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公务员绩效量化考评实务
定价:34.00元
售价:23.1元,便宜10.9元,折扣67
作者:罗双平
出版社:中国人事
出版日期:2010-10-01
ISBN:978780189997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00kg
本书系统介绍了公务员量化考核的基本理论与实际操作方法,介绍了目标管理法、关键绩效指标法以及平衡计分卡在公务员绩效考评中的实际应用;系统地阐述了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公务员个人的绩效考评方案设计的基本依据、绩效量化指标设定、考核结果评价、绩效反馈面谈等实际操作技术与方法;介绍了机关部门以及公务员个体绩效考评案例及模板。
讲 公务员绩效考评新视野
一、公务员绩效考评六种特征
二、公务员绩效考评的六项原则
三、公务员绩效考评要素及关系
四、公务员绩效管理体系及流程
五、公务员绩效考评思路及体系
第二讲 公务员绩效量化考评方法及操作技术
一、公务员绩效量化指标设定依据及原则
二、绩效指标客观量化操作方法及案例
三、关键绩效指标量化操作方法及案例
第三讲 公务员目标管理绩效考评方法及操作技术
一、目标管理内涵及在组织应用概况
二、实施目标管理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三、公务员目标管理绩效考评操作方法
四、公务员目标管理绩效考评操作案例
第四讲 公务员平衡计分卡绩效考评方法及操作技术
一、平衡计分卡内涵及实施原则
二、战略导向的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模式及流程
三、平衡计分卡在公务员绩效考评中应用及方法
四、组织平衡计分卡关键绩效指标设定方法
五、公务员绩效考评实施平衡计分卡的基本要求
六、平衡计分卡在组织应用案例
第五讲 公务员绩效考核结果评价方法
一、公务员职务履行情况评价内容与方法
二、公务员职务能力评价内容与方法
三、公务员岗位适应性评价内容与方法
四、公务员绩效评价期限及评价者确定
第六讲 公务员绩效考评结果反馈面谈技术
一、公务员绩效反馈面谈目的及面谈者的确定
二、绩效反馈面谈准备工作、原则及方法
第七讲 公务员绩效量化考核指标案例及模板
一、农业发展委员会及主任绩效量化考核指标案例和模板
二、厅、局、委办公室及主任的绩效量化考核指标案例和模板
附:《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
后记
罗双平,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技术研究,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编著出版《职业生涯规划》、《从岗位胜任到绩效——能力模型建立操作实务》、《职业选择与事业导航——职业生涯规划技术》等专著。录制出版《职业生涯
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绩效管理这个枯燥话题的一扇新窗户。我原本以为这种专业书籍无非就是堆砌理论和各种晦涩难懂的模型,但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接地气,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HR前辈在手把手教你如何实操。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量化”的理解非常深入。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要量化”,而是细致地拆解了不同层级的岗位,从高层管理者的战略目标到一线员工的具体任务,应该如何设计出既科学又易于执行的量指标。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了如何平衡“定性”与“定量”的评估,这一点在很多同类书籍中都是一笔带过,但这里却用大量的实际案例说明了,在面对那些难以量化的软技能,比如“团队协作”或“创新能力”时,可以借助哪些工具和方法来避免主观臆断。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式,而是提供了构建适合本单位体系的“思维框架”,让我不再惧怕面对那些复杂的绩效数据了。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是如此的严谨而又充满洞察力,读起来就像是在与一位经验老到的资深顾问进行深度交流。它对于“量化”的理解,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数字堆砌,而是上升到了“系统工程”的高度。我非常喜欢它对“绩效管理周期”的划分,不仅仅是年终评审,而是将其拆解为计划、辅导、评估和激励的完整闭环。书中特别强调了“辅导”环节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套针对公务员体系特点的辅导模型,这在以往我阅读的商业管理书籍中是很少提及的。它提醒我们,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处罚”不合格者,而是为了“发展”所有员工。它关于如何运用辅导数据来指导培训资源分配的讨论,给了我很多启发,让绩效不再是考核的终点,而是持续改进的起点。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完全理解了公务员体系的特殊性,避免了直接套用纯粹商业领域的管理模式。这种本土化的深刻理解,是它区别于其他绩效管理书籍的核心优势。它没有回避体制内的层级结构和复杂的利益关系,反而是在这样的框架下,探讨如何实现相对公平和高效的绩效评价。书中关于如何设计“多维度评价主体”的章节尤其精彩,它探讨了如何平衡直接上级、平级同事乃至服务对象(在某些特定岗位上)的评价权重,以确保结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这种设计既考虑了自上而下的管理要求,也兼顾了基层员工的感受和实际贡献,使得最终的考评结果更具说服力,也更容易被广大干部职工所接受,从而真正发挥出激励和约束的双重作用。
评分读完这套书,我最大的感受是“痛点被精准击中”。作为一名长期在一线执行绩效考核的人员,我深知那些表格、打分机制和年终述职报告背后隐藏的多少摩擦和不公。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实务”二字,它没有停留在政策宣导层面,而是直击操作层面的难点。比如,关于“申诉机制”的处理,书中详细描述了一套标准化的流程,包括证据收集、听证会的组织,以及如何确保整个过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这比我之前从公司内部培训中学到的要系统和全面得多。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它对“绩效面谈”的技巧进行了深入剖析。它不是教你如何“说服”员工接受结果,而是教你如何通过结构化的提问和积极倾听,将绩效面谈变成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对话”。很多年前的绩效评估都是自上而下的宣判,而这本书推崇的互动和共建,真正体现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
评分如果说市面上大多数绩效书籍是理论的骨架,那么这本《公务员绩效量化考评实务》无疑是填充了饱满血肉的实战手册。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探讨“结果导向”与“过程管理”之间的张力时所展现出的平衡感。在机关单位,尤其注重合规和流程的背景下,很多时候大家过于关注“做了什么”而不是“做成了什么”。这本书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量化工具,成功地将关注点从“投入时间”转移到了“产出价值”。例如,书中提供的一些关于如何将宏观政策目标层层分解到个人KPI的工具集,非常具有操作性。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步骤梳理了我部门去年的核心任务,发现很多原本模棱两可的目标,通过这种自上而下的拆解,一下子变得清晰可衡量了。这不仅提高了我们部门的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让大家对自己的贡献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极大地提升了工作的内在驱动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