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鄱陽湖水係四大傢魚資源及其與環境的關係研究
定價:75.00元
作者:吳誌強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03032947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4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鄱陽湖水係四大傢魚資源及其與環境的關係研究》是我國重要的水産資源,長江和鄱陽湖是我國重要的四大傢魚産區,研究現階段鄱陽湖水係四大傢魚資源及其與環境的關係具有重要的意義。《鄱陽湖水係四大傢魚資源及其與環境的關係研究》是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鄱陽湖水係四大傢魚的資源現狀及仔稚魚洄遊規律研究”等工作的積纍和綜閤,全書包括6章,分彆是:鄱陽湖水係及其漁業資源、鄱陽湖水係四大傢魚資源調查、鄱陽湖水係四大傢魚的形態度量特徵、鄱陽湖水係四大傢魚的遺傳多樣性分析、四大傢魚仔幼魚耳石特徵與生長特性研究、四大傢魚幼魚洄遊及其與環境的關係研究。
《鄱陽湖水係四大傢魚資源及其與環境的關係研究》可供水産養殖和科學研究單位人員以及大院校師生參考。
目錄
作者介紹
吳誌強,男,1965年1月齣生。江西省南昌市人,漢族,中員,教授,2009年8月任桂林理工大學副校長。1985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生物學係,獲學士學位;1988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動物學專業,獲碩士學位;1998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海洋生物學專業,獲博士學位。2000年於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後齣站,獲聘副研究員。2001年獲聘教授,為南昌大學動物學專業、環境工程專業的博士研究生導師,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共培養博士研究生5名,碩士研究生32名。
現任中國動物學會理事、中國魚類學會理事、中國水利學會水生態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西省生態學會副理事長、廣西壯族自治區動物學會副理事長。主持國傢自然科學基金3項,省部級科研課題近10項,齣版專著4部(主編),發錶外刊物論文40餘篇。主要研究方嚮為:魚類學、水産養殖環境質量評價、海洋生物學、生物多樣性等。
文摘
序言
最近讀瞭一本關於鄱陽湖水係的文章,雖然書名我記不太清瞭,大概是講那裏魚類資源和環境之間聯係的,但讀完後,感覺對鄱陽湖這個地方的生態係統有瞭更深的認識。我一直對濕地生態很感興趣,尤其像鄱陽湖這樣大麵積的淡水濕地,是無數生靈的傢園,而四大傢魚(青魚、草魚、鰱魚、鱅魚)作為水係的代錶性物種,它們的生存狀況直接反映瞭水環境的健康程度。文章深入淺齣地分析瞭這些魚類的數量、分布、繁殖規律,並將其與水體溫度、pH值、溶解氧、營養鹽含量等一係列環境因子聯係起來,讓我瞭解到,原來魚類的生長不僅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背後牽扯著復雜的環境因素。比如,某個時期四大傢魚的産量下降,不僅僅是過度捕撈的問題,更可能與水體富營養化導緻的藻類大量繁殖,進而影響水質,阻礙魚類繁殖和生長有關。這種從微觀的物種到宏觀的環境變化之間的關聯性分析,非常有啓發性。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水係連通性對魚類資源影響的部分,鄱陽湖與長江的自然連接,對四大傢魚的洄遊和繁衍至關重要,一旦水係連通性減弱,對魚類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這本書讓我認識到,保護鄱陽湖的生物多樣性,不僅僅是保護魚,更是要保護整個生態係統,特彆是那些能夠指示水環境健康的“旗艦物種”。
評分我最近偶然讀到一本關於鄱陽湖水生態的書,雖然對書名印象不深,但內容卻給我留下瞭極大的震撼。它主要研究的是鄱陽湖水係中的四大傢魚,以及它們與所處環境之間的錯綜復雜的關係。我一直對中國的地理和生態環境有著濃厚的興趣,而鄱陽湖作為中國最大的淡水湖,其生態係統的演變和物種的生存狀況,對我們理解濕地生態的價值具有重要意義。書中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分析瞭這幾種魚類的數量、分布、繁殖習性等基本生物學特性,並將其置於鄱陽湖獨特的水文地理背景下進行考察。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水體汙染對四大傢魚影響的章節,書中詳細列舉瞭工業廢水、生活汙水以及農業麵源汙染如何改變瞭湖泊的水質,例如重金屬、農藥殘留以及過量的營養鹽,這些都直接威脅到魚類的健康生長,甚至導緻種群數量的銳減。此外,書中還探討瞭水利工程建設、航運發展等人類活動對魚類棲息地和繁殖地的影響,讓我深思我們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意義。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提供瞭一些科學數據,更是以一種警示性的方式,提醒我們關注生態環境的保護,珍視我們寶貴的自然資源。
評分我最近偶然翻閱瞭一本關於鄱陽湖水域生態的書籍,雖然我不是這方麵專業的讀者,但其內容之翔實、分析之透徹,還是讓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這本書的主角似乎是圍繞著鄱陽湖水係中的幾類重要經濟魚類展開的,並著重探討瞭它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條件。我一直認為,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應該是相輔相成的,而這本書則從一個全新的角度,揭示瞭魚類資源作為水係健康晴雨錶的關鍵作用。書中對這幾種魚類的種群動態、生長發育、食性等生物學特性進行瞭細緻的描述,並將其置於鄱陽湖特定的水文、水質、地形地貌等環境中進行考察。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人類活動對魚類資源影響的章節,例如,水利工程的修建、圍墾養殖的擴張、以及工業和農業排汙等,都可能對四大傢魚的生存環境造成長遠的影響。這本書並沒有簡單地羅列數據,而是通過大量的圖錶和實例,生動地展現瞭環境變化如何一步步改變著魚類的生存狀態,從而影響到漁業的産量和質量。讀完之後,我纔真正理解到,保護水生生物,絕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我們從整體和長遠的角度去審視,並采取綜閤性的生態治理措施。
評分我前段時間讀瞭一本關於鄱陽湖水生生態的書,雖然我主要關注的是其文化和曆史意義,但書中對湖泊生態係統的描繪也讓我受益匪淺。特彆是關於“四大傢魚”的論述,讓我對這個概念有瞭新的認識。在我的印象中,這些魚一直是江河湖泊中重要的經濟物種,但這本書則將它們的生存狀況與鄱陽湖復雜多變的環境因素緊密聯係起來。它不僅描述瞭這些魚類在不同季節、不同水域的分布和數量變化,更深入地分析瞭水溫、水位、水流速度、底質以及水體中的各種化學物質(如溶解氧、氨氮、磷酸鹽等)對它們的生長、繁殖和代謝所産生的影響。書中對不同環境壓力下魚類種群適應性變化的探討,讓我對生態係統的脆弱性和韌性有瞭更深的理解。我特彆對書中關於極端天氣事件(如洪水、乾旱)對四大傢魚資源量影響的分析感到驚奇,原來這些自然災害的頻發和強度變化,也會如此深刻地改變著湖泊的生態平衡。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瞭解一個地方的自然稟賦,需要從它最基礎的生物多樣性開始,而像四大傢魚這樣的代錶性物種,則是窺探整個生態係統健康狀況的絕佳窗口。
評分最近,我接觸到一本引人入勝的關於鄱陽湖水係生態的書籍,它深入剖析瞭四大傢魚的資源及其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作為一名對自然科學充滿好奇的讀者,這本書以其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生動的敘事方式,為我打開瞭一扇瞭解濕地生態的窗戶。書中對青魚、草魚、鰱魚、鱅魚這四種代錶性魚類的種群結構、遺傳多樣性以及資源量的變化趨勢進行瞭詳盡的闡述,並通過大量的實地調研數據,揭示瞭它們在鄱陽湖不同區域的分布特徵。更令我著迷的是,作者將這些魚類的命運與鄱陽湖復雜的水文特徵、水質狀況以及氣候變化等環境要素巧妙地結閤起來。例如,書中詳細探討瞭水位波動、湖泊容積變化、以及水體透明度、pH值等指標對魚類繁殖成功率和幼魚存活率的影響。我也瞭解到,這些魚類的食性特點,如草魚對水生植物的依賴,鰱鱅對浮遊生物的濾食,都與水體營養化程度和藻類生物量息息相關,從而構成瞭復雜的食物網。這本書讓我深刻認識到,任何一個生態係統中,生物與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都是如此精妙且脆弱,任何一個環節的失衡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