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旅 9787544258029

黄河之旅 978754425802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黄河
  • 地理
  • 旅行
  • 文化
  • 历史
  • 自然
  • 中国
  • 纪实
  • 散文
  • 风光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ISBN:9787544258029
商品编码:2973105261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2-04-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黄河之旅

定价:36.00元

售价:24.5元,便宜11.5元,折扣68

作者:〔美〕比尔·波特,曾少立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2-04-01

ISBN:978754425802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继《空谷幽兰》《禅的行囊》之后中国文化之旅再掀高潮汉学家比尔波特2012年度全新力作《黄河之旅》从“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黄河流域风土人情、历史传说、古今变迁的全记录,穿越时空与历史名人面对面走过23座城市,探寻黄河之魂,以不一样的视角感受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沧海桑田


内容提要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仰慕者和研究者,比尔波特于1991年春进行了一次追寻中*亲河——黄河源头的旅行,探访了黄河沿岸的重要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他凭借着对中国文化的执著与热情和对黄河之源的强烈好奇,战胜重重困难,坚持走完全程。再次为广大读者带来了这本充满文化底蕴的行走笔记。


目录

章 上海:殖民者后裔的狂欢
第二章 青岛:老道长与茶树仙女
第三章 蓬莱:一去不返的寻仙船
第四章 临淄:此曲只应天上有
第五章 东营:黄河入海流
第六章 济南:不能承受之重与大庙的墓冢
第七章 泰山:中国大的朝圣中心
第八章 曲阜:圣人是怎样炼成的
第九章 开封:穿越到北宋
第十章 郑州:有龙就有“新天子”
第十一章 嵩山:盘古的肚子
第十二章 洛阳:翩翩白马自西来
第十三章 三门峡:峡与关——帝国的辉煌
第十四章 芮城:神仙们的新家
第十五章 韩城:大人物的“终审判决书”
第十六章 延安:从“七百匹马”到“东方红”
第十七章 榆林:短命王朝的长命都城
第十八章 呼和浩特:两千年的政治棋子
第十九章 银川:九座枯坟一局古残棋
第二十章 青铜峡:黄河边的一百零八种烦恼
第二十一章 临夏:丝绸之路十万佛
第二十二章 日月山:公主的魔镜从天而降
第二十三章 黄河源头:五千年文明五千里路


作者介绍

比尔·波特是美国当代的汉学家、翻译家。他将大量的中国古代佛教典籍翻译成英文,在欧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他创作了大量介绍中国风土人文的作品,其代表作《空谷幽兰》在美国一经出版,即在欧美各国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2007年《空谷幽兰》中文新版推出后,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一版再版,畅销至今。2010年《禅的行囊》这部追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支脉——禅宗文化的游记作品同样受到了各国读者的喜爱。


文摘




序言



黄河之旅:一部关于生命、文明与土地的壮丽史诗 这是一本关于河流的书,但它远不止于河流。它是一曲关于生命如何在最严酷的环境中顽强生长的赞歌;它是一幅描绘人类文明如何在浩荡的水流旁繁衍生息、交织演变的画卷;它更是一次深入土地肌理、触碰历史灵魂的探索。当我们提及“黄河”,脑海中浮现的,不仅仅是一条蜿蜒的巨龙,更是一个古老民族的血脉,一份承载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厚重记忆。 《黄河之旅》并非一本简单的地理学著作,它拒绝以枯燥的数据和生硬的图表来呈现。相反,它以一种深情而饱含敬意的笔触,带领读者踏上一段穿越时空的旅程。从青藏高原那冰川融水汇聚的涓涓细流,到奔腾咆哮、裹挟着万千泥沙涌入大海的澎湃激流,作者以其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将黄河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细节都赋予了生命。 旅程始于黄河的源头,那片被誉为“世界屋脊”的纯净之地。在这里,雪山巍峨,冰川嶙峋,空气稀薄而凛冽。然而,就在这看似荒凉的世界里,生命的奇迹悄然萌发。微小的苔藓在岩石缝隙中顽强生存,高原生灵以其惊人的适应力在此繁衍。作者细致地描绘了源区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古老智慧,他们如何敬畏这片土地,如何从大自然的馈赠中汲取生存的力量。这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起点,更是精神上的洗礼,让我们看到生命最原始、最纯粹的形态。 随着黄河的向下流淌,它开始逐渐积聚力量,冲刷着高原的岩石,雕刻着峡谷的痕迹。在这一段,读者将感受到黄河的野性与力量。壶口瀑布的雷鸣般的咆哮,仿佛是大自然最原始的呐喊,每一次冲击都带着摧枯拉朽的力量。作者并没有止步于对壮丽景色的描绘,他更深入地探讨了黄河在这一区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尝试驯服这股洪荒之力,将它引为灌溉和能源。这里充满了人与自然之间永恒的博弈与合作,也展现了人类在面对强大自然力量时的渺小与伟大。 黄河,这条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在流经中原大地时,展现出其更深邃的内涵。广袤的平原,肥沃的土壤,以及那曾经无数次泛滥又被治理的记忆,都深刻地烙印在这片土地上。作者通过讲述沿岸地区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以及风土人情,将黄河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从夏商周的辉煌,到秦汉的雄风,再到历朝历代的更迭,黄河始终是故事的背景,是文明的摇篮。在这里,读者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回响,触摸到祖先的足迹。无论是汉代修建的水利工程,还是唐宋时期的丝绸之路,亦或是近代以来无数次的抗洪抢险,黄河都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辉煌与苦难。 书中对黄河流域的社会生活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绘。那些依水而居的村落,古老的集市,以及世代相传的农耕技艺,都勾勒出一幅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作者并没有回避黄河带来的挑战,比如曾经肆虐的水患,以及由此带来的贫困和迁徙。然而,他更着重于展现人民的坚韧与不屈,以及在逆境中闪耀的人性光辉。那些古老的歌谣,淳朴的民俗,都饱含着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希望。 《黄河之旅》也关注了黄河在新时代的发展。当古老的河流与现代文明相遇,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作者探讨了黄河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工业化进程对河流环境带来的挑战,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母亲河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从三峡工程的宏伟,到各个地区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方面的努力,这本书呈现了当代中国人对黄河的深刻反思与积极行动。它不仅仅是追溯历史,更是展望未来,思考如何在新旧交替的时代,继续守护这条承载着民族希望的河流。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既有史诗般的宏大叙事,又不乏散文般的细腻情感。作者在叙述中融入了大量的历史典故、文学引用和个人感悟,使得阅读过程既充实又富有启发。他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与河流一同呼吸,一同感受。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和对生命不懈追求的敬意。 《黄河之旅》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书。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发现新的视角,获得新的感悟。它不仅是对一条河流的记录,更是对一种精神的传承,对一种文明的致敬。它告诉我们,生命的力量是无穷的,文明的进程是曲折而顽强的,而我们与脚下这片土地,与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有着最深沉、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民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它是一座桥梁,连接起古老与现代,连接起自然与人文。当你翻开这本书,你就踏上了一段属于你自己的黄河之旅,一段探索生命、探寻文明、感悟土地的非凡旅程。它将让你重新审视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以及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那份古老而强大的民族精神。

用户评价

评分

翻开《黄河之旅》,仿佛就被一股磅礴的力量所牵引,这股力量源自那条奔腾不息的母亲河,它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承载了无数古往今来的故事。这本书的序章便以一种低沉而悠远的笔触,描绘了黄河源头的壮阔与神秘,仿佛置身于高远的蓝天之下,感受着冰川融水的初生脉动,那种纯净与原始的力量,让人心生敬畏。作者并非简单罗列地理信息,而是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巧妙地融合,仿佛每一处山川、每一条河流都拥有自己的灵魂和故事。 他笔下的黄河,不再是单一的地理概念,而是充满了生命力的动态存在。从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到中下游的波澜壮阔,作者用极富画面感的语言,勾勒出黄河不同阶段的风貌。你会听到风在咆哮,仿佛千军万马奔腾;你会看到泥沙翻滚,那是大地母亲的胸怀;你会感受到水流的柔情与刚烈,时而温婉如玉,时而怒涛汹涌。这种对自然的深刻体察,源于作者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与黄河一同经历着四季的变迁,岁月的流转。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方式,时而如行云流水,舒缓而悠长,时而又如激流勇进,紧凑而有力,仿佛作者自己也沉浸在这场黄河之旅的跌宕起伏之中。当我读到关于黄河治理的篇章时,便能深刻体会到人类与自然抗争的艰辛与智慧。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治理过程描绘成一部成功的史诗,而是坦诚地展现了其中的困难、失败,以及无数先辈们付出的巨大牺牲。 他没有回避黄河泛滥带来的灾难,也没有忽略为了驯服这条巨龙而付出的沉重代价。这种真实而沉重的描写,让读者对黄河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也更深刻地理解了“治黄”的意义。作者并非站在高高在上的视角去评判,而是怀着一种同理心,去感受那些曾经经历过洪水肆虐的绝望,以及重建家园的勇气。这种客观而深刻的思考,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次旅行的记录,更是一次对人类生存智慧的探寻。

评分

读到关于沿黄古城的章节,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古老而沧桑的集市,耳畔是熙攘的人声,眼前是斑驳的城墙,鼻尖萦绕着历史沉淀下来的独特气息。作者对那些曾经辉煌又归于沉寂的古迹,充满了深切的惋惜与怀念,他并没有停留在对辉煌过去的赞颂,而是更侧重于挖掘那些被时间冲刷后留下的痕迹,那些普通人的生活片段,那些默默无闻的英雄事迹。 他笔下的居民,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鲜活的个体,他们与黄河息息相关,他们的命运与这条河流紧密相连。我能感受到他们对黄河的敬畏、依赖,甚至还有一丝无奈。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坚韧与朴实,他们的故事,虽不如史书中记载的帝王将相那样波澜壮阔,却更显真实与动人。作者用一种近乎虔诚的态度,去记录这些被遗忘的细节,去聆听那些来自泥土深处的声音,这让整本书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温度。

评分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时常会被那些充满哲思的段落所打动。作者并非仅仅在讲述故事,他更是在思考,在追问。他会在描绘黄河的壮丽风光时,引申出对生命、对时间、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这些感悟并非空泛的议论,而是与黄河的特质紧密相连,显得自然而有力。 他会将黄河的奔腾不息比作生命的活力,将黄河的泥沙俱下比作历史的沉积,将黄河的包容万象比作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这些比喻,新颖而贴切,仿佛为读者打开了一扇新的认知之门。我常常在读完一段后,久久不能平静,开始反思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与历史的联系,以及生命的意义。作者的文字,不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更蕴含着深刻的智慧,能够引导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是我在这本书中最大的收获之一。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所传递的那种对土地、对历史、对民族文化的深沉热爱。作者在字里行间,毫不掩饰他对黄河的眷恋,以及他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自豪。他笔下的每一个地方,都有着属于它自己的独特故事,每一个人物,都有着鲜活的生命力。 他不仅仅是在描绘风景,更是在挖掘历史的脉络,传承文化的基因。他用一种近乎考古学家的严谨,去考证那些可能被遗忘的细节,又用一种艺术家的浪漫,去描绘那些感人至深的瞬间。这种融合了理性与感性的写作方式,使得这本书既有深度,又有温度。我能够感受到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那种全身心的投入,以及他对这份事业的热情。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长者,在向我们娓娓道来他与黄河,与这片土地,与这片文明的深厚情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