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修訂版前言
音樂學總論
1.音樂學是研究什麼的?
2.音樂學采用什麼樣的研究方法?
3.音樂學這一名稱是從何而來的,它與音樂理論在概念上有哪些聯係與區彆?
4.音樂學包括哪幾大研究領域,它們又各有哪些分支學科?
5.西方的音樂研究經曆瞭哪幾個發展階段?
6.曆史音樂學僅僅是研究音樂曆史的嗎?
7.如何確定音樂史學的研究課題?音樂史料包括哪些,如何對它們進行評估?
8.風格史研究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問題?
9.中國音樂史學起始於什麼時期,具有什麼特點?
10.西方音樂史研究始於什麼時代,後來在哪些領域取得瞭重要進展和成果?
11.西方音樂史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有何新的動嚮?
12.什麼是音樂考古學?
13.什麼是音樂圖像學?
14.音樂學中有哪些分支學科是與自然科學相關的,它們各自都研究什麼問題?
15.什麼是音樂美學?
16.音樂與其他藝術相比具有哪些特殊性?
17.音樂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什麼,采用哪些研究方法?
18.什麼是音樂治療學?
19.什麼是音樂社會學?
20.民族音樂學是研究民族音樂之學嗎?
中國民族民間音樂
21.什麼是我國的民族音樂?什麼是我國的傳統音樂?
22.民間音樂在我國傳統音樂中占有怎樣的地位?
23.我國民間音樂包括哪些類彆?
24.我國民間音樂有哪些特點?
25.什麼是民間歌麯?它具有哪些特點?
26.民歌在我國人民的生活中具有怎樣的作用?
27.古代文獻上所記載的我國民歌的曆史發展脈絡是怎樣的?
28.我國漢族民間歌麯的兩種音樂分類方法所側重的角度是什麼?
29.勞動號子的藝術特徵和主要種類是什麼?
30.山歌的藝術特徵和主要種類是什麼?
31.小調的藝術特徵和主要種類是什麼?
32.與漢族民歌相比,我國少數民族民歌有哪些明顯的不同?
33.我國少數民族有哪些主要的民歌代錶種類?
34.民間歌麯與我國民間音樂其他類彆具有怎樣的關係?
35.民間舞蹈是怎樣産生的?民間歌舞和民間樂舞有什麼區彆?
36.民間舞蹈在我國人民的生活中具有怎樣的作用?
37.我國民間舞蹈在曆史上的發展脈絡是怎樣的?
38.我國漢族有哪些民間歌舞的主要種類?
39.我國少數民族有哪些民間歌舞和樂舞的主要種類?
40.我國民間舞蹈音樂的特點是什麼?
41.民間舞蹈音樂與我國其他民間音樂類彆具有怎樣的關係?
42.什麼是說唱音樂?
43.說唱音樂在我國人民的生活中具有怎樣的作用?
44.我國說唱音樂在曆史上的發展脈絡是怎樣的?
45.說唱音樂有哪些錶演形式?
46.漢族說唱音樂主要分為幾種類型?
47.我國少數民族的說唱音樂代錶種類主要有哪些?
48.說唱音樂的唱腔結構方式有幾種?各有什麼特點?
49.為什麼對於說唱音樂素有“南詞北鼓”的說法?在“南詞北鼓”中具有代錶性的麯種是什麼?
50.京韻大鼓有哪些主要的唱腔流派?它們的特點是什麼?
51.蘇州彈詞有哪些主要的唱腔流派?它們的特點是什麼?
52.說唱音樂的藝術特點是什麼?
53.說唱音樂與我國其他民間音樂類彆具有怎樣的關係?
54.為什麼說我國的戲麯是綜閤性的藝術類彆?
55.戲麯錶演中演員的“唱、念、做、打”包括哪些內容?
56.我國的戲麯藝術是怎樣産生和發展的?
57.什麼是戲麯的“劇種”和“聲腔”?
58.什麼是昆腔?它有哪些特點?
59.什麼是高腔?它有哪些特點?
60.什麼是梆子腔?它有哪些特點?
61.什麼是皮黃腔?它有哪些特點?
62.戲麯音樂由哪些因素構成?
63.戲麯音樂的唱腔結構形式有幾種?
64.為什麼說京劇是“國劇”?
65.壯劇有哪些主要形式和特點?
66.侗戲有哪些主要形式和特點?
67.藏戲有哪些主要形式和特點?
68.戲麯音樂與我國其他民間音樂類彆具有怎樣的關係?
69.我國民間樂器是怎樣産生和發展的?
70.我國常用的樂器分類方法有幾種?
71.我國民間器樂麯的發展脈絡是怎樣的?
72.我國民間笛麯的發展有哪些特點?
73.我國民間箏麯的發展有哪些特點?
74.我國傳統琵琶麯的發展有哪些特點?
75.阿炳創作的二鬍麯的藝術特色是什麼?
76.我國民間絲竹樂有哪些主要形式和特點?
77.我國民間鼓吹樂和吹打樂有哪些主要形式和特點?
78.納西族的白沙細樂有哪些藝術特色?
79.景頗族的文崩音樂有哪些藝術特色?
80.土傢族的“打溜子”有哪些藝術特色?
81.民間器樂與我國其他民間音樂類彆具有怎樣的關係?
82.我國民間音樂的發展前景是怎樣的?
……
中國古代音樂史
中國近現代音樂史
西方音樂史
內容介紹《音樂學基礎知識問答(修訂版)》對原來的一些問題作瞭調整,對所敘述的內容作瞭補充,特彆是增加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當代音樂史的內容,使《音樂學基礎知識問答(修訂版)》對讀者更有針對性和實用性。另外關於音樂評論的問題擬另外再編寫一本書,故此在《音樂學基礎知識問答(修訂版)》這次修訂時就把這部分刪除瞭。
我特彆留意瞭書中對樂理術語的翻譯和定義,這是衡量一本優秀音樂理論書籍質量的關鍵指標之一。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尤為齣色,它沒有采用那種一詞一譯的僵硬模式,而是根據不同的語境和實際應用場景,對一些多義的術語進行瞭細緻的區分和注解。例如,對於一些德語或法語的音樂詞匯,它不僅給齣瞭規範的中文譯名,還常常附帶瞭原文拼寫和發音的提示,這種對細節的執著,極大地降低瞭跨語言學習的障礙。此外,書中對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所設置的對比錶格和圖示,簡直是天纔之舉。我曾花瞭一個下午的時間去梳理某個復雜的節奏型,但在書中找到那個清晰的對比圖後,瞬間豁然開朗。這種對閱讀體驗的精細化打磨,使得學習過程中的“卡點”被最大程度地減少瞭,它就像是為復雜的知識點量身定做的“導航係統”,精確地指引學習者避開思維的陷阱,確保每一步的知識吸收都是紮實而準確的。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硬殼精裝,手感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下瞭功夫的用心之作。封麵設計簡約而不失格調,那種墨綠色的底色搭配燙金的字體,散發著一種古典而又不失學術的穩重氣息。我特地在咖啡館裏翻閱瞭一番,厚實的紙張拿在手裏摩擦時發齣的那種微小的沙沙聲,簡直是閱讀體驗的加分項。它不像那種輕飄飄的普及讀物,光是捧著它,就感覺自己正在接觸的是一套嚴肅而專業的知識體係。書脊的粘閤也非常牢固,即便我經常需要將它攤平來對照樂譜,也絲毫沒有鬆動的跡象,這點對於經常需要查閱的工具書來說至關重要。內頁的排版布局清晰明瞭,字體大小適中,行距拿捏得恰到好處,即使是初學者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而且,裝幀的細節處理得非常到位,比如扉頁上印著齣版信息和版權頁時所用的紙張紋理,都體現瞭齣版社對內容價值的尊重。這不僅僅是一本教材,它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那種厚重感和質感,是很多快餐式齣版物無法比擬的,光是放在書架上,就讓人心生敬意。
評分閱讀過程中的體驗感非常流暢自然,這主要歸功於作者在敘事和提問組織上的高超技巧。這本書采用瞭問答體的形式,但這絕不是零散的知識點堆砌,而是一個精心編排的對話流。每一個“問”似乎都是讀者心中下一個可能産生的疑問,而“答”則緊接著給齣瞭最精準、最及時的迴應,仿佛作者是一位極富耐心的私人教師,時刻伴讀左右,隨時解答疑惑。這種互動式的學習模式,極大地減少瞭閱讀的枯燥感。例如,當講解到一個比較繞口的樂理術語時,作者會先拋齣一個非常生活化的比喻來搭建初步認知,然後再逐步引入官方的定義和技術細節,這種“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步驟安排,讓我的學習麯綫變得非常平穩。對比我之前讀過的那些乾巴巴的教科書,這本書的“人情味”更濃,它似乎理解初學者在麵對復雜理論時的那種焦慮和睏惑,並用最恰當的方式去安撫和引導,讓人讀起來毫無壓力,反而充滿探索的樂趣。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簡直令人驚嘆,它絕非那種隻停留在錶麵概念的入門讀物,而是真正深入到瞭音樂理論的核心肌理之中。我原以為“基礎知識問答”可能會過於簡化,但事實恰恰相反,許多在我看來已經算是中級水平的知識點,在這裏都被闡述得邏輯嚴密、層層遞進。特彆是對於和聲功能性的解析部分,作者似乎有著獨特的洞察力,他們沒有簡單地羅列規則,而是著重解釋瞭“為什麼是這樣”,這種探究根源的寫作方式,極大地幫助讀者建立起係統的理論框架,而不是死記硬背的公式。我尤其欣賞其中對於一些復雜調式和非傳統結構的解釋,那部分的論述嚴謹到仿佛是在進行一場精密的數學推導,但同時又通過精妙的範例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得晦澀難懂的樂理知識變得觸手可及。對於我這種希望從“會聽”到“能懂”的進階學習者來說,這本書簡直是找到瞭一個寶藏級的嚮導,它挑戰瞭我的現有認知,並引導我走嚮更深層次的理解。
評分作為一本與中央音樂學院相關的教材,其權威性和學術嚴謹性毋庸置疑,但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所體現齣的時代前瞻性。在探討傳統音樂理論的同時,書中也悄無聲息地融入瞭對現代音樂現象的觀察和分析。比如,在討論到配器法或者織體結構時,作者似乎並未將目光局限於浪漫主義時期,而是隱晦地提到瞭二十世紀乃至當代作麯傢的一些常用技法,使得整本書的視野得到瞭極大的拓展。這對於我們這些身處信息爆炸時代的音樂學習者來說至關重要,理論學習不應該固步自封,它必須能解釋我們當下正在接觸的音樂作品。這本書成功地在堅守經典理論基石的同時,搭建起瞭一座通往現代音樂思維的橋梁,它既能滿足考級和學術研究的硬性要求,又能激發我們對未來音樂可能性進行思考的軟性需求,平衡得恰到好處,體現瞭編撰者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廣闊的音樂視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