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新型显示器电路分析与检修(第2版)(附光盘)
定价:39.00元
售价:28.5元,便宜10.5元,折扣73
作者:科林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12105264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40kg
本书以目前市场上拥有量大的三星、LG、飞利浦、长城新型显示器为例,详细地介绍了新型大屏幕显示器的工作原理、集成电路检修资料、电路板关键点测试数据及常见故障的维修方法。为方便读者维修新型FC总线控制显示器,书后附加光盘收录了多种在维修工作中的显示器存储器数据。
本书内容丰富、新颖,资料翔实,浅显易懂,适合显示器设计人员、售后服务人员、家电维修人员及广大电子爱好者阅读。
章 三星显示器
1.1 三星753DF显示器电路分析与检修
1.1.1 电路原理图与工作原理
1.1.2 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1.1.3 主要集成电路维修资料
1.2 三星750S/DP15HS/DP17LS显示器电路分析与检修
1.2.1 电路原理图与工作原理
1.2.2 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1.2.3 主要集成电路维修资料
1.3 三星765MB/763MB显示器电路分析与检修
1.3.1 电路原理图与工作原理
1.3.2 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1.3.3 主要集成电路维修资料
1.4 三星700p Plus(CSH7839L)/900p(CSH9839L)显示器电路分析与检修
1.4.1 电路原理图与工作原理
1.4.2 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1.4.3 主要集成电路维修资料
1.5 三星550S/ 450B显示器电路分析与检修
1.5.1 电路原理图与工作原理
1.5.2 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1.5.3 主要集成电路维修资料
1.6 三星788DF/794MB Plus/798MB显示器电路分析与检修
1.6.1 电路原理图与工作原理
1.6.2 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1.6.3 主要集成电路维修资料
第2章 LG显示器
2.1 LG F700P/F720P显示器电路分析与检修
2.1.1 电路原理图与工作原理
2.1.2 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2.1.3 主要集成电路维修资料
2.2 LG 775FT显示器电路分析与检修
2.2.1 电路原理图与工作原理
2.2.2 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2.2.3 主要集成电路维修资料
第3章 飞利浦显示器
3.1 飞利浦107E2显示器电路分析与检修
3.1.1 电路原理图与工作原理
3.1.2 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3.1.3 主要集成电路维修资料
3.2 飞利浦107P显示器电路分析与检修
3.2.1 电路原理图与工作原理
3.2.2 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3.2.3 主要集成电路维修资料
3.3 飞利浦109F5/109B5/109E5显示器电路分析与检修
3.3.1 电路原理图与工作原理
3.3.2 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3.3.3 主要集成电路维修资料
3.4 飞利浦109S2显示器电路分析与检修
3.4.1 电路原理图与工作原理
3.4.2 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3.4.3 主要集成电路维修资料
第4章 长城显示器
4.1 长城C—1524彩色显示器电路分析与检修
4.1.1 电路原理图与工作原理
4.1.2 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4.1.3 主要集成电路维修资料
4.2 长城1772ED显示器电路分析与检修
4.2.1 电路原理图与工作原理
4.2.2 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4.2.3 主要集成电路维修资料
附录 显示器常用英文术语释义
这本书拿到手里的时候,我就被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严谨的逻辑结构所吸引。它不像市面上很多同类书籍那样浮于表面,而是深入到了新型显示技术的“骨架”之中。从液晶(LCD)到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再到新兴的MicroLED,作者对每一种技术的物理原理、驱动机制以及电路拓扑的阐述都极其到位。特别是关于电源管理和时序控制的部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讲解。我之前在调试一款高刷新率OLED驱动板时遇到的几个棘手问题,对照书中的章节反复研读后,茅塞顿开。它没有直接给出具体的电路图,而是教会你如何“看懂”电路图背后的信号流向和能量转换过程,这种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极大地提升了我对复杂显示系统故障排查的信心。这本书的深度,绝非一周半载就能完全消化的,需要结合实际项目进行反复揣摩。
评分我更欣赏的是作者在内容组织上的匠心独运,它完全摆脱了传统教材的刻板印象,读起来有一种“实战经验分享”的代入感。比如,书中对几种常见显示面板的均匀性(Uniformity)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时,它不仅从像素电极设计上入手,还延伸到了PCB布局和信号完整性(SI)对画质的影响,这一点非常专业且具有前瞻性。对于我们这些常年和工程样机打交道的工程师来说,这些细节决定了产品的成败。我记得其中有一章详细对比了不同扫描方式下功耗的差异,用详尽的数学模型和仿真结果支撑了结论,而不是空泛地说“这个方案更省电”。这本书更像是一位资深专家在你身边,手把手教你如何从设计源头避免掉入常见的性能陷阱,它的价值在于预防性指导,而不是事后补救。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篇幅相当可观,内容密度也相当高,但它的“可读性”却出乎意料地好。这主要归功于作者对复杂概念的拆解能力。例如,在解释时序控制器(T-CON)内部的LVDS/eDP接口协议时,它通过大量的流程图和状态机描述,将原本晦涩难懂的串行通信过程可视化了。对于初学者来说,也许需要反复阅读才能完全掌握,但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同行而言,它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知识校验和查漏补缺的工具。我尤其喜欢它穿插的一些“工程小贴士”,这些往往是标准教科书不会收录的经验之谈,比如在进行高频信号测试时,探头耦合方式的选择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等等,这些细微之处,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工程实践积累。
评分这本书的“重量感”十足,不仅体现在印刷质量上,更体现在其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上。它成功地搭建了一座从半导体物理基础到复杂系统集成之间的桥梁。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不仅涵盖了现有主流技术的深度剖析,还花了篇幅探讨了柔性显示和透明显示等前沿领域的电路挑战。这种对未来趋势的关注,使得这本书不会很快过时。对于想要在这个行业深耕下去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知识地基,让你在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标准和新器件时,能够迅速抓住其背后的核心电路原理。它不仅仅是工具书,更像是一份职业发展的“路线图”,指引着技术人员的进阶方向。
评分如果让我从一个侧重于维修和故障诊断的角度来评价,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坚实的方法论基础。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用万用表测电压”的维修手册,而是教你如何根据屏幕上出现的特定“症状”——比如闪烁、坏点集群、颜色漂移——反向推导出是哪一级电路(如栅极驱动、源极驱动、主控逻辑)出了问题,甚至是哪个特定的驱动芯片的参数设置不当。书中关于故障树分析的章节,其严谨的逻辑链条,让我对自己过去依赖“试错法”的检修过程感到汗颜。它强调了理解信号链的完整性,将电路视为一个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系统,而不是一堆孤立的元件堆砌,这种系统性思维的培养,对提升综合故障分析能力至关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