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报告2012
定价:42.00元
作者:张士闪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30122703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总报告
2011年度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总报告
一、2011年度中国民俗文化发展考察的理论基点与方法
二、2011年度中国民俗文化发展的创界特征
三、2011年度中国民俗发展考察的九个发现
四、2011年度中国民俗文化发展六项建议
分报告
2011年度中国民俗文化发展研究综述
一、理论探讨
二、田野研究
三、当今民俗文化发展策略
2011年度国家主导的民俗文化保护与发展事业
一、国家主导的民俗文化保护与发展事业的历史回顾
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对于民俗文化保护与发展事业的
三、2011年度中国公益文化建设中的民俗文化
四、2011年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民俗文化
五、2011年度国际文化交流中的民俗文化
六、问题与建议:走向普遍与深层次的文化保护
专题报告
重新发现传统节日:2011年度中国传统节日发展报告
一、传统节日的界定
二、报告说明
三、重新发现传统节日
四、当下对传统节日的多维认知
五、2011年度中国传统节日发展趋向与问题
六、2011年度中国传统节日发展对策与建议
觉醒与期待:201 1年度中国民间文艺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报告
一、2011年度中国民间文艺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二、2011年度中国民间文艺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
三、2011年度中国民间文艺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2011年度中国网络谣言与民间话语研究报告
一、微博激活谣言生产
二、“谣言倒逼真相”
三、谣言的社会心理
四、警惕谣言是对谣言权利的保护
五、关于谣言的讨论
2011年度中国民俗旅游发展报告
一、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
二、民俗旅游的整体发展状况综述
三、2011年度中国民俗旅游发展特点与问题分析
四、2011年度中国民俗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五、2011年度中国民俗旅游十大热点话题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让我眼前一亮,一种古朴又不失现代感的美学风格扑面而来。封面上那几笔水墨晕染的山峦,配合着“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报告2012”这几个字,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传承与变迁的故事。我立刻联想到了许多关于中国传统节日、民间艺术、地方戏曲的画面,脑海中勾勒出了报告可能涉及到的丰富内容。我尤其好奇,在2012年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中国的民俗文化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是传统在复苏,还是新的形式在诞生?这本书的标题简洁而有力,直接点明了其主题,没有丝毫的冗余,这让我对内容的聚焦和专业性充满了期待。我会很想知道,报告是否会深入探讨某些具体的民俗项目,比如春节期间的习俗演变,或是某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案例。另外,报告中“发展”二字也暗示了动态的视角,它不仅仅是记录,更是对趋势的分析和洞察,这让我十分感兴趣。我设想,这本书可能会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数据分析,以及一些鲜活的个体故事,来展现中国民俗文化的脉络和活力,这是一次引人入胜的探索之旅的开端。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首先被它的厚度和质感所吸引。纸张的触感很舒服,印刷清晰,排版也显得相当专业,这无疑为阅读体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翻阅了几页,虽然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仅从章节标题和目录的初步浏览,就足以感受到作者的严谨和用心。报告似乎不仅仅是对某一时期民俗文化的简单罗列,而是有着清晰的逻辑结构和深入的分析框架。我猜测,它可能从宏观的政策层面、社会变迁的影响,到微观的个体体验和群体行为,都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我特别期待看到报告中对“发展”的定义和衡量标准,以及它如何将抽象的文化概念转化为可量化的数据和可感知的趋势。例如,在数字化时代,传统民俗如何借助新媒体传播?城乡发展对乡村民俗的影响有多大?青年一代对传统民俗的态度又是怎样的?这些都是我非常关注的问题。这本书,我预感,将会为我提供一个观察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独特视角,它可能不仅仅是学术研究的成果,更能引发读者对自身文化身份的思考和认同。
评分拿到这本书,第一印象是它朴实而又厚重的封面,传递着一种沉静而又充满力量的学术气息。标题《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报告2012》虽然简洁,却勾勒出了一个庞大而又迷人的研究领域。我迫切地想要知道,在2012年那个特定的历史节点,中国的民俗文化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和演进。我预感,这本书会为我打开一扇了解中国社会深层文化肌理的窗户。我期待它能够深入探讨,诸如节庆习俗的现代化转型,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民间信仰的演变,以及地域性民俗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命运等议题。我更希望,报告不仅仅停留在现象的描述,而是能够提供一些有深度、有见地的分析,揭示出驱动这些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外在因素。也许,书中还会涉及一些关于民俗文化如何影响当代社会生活,以及如何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精彩案例,这无疑会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产生更浓厚的阅读兴趣。
评分当我看到《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报告2012》这个书名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我想象着,这应该是一本充满了故事的书。它可能不是那种枯燥的学术论文堆砌,而是用鲜活的笔触,描绘出2012年在中国各个角落发生的、与民俗文化息息相关的大小事件。我期待书中能够出现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比如一位坚守古老手艺的匠人,一位热心传承地方戏曲的艺人,或者是一群积极推广传统节日的年轻人。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了解到,在那个时间点,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如何过的,有哪些新旧习俗的融合与碰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展如何,有哪些令人欣慰的成果和值得深思的挑战;地域性的民俗文化,如服饰、饮食、建筑等,又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我想象着,这本书可能会包含一些精美的插图和照片,将那些转瞬即逝的民俗瞬间定格,让我仿佛置身其中,亲身感受中国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乍一看,似乎是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但仔细琢磨,却又透露出一种亲切的时代印记。“2012”这个年份,对于经历过的人来说,充满了各种回忆和变化,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节点。我很好奇,当我们将目光聚焦在中国民俗文化的发展上,2012年究竟呈现了怎样的景象?这本书会不会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叙述者,为我们一一描绘出那些被时间冲刷却依旧鲜活的民间故事、传统技艺、节庆活动?我希望它能够带我走进那些充满烟火气的市井街巷,感受传统年俗的热闹非凡,或是潜入深山老林,探寻那些濒临失遗的古老歌谣。更重要的是,“发展报告”这个词,让我联想到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录,而是一种动态的观察和分析。我期待它能揭示出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民俗文化是如何应对挑战、寻求创新,又是如何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也许,报告中会包含一些令人惊喜的案例,展示出那些年轻人如何将传统元素融入现代生活,让古老的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我对此充满好奇和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