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学中庸译注(精)--国民阅读经典
:24.00元
售价:16.3元,便宜7.7元,折扣67
作者:王文锦译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10109040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00kg
《四书》是中国儒家的经典,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其中《大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宋代以前没有独立成编。南宋理学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汇集在一起,并为其作章句集注,成《四书章句集注》一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学中庸译注》以王文锦先生的《礼记译解》为基础,精选了包括《大学》、《中庸》在内的十四篇文章,重新编排,采用横排简体,使广大读者在《大学》、《中庸》之外,还可以了解一些古代的礼乐制度和儒家的基本思想。
大学篇
中庸篇第二
儒行篇第三
礼运篇第四
大传篇第五
学记篇第六
乐记篇第七
经解篇第八
哀公问篇第九
仲尼燕居篇第十
孔子闲居篇第十一
坊记篇第十二
表记篇第十三
缁衣篇第十四
这本书的校对工作似乎是业内顶尖水准,这对于阅读体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可以坦诚地说,在过去阅读一些古籍或经典注疏类书籍时,偶尔会因为错字、脱行或是标点符号的谬误而被打断思绪,被迫停下来去判断原文的真实意图。然而,在这本书中,我几乎没有遇到任何影响流畅性的硬伤。无论是在原文引述的准确性上,还是在现代汉语释文的排版上,都体现出极高的专业素养。这种“无感”的阅读体验,恰恰是最好的评价——你的注意力可以完全集中在思想本身,而不是被外部的载体干扰。这种对细节的苛求,反映出出版方对“经典”二字的敬畏之心,他们明白,再好的思想,如果载体粗糙,都会大打折扣。正是这种对品质的坚持,才让它真正配得上“国民阅读经典”这个名号。
评分从内容组织和结构布局来看,这个版本显然是为深度学习者量身打造的。它不是简单地把原文堆砌在一起,而是经过了精心的编排和导读。开篇部分的导论部分写得非常精彩,它没有过多空泛的赞美,而是直接切入文本的历史背景、思想流变,以及它在后世思想史上的关键地位,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稳固的认知框架。在主体内容的展开过程中,章节的划分和段落的串联逻辑清晰得令人赞叹。每每读到一个转折点,总能发现之前埋下的伏笔被巧妙地呼应起来,这种结构上的美感,体现了编者对整体文本的深刻把握。对我而言,这种结构上的清晰度远比单纯的字多量大更重要,它让原本复杂庞大的体系变得层次分明,使得我在构建自己的知识地图时,能够找到明确的参照点,避免了陷入迷宫般的文字丛林。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太考究了,拿到手里沉甸甸的,那种老派的厚重感瞬间就抓住了我。纸张的选择非常精良,摸上去有种细腻的质感,不是那种市面上常见的光滑纸,而是带有淡淡纤维纹理的,让人忍不住想多翻阅几页。封面采用的是传统的布面精装,配色沉稳大气,金色的烫印字迹在深色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透着一股书卷气和历史的厚重感。而且,这版本在细节处理上看得出是用心了的,比如扉页的设计,那种古典的纹饰和字体排版,都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讲求慢工出细活的年代。对于我这种偏爱实体书、注重阅读体验的人来说,光是摆在书架上,它就已经成为了一道风景线。我甚至会特意在光线好的时候把它拿出来,欣赏一下它所承载的匠心。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让人对内部的内容也充满了更高的期待,希望能匹配这外在的精美包装。它的存在,本身就在提醒着我们,阅读不应该只是快速的信息摄取,更应该是一种仪式感十足的享受。
评分我最近开始尝试用一种更沉浸的方式去接触一些经典文本,而这本选本的译注部分,可以说给了我极大的惊喜。它的翻译腔调处理得非常到位,没有那种生硬的、直译过来的晦涩感,而是努力在保持原意的准确性与现代汉语的流畅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平衡点。很多原本以为难以理解的哲学概念,通过译者的细致梳理和白话式的解释,变得豁然开朗。尤其是一些关键性的词汇辨析,注释得极其详尽,不像有些版本只是简单地给出一个解释就草草了事。这里能看到译者在学术上的严谨态度,他们不仅告诉你“是什么”,更解释了“为什么是这样”,甚至是不同学派对此的不同解读。这种深度介入的注释,极大地降低了初读者的理解门槛,让我能够真正地跟上作者的思路,而不是被困在字面意思上反复揣摩,对于提升阅读的效率和理解的深度,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评分与其他市面上的“快餐式”导读材料相比,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的“耐读性”和“可返回性”。它不是那种读完一遍就可以束之高阁的工具书,而更像是一个可以长期陪伴的阅读伙伴。很多时候,我会在初读时先跳过一些过于繁复的注释,先建立起对整体脉络的感知。等到二刷、三刷的时候,我才会回过头来,细细品味那些当初略过的注释和译者的深层解读。每一次重读,都会因为自身阅历的增长而有新的领悟,那些当初晦涩难懂的句子,现在看来似乎都蕴含着新的智慧。这种随着读者自身成长而不断提供反馈和深度的文本,才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经典。它没有预设你必须一次性理解所有,而是鼓励你带着你的全部人生经验,回来与它进行持续的对话,这份厚重感和包容性,是它最难能可贵的地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