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科学发展主题案例
定价:38.00元
作者: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写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7-01
ISBN:978750990207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在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的指导下,由农业部牵头,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教育部共同参与编写。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升华和发展。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进一步明确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向和战略任务。
目录
总论 节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概述 第二节 国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主要做法 第三节 我国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章 自然灾害 概述 案例1 汶川特大地震应急救助 案例2 南方低温雨雪冰冻 案例3 秭归山体大滑坡 案例4 淮河流域特大洪水 案例5 辽宁特大暴风雪 案例6 台风“桑美” 案例7 黑河特大森林火灾 案例8 宁洱6.4级地震 案例9 川渝特大干旱 案例10 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第二章 事故灾难 概述 案例11 东风煤矿煤尘爆炸事故 案例12 “辽海”轮火灾事故 案例13 大沙河煤焦油污染事件 案例14 八达岭高速重大交通事故 案例15 辽源中心医院火灾 案例16 北江镉污染事件 案例17 风暴潮中的海上大营救 案例18 川东北气矿的两次井喷 案例19 沧州大化公司爆炸事故 案例20 牛亡牛河违法排污事件 案例21 宝成铁路109隧道火灾第三章 公共卫生事件 概述 案例22 非典疫情的应对 案例23 资阳“怪病” 案例24 辽西禽流感 案例25 青海湖候鸟禽流感 案例26 “钻石公主号”邮轮群体性腹泻事件 案例27 阜阳劣质奶粉事件 案例28 美国炭疽生物恐怖事件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感,初看之下或许略显严肃,但细品之下,却透露出一种严谨而专业的匠心。那种墨香和纸张的质感,很适合需要沉下心来精读的专业书籍。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在结构布局上的巧妙安排。章节之间的过渡并非生硬的逻辑跳转,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思考题”或者“对比分析”模块,自然而然地引导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自我诘问。这感觉不像是在被动接受知识灌输,更像是在与一位经验极其丰富的导师进行深度对话。不同章节间主题的切换,从宏观的顶层设计到微观的操作细节,衔接得如行云流水,使得整个应急管理的知识体系呈现出一个清晰、完整的闭环。对于渴望构建完整知识框架的人来说,这种结构上的清晰度是无价的,它极大地降低了复杂概念的理解门槛,让“科学发展”的主题不再悬浮在空中,而是落脚于每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案例之中。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到位,它仿佛是一部精心编排的交响乐。开篇的宏大叙事奠定了基调,随后进入案例分析时,节奏陡然加快,充满了紧迫感和数据驱动的分析,读起来让人心跳加速。但紧接着,作者又会安排一段对理论反思和总结的篇章,这时节奏又会放缓,留给读者足够的空间去消化吸收刚刚经历的“冲击”。这种抑扬顿挫的阅读体验,使得漫长的学习过程变得富有活力,完全不会产生阅读疲劳。更重要的是,它对“经验传承”的处理非常到位,不是简单地复制既有成功案例,而是着重分析了那些“差点成功”或“走向失败”的节点,从中提炼出更具普遍指导意义的教训。它教会我们,真正的专业素养,往往是在识别和规避那些细微的、易被忽视的“败笔”中培养出来的。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对这类主题教材是抱有一丝怀疑的,总觉得它们容易陷入空洞的说教。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高明之处在于对“不确定性”的坦诚探讨。它没有假装世界是完全可控的,反而花了大量的篇幅去剖析在信息极度缺失、资源严重受限的“灰色地带”里,决策者是如何在巨大的压力下权衡利弊的。这种对人性和局限性的深刻洞察,让这本书显得无比真实和立体。我记得有段描述紧急状态下跨部门协调的困境,那种描述的张力,让人能真切地感受到现实操作中的摩擦和博弈,远比教科书上描绘的“高效协同”要复杂得多。它提供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一套在混乱中寻找秩序的“方法论工具箱”,教你如何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不是僵化地遵循一个静态的SOP。这种务实的态度,是真正有价值的专业书籍所必需的。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实在是太引人入胜了,每一次翻开,都仿佛置身于一场紧张刺激的实战演练之中。作者的叙事功力非凡,将那些看似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串联起来,读起来完全没有压力。我尤其欣赏的是,它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罗列“该做什么”的层面,而是深入挖掘了“为什么这么做”背后的逻辑和决策过程。比如,在描述一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作者细致地剖析了不同阶段信息传递的障碍和应对策略的调整,那种全局观和细节把握的平衡感,让人由衷佩服。它不仅仅是教你一套流程,更是在培养你面对未知时的系统思维和心理韧性。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风险的感知力都提升了一个档次,看待日常事务也多了几分前瞻性,不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临时抱佛脚心态。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应急”这个概念从一个被动的反应,提升到了主动的风险塑造层面,让人受益匪浅。
评分从一个学习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对不同知识背景读者的包容性令人赞叹。它既能满足那些已经在相关领域工作多年、寻求理论升级和系统梳理的专业人士,也能让初次接触应急管理概念的新手迅速建立起完整的认知框架。作者没有默认读者拥有预设的背景知识,而是细心地铺垫了必要的专业术语和基础概念,但这种铺垫非常自然,丝毫没有拖沓之感。尤其是对那些涉及跨学科融合的部分,例如技术应用与社会心理学之间的交叉点,作者的处理方式极具启发性,它清晰地展示了现代应急管理绝非单一学科能够解决的复杂议题。读完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仅提供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对“如何构建更具韧性的社会系统”这一宏大命题持续探索的兴趣,是一本真正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的著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