上架审批流程,到细致入微的收入分成模型,再到用户获取和留存的策略。特别是在那个没有成熟应用商店“流量分发”机制的年代,开发者是如何通过巧妙的业务设计(例如,将应用嵌入到运营商的门户网站,或者通过WAP/彩信进行推广)来吸引用户的。我很想知道,当时的“增值业务”是如何定义的,是纯粹的游戏娱乐,还是包含了工具类、信息服务类等更广泛的范畴?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在BREW时代是如何进行的,哪怕只是简单的日志统计和后端的初步分析方法,对于理解早期移动数据分析的起源也会有很大的帮助。毕竟,技术再先进,如果不能有效地将用户价值转化为商业价值,最终也会被市场淘汰。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和组织结构非常好奇。鉴于其主题的专业性和深度,我推测它不太可能是那种轻松愉快的科普读物。我期待它是一本结构严谨、逻辑清晰的教科书或高级参考手册。理想情况下,每一章的技术点都应该有清晰的定义、详尽的API讲解,并配以能够实际运行的示例代码片段,最好是那种能直接映射到特定芯片组或操作系统版本的“真机实践”案例。这种“手把手”的教学方式,对于需要快速掌握某个特定领域知识的工程师来说,是最高效的。此外,一个好的技术书籍应该具备前瞻性,即使是回顾历史,也应该能从中提炼出可以迁移到当代开发的通用原则。比如,BREW时代对资源(内存、CPU、功耗)的极致约束所培养出的优化思维,对于今天开发面向物联网(IoT)或低功耗设备的程序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如果这本书能将这些历史经验提炼成现代软件工程的“普适原则”,那么它的价值将超越其特定的技术载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