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栽培技术--百例问答

草莓栽培技术--百例问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春艳 著
图书标签:
  • 草莓
  • 栽培技术
  • 种植技术
  • 园艺
  • 农业
  • 果树
  • 提质增效
  • 常见问题
  • 技术问答
  • 新手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赏心悦目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暂无
ISBN:9787811318364
商品编码:29842694752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1-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草莓栽培技术--百例问答

定价:15.00元

作者:王春艳

出版社:暂无

出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81131836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浆果栽培技术丛书》论述的内容力求全面、扼要,采用问答的编排形式,对小浆果的品种特性和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原理、各种栽培方式的品种配置和栽培技术要点都做了详尽的阐述,同时对小浆果病虫害防治、采后处理和加工等方面也做了介绍。本书是丛书之《草莓栽培技术——百例问答》,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作者参阅了的大量图书和文献,选用了部分相关资料,仿绘了部分图例。全书力求通俗易懂,简明实用,既可作为科技工作者的参考资料也可作为生产者的指导手册。本书由王春艳、王禹、栾刚、张丙秀编著。

内容提要


目录


一、概述 1 草莓果实有什么营养价值? 2 草莓果实有什么医疗和保健价值? 3 草莓果实能加工成什么产品? 4 发展草莓生产的意义是什么? 5 如何提高草莓的种植效益? 6 国外草莓产业状况如何? 7 草莓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如何? 8 黑龙江省草莓生产概况如何? 9 曰前我国草莓生产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10 黑龙江省草莓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11 黑龙江省草莓生产发展建议有哪些?二、草莓的生物学特性 12 草莓植株由哪些器官组成? 13 草莓根系结构与分布有何特点? 14 草莓根系生长有什么规律? 15 草莓根系生长对环境条件有什么要求? 16 草莓的茎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17 草莓匍匐茎的特点和发生规律如何? 18 影响草莓匍匐茎发生的因素有哪些? 19 草莓的叶片有何特点? 20 草莓的芽有什么特性? 21 草莓花芽分化有什么特点? 22 影响草莓花芽分化的因素有哪些? 23 促进草莓提早花芽分化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 24 草莓的花和花序的构造有什么特点? 25 草莓开花授粉有哪些特性? 26 草莓果实的形态与构造有什么特点? 27 草莓果实生长发育有什么特性? 28 影响果实生长和成熟的因素有哪些? 29 草莓的种子有什么特点? 30 什么是草莓的物候期?其物候期的特点是什么? 31 草莓在不同生育期对水分有何要求? 32 草莓不同发育期对温度有何要求? 33 草莓生长对光照有何要求? 34 草莓生长对土壤有何要求? 35 草莓休眠的诱因是什么?休眠时有何特征? 36 抑制和打破草莓休眠的技术措施有哪些?三、草莓栽培品种 37 草莓优良品种的标准是什么? 38 草莓品种选择的原则有哪些? 39 引种草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0 草莓鲜食品种和加工型品种应具备什么特性? 41 曰前生产巾草莓的主要鲜食品种有哪些? 42 曰前生产巾草莓的主要加工型品种有哪些? 43 鲜食和加工兼用草莓的优良品种有哪些? 44 适宜黑龙江省栽培的草莓品种有哪些? 45 我国引进的日本草莓品种有哪些?品种性状如何? ……四、草莓育苗技术五、草莓栽培技术六、草莓病虫害防治七、采收与贮藏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草莓栽培技术:精细化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本书深入探讨了现代草莓栽培的各个环节,旨在为广大种植者提供一套系统、实用且科学的管理方案。从土壤准备、品种选择,到精细化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再到采后处理与商品化营销,本书力求涵盖草莓生产的每一个关键点,帮助种植者提升产量、改善品质,实现效益最大化。 第一部分:土壤准备与品种选择——奠定丰收基础 一、土壤选择与改良: 土壤的适宜性: 草莓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pH值在5.5-6.5之间为佳。重粘土、盐碱地和低洼易涝地不适合草莓生长。 土壤测试与分析: 在建园前,建议对土壤进行pH值、有机质含量、速效养分(如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如锌、铁、锰)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制定相应的土壤改良措施。 土壤改良技术: 增施有机肥: 推广使用腐熟的畜禽粪便、堆肥、商品有机肥等,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每亩施用量建议在2000-4000公斤。 调整pH值: 对于偏酸性土壤,可适量施用石灰;对于偏碱性土壤,可施用硫磺粉、硫酸亚铁等,但需谨慎操作,避免过度。 深耕细作: 深耕25-30厘米,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通气透水性。结合耕作,将有机肥、基肥均匀施入土中,并整平耙细。 生物改良: 推广种植绿肥作物,如紫云英、三叶草等,翻埋入土,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 滴灌与覆盖: 推广使用滴灌系统,可以精准施肥、节约用水,并能有效控制土壤水分。地膜覆盖不仅能保湿、保温、抑制杂草,还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病害传播。 二、草莓品种的选择: 适地适栽原则: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特性、市场需求以及种植者的技术水平,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品种。 主要品种类型及特点: 早熟品种: 如“丰香”、“全明星”等,成熟期早,上市时间早,但抗病性可能较弱。 中熟品种: 如“红颊”、“甜查理”等,产量较高,果实商品性好,是当前市场上的主流品种。 晚熟品种: 如“卡姆”、“美香”等,成熟期晚,可延长采收期,满足市场错峰需求。 鲜食型品种: 口感好、风味浓郁,如“章姬”、“唐佐”等。 加工型品种: 果实硬度高、耐运输,如部分欧洲引进的加工专用品种。 新品种的引进与试种: 关注国内外最新草莓品种的推广信息,选择有潜力的品种进行小范围试种,验证其在当地的适应性和经济效益。 品种纯度与抗病性: 确保购买的种苗纯度,避免混杂。优先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以降低病虫害防治的难度和成本。 第二部分:精细化田间管理——保障作物生长 一、定植与栽培模式: 定植时间: 根据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一般在秋季(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定植。过早定植易受高温影响,过晚定植则影响越冬和翌年产量。 定植密度: 根据品种生长势、栽培模式(平地栽培、起垄栽培、棚室栽培)和管理水平,合理确定定植密度。一般行距30-50厘米,株距15-25厘米。 起垄栽培: 采用宽窄行起垄栽培,宽行(70-80厘米)用于方便操作和行走,窄行(30-40厘米)用于种植草莓,垄高15-20厘米。起垄有利于排水、保温、防病。 覆膜栽培: 采用地膜或扣棚膜覆盖,保持土壤湿度,抑制杂草,提高地温。 立体栽培与工厂化育苗: 随着技术发展,立体栽培(如椰糠、岩棉等介质)和工厂化育苗成为提高空间利用率、实现精准管理的趋势。 二、水分管理: 不同生育期的需水特点: 草莓在苗期、开花期、结果期对水分的需求不同。苗期需水量较少,开花结果期是需水高峰。 水分管理的原则: 保持土壤湿润而不积水。避免大水漫灌,易导致病害发生。 滴灌技术的应用: 滴灌系统是实现精准水分管理的最有效途径。根据天气、土壤墒情和作物生长状况,实时调整灌溉量和频率。 人工灌溉: 若无滴灌条件,可在土壤干燥时适时进行沟灌或喷灌,注意避免雨后立即大量灌水。 三、施肥管理: 基肥与追肥结合: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提供长效养分;追肥以化肥、水溶肥为主,及时补充作物生长所需的速效养分。 不同生育期的施肥策略: 苗期: 以氮肥为主,促进根系和叶片生长。 开花结果期: 增施磷钾肥,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和果实品质。配合施用硼、锌等微量元素,防止生理病害。 采收期: 保持养分供应,促进新果实生长。 配方施肥与测土配方施肥: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草莓需肥规律,制定科学的施肥配方,实现精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水肥一体化: 将肥料溶解于灌溉水中,通过滴灌系统同步施入,实现水肥高效利用,减轻根系负担。 叶面施肥: 在关键时期,可通过叶面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等,快速补充养分,缓解缺素症状。 四、温度管理: 适宜生长温度: 草莓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15-25℃。白天20-25℃,夜间10-15℃,有利于开花结果。 棚室栽培的温度调控: 春季: 随着气温回升,逐步揭膜通风,避免高温导致授粉不良和病害发生。 夏季: 采取遮阳、通风、喷水等措施降温。 秋季: 保持棚内温度,促进越冬植株生长,为来年丰收打下基础。 冬季: 根据需要进行保温,可采用双层扣膜、覆盖稻草帘等方式。 防寒防冻: 在冬季严寒地区,需采取覆盖、培土、防风等措施,保护草莓安全越冬。 五、草莓的修剪与整枝: 匍匐茎管理: 及时剪除多余的匍匐茎,集中养分供应给母株和果实,避免养分消耗,减少病虫害滋生。 病叶、黄叶、枯叶的清除: 定期检查植株,及时清除病叶、黄叶、枯叶,保持通风透光,减少病原菌滋生。 疏花疏果: 在花期和幼果期,根据品种和管理水平,进行疏花疏果,保证果实大小均匀,提高商品率。 第三部分:病虫害综合防治——保障健康生长 一、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灰霉病: 危害果实、叶片、花器,导致腐烂。 农业防治: 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果、病叶。合理密植,避免湿度过高。 药剂防治: 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施多菌灵、甲基硫菌灵、腐霉利、嘧霉胺等杀菌剂。注意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炭疽病: 危害叶片、果实,导致病斑、烂果。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及时清除病残体。 药剂防治: 喷施代森锰锌、百菌清、苯醚甲环唑等。 白粉病: 危害叶片、花器、果实,表面覆盖白色粉状霉层。 农业防治: 改善通风条件,降低空气湿度。 药剂防治: 喷施甲基硫菌灵、三唑酮、复合菌剂等。 根腐病/茎腐病: 危害根部和茎部,导致植株萎蔫死亡。 农业防治: 选育抗病品种,轮作,避免重茬。加强水肥管理,防止土壤积水。 药剂防治: 可用枯草芽孢杆菌、多菌灵、申嗪霉素等灌根或土壤消毒。 病毒病: 导致植株矮小、叶片畸形、花叶等。 防治重点: 关键在于预防。选用脱毒种苗,及时防治传毒媒介(如蚜虫)。 二、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蚜虫: 刺吸植物汁液,传播病毒。 农业防治: 释放天敌(如瓢虫、草蛉),栽种驱虫植物(如罗勒)。 药剂防治: 喷施吡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等。 红蜘蛛: 危害叶片,导致叶片失绿、干枯。 农业防治: 保持田间湿度,增加喷水次数。 药剂防治: 喷施阿维菌素、哒螨灵、炔螨特等。 蓟马: 刺吸嫩叶、花器、果实,造成畸形、斑点。 农业防治: 粘虫板诱杀。 药剂防治: 喷施吡虫啉、啶虫脒、联苯菊酯等。 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危害根系。 农业防治: 耕翻土壤,消灭虫卵和幼虫。 药剂防治: 拌种或灌根。 三、绿色防控理念: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非化学防治措施。 科学用药: 在必要时使用化学农药,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严格遵守用药剂量、间隔期和安全采收期。 轮换用药: 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以延缓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测报预警: 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防治。 第四部分:采后处理与商品化营销——提升价值链 一、采收: 适时采收: 草莓果实成熟度是影响品质和商品价值的关键。根据市场需求,选择最佳采收成熟度。一般果实充分着色,具品种特有香气时采收。 采收方法: 采摘时用手指轻轻捏住果柄,向上提起,避免损伤果实。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挤压。 采收时间: 避开高温时段,选择早晨或傍晚采收,以降低果实温度,延长保鲜期。 二、采后处理: 分级: 将采收的草莓按照大小、色泽、形状、有无损伤等标准进行分级,提高产品附加值。 预冷: 采收后尽快将草莓进行预冷处理,迅速降低果实温度,抑制呼吸作用,延缓衰老。 包装: 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如透气性好的塑料盒、纸盒等,避免果实挤压、损伤。包装设计应美观、符合市场需求。 保鲜技术: 冷藏: 将草莓储存在0-2℃,相对湿度90%-95%的环境中。 气调包装(MAP): 通过控制包装内的气体成分,延缓草莓的成熟和衰老。 其他保鲜技术: 如甲醇、乙醇、臭氧等,但需谨慎使用。 三、商品化营销: 品牌建设: 打造具有特色的草莓品牌,通过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市场定位: 明确目标消费群体,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销售渠道: 直销: 农贸市场、社区直销点、采摘园。 商超: 入驻大型超市、精品水果店。 电商: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销售,拓展销售区域。 合作社/公司: 通过合作社或公司统一对外销售。 营销策略: 节假日促销: 针对不同节假日,推出特色礼盒、优惠活动。 体验式营销: 举办草莓采摘节、品鉴会等活动,增强消费者互动。 媒体宣传: 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进行产品推广。 打造采摘体验: 结合观光农业,吸引游客体验采摘乐趣,增加产品销量和品牌曝光。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草莓栽培指南,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精细化的操作,帮助种植者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实现草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对生活品质有追求的都市白领,一直以来都梦想着能够在周末的午后,品尝到自己亲手种出来的,那份新鲜、香甜的草莓。然而,现实总是骨感的。尝试过几次,结果要么是植株瘦弱,要么是挂果稀少,偶尔长出来的果实,味道也远不及市场上的。就在我几乎要放弃这个“田园梦”的时候,我的一个远房亲戚向我推荐了《草莓栽培技术--百例问答》。起初,我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毕竟我对园艺知识一窍不通。但当我翻开这本书,被它的内容所震撼。书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了从选苗、育苗到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摘的全过程。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专门辟出章节讲解了不同环境下,例如阳台、庭院等,草莓的栽培技巧。这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我按照书中的指导,重新选择了适合的品种,调整了种植介质,并且严格按照书中的时间表进行管理。如今,我的阳台上已经挂满了红彤彤的草莓,那种成就感,是金钱无法买到的。这本书,不仅让我实现了“草莓梦”,更让我体会到了亲手创造美好生活的乐趣。

评分

作为一名在农村耕作多年的老农,我对草莓的种植并不陌生。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栽培技术和品种层出不穷,我感到自己有些力不从心。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跟上时代步伐,同时又不失传统智慧的草莓种植书籍。直到我偶然发现了这本《草莓栽培技术--百例问答》,它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书中对现代草莓栽培的各种新技术,例如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都有深入浅出的讲解,并且结合了大量的实践案例,非常贴合我们的实际生产需求。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常见草莓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的介绍,这比我以前依靠经验判断要科学得多,也有效得多。通过学习这本书,我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种植知识,还学到了不少新技能,这让我对未来的草莓种植更加充满信心。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让我这个老农也能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种植水平。

评分

最近,我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草莓栽培技术--百例问答》。作为一个对自然和生活充满好奇心的学生,我对一切与植物相关的知识都充满了兴趣。草莓,这种鲜艳欲滴的水果,一直以来都让我着迷。我常常想象着自己能够亲手培育出这样美味的果实。然而,缺乏系统的知识,让我望而却步。这本书的到来,恰好填补了我的这一空白。它以问答的形式,将原本可能枯燥乏味的栽培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书中的语言简洁明了,图文并茂,让我能够轻松理解每一个步骤。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草莓为何不结果”和“如何提高草莓甜度”的章节,这些问题是我在幻想中经常会遇到的。现在,我不仅能够准确回答这些问题,还能掌握相应的解决办法。这本书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栽培草莓,更让我学会了如何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将大有裨益。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草莓种植爱好者,我一直梦想着能够在家中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草莓王国”,但现实却是屡屡碰壁。从最初的信心满满到后来的灰心丧气,中间的曲折可想而知。我尝试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网络论坛、园艺书籍、甚至向老农请教,但往往是零散的信息,不成体系,更缺乏针对性。直到最近,我偶然发现了这本《草莓栽培技术--百例问答》,它彻底颠覆了我对草莓种植的认知。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农,用最朴实、最接地气的方式,解答了我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书中将复杂的栽培原理化繁为简,用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案例,生动地展现了各种问题的成因、表现以及解决方案。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不同品种草莓特性的详细介绍,以及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养护要点,这些内容都极具实践指导意义。以前我总是在摸索中前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现在,我终于有了一个清晰的“路线图”,能够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草莓的栽培管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希望,也让我对未来的草莓种植充满了期待。

评分

最近,我刚入手了这本《草莓栽培技术--百例问答》,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说实话,我原本对草莓栽培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但这本书的打开方式,却让我眼前一亮。它不像我之前看过的那些枯燥的教科书,而是以一种问答的形式,直击草莓种植的痛点和难点。每一个问题都贴近实际,每一个解答都充满了智慧和实用性。我特别佩服作者能够将复杂的病虫害防治,用如此清晰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还附带了详尽的图片,让我能够轻松识别和应对。书中关于土壤改良和施肥管理的章节,更是给了我莫大的启发。我一直以为施肥越多越好,结果却是适得其反。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科学施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草莓的不同生长时期,调整肥料的种类和用量。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个随身携带的草莓种植专家,任何疑难杂症,都能找到答案。这不仅提升了我的种植信心,更让我看到了将家庭阳台变成一片迷你草莓园的希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