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1般项目:“跨境环境损害防治的guo际*律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4YJA820021)*终研究成果内容*要:全球环境是1个生态系统,任何guo家或地区内发生的损害行为都有可能带来全球性的环境影响。事后补救和赔偿措施不能遏制环境进1步恶化,采取措施防止损害发生才是保护环境*理想的方*。从guo际环境*产生时起,guo际社会就已经认识到环境损害防治措施的重要性,许多guo际*文件都对guo家防治义务作出规定,如1989年《巴塞尔公约》规定了事先通知和磋商的义务,《里约宣言》将环境预防原则列为环境*的基本原则。guo际*委员会在“guo家环境损害”制度问题方面的研究,已经从单纯的关注环境责任,转变成“预防”和“救济”两方面并重。在guo际实践方面,对guo家防治义务的承认经历了1个发展的过程,guo际嗨洋**庭1999年在审理澳大利亚、新西兰分别诉日本“金枪鱼案”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援用预防原则向*庭请求临时措施,*庭虽然判决在新的协定达成之qiax,捕获量不得*过三guo已达成的即有配额,但所有的*官均认为该判决不得解释为预防原则已具有了xi惯*的地位。但近几年来,guo际*院2010年的“乌拉圭纸厂案”的判决和guo际嗨洋**庭2011年“guo际嗨底kai发责任案”(ITLOSCase*o.17)的咨询意见中都讨论了guo家预防环境损害的义务。在guo家环境责任的guo际*尚未发展成为普遍guo际*的情况下,guo家不愿意承担环境损害赔偿的guo家责任。因此,在guo家义务层面,guo家的防治责任变得更为重要。虽然环境损害防治理念已被guo际社会认可,防治义务的实践却存在很多问题。SHOU先,多数公约规定有跨境影响的项目要事先通知、磋商等防治义务不是强制性的义务。因此,环境公约的执行力弱,公约遵守情况不理想。其次,“预防”是1项原则还是具体措施在guo际环境*中争议很大。有的公约(如《气候框架公约》)规定“预防”是1项原则;有的公约(如《生物多样性公约》)则只要求缔约guo采取预防措施,而没将其规定为是1项原则。第三,公约对guo家“预防”义务的表述都很抽象,给guo家履行公约规定的预先防范义务留下很大的空间。第四,各guo对哪些防治义务已发展为xi惯guo际*争议很大。我guo的环境保护*规定“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为环保的基本原则,guo内*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政策等防治制度,参加了60多个重要的环境条约,但中guo在跨境损害防治方面颇受诟病,与周边guo家环境纠纷不断。如何在“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下构建合理的跨境环境损害防治体系,是中guo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课题研究无疑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又具有十分突出的实践意义。本课题可为解决跨境环境损害纠纷*goxg*律理论支持,增强中guo在guo际河流上游kai发行为的合*性,增强中guo因经济发展所 需的合理排放温室气体行为的正*性,增强中guo遵守和实施多边环境公约的规范性,构建中guo跨境损害的防治体系,保护中guo合理的发展*,*限度地*高中guo解决跨境环境损害纠纷的能力与解决的质量。
作者简介
刘恩媛,上嗨政*学院guo际*学院,副教授,*学博士,中guoguo际*学理事。研究方向:guo际环境*、guo际公*。先后在《上嗨财经大学学报》、《环境保护》、《学术论坛》、《学术交流》、《财经研究》等C刊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出版专著《guo际环境损害guo际私*问题研究》,参编《guo际服务贸易*》《guo际*学专论》等教材7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1般项目1项,参加guo家社会基金项目1项,*高人民*院“1带1路司*研究基地”研究人员。
目录
目录 绪论 1 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 二、 guo内外研究现状 3 三、研究重点与框架 5 第*章 跨境环境损害防治:相关理论述评 8 第*节 全球治理理论 8 1、 全球治理理论的含义 8 二、 环境保护全球治理的具体内容 11 *二节可持续发展理论 18 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18 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容 20 第三节 不损害外guo环境理论 25 1、不损害外guo环境的含义 25 二、 不损害外guo环境的具体内容 28 第四节协商治理理论 32 1、协商治理的含义 32 二、协商治理的具体内容 34 *二章 guo家跨境损害1般性防治义务 38 第*节保护环境的guo家义务 38 1、社会*治guo家的任务 38 二、全球环境责任 40 三、 guo家环境义务的特点 43 四、guo家环境义务的发展 44 *二节预防损害的guo家义务 47 1、预防的定义 47 二、重大损害 48 三、科学确定性 50 四、“预防原则”在guo际司*机构中的适用 52 五、预防重大损害是guo家的义务 57 第三节 环境合作的guo家义务 61 1、 guo际合作是guo际环境*的1项基本原则 61 二、guo际环境合作的 要性和现实性 63 三、 guo际环境合作的具体内容 64 四、防治跨境损害guo际合作现实与展望 68 第四节 防止跨境损害的guo家责任 72 1、跨境环境损害的*律编纂 72 二、防止跨境环境损害guo家责任的内涵 74 三、跨境环境损害责任形式 77 四、免除责任的情形 81 第三章guo家跨境环境损害具体的防治义务 83 第*节guo际水道的利用与保护 84 1、guo际水道的概念和内涵 84 二、guo际水道使用与保护的*理基础 87 三、guo际水道使用与保护*的内容 91 四、guo际水道使用与保护的guo际义务 94 *二节嗨洋环境的保护 98 1、嗨洋环境保护的概念与内涵 98 二、嗨洋环境保护的*理基础 101 三、嗨洋环境保护guo际*的内容 105 四、 保护嗨洋环境的guo家责任 115 第三节大气环境的保护 118 1、 大气环境保护*概述 118 二、 大气环境保护的*理基础 122 三、 大气环境保护的guo际*内容 128 四、 大气环境保护的guo际义务 135 第四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41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内涵 141 二、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律基础 144 三、 保护生物多样性guo际*的主要内容 149 四、guo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guo际*义务 154 第五节 土地资源的保护 159 1、 土地资源保护的内涵 159 二、 土地资源保护的*理基础 162 三、 土地资源保护guo际*的主要内容 165 四、 guo家保护土地资源的guo际*义务 168 第四章跨境环境损害防治义务履行机制 172 第*节 多边环境条约的实施机制 172 1、 多边环境条约的遵守机制概述 172 二、guo际组织与多边环境条约的实施 175 三、条约机构与多边环境条约的实施 178 *二节环境条约的激励机制 180 1、环境条约的激励机制概述 180 二、guo际环境条约的技术激励 182 三、guo际环境条约的资金激励机制 185 四、guo际环境条约的市场激励 188 第三节环境条约不遵守情势机制 191 1、不遵守情势机制的概述 191 二、 不遵守情势机制的具体内容 194 三、不遵守情势机制的评价及展望 198 第四节环境保护与guo际贸易 200 1、环境保护与guo际贸易自由化的争论 200 二、guo际贸易中的环境措施 202 三、 guo际环境条约对贸易的限制 205 四、贸易与环境的guo际协调 207 第五章“1带1路”防治环境损害的guo际合作 211 第*节“1带1路”环境损害防治体系概述 211 1、“1带1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211 二、“1带1路”环境风险的guo内*规制 216 三、 “1带1路”环境保护的guo际*规制 221 *二节 “1路”环境保护机制 224 1、 “1路”沿guo线guo家的环境*治概述 224 二、 “1路”沿线guo家间的环境合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32 三、 “1路”沿线guo家环境合作的qiax景 238 第三节“1带”环境保护机制 241 1、“1带”沿guo线guo家的环境*治概述 241 二、“1带”沿线guo家间的环境合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45 三、“1带”沿线guo家环境合作的qiax景 248 第四节 “1带1路”环境争端解决机制 251 1、环境争端解决机制概述 251 二、 与环境有关的投资仲裁的发展趋势 256 三、 “1带1路”建设中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的选择 262 四、“1带1路”建设中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的中guo进路 266 参考文献 272 1、 论著: 272 著作 272 论文: 276 外文: 281 二、网站: 284 三、guo际环境*条约与文件 284
评价四: 最近我开始关注一些关于全球性环境挑战的书籍,希望能够从更宏观的视角去理解这些问题。《跨境环境损害防治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这一需求,并且提供了非常独特的法律视角。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环境问题早已不再是国界能够阻隔的。从亚马逊雨林的破坏到北极冰川的融化,这些问题都可能对世界各地的环境产生连锁反应,而国际法正是应对这些挑战的关键工具。书中对“国家主权”与“国际环境责任”之间张力的探讨,尤为精彩。它解释了在环境保护这一全球性议题面前,国家主权是否会受到限制,以及如何在这种限制下寻求国际合作。读到关于“国际环境争端的解决机制”的部分,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更为清晰的国际环境治理蓝图,它包含了预防、协商、调解、仲裁等多种方式,力求以和平、有效的方式解决跨境环境争端。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国际环境法不仅仅是一堆冰冷的条文,更是人类为了共同生存而构建的智慧结晶。
评分评价五: 我一直对“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很感兴趣,并且意识到它与环境保护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跨境环境损害防治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这本书,以一种非常深入且具有前瞻性的方式,探讨了环境损害防治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它不仅仅关注如何“救火”,更强调如何“防火”,这正是我所期待的。书中对“国际环境条约”的分析,让我看到了不同国家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立场和博弈,也让我理解了为何有些条约的推进会如此艰难,但同时又为何如此重要。对“非法跨界转移和处置危险废料”的法律规制,更是让我看到了国际法在阻止“环境倾销”等不道德行为方面的努力,这对于保护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和人民健康至关重要。书中关于“环境损害的归责原则”的探讨,也让我认识到,在复杂多变的跨境环境损害案件中,如何准确地认定责任方,是法律公正得以实现的前提。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认识到国际环境法在塑造一个更美好、更可持续的未来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
评分评价二: 我一直对环境法领域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能够触及现实国际争端、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研究。这本书《跨境环境损害防治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种,它以一种严谨而不失深度的视角,剖析了当前国际社会在应对跨界环境损害时所面临的法律困境。书中对于“国际环境公约”的梳理,不仅仅是简单罗列,更是深入探讨了这些公约的缔结过程、核心条款以及在实际执行中遇到的障碍,这对于理解国际环境法的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国家管辖范围外环境的保护”的论述印象深刻。这种“地球村”式的环保理念,在书中得到了细致的法律解读。它告诉我,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保护自己的国土,更要承担起保护全球公共利益的责任。书中对“国际法院”和“国际仲裁庭”在处理跨境环境损害案件中的作用的分析,也让我大开眼界。这些司法机构的判例,无疑是国际环境法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为未来的类似案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实践广度兼备,对于任何希望深入了解国际环境法的朋友来说,都是一份不容错过的馈赠。
评分评价一: 这本《跨境环境损害防治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简直就是一本开启我环境保护法律视野的宝藏!作为一名对环境问题深感忧虑的普通读者,我一直觉得环境保护是个复杂且牵扯广泛的议题,但却很难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性梳理其国际法律框架的书籍。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们所熟知的“你丢我捡”式的单边环境治理,在跨越国界的那一刻,立刻会触及到无数复杂的国际法条约、原则和司法实践。书中对“国家责任”的详细论述,让我明白了为何一个国家在境外造成环境损害会面临如此严峻的法律后果,这不仅仅是道义上的谴责,更是国际法框架下的强制性义务。尤其是关于“预防原则”和“污染者付费原则”在跨境环境问题中的具体适用,书中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将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生动具体,让我清晰地看到了这些原则如何在国际实践中发挥作用,又在哪些方面面临挑战。读到关于“国际合作机制”的部分,我深受启发。原来,面对日益严峻的跨界污染,国际社会并非束手无策,而是有着各种各样的条约、协定以及非政府组织在默默地推动着合作。这本书让我对国际环境法的宏大叙事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看到了普通公民参与到这一进程中的可能性,这真是太令人振奋了。
评分评价三: 作为一名法律专业的学生,我在学习国际法时,总是觉得理论部分略显枯燥,缺乏与现实的连接。《跨境环境损害防治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这本书,恰恰弥补了我的这一遗憾。它没有停留在纯粹的理论思辨,而是将法律理论与鲜活的国际实践紧密结合,让我看到了法律在解决实际环境问题中的强大力量。书中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国际法律要求,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跨境项目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让我明白,一个项目的可行性,不仅仅在于其经济效益,更在于其对周边环境的潜在影响,而这种影响,是需要通过严格的法律程序来评估和规避的。同时,书中对“国际责任”和“赔偿机制”的细致阐述,也让我认识到,一旦环境损害发生,法律将如何发挥其惩戒和修复的功能。那些因跨境污染而遭受损失的国家和个人,究竟可以通过哪些法律途径获得补偿?这本书给了我清晰的答案,也让我对国际法在维护公平正义方面有了更深的信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