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蜀學(第十二輯)
定價:45.00元
作者:潘殊閑
齣版社:西南交通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6435363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潘殊閑編*的《蜀學》是由西華大學四川省文史館蜀學研究中心所編寫的反映四川地區社會科學發展的學術論文集。其內容涵蓋瞭對蜀地曆史文化發展的溯源,對蜀中學術及人物的評價,對不同曆史時期蜀中代錶學人及其學術特色的探討以及對蜀地文化教育事業發展曆程的總結等,代錶瞭四川學術發展的大體趨嚮,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及參考價值。本書為《蜀學》第十二輯,全書為繁體橫排齣版。
目錄
司馬相如通西夷及其貢獻諸葛亮史事考辨——以《三國誌》和《魏略》為中心詩僧可朋:其入及其詩三蘇《南行集》同題作品研究論三蘇赴汴應試之緣由及薦舉者張方平之推薦蘇軾《廣成子解》發微試析宋人心目中大禹的崇高智慧元代文學傢謝端考述論《讀杜詩愚得》的注杜特色及其得失清代蜀中詩人許儒龍初考李調元的學術與文藝思想淵源考論南羲采《龜硐詩話》對李白詩歌的評價傢族文化對劉鹹忻的影響成都市首任市長——黃隱將軍漫談蜀中名士林思進的另類文學成就:聯語淺草社中的川籍作傢們——文學地理學個案分析論歌德《浮士德》第二部及郭沫若的翻譯教育社會學者黃大洲及其學術貢獻簡論翰笙抗戰時期活動紀實(年錶)宋代四川交通與商貿活動研究宋代巴蜀書法述略晚清四川碑派書傢包弼臣書法藝術特色及其影響劉沅一門與都江堰民國時期四川省圖書館發展簡論輕拭塵埃看佛光——禪宗史上的彭州大隨山對一條古驛道的文化勘厘——以成渝古驛道為例懷念繆絨先生激流之序麯——我的非正常的大學生活重溫仁者正史,迴望樂山鄉愁——序羅傢祥《二十五史樂山史料集》四川:百年中國新詩的“半壁江山”稿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名對地方曆史文化頗有興趣的讀者,拿到這本《蜀學(第十二輯)》,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種沉甸甸的學術分量。9787564353636這個ISBN號碼,以及西南交通大學齣版社的齣品,無不暗示著其內容的嚴謹性和學術性。雖然我尚未深入閱讀,但單憑書名與齣版社,我就能聯想到其中可能涵蓋的豐富內容。我想象著,在“蜀學”這個宏大的主題下,可能會有關於四川地區古代文明的考證,比如三星堆、金沙遺址等考古發現的最新研究成果,或是對三國蜀漢曆史的深度解讀,甚至是明清時期四川社會經濟變遷的詳盡分析。又或者,它會聚焦於近現代四川的文化名人、文學藝術、教育發展等方麵,展現巴蜀文化在不同曆史時期的演進與創新。考慮到齣版方是交通大學,我甚至會好奇,是否其中也會涉及四川地區在交通發展曆程中,對文化傳承和經濟社會帶來的影響?比如,古代的蜀道,或是近代鐵路的修建,這些在地理和技術層麵上的發展,是如何與當地的文化相互作用,形成獨特的“蜀學”特色的?這些都是我腦海中浮現的關於本書內容可能性的猜想,它們都指嚮一個共同點:對巴蜀文化進行多維度、深層次的學術探索。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倒是頗具心思,簡潔的留白與點綴的圖案,營造齣一種沉靜而有深度的學術氛圍。封麵上“蜀學”二字,蒼勁有力,仿佛飽含著巴蜀文化曆經滄桑的厚重感。看到“第十二輯”的字樣,便能猜到這並非一本孤立的著作,而是某個係列研究的延續,這意味著其中可能蘊含著長期的學術積澱和深入的探索。對於像我這樣的普通讀者來說,雖然未必能完全理解其中高深的學術理論,但這種係列化的齣版形式本身就傳遞瞭一種專業性和係統性,讓我對內容充滿瞭好奇。我尤其關注的是,在當代信息爆炸的時代,究竟是什麼樣的“蜀學”研究能夠持續地吸引學術界的關注,並得以成輯齣版?是關於四川曆史文化的新視角?還是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獨特分析?又或者是對西南地區自然地理與人文交融的深度挖掘?盡管我對具體的研究內容還一無所知,但僅從其作為“第十二輯”這個信息點,就已經勾勒齣瞭一個值得探究的學術圖景,讓我對書中的內容産生瞭初步的興趣。這種對特定地域文化進行持續性、係統性研究的齣版方式,本身就值得肯定,它為我們提供瞭一個瞭解和認識某個區域文化的重要窗口,也為學者們搭建瞭一個交流和展示成果的平颱。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於我而言,更像是一個開啓地域文化探索的鑰匙。9787564353636這個序列碼,以及“西南交通大學齣版社”的字樣,都讓我對其內容的學術嚴謹性有瞭初步的信心。我對“蜀學”這個概念本身就充滿興趣,它不僅僅是對一個地理區域的稱謂,更是承載瞭該區域獨特曆史、人文、社會、經濟等多個維度的知識體係。而“第十二輯”這個標識,更是讓我看到瞭一種學術的延續性和深度。我期望這本書能夠像一個精心編織的網,將分散的巴蜀文化精髓一一串聯起來。或許,其中會有對四川盆地獨特地質地貌與早期人類文明的關聯性研究,亦或是對曆史上蜀道變遷與區域經濟文化交流的細緻考察。我也設想,書中可能會深入剖析四川地區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在不同曆史時期所展現齣的獨特性格和發展軌跡,例如,它如何在中華文明的長河中獨樹一幟,又如何與其他區域文化發生互動。總而言之,這本書在我看來,是深入理解四川這片土地及其承載的豐富文化內涵的一扇重要窗口,它所呈現的,將不僅僅是零散的知識點,而是一個係統而深刻的學術視角。
評分乍一看“蜀學(第十二輯)”這個書名,內心湧起的是一種對地域文化傳承的好奇。這本由西南交通大學齣版社齣版的著作,其ISBN號9787564353636,無不傳遞著一股濃厚的學術氣息。作為普通讀者,我對“蜀學”這個概念的理解或許還停留在一些概括性的層麵,但“第十二輯”這個數字,卻讓我意識到,這背後必然有一個龐大而持續的學術項目在運作。我猜想,這本書的內容或許會聚焦於四川地區獨有的曆史遺跡、文化遺産、民俗風情,甚至是地方語言、戲麯藝術等多個方麵。也許它會深入探討四川在曆史長河中扮演的角色,分析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如何塑造瞭地域文化,以及這些文化元素如何代代相傳,並在此基礎上,結閤當代學術研究的視角,對這些內容進行梳理、分析和解讀。我想象著,書中可能會有對古代蜀地文明的深度挖掘,對曆代蜀地文人的風采描繪,甚至是對當代四川經濟社會發展中,文化所起到的支撐和引領作用的探討。這種對特定地域文化的係統性研究,本身就極具價值,它能夠幫助我們更清晰地認識一個地方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評分當看到《蜀學(第十二輯)》這本書名和西南交通大學齣版社的齣版信息時,我立刻感受到瞭一種學術的厚重感。9787564353636這個ISBN號,雖然對我這個普通讀者而言隻是一個數字序列,但它代錶著這本書擁有正式的齣版身份和學術界的認可。我對於“蜀學”這個詞匯本身充滿瞭想象,它是否囊括瞭四川地區在曆史、地理、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方麵的發展脈絡?而“第十二輯”更是暗示著這是一個經過長期耕耘、係統研究的學術成果係列,其內容的豐富性和深度,是值得期待的。我猜測,這本書可能包含瞭對四川地區某個特定時期或特定領域的深入探討,例如,它可能是關於四川地區古代文明的新發現與解讀,或者是對近現代四川社會經濟轉型期中的文化現象進行分析,亦或是對四川獨特的地域文化符號進行梳理與研究。我尤其好奇,齣版方作為一所交通大學,是否會在書中融入對交通發展與四川文化融閤的獨特視角?例如,古代蜀道對文化傳播的影響,或是現代交通建設對地方經濟和文化格局的重塑。這種多角度、深層次的學術探索,對於我這樣渴望瞭解地方文化的讀者而言,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