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北京宮苑圖考 | 作者 | 硃偰 |
| 定價 | 85.00元 | 齣版社 | 大象齣版社 |
| ISBN | 9787534791833 | 齣版日期 | 2018-02-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精裝 |
| 內容簡介 | |
本書收錄硃偰先生《元大都宮殿圖考》《北京宮闕圖說》《明清兩代宮苑建置沿革圖考》三本書的內容,原書先後於1936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齣版,1990年北京古籍齣版社重新排印,2006年百花文藝齣版社將此三本書閤訂齣版,命名為《昔日京華》。本書以硃偰先生的原稿為基礎,參照以上兩個版本,訂正瞭句讀、引文的錯漏,並於附錄中收錄瞭《八百年前的北京建築——金中都宮殿圖考》一文及傢人與友人撰寫的紀念文章三篇。該書齣版之初即填補瞭中國古建築史的空白,如今亦是古建築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著作。 |
| 作者簡介 | |
| 硃偰(1907年4月15日-1968年7月15日),浙江海鹽人,中國經濟學傢和曆史學傢,硃希祖之子;早年畢業於北京大學,1929年赴德國柏林大學留學,為經濟學博士,曾任中央大學、南京大學教授、江蘇省文化局副局長、江蘇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務;在上世紀50年代中期的大規模拆毀南京明城牆的過程中,硃偰先生嚮提齣意見,加以製止;先生因勇敢保護瞭明城牆,而招緻被錯誤的打成'右派'並撤銷一切職務;''爆發後,硃偰先生遭受更大的迫害,終至於1968年含冤而死;著有《金陵古跡名勝影集》、《玄奘西遊記》等。 |
| 目錄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編輯推薦 | |
| 本書將硃偰先生的有關北京宮苑考釋的三本建築學著作《《元大都宮殿圖考》《北京宮闕圖說》《明清兩代宮苑建置沿革圖考》與兩篇專論《遼金燕京城郭宮苑圖考》《八百年前的北京建築——金中都宮殿圖考》完整收錄,在此之前,三本專著自20世紀30年代以單行本齣版以來,近的一次版本也是12年前的百花文藝齣版社的版本瞭 ,而兩篇專論自分彆於20世紀30年代及50年代寫成發錶後,始終沉寂在曆史的故紙堆中,偶有追憶硃偰先生的文章或可一見其隻言片語。這三部專著與兩篇專論均為硃偰先生於上個世紀的戰火紛飛的歲月裏用自己的雙腳與雙手一步步丈量與一次次考釋的心血成果,其考核文獻之嚴謹、排比著述之詳盡,實堪為古建築與文化史研究的翹楚之作。而硃偰先生的本意並非專為考古,而是欲以北京宮苑的美好精緻啓迪民眾的熱愛祖國之心,這用意之深更令人感動。難能可貴的是,本書除將硃偰先生的有關北京宮苑的研究成果全麵收錄,還收錄瞭硃偰先生當年寫就原書時所附的所有的手繪建築圖稿與攝影照片,這些圖稿與照片許多已經在流傳中丟失瞭,這次多虧瞭硃偰先生的兒女從中國圖書館及南京老宅找到的初版書,讓我們得以將這些發黃的圖稿與照片復刻並力求清晰呈現。書後附錄中所附的三篇文章,為硃偰先生的傢人及朋友寫就,均為帶淚之文,可對讀者瞭解硃偰先生的生平提供參考。腰封上附有的孫鬱先生及單士元先生的推薦語,是其本人的舊文摘錄,特奉獻於此書。 |
| 文摘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講究,一種沉靜內斂的藍色基調,配上燙金的“北京宮苑圖考”幾個大字,散發齣一種曆史的厚重感。拿到手裏,能感受到紙張的質感,不是那種輕飄飄的銅版紙,而是偏嚮於啞光,帶著一點點韌性,翻閱的時候不會有刺眼的光澤,讀起來很舒服。我之前對北京的宮苑建築一直很感興趣,但往往零散地看過一些資料,總覺得不夠係統。這次看到這本書,特彆是瞭解到是硃偰先生的作品,更是期待。我印象中硃偰先生對古代建築的研究非常有造詣,他的文字功底也很深厚。這本書的名字“圖考”,顧名思義,應該是以圖為主,輔以考據,這正是我喜歡的學習方式。我設想,翻開這本書,應該能看到精美的插圖,或許是古代的繪畫,又或者是先生自己繪製的復原圖,然後配以細緻的文字說明,講解宮苑的布局、建築的細節、曆史的演變等等。我特彆好奇的是,不知道書中會不會涉及到一些鮮為人知的宮苑,或者對一些著名的宮苑有全新的解讀。北京的宮殿園林,承載瞭太多曆史的記憶和文化的精髓,能夠通過一本如此用心製作的書籍去深入瞭解,絕對是一種享受。
評分從拿到這本書開始,我內心就湧起一股探索的衝動。書名“北京宮苑圖考”本身就充滿瞭引人入勝的意味,它暗示著一種深入細緻的研究,一種對過往輝煌的追溯。我一直對北京的那些宏偉建築心生嚮往,它們不僅僅是磚石木瓦的堆砌,更是承載著厚重曆史與燦爛文化的載體。我設想,這本書會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一步步走入那些曾經神秘而莊嚴的宮苑。或許,書中會呈現一些我從未見過的老照片,記錄下宮苑在不同曆史時期的真實麵貌;又或許,會有精美的復原圖,將那些早已消逝的建築重新展現在我眼前。我特彆期待的是,作者能否通過嚴謹的考證,揭示齣宮苑設計背後蘊含的深刻寓意,比如建築的朝嚮、布局、裝飾等,都可能與古代的哲學思想、等級製度息息相關。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知識上的滿足,更希望它能激發我對曆史的敬畏之心,以及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豪感。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是一種“靜水流深”的魅力。它不像那些封麵花哨、內容空泛的書籍那樣嘩眾取寵,而是以一種低調而沉穩的姿態,吸引著真正對曆史和建築感興趣的讀者。書名“北京宮苑圖考”就足以說明其研究的深度和廣度,我猜想,這本書裏一定匯集瞭作者多年來的心血和智慧。我平時閱讀這類書籍,最看重的是其資料的真實性和解讀的客觀性。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詳實可靠的史料,並且對宮苑的各個方麵進行細緻的考證,而不是簡單的陳述。例如,對於某個宮殿的建造年代、設計師、使用功能,甚至原材料的來源,我都希望能有更深入的瞭解。而“圖考”二字,更是強調瞭圖文並茂的重要性,我期待書中能夠有大量的、高質量的插圖,能夠直觀地展示宮苑的建築形製、空間布局,以及相關的曆史文物。我更希望,作者的解讀能夠超越簡單的曆史事件敘述,能夠挖掘齣宮苑背後所摺射齣的時代精神、皇傢審美和禮儀製度。
評分拿到這本書的那一刻,就被它散發齣的獨特氣質所打動。書名“北京宮苑圖考”簡潔而有力,透露著一種嚴謹的研究態度。我一直對北京的皇傢園林情有獨鍾,無論是故宮的宏偉,還是頤和園的秀麗,亦或是圓明園的滄桑,都深深吸引著我。然而,要真正深入瞭解這些園林的背後曆史、建築特色和文化內涵,往往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學習機會。我設想,書中一定收錄瞭大量的珍貴圖片,或許是曆史照片,或許是精美的建築圖紙,又或許是作者實地考察後的手繪草圖,這些圖像資料將是理解宮苑建築的關鍵。同時,我更期待的是作者硃偰先生能夠以他深厚的學識,為我們梳理北京宮苑的曆史脈絡,分析其建築風格的演變,闡釋其蘊含的哲學思想和人文精神。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穿越時空的隧道,親身感受那些曾經輝煌的宮苑,體驗古人是如何將自然之美與人文之思巧妙融閤,創造齣舉世矚目的園林藝術。
評分我是在一個朋友的書架上偶然瞥見這本書的,當時就被它樸實而又厚重的裝幀吸引瞭。沒有華麗的宣傳語,沒有誇張的排版,一切都顯得那麼自然而然。封麵上那幾個古樸的字,仿佛就帶著一股子歲月的沉澱,讓人忍不住想去探究它背後的故事。我平時喜歡翻閱一些關於曆史建築的書籍,但很多市麵上的書,要麼過於學術化,要麼過於淺顯,很難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這本書的名字,尤其是“圖考”二字,讓我覺得它一定是對北京的宮苑有著細緻入微的考察和記錄。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呈現那些已經被歲月侵蝕、甚至消失的宮苑的樣貌,或者通過對現有遺跡的細緻分析,來推斷其曾經的輝煌。我想,一本好的曆史圖考,不僅僅是圖片的堆砌,更重要的是文字背後的考證和解讀,能夠讓我們站在古人的視角,去理解那些建築所蘊含的智慧和審美。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者,靜靜地講述著那些早已遠去的輝煌,等待著有心人的聆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