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前言 1.手位(C大调)乐句《音苑》 2.音乐的形式《音乐台阶》 3.节奏与重音《奔流的河》 4.速度《交通警》 5.音色的明暗《湖上天鹅》 半音——升记号、降记号和还原记号 全音——书面作业 6.随时记号《磨刀匠》 7.酗手位(G大调)《一分糖的歌》 8.两种旋律型《月亮里的人》 9.民间曲调《聚合》 乐句弹奏法右手和左手 10.手位组合《知更鸟》 11.指型公《快乐的小丑》 12.和声型(左手)《布谷鸟》 试题(一) 音阶——方式和意义 大调音阶 13.上行的C大调音阶《爬城墙》 14.下行的C大调音阶《钟声》 15.左手的新手位《踏级石》 和弦的结构——音程和三和弦 和弦转位——C大三和弦与F六三和弦 16.分解和弦作旋律《爬山》 17.新的手位(F大调)《和弦游戏》 18.独奏曲《仙女的竖琴》 19.介绍八分音符《希望之星》 20.新的手位(D大调)《划船》 21.新的手位(A大调)《春之歌》 22.断音和连音的组合《落叶》 23.舞曲形式《荷兰舞曲》 24.描述性的独奏曲《仙宫》 试题(二) 25.断奏曲例《啄木鸟》 26.手位的扩展(A大调)《骑士和女士》 27.附点四分音符《莫扎特的“旋律”》 28.勃拉姆斯用的节奏《小圆舞曲》 29.新的手位(bB大调)《猫头鹰的问题》 30.6/8拍《为蓝队加油》 31.两个音符构成的乐句《布谷钟》 32.6/8拍(G大调)《唱歌的老鼠》 33.左手手位的扩展(F大调)《生日蛋糕》 34.用两种手位弹奏《爆玉米花的人》 35.两种手位(6/8)《旋转木马》 36.切分音《西班牙的节日》 37.6/8拍《猎狐》 38.两种手位《致西莉亚》 试题(三) 39.双手交叉《青蛙合唱队》 40.手腕断奏《雪橇》 41.新的手位(bE大调)《小波比》 42.前臂弹奏法《晚钟》 43.新的手位(E大调)《农民舞曲》 44.分解和弦伴奏《很久以前》 45.三种手位《平安夜》 46.音阶型及和弦型《键盘游戏》 47.演奏有特性的乐曲《流线型火车》 48.新的手位(bA大调)《摩天大厦》 49.两种手位(双手)《都柏林城》 50.十六分音符《约翰·彼尔》 试题(四) 技巧训练 升级证书
说实话,我对那些市面上常见的、把所有技巧都包装在“趣味故事”里的教材一直持保留态度。直到我翻阅了这本《肖邦夜曲精选集》,我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诗意表达”。这本书的内页处理得非常有质感,那种微微泛黄的纸张,配合着精妙的踏板标记和表情记号,仿佛能让人直接感受到那个时代沙龙里的浪漫气息。肖邦的音乐,最难把握的就是那种游移不定的速度感和细腻的情绪起伏。这本选集在处理连奏和柔音时,给出了很多非常实用且富有启发性的建议,它不是生硬地告诉你“这里要慢半拍”,而是通过对比不同的指法和触键力度,来引导你体会那种“呼吸感”。我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来琢磨《降E大调夜曲》,光是处理开头那几组琶音的连贯性和轻盈度,就尝试了不下十种指尖感觉。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把肖邦那难以言喻的“美”具象化了,让学习者可以在技术层面上去无限贴近作曲家的内心世界。
评分这本《李斯特钢琴练习曲全集》简直是钢琴学习者的一座高峰,光是翻开目录,看到那些耳熟能详却又让人望而生畏的曲目名称,心里就涌起一股挑战的激情。我花了好几天时间才把第一首《颤音练习曲》摸透,那指尖的飞舞和快速的音型转换,简直是对手臂耐力和精度的极限考验。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样循序渐进地“哄着”你学,而是直接把你扔进技术的核心地带,要求你用最扎实的基本功去啃下这些硬骨头。我尤其欣赏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技术堆砌,深入练习后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音色控制力和乐句的连贯性有了质的飞跃。每当攻克一个难点,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感觉自己对键盘的掌控又进了一步。当然,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天书,但对于那些已经掌握了基础技巧,渴望突破瓶颈,想要触摸浪漫主义钢琴艺术巅峰的进阶学生来说,它绝对是案头必备的“武功秘籍”。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如何弹奏,更是如何去“思考”音乐中的技术逻辑。
评分最近我为了准备一场室内乐演出,不得不去恶补一下《德彪西钢琴前奏曲全集》。这本书的印刷质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清晰度极高,尤其是一些模糊不清的半音和特殊记号,在这本书里都得到了完美的还原。德彪西的音乐对我来说一直是个挑战,它太依赖于“色彩”和“氛围”的营造,而传统的指法练习往往无法触及这种“印象派”的精髓。这本前奏曲集在处理那些全音阶、五声音阶以及不协和和弦时,提供了非常细致的触键指导,强调了“声音的浸润”而非“音符的颗粒感”。例如,在学习《水中倒影》时,书中对于如何用手掌的重量去“托起”声音,而不是用手指去“敲击”声音的描述,让我豁然开朗。它教会我钢琴不仅仅是黑白键的组合,更是一个可以制造水波、光影和雾气的调色盘。对于想深入探索二十世纪音乐语言的演奏者,这本教材无疑是打开“听觉想象力”的一把钥匙。
评分我最近入手了一本《巴赫二部创意曲与三部创意曲合集》,相比起那些充满炫技色彩的练习曲,巴赫的音乐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精神的洗礼。这本乐谱的排版做得非常用心,清晰的声部线条标注,即使是复杂的对位部分,也能一眼看出哪个声部是旋律的骨架,哪个是织体的补充。我过去在处理复调音乐时总感觉头重脚轻,两条甚至三条旋律线混成一团,但对照着这本选集认真研读,才发现巴赫的逻辑是多么严谨而优美。比如在练习某首三部创意曲时,我发现原来某个看似简单的经过句,竟然是另一条声部的高潮铺垫。这种发现的过程,比单纯的机械练习有趣多了。这本书更像是音乐分析的入门指南,它强迫你把注意力从单一的手指运动上解放出来,转而关注整体的音乐结构。对于想培养良好听觉习惯和深刻理解古典复调音乐的朋友,这套作品集无疑是提供了最纯粹的源泉,它对指法的要求虽然不像某些炫技作品那么极端,但对音乐思维的深度要求,却是最高的。
评分我一直认为,学习钢琴技术最枯燥的部分就是那些毫无情感色彩的音阶和琶音练习。然而,当我拿到这本《哈农钢琴练指法》的最新修订版时,我的看法有了彻底的改观。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仅保留了哈农原著那近乎军事化的严苛训练体系,还在每一组练习的旁边,加入了详细的“身体力学分析”和“演奏意图解析”。比如,在练习第30条关于快速音阶的练习时,过去我只是机械地重复,但修订版解释了如何利用手腕的微小旋转来减轻手指的负担,以及如何通过手臂的放松来保证速度的持久性。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让枯燥的练习瞬间变得有目的性、有“意义”了。我现在做哈农不再是完成任务,而是在雕琢我的手指肌肉,让它们更具弹性、更听话。这本书最大的功德是,它把纯粹的技术训练提升到了科学和艺术结合的高度,让练习者能更有效地投资自己的时间,打下未来演奏任何复杂曲目都需要的坚实基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