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书名: | 合唱1 |
| 丛书名: | |
| 作者/主编: | 杨鸿年 |
| 出版社: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 ISBN号: | 9787807510901 |
| 出版年份: | 2008年10月 |
| 版次: | 第1版 |
| 总页数: | 226页 |
| 开本: | 16 |
| 图书定价: | 52元 |
| 实际重量: | 358g |
| 新旧程度: | 正版全新 |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教材:合唱1》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前言
序言
中国曲目
1.青春舞曲(混声合唱)
2.故乡之恋(混声无伴奏合唱)
3.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女声领唱与混声合唱)
4.牧歌(混声无伴奏合唱)
5.椰寨情歌(混声无伴奏合唱)
6.欢乐的那达慕(男声合唱)
7.抗敌歌(领唱与混声合唱)
8.太阳出来啦(女声合唱)
9.垦春泥(混声四部无伴奏合唱)
10.山在虚无缥缈间(女声三部合唱)
11.渔阳鼙鼓动地来(男声四部合唱)
外国曲目
12.海水轻轻荡漾(混声合唱)
13.圣母颂歌(混声合唱)
14.眼泪(混声四部合唱)
15.猎人合唱(男声合唱)
16.捉弄(混声合唱)
17.士兵之歌(男声合唱)
18.拉辛之歌(混声合唱)
19.春潮(女声合唱)
20.圣·西西里亚赞歌(混声无伴奏合唱)
21.白肋喜鹊(女声领唱与混声合唱)
合唱课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的必修基础课程,本“合唱”教材共有三册,由音乐教育家、指挥家杨鸿年教授任主编。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一、每一册教材分三个部分:
1.中国民歌
2.中国艺术歌曲
3.外曲:按音乐史的各时期选编合唱作品,包括一些现代作品及民歌。
二、大部分作品均附有“参考提示”,对作品的背景、作者、曲式结构、音乐风格作了简要的阐述,尤其对作品中的难点、排练中需要重点注意的地方,以及在排练方法上作了较为详细的提示,这将有助于老师们的教学和排练工作。
三、教材曲止涵盖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中外合唱作品,通过合唱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同历史时期合唱作品的演唱技巧及音乐风格。
本教材既可以作为学校教材,其多元化、多样性的编选又可以作为教材的补充曲目,我们拟将后续出版更多可供高等学校选择的中外经典合唱曲集,并尽可能提供音像资料作为参考。
这本关于合唱指挥的教材,着实让我这个初学者受益匪浅。书中的理论部分讲解得非常透彻,从基础的音高、节奏训练到复杂的和声进行和配器法,都阐述得深入浅出。尤其是对于指挥手势的图文结合解析,简直是手把手教学,即便是第一次拿起指挥棒的人也能很快领会到其中的精髓。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每一个技术点时,总能联系到实际的合唱团排练场景,让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可感。比如,书中提到如何通过眼神和肢体语言来激发演唱者的情感投入,这一点在实际排练中我亲身实践后,效果立竿见影。这套教材的编排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让人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清晰的脉络感,不会感到迷茫。而且,教材中收录了大量的经典合唱曲目作为案例分析,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让我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评分坦白说,当我第一次翻开这本教材时,我有些担心它会过于学术化,读起来会枯燥乏味。但事实证明我的顾虑是多余的。作者的文笔非常生动,他似乎懂得如何将复杂的音乐概念用最直观的方式传达给读者。书中穿插的一些指挥家的小故事和个人感悟,让整本书充满了人情味和艺术的魅力。我尤其喜欢它对“合唱心理学”的探讨,这在很多教材中是很少涉及的深度。它教会我如何理解和引导合唱团成员的内心世界,如何建立起指挥者与演唱者之间高效、和谐的沟通桥梁。这对我这个性格相对内向的指挥者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它让我明白,指挥不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一种情感的连接和精神的引导。
评分我对这套教材的感受是,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在身边悉心指导。它的内容广度令人惊叹,不仅覆盖了传统合唱教学的方方面面,还融入了现代合唱艺术的前沿理念。例如,书中对于不同声部平衡的探讨,细致入微,远超我之前接触过的任何教材。作者对不同时代、不同风格合唱作品的独到见解,也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合唱音响塑造”的章节,那种对声音色彩和质感的细腻描摹,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好声音”的理解。它引导我去思考,如何通过指挥的细微调整,来达到理想中的合唱效果。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也值得称赞,纸张厚实,字体清晰,阅读体验极佳,让人愿意花时间去反复研读其中的每一个细节。
评分作为一名有多年实践经验的合唱团指导,我原本以为自己对合唱艺术的理解已经足够全面,但这本书还是成功地给我带来了许多新的启发。它在探讨排练技巧时,提出的“反向排练法”——即先关注最终的音乐效果,再回溯到技术细节——这一思路非常新颖,极大地提高了排练效率。书中对“合唱录音与后期制作”的关注,也显示出作者紧跟时代步伐的视野,这对于当今数字媒体日益重要的背景下,是不可或缺的知识点。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将舞台上的现场表现力与录音室的精雕细琢完美结合起来,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完整的、现代的合唱艺术图景。它无疑是指导下一代合唱工作者走向专业巅峰的必备良册。
评分这本书对于提升我对不同语种合唱作品的理解能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以往处理外文合唱时,我常常因为不熟悉语言的韵律和发音特点而感到束手无策,但这本书中专门辟出了一块篇幅,详细讲解了如何处理德语、意大利语等主要合唱语种的发音规范及其对音乐表达的影响。这种跨学科的知识整合,极大地提升了我处理国际化曲目的信心。此外,书中对不同历史时期合唱风格演变的梳理也非常到位,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技巧到浪漫主义时期的戏剧张力,脉络清晰,案例翔实。它不仅仅是教我“怎么做”,更让我理解了“为什么这样做”,这种深层次的认知提升,是任何速成指南都无法比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