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特点是正规化、系统化,并兼顾实用性、趣 味性。
从C调起步、F调、G调、降B调、降E调、A调、降 B调以及它们的关系小调,逐渐增加难度。
当今众多爱好者学习手风琴是为了娱乐陶冶、多 些专长。他们是在有限的时间学习手风琴,又很希望 尽可能拉的不错,尽可能正规些、尽可能多演奏一些 中外名曲。这本《姜杰手风琴教程(新版)》是可以满 足多层次读者的需要的。整部教程学习风格和穿插乐 曲,使得学习者略有压力、也会饶有兴趣,循序渐进 、全面发展。
**部分 基础知识
1.1◎手风琴介绍
1.2◎手风琴构造
1.3◎手风琴演奏姿势
1.4◎手风琴风箱运用
1.5◎手风琴右手触键方法
1.6◎手风琴左手触键方法
1.7◎手风琴变音器的使用
1.8◎手风琴学习方法浅谈
1.9◎手风琴保养与维修
1.10◎乐理基础知识
1.11◎乐谱中的各种记号说明
第2部分 基础教程
【原初中级部分】
2.1◎基础练习三首
2.2◎粉刷匠
2.3◎小摇篮曲
2.4◎欢乐颂
2.5◎小圆舞曲
2.6◎匈牙利集体舞曲
2.7◎C大调练习(换指)
2.8◎一路平安
2.9◎雪绒花
2.10◎邀请舞曲
2.11◎欢乐舞曲
2.12◎a小调练习(音阶)
2.13◎芦笙舞曲
2.14◎娃哈哈
2.15◎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2.16◎小红花
……
第3部分 独奏曲
第4部分 演奏教学法
第5部分 每日基本功
我是一位已经接触手风琴一段时间,但感觉遇到了瓶颈的中级学习者,我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够帮我突破现有水平,提升演奏技巧深度的书籍。这本书的编排结构非常逻辑化,它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弹奏音符”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音乐表现力,比如揉音的力度控制、和声的色彩变化,以及不同风格乐曲的演绎特点。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复调音乐处理的部分,作者详细分析了左右手独立声部的平衡与交织,这对我一直以来感觉左右手“打架”的问题起到了关键性的指导作用。书中的练习曲选材也十分精妙,既有经典的传统曲目,也有一些现代风格的改编,能有效拓宽我的音乐视野。当我按照书中的建议尝试对一些老曲目进行“再诠释”时,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演奏不再是机械地复制,而是开始注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情感。这种由内而外的提升,对于一个追求艺术性的演奏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我最大的需求是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我希望买到的是一本可以随时翻阅、解决实际问题的参考书,而不是需要系统性地从头学到尾的“大部头”。这本书的编目设计非常出色,检索性极强。例如,当我遇到某个特定的技巧,比如快速的琶音或特定的和弦转位时,我可以直接翻到相应的章节,作者的讲解总是直击痛点,提供的练习片段短小精悍,但针对性极强,非常适合在日常碎片时间里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它就像一本手风琴演奏的“工具箱”,里面装着各种疑难杂症的解决方案。我尤其欣赏它在乐理与实操结合方面的处理,它不会让你为了理解一个乐理概念而跑去翻阅厚厚的乐理书,而是直接在演奏的语境下解释这些概念如何影响你的音乐表达,这种即学即用的方式,对于时间紧张的成年学习者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
评分我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所以选择教材时非常看重其趣味性和互动性。这本书对于儿童的友好程度超乎我的想象。它没有一上来就堆砌复杂的理论,而是用了很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来引入新的概念,比如把音阶比喻成“爬楼梯”,把节奏比喻成“走路的步子”,孩子很快就能理解并接受。而且,它非常注重“玩中学”,设计了很多互动小游戏和听辨练习,让枯燥的指法练习变得像一场寻宝游戏。最棒的是,书中附带的配套资源(虽然我指的是它给出的练习建议,而非实际音频,但其描述性极强)能够让家长或老师在不具备专业背景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地引导孩子进行正确的练习。每学完一个阶段,都有一个“小测验”,但形式非常轻松,能有效巩固知识点,同时给予孩子及时的正向反馈,这对于建立孩子的学习自信心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吸引人,色彩搭配和谐又不失专业感,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本精心制作的教材。我记得当时在书店里看到它的时候,就被它那种沉稳中透露着活力的气质所吸引。翻开内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印刷清晰,排版合理,即使是初学者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更让我惊喜的是,里面的乐谱和指法图示都标注得非常细致到位,对于我这种完全零基础的入门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很多教程为了追求篇幅和复杂性,会忽略对基础概念的深入讲解,但这本教程显然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它从最基本的乐器结构和持琴姿势讲起,循序渐进,每一步都有明确的练习目标和建议。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气息控制和手型规范时所采用的形象化比喻,一下子就抓住了核心要点,比枯燥的文字描述要有效得多。毫不夸张地说,仅仅是初期的准备工作,就让我对下一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体现在它对“音乐性”的强调上,这常常是许多技术导向型教程所忽略的。作者似乎非常清楚,手风琴不仅仅是一个机械的乐器,它更是一种充满呼吸感和歌唱性的乐器。书中对于“如何让琴声‘呼吸’起来”的探讨,让我对“气息”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它不仅仅教你如何推拉风箱产生稳定的气流,更重要的是,如何根据乐句的需要去“设计”气息的起伏,从而赋予旋律生命力。这种细腻的音乐处理,在处理那些慢板抒情曲目时尤为关键,它能帮助演奏者跨越从“弹奏”到“歌唱”的鸿沟。阅读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舞台经验和对音乐哲学的思考,这些深层次的见解渗透在每一个练习的背后,引导着学习者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并将这种情感准确地转化为指尖下的音符。这已经超越了一本简单的教程范畴,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个富有表现力的音乐家的心得体会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