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线路CAD与实训
定价:28.20元
作者:王国玉,管莉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0-01
ISBN:978712114855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先练再学,边练边学、以项目为单元,以操作为主线,以技能为核心、涵盖技能大赛中常用线路及画法、兼顾相关要求和国家标准。
内容提要
本书在内容组织、结构编排及表达方式等方面都作了重大改革,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线,以教育部电子线路CAD教学大纲和职业技能鉴定要求为导向,通过“项目教学”来学习理论,再通过学习理论来指导实训,充分体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教材共有11个项目,分别是ProtelDXP认知一——绘制单管放大电路原理图、Protel DXP认知二——绘制调频无线电传声器原理图、ProtelDXP认知三——绘制单片机数码显示电路原理图、绘制单片机系统层次原理图、网络表及相关文件的生成、单管放大电路PCB的设计、三端稳压电源PCB的设计、单片机显示电路PCB的设计、创建PCB元件引脚封装、U盘PCB的设计和单管放大电路的仿真。涵盖了ProtelDXP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在应知应会的基础上做到“做中学”、“做中教”。
本书特点是针对性、实用性强,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主要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与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等专业的教材使用,同时也可以作为从事电子线路印制电路板设计的技术人员短训班的教材。
为了方便教学,本书还配有电子教学参考资料包,详见前言。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号称“电子线路设计与实践”的教材,实在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打开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堆晦涩难懂的理论公式,仿佛是直接从上世纪的教科书中搬过来的。别说对初学者了,就连我这个有点基础的人,也得反复揣摩才能勉强理解其中的皮毛。书中对实际应用场景的描述少得可怜,更多的是对抽象概念的堆砌。比如讲到某个滤波器设计时,只是罗列了一堆数学公式,却没有一个具体的电路图或者实际的仿真结果来佐证。读起来就像是在啃一本枯燥的数学解析,完全没有那种“动手做出来”的成就感。我原本期待看到一些现代化的设计工具介绍,比如SPICE仿真软件的高级应用,但这本书似乎对此避而不谈,内容陈旧得让人怀疑它是否真的与当下的电子工程实践接轨。这种脱离实际的理论灌输,对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说是收效甚微。
评分我对这本“数字电路逻辑与实现”的评价是:内容过于理想化,实践指导严重缺失。书里详细描述了各种逻辑门、触发器和状态机的布尔代数推导,这部分基础知识倒是扎实。然而,当涉及到如何将这些逻辑电路在FPGA或ASIC中高效实现时,它就戛然而止了。例如,在时序逻辑设计中,时钟域交叉处理、亚稳态的预防、同步逻辑的设计原则等,这些在硬件描述语言(HDL)编程中至关重要的技巧,书中只是一笔带过,没有提供任何可供参考的Verilog或VHDL代码示例。读者学完这本书后,可能会知道“应该”做什么,但完全不清楚“如何”用现代工具去实现,更别提调试实际硬件中出现的时序违例问题了。它提供了一个美好的理论蓝图,却把通往现实世界的桥梁完全省略了。
评分翻开这本“集成电路分析”,我感到一阵强烈的失落。它花了大量的篇幅去介绍一些基础元件的理想模型,却对实际制造工艺带来的非理想因素几乎没有提及。例如,在讨论运放的参数时,书里给出的都是教科书式的完美值,完全忽略了温度漂移、噪声、有限的增益带宽积等实际工程中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更别提那些复杂的版图设计规则和制造公差分析了,这些在实际芯片设计中至关重要的数据,在这本书里找不到任何踪影。我本来想找一些关于如何利用现代EDA工具进行复杂系统级仿真的指导,结果里面只有一些关于手绘原理图的“古老”建议。这本教材给人的感觉是,它停留在几十年前的电子设计阶段,对于当前依赖于先进半导体工艺和复杂仿真软件的工程师来说,简直是鸡肋。
评分关于这本“现代电子系统设计”的书籍,我的体验可以说是“徒有其表”。装帧设计倒是挺新潮,彩色的图表看起来很吸引人,但内容却经不起推敲。书中对“系统”的描述,更多停留在模块的简单串联和并联,缺乏对整个系统架构、接口协议、功耗管理和电磁兼容性(EMC)等高阶概念的深入剖析。举个例子,讲到嵌入式系统设计时,它只是简单地介绍了几个微控制器的引脚定义,却完全没有涉及中断处理的优先级、实时性保证,以及如何与外部传感器进行可靠通信。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好像只是学会了搭积木,而没有真正理解如何设计一个稳定、高效的复杂系统。对那些想要从事产品研发工作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知识深度远远不够。
评分这份资料简直就是一本关于“基础电子元器件选型手册”的简化版,而且是那种最基础的版本。它列举了电阻、电容、电感这些元件的种类和基本参数,但对于如何根据特定的应用需求(比如高频应用、大电流脉冲、极端温度环境)来精确选择合适的器件规格,几乎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指导。书中对元器件的参数描述非常表面化,例如提到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ESR)时,只是简单解释了它是什么,却没有深入讲解ESR值对开关电源纹波和效率的实际影响,更别提如何通过仿真工具来优化这个参数了。如果我只是想查查某个标准件的通用参数,或许还能翻几页,但想用来指导一个严肃的工程设计项目,这本书的参考价值基本为零。它更像是一本给高中生科普用的入门读物,而不是给专业人士参考的工程手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