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神秘与科学:武当武术的文化探源与展望/中国武术文化丛书
定价:35.00元
作者:龙行年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64421946
字数:
页码:19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无
内容提要
武当武术,作为与少林武术齐名的一大名宗,对中华传统武术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传统拳术实现由“外”向“内”转型的关节点。因此,武当武术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发展中的“统一性”与“多样性”辩证关系反映和体现更加充分和明显。
《神秘与科学:武当武术的文化探源与展望/中国武术文化丛书》在目前武当武术挖掘与整理研究基础上,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研究方法,进行武当武术文化研究,系统考察武当武术文化生态,勾勒武当武术文化形成与发展轨迹,梳理武当武术文化的主要内容,提炼武当武术文化的基本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概况武当武术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认识武当武术文化,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
目录
绪论
章 武当武术文化生态
节 武当武术文化的地理背景
第二节 武当武术文化的文化背景
第三节 武当武术文化的社会背景
第四节 武当武术文化的技击背景
第二章 武当武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节 武当武术文化形成的文化渊源
第二节 武当武术文化形成的历史条件
第三节 武当武术文化的形成发展轨迹
第三章 武当武术文化的主要内容与文化精神
节 武当武术文化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武当武术文化的文化精神
第四章 武当武术文化的嬗变、特点及其影响
节 武当武术文化的嬗变
第二节 武当武术文化的特点
第三节 武当武术文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龙行年,男,1962年生,湖北武汉人。历史学搏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同年特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雷达学院任教,授予大校军衔。荣立三等功1次,荣获全军院校教书育人育才奖银奖,空军高层次人才。2006年任教于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主要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历史与文化研究。先后在{体育文化导刊)《湖北社会科学》《中国军事教育}《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3部,主编教材6部。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全军、空军以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研究课题和教学课题3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获奖。
文摘
《神秘与科学:武当武术的文化探源与展望/中国武术文化丛书》:
一、汉魏以降佛遒之争与道教丹道理论及内丹术的成熟
佛教自东汉哀帝元寿元年传人中国后,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并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而在这个融合过程中也伴有文化冲突和文化论争,突出地表现在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之间发生了文化冲突,而佛道之间的论争自汉魏时期开始日趋激烈,至南北朝时期与隋唐时期出现两次高潮,其论争主题涉及到两派宗教在社会上的政治经济地位的争夺,比如佛道二教关于“化胡”“夷夏”问题的争论,而这一方面两派争论与封建统治者的意志相关,与封建皇权之政治经济利益相联系;而另一方面的争论主题则涉及到佛道二教的教义教理,佛道二教在教义教理层面的历次争论,而促使了二教相互吸收、相互借鉴,使它们在义理层面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结合本文研究主题,上述后一方面的论争应是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因为,正是通过历次佛道义理层面的论争,在佛教刺激和影响之下道教内丹术逐步从各类养生方术、道教外丹烧炼术中脱颖而出并发展成熟。据此,本小结将结合汉魏以来佛道论争之历史逻辑与发展轨迹,从佛教对道教刺激与影响的角度,探讨武当武术文化形成与道教丹道理论与道教内丹术之间的关系,探讨武当武术文化形成所需要的这一方面的历史条件。
汉魏时期,在佛教刺激和影响之下,道教整理编纂的早期道教经典《周易参同契》为道教日后的外丹术与内丹术的发展成熟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型,成为日后道教内外丹道所共同推崇的“万古丹经王”,标志道教丹道理论的发展成熟。佛教在传人初期,其为了在中土立足尤为注重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致性,而随着中国化佛教诸派的逐渐形成,系统化、理论化佛教教义的出现,佛教对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产生了巨大冲击与刺激。因此,道教教徒便纷纷着手编纂了大量道书,系统整理自己的教理教义,这个时期编订的道教经典主要有《太平经》《周易参同契》《想尔注》等,这其中对道教内丹术产生深远影响的是《周易参同契》。因为,《周易参同契》为日后道教内外丹道的发展建立起一个共同的“理论模型”,虽然目前学者们对于《周易参同契》的理论性质,即它究竟是外丹书还是内丹书这个问题还存在争议,但从该书的主要内容来看,学者们几乎都认可其为道教内外丹道奠定了共通的理论基础,标志中国道教丹道理论的成熟。比如,卢国龙在其《道教哲学》一书中针对《周易参同契》所谈的炼丹“火候”问题指出:“所谓火候,也不仅仅是关于丹药之化学反应的量化说明,而是按照天地自然的造化对其化学反应作出理论性的阐释。天地自然造化有其节序,炼丹火候也因此有进退。”这就是说,炼丹家们认为宇宙中的天地演化可以出现天然神丹大药,而炼丹不过是主动模拟宇宙中的天地演化过程,很明显这些思想被日后道教内外丹道所吸收,《周易参同契》标志中国道教丹道理论的成熟。
而另一方面,汉魏时期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佛教徒们也开始发现道家与道教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开始对道教的各类方术产生反感,比如《牟子理惑论》云,“虽读神仙不死之书,抑而不信,以为虚诞”“道有九十六种,至于尊大,莫尚佛道也。神仙之书,听之则洋洋盈耳;求其效,犹握风而捕影。是以大道之所不取,无为之所不贵,焉得同哉?”因此,佛教人士纷纷抓住道教理论上的漏洞,对道教神仙方术、长生不死之说进行批判,而佛教对道教教义层面的攻击,也开启了佛道二教在教义教理层面的论争。
两晋南北朝时期,佛道二教都有了很大发展,道教编纂了大量道经,而佛经也开始被大量翻译,佛教与道教的教义教理渐趋完备,两派为争夺势力范围,其论争大幕慢慢开启,而由于这种论争又与当时的社会矛盾、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遂在这一时期很快达到高潮。从教义教理层面看,“道教的宗旨,概括的说就是长生不死,得道成仙”[3),因此,在佛教的攻击下,道教教徒并不是放弃道教原有宗旨,而是系统整合各类神仙方术与养生方术,形成了以道教外丹术为主内丹修炼为辅的基本修炼格局,并且形成了成熟的外丹烧炼理论《抱朴子》以回应佛教之攻击。
……
序言
无
这本书的书名就足够吸引我了——“神秘与科学:武当武术的文化探源与展望”。我一直对武术,尤其是那些带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的门派非常着迷。武当,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传奇色彩,与道家思想、养生之道、甚至神话传说紧密相连。我总觉得,武当武术不仅仅是肢体的搏击技巧,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宇宙万物的理解方式。这本书的副标题“文化探源与展望”更是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好奇。我渴望了解武当武术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孕育、发展,并最终形成其独特的体系的。它如何与中国的哲学思想,特别是道家的“道”、“阴阳”、“刚柔相济”等概念相互影响?那些看似飘渺的“气”的运用,在现代科学的视角下又该如何解读?它又将如何应对时代的变迁,在传承中融入新的元素,并走向未来?我期待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不仅仅是关于武术本身,更是关于一种古老智慧如何在现代社会焕发生机。
评分读到“中国武术文化丛书”这个系列名,我便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了初步的判断。作为一个长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我深知武术不仅仅是强身健体的技术,更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哲学、伦理和社会观念的文化载体。而武当武术,在其中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与道教文化的深度融合,使其拥有了超乎寻常的魅力。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看到,武当武术是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吸收和融合其他武术流派的精华,又是如何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例如,它在攻防转换时的细腻之处,在身法步法上的巧妙变化,以及那些与养生理论相辅相成的招式,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我期待作者能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深入挖掘,勾勒出武当武术在中国武术文化发展脉络中的独特位置,并分析其对后世武术乃至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特别是“展望”二字,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我深信,任何一种古老的文化,如果想要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能力。武当武术,作为一种拥有数百年历史的传统技艺,在今天又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我希望这本书能就此展开深入的探讨。作者是否会分析当前武术界,特别是武当武术在推广和传承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它又将如何与现代体育、健身、甚至康复治疗等领域结合,从而拓展其应用范围,焕发新的生命力?我尤其关注“展望”的部分,它能否为武当武术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思路?例如,在保留其精髓的同时,如何创新教学方法,吸引更多年轻一代的关注?又或者,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养生理念传播到世界各地?这不仅是对武当武术的展望,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找到自己位置的一种思考。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更多地集中在它能否提供一个宏大而细致的视角,来审视武当武术的整体图景。从“文化探源”这个词语来看,我希望它能够深入到武当武术的源头,去追溯那些可能已经被遗忘的轶事、人物和思想。我想知道,武当山作为一个地理空间,它如何孕育了这种独特的武术?那些传说中的道士,他们的生活方式、修行理念,又是如何与武术实践相结合的?这本书会不会像一位博学的向导,带领我穿越时空的迷雾,去感受武当武术的“神秘”一面?当然,我同样期待“科学”的视角能带来更具象的解释。例如,武术中的发力技巧、身体协调性、内气运行等,是否可以通过生物力学、生理学甚至神经科学的原理来剖析?这种“探源”不仅仅是历史的梳理,更是一种跨学科的对话,将传统的武术智慧与现代的科学认知进行连接,从而揭示其更深层的价值和可能性。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神秘与科学”,让我立刻联想到了武当武术的独特之处。一方面,它充满了道家哲学中那种“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超然意境,很多招式和理论都带着一丝难以言说的神秘感,仿佛蕴含着宇宙的奥秘。另一方面,我又知道,任何武术的背后,都离不开精密的身体运动规律和科学的训练方法。我迫切希望这本书能在这两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它能否用一种既尊重传统,又符合逻辑的方式,来解释武当武术中那些令人惊叹的技艺?例如,那些看似轻松却威力巨大的发力技巧,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生物力学原理?那些强调内外兼修的养生之道,又是否与现代医学中的康复和保健理念相契合?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位智慧的解说员,既能让我感受到武当武术的艺术魅力和哲学深度,又能让我理解其背后科学的支撑,从而获得一种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