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特种昆虫养殖实用技术
定价:29.00元
作者:陶雪娟,赵庆华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0467396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昆虫资源是目前尚未被充分利用的自然资源。它们中有的可开发人类食品、营养保健品、药品,有的可供人类赏玩,有的可用作动物饲料,还有的可生产工业用原料……可以说用途广泛,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我国很多科技工作者在昆虫资源开发利用上做了大量工作,一些昆虫品种也逐渐成为热门养殖项目。本书介绍了35种昆虫养殖品种的养殖技术,其中既有发展多年养殖技术相对成熟的品种,也有近年刚刚兴起的品种。可以说本书是一本特种昆虫养殖专业户、养殖场技术人员的实用参考用书,也是一本有志发展特种昆虫养殖人员的创业指导用书。
内容提要
本书介绍了蝗虫、大麦虫、黄粉虫、黑粉虫、洋虫、蝼蛄、蛴螬、螳螂、蝇蛆、地鳖虫、蟑螂、蝎、蜘蛛、蜈蚣、斑蝥、水蛭、蚂蚁、龙虱、蜣螂、苍耳虫、樗鸡(斑衣蜡蝉)、九香虫、蚁蛳、蜗牛、胡蜂、蚯蚓、水蚯蚓、金蝉、蝈蝈、蟋蟀、蝴蝶、五倍子蚜、卤虫、蛹虫草、冬虫夏草等35种特种昆虫的经济价值、生物学特征特性、引种、养殖技术、采收加工与利用。适合广大养殖户、农业技术人员以及立志通过发展特种养殖致富的城乡读者阅读参考。
目录
章蝗虫
第二章大麦虫
第三章黄粉虫
第四章黑粉虫
第五章洋虫
第六章蝼蛄
第七章蛴螬
第八章螳螂
第九章蝇蛆
第十章地鳖虫
第十一章蟑螂
第十二章蝎
第十三章蜘蛛
第十四章蜈蚣
第十五章斑蝥
第十六章水蛭
第十七章蚂蚁
第十八章龙虱
第十九章蜣螂
第二十章苍耳虫
第二十一章樗鸡(斑衣蜡蝉)
第二十二章九香虫
第二十三章蚁蛳
第二十四章蜗牛
第二十五章胡蜂
第二十六章蚯蚓
第二十七章水蚯蚓
第二十八章金蝉
第二十九章蝈蝈
第三十章蟋蟀
第三十一章蝴蝶
第三十二章五倍子蚜
第三十三章卤虫
第三十四章蛹虫草
第三十五章冬虫夏草
作者介绍
陶雪娟(1963-),女,副研究员,现就职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主要从事农业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及农业科技信息研究工作。
文摘
序言
这次偶然的机会翻阅了《特种昆虫养殖实用技术》,虽然我并非业内人士,但这本书的许多章节还是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启发。特别是关于某些地方特色经济昆虫的介绍,让我对传统农业之外的致富门路有了更深的认识。书中详细阐述了这些昆虫的生物学特性,如它们的生长周期、繁殖习性,甚至包括对环境条件的细致要求,比如温度、湿度、光照以及适宜的食物来源。读到关于蜜蜂在特定药用植物区如何提高产量和质量的部分,我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些山区朋友,他们世代耕种,但收入增长缓慢,如果能结合这种特种昆虫养殖,或许能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对于一些被广泛误解的昆虫,书中也给予了科学的解读,破除了不少迷信和偏见,让我对大自然中每一个生命的价值有了更深的敬畏。它不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扇窗户,让我窥见了农业现代化的另一种可能性,尤其是在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这种“变废为宝”或“变劣为优”的思路,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对书中提及的几种在荒漠化地区具有生态修复潜力的昆虫尤其感兴趣,希望能有更多的后续研究和推广。
评分坦白说,在翻阅《特种昆虫养殖实用技术》之前,我对“特种昆虫”的认知仅限于一些电影里的情节。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不仅仅是关于养殖技巧,更像是一本关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经济学的入门读物。书中对几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昆虫,比如能够净化水质的种类,或是能够辅助授粉的种类,进行了深入的介绍。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某种能够用于生物防治的昆虫的章节,书中详细讲解了如何对其进行规模化繁育,以及如何精确地将其引入到目标区域,以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而且这种方法对环境非常友好,几乎没有副作用。书中对每一个养殖过程的描述,都充满了科学严谨的态度,从种源的选择、繁殖技术的掌握,到病虫害的预防与控制,再到产品的初加工和储存,都有非常具体的操作指导。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这种负责任的农业发展模式,让我对未来的农业发展充满了希望。
评分当我拿到《特种昆虫养殖实用技术》时,我最期待的是能够了解一些“不寻常”的养殖项目,这本书在这方面确实没有让我失望。书中关于一些具有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的昆虫的介绍,颠覆了我对传统养殖业的认知。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某种蜘蛛的养殖,它不仅讲述了如何采集其幼虫,如何为其提供适宜的栖息地,还详细分析了其潜在的药用价值和提取工艺。这让我看到了科技与传统的结合,以及传统文化中那些被遗忘的智慧。此外,书中对一些能够降解农作物废弃物的昆虫的研究,也让我眼前一亮。这不但是解决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更能变废为宝,生产出有用的有机肥。我特别欣赏书中在介绍每个项目时,都会对市场前景、投资回报以及风险评估进行分析,这对于想要投身此行业的人来说,无疑是非常宝贵的参考信息。这本书的逻辑性很强,从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到具体的养殖操作,再到后期的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都有条理地展开,让读者能够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
评分《特种昆虫养殖实用技术》这本书,从一个完全没有接触过相关领域的角度来看,其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实用性”三个字。我一直觉得“技术”这个词听起来很枯燥,但这本书却用非常贴近实际的语言,描述了许多我从未想过的养殖方法。例如,关于某种具有观赏价值的甲虫,书中不仅教你如何搭建适合它们生存的微型生态环境,还详细介绍了不同生长阶段的饲料配比,甚至连捕捉和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都一一罗列。这让我觉得,即便是再不起眼的生物,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方法,也能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我尤其注意到书中关于病虫害防治的部分,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化学药剂,而是强调物理隔离、生物防治以及环境调控等绿色、环保的手段。这与我一直以来对生态农业的理解不谋而合。读完这部分,我感觉即使是家庭阳台党,也能尝试在小范围内进行一些趣味性的昆虫饲养,这无疑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体验,既能学习知识,又能亲近自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DIY的成就感。书中那些图文并茂的步骤讲解,让原本复杂的流程变得清晰易懂。
评分《特种昆虫养殖实用技术》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我们身边隐藏着这么多宝藏!书中对几种特种食用昆虫的详尽介绍,让我看到了将“小众”变成“大众”的可能性。我读到关于某种节肢动物的养殖,它详细描述了如何构建一个模仿其原始生存环境的温室,包括土壤的成分、空气的流通,甚至食物链的模拟。最令我惊叹的是,它还提到了如何通过基因改良来提高其肉质和产量,这让我对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有了更深的理解。书中对于不同种类昆虫的养殖技术,在细节上都有明显的区分,例如,有些需要高温高湿,有些则偏爱凉爽干燥;有些需要精细的饲料调配,有些则对环境中的天然物质要求更高。这种“因材施教”的养殖理念,贯穿了整本书。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章节,它不仅讲解了如何利用特定昆虫处理有机废弃物,还将这一过程产生的副产品,例如粪便,如何转化为高附加值的肥料或饲料,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经济链条,这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