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托马斯 杰斐逊传
定价:29.80元
作者:赵正节著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54634761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托马斯·杰斐逊传》由赵正节编著,托马斯·杰斐逊是美国第三任总统、《独立宣言》的起草者、《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的制定者、美国领土的**扩疆者、美国民主党的鼻祖,弗吉尼亚大学的创始人。他以自己对生活这门艺术颇有建树的理解赢得了世界的赞誉。本书为读者描述了这位美国民主的先驱。
内容提要
《托马斯·杰斐逊传》由赵正节编著,杰斐逊1743年出生在弗吉尼亚。
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谙熟希腊文、拉丁文和法文。还热爱文学,对哲学也有较深造诣。还是一位了不起的建筑师,当律师时颇有成就,大家认为他有雄才大略,他是一个“沉默的人”,用笔多于用嘴。1776年杰斐逊33岁,参与《独立宣言》的起草,当时他的母亲刚刚去世,不久前又死了一个孩子。妻子正在生病。他在接受访谈时说:“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割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他的这一番话。是《独立宣言》全文的精髓之处。杰斐逊和他的同伴们7月4日发表的《独立宣言》,标志着一个新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这个日子后来成为美国独立纪念日——即国庆日。
目录
章
成长的足迹
1.诞生之地——新大陆
2.父亲、母亲及其家族
3.父亲的教诲
4.在威廉一玛丽学院
5.苦涩的初恋
6.继续深造
7.经营农场,律师为业
第二章
投身抗英斗争
1.风云乍起
2.初入政坛
3.喜结良缘
4.殖民地权利发言人
5.列克星顿的枪声
6.在第二次大陆会议上
7.《独立宣言》的诞生
第三章
从弗吉尼亚到法国
1.改造弗吉尼亚
2.宗教自由法令
3.战时的州长
4.《弗吉尼亚纪事》
5.痛失爱妻
6.在国会的两年
7.出使法国
8.浪漫的插曲
9.关注的目光
第四章
从国务卿到总统
1.担任国务卿
2.与汉密尔顿“不共戴天”
3.短暂的引退
4.成为副总统
5.入主白宫
6.治国措施
7.购买路易斯安那
8.伯尔的阴谋
9.公海风云和禁运风波
第五章
息影政坛
1.告别白宫
2.与亚当斯重修旧好
3.晚年的生活
4.总统的绯闻
5.创立弗吉尼亚大学
6.后的日子
附录托马斯·杰斐逊大事年表
重要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赵正节先生的文笔,读起来简直就像是身临其境,那种叙述的流畅度和对历史细节的把控能力,高明得令人赞叹。他似乎拥有了一种魔力,能够将那些沉睡在故纸堆里的事件和人物,重新赋予鲜活的生命力。尤其是在描述杰斐逊参与起草《独立宣言》时的那种心路历程,那种既要坚守原则又要顾及各方利益的艰难权衡,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我常常想象,在那个简陋的房间里,笔尖与羊皮纸摩擦的声音,以及空气中弥漫的紧张与希望。作者没有采取那种枯燥的流水账式记录,而是巧妙地穿插了大量的私人信件和日记片段,让这位历史巨人不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符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会犯错、会挣扎的鲜活个体。这种深入骨髓的共情,是好传记的灵魂所在,也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止一次为之动容,甚至掩卷长思,反思我们当下的世界与那个时代的异同。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人,那种沉稳的色调,配上那个侧脸的画像,一下子就让人感觉回到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光是看着这封面,我就忍不住要去翻开扉页,想看看这位伟大的开国元勋究竟有着怎样波澜壮阔的一生。拿到手里的时候,那种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厚实而富有韧性,让人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即使是长时间沉浸其中,手指也不会感到疲劳。装帧的工艺看得出是下了功夫的,非常精良,完全对得起“正版新书”这个名头。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放在书架上,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一次目光扫过,都会唤起我对美国早期历史和那位“三权分立”思想奠基者的无限敬意。这种初见的愉悦感,为接下来的深度阅读打下了非常积极的基调,让人满怀期待地想要探究文字背后的深邃思想与时代脉络。
评分吉林出版集团的这次印制,质量上乘,充分展现了国内优秀出版社应有的水准。排版布局非常合理,字号大小适中,行距拿捏得恰到好处,即便是在光线不那么充足的环境下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酸涩。我特别欣赏他们对注释和索引的处理方式,清晰明了,既不会打断主体阅读的流畅性,又能在需要时提供详尽的背景资料支持。这对于研究历史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很多历史传记为了追求篇幅而牺牲了阅读体验,但这本似乎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它既有学术的严谨性,保证了历史事实的准确性,又兼顾了大众读者的接受度,使得复杂的政治哲学和法律思想,也能被普通读者轻松理解和消化。这种对阅读细节的尊重,体现了出版方对知识传播的严肃态度。
评分这本书在处理杰斐逊的复杂性方面,展现了极高的史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我们都知道,历史人物往往不是非黑即白的,杰斐逊也不例外,他既是自由和民主的旗手,又是奴隶主的身份,这种内在的巨大矛盾,常常让后人感到困惑。这本书没有回避这些敏感而棘手的问题,而是以一种冷静而又不失温度的笔触去剖析。它没有急于下定论,而是将所有的史料和背景呈现在读者面前,引导我们自己去思考,去评判。这种不加粉饰、力求全景式的描绘,反而让杰斐逊的形象更加立体和真实可信。它迫使我跳出简单的道德审判,去理解特定历史环境下人物行为的复杂动机和时代局限性,对于拓宽历史观非常有帮助,教会我如何更成熟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
评分坦白说,在读完这本书的最后几章时,我的心情有些复杂,既有对一个伟大时代的终结而产生的怅惘,也有对这位多面手留下的深远遗产的深深敬畏。作者在收尾部分,对杰斐逊思想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当今政治思潮中的持续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一点处理得尤为精彩和及时。它将历史的书页与当下的现实紧密地缝合起来,让人意识到,我们今天讨论的许多议题,诸如教育、政党政治、联邦与州权的平衡,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杰斐逊时代的思想交锋之中。这本书不只是一部静态的人物传记,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着我们这个时代在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之间的永恒张力,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历史认知又上了一个台阶,绝对是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