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基本理论
音高元素
键盘与八度音区
五线谱记谱法
大调音阶
大调调号
小调音阶
小调调号
音级名称
音程
纯音程、大音程、小音程
增音程与减音程
音程的转位
协和与不协和和声音程
小结
拓展学习
节奏元素
节奏
时值符号
拍子与速度
节拍
拍子的细分
单拍子拍号
复拍子拍号
拍号综述
更多的时值符号
小结
拓展学习
三和弦与七和弦概述
导言
三和弦
七和弦
和弦的转位
转位标记与数字低音
字母标记
在不同织体中辨识和弦
小结
拓展学习
大调和小调的自然和弦
导言
小调音阶
大调的自然三和弦
小调的自然三和弦
大调的自然七和弦
小调的自然七和弦
小结
拓展学习
自然三和弦
第五章 声部进行的基本原则
导言
旋律线
和弦的记谱
单个三和弦的声部写作
平行进行
小结
拓展学习
原位三和弦声部写作
导言
同和弦反复原位三和弦声部写作
根音四(五)度关系原位三和弦声部写作
根音三(六)度关系原位三和弦声部写作
根音二(七)度关系原位三和弦声部写作
乐器音域及移调乐器
小结
和弦外音(1)
导言
和弦外音分类
经过音
邻音
延留音与上行延留音
简单织体的修饰
数字低音与字母标记
小结
和弦外音(2)
倚音
规避音
邻音组
先现音
持续音
和弦外音分析中的特殊问题
小结
拓展学习
自然七和弦
V和弦
导言
声部进行的一般原则
原位V和弦
三声部中的V和弦
V和弦的其他解决
转位V和弦
V和弦
V和弦
V和弦
七音的到达
小结
II和弦与VII和弦
导言
II和弦
大调VII和弦
小调VII和弦
小结
……
半音体系(1)
半音体系(2)
20世纪音乐概述
练习册目录
部分基本理论
音高元素
节奏元素
三和弦与七和弦概述
大调和小调的自然和弦
自然三和弦
声部进行的基本原则
原位三和弦声部写作
和声进行与模进
三和弦的转位
三和弦的第二转位
终止、乐句、乐段
和弦外音(1)
和弦外音(2)
自然七和弦
V7和弦
n7和弦与vn7和弦
其他自然七和弦
半音体系(1)
副属功能(1)
十七章副属功能(2)
十八章自然和弦作为共同和弦的转调
十九章其他转调技术
二十章较大型曲式
五部分半音体系(2)
二十一章调式交替
二十二章那波里和弦
二十三章增六和弦(1)
二十四章增六和弦(2)
二十五章等音转换与等和弦转调
二十六章和声语汇的扩展
二十七章19世纪晚期的调性和声
六部分20世纪音乐概述
二十八章材料与技法
二十九章后调性理论
三十章新的趋向
巨牛图书专营店
我个人对这本书的编排逻辑感到非常欣赏,它不是那种把所有知识点一股脑堆砌在一起的“百科全书式”教材,而是采用了非常清晰的递进式结构。初学者可以从最基础的调性概念开始,稳扎稳打地建立起对传统和声的认知框架,每介绍完一个核心理论点,紧接着就会有相应的、难度适中的练习题进行巩固,这种“学一点,练一点,消化一点”的节奏感,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曲线的陡峭程度。而且,书中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比如大小调的色彩差异、功能和声的进行逻辑等,都有非常形象的比喻和详尽的图示来解释,不像某些枯燥的教材,只会抛出冷冰冰的规则。这种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让我们不仅仅是死记硬背规则,而是真正理解背后的音乐逻辑和美学原理,这才是音乐理论学习的精髓所在。
评分这本书在处理二十世纪音乐的部分,可以说做得非常大胆和前卫,这是我之前在其他教材中很少见到的深度和广度。它没有停留在仅仅介绍那几位耳熟能详的作曲家,而是细致地梳理了从印象主义的色彩探索,到序列主义的严谨结构,再到后来的极简主义和电子音乐的冲击,展示了音乐语言在现代社会语境下的巨大变革。作者在讲解十二音体系和音高矩阵时,那种抽丝剥茧的分析方法,让人茅塞顿开,原本感觉高不可攀的现代和声,在他们的笔下似乎也变得有迹可循了。更妙的是,书中穿插了许多经典现代作品的片段分析,哪怕是初次接触这些“怪异”声音的读者,也能通过这些具体的案例,感受到不同音乐思潮的独特魅力和时代背景下的必然性,这使得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而不是单纯的理论灌输。
评分从整体的教学理念来看,这本书展现出一种融合传统与面向未来的深刻洞察力。它坚守了建立扎实传统和声基础的重要性,深知没有坚实的根基,一切创新都将是空中楼阁,所以开篇对大小调体系的梳理极其严谨到位。然而,它又毫不保守地将目光投向了二十世纪乃至更远的音乐前沿,引导读者去理解音乐表达的无限可能性。这种平衡感是极为难得的,它既满足了古典音乐学习者的基本需求,又为那些对当代音乐创作有兴趣的年轻人打开了一扇窗。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进行了一次完整的音乐史和技法训练的巡礼,它不仅传授了“如何写好和声”,更重要的是启发了我们“如何去倾听和理解不同时代的音乐语言”,对于任何想要系统性提升音乐素养的爱好者或专业人士而言,这本书都称得上是一部不可或缺的里程碑式的教程。
评分关于练习册部分的设计,我必须给予高度评价,这才是真正考验一本教材功力的核心所在。这本练习册绝非简单地重复课本内容,而是巧妙地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的创作和分析任务中。例如,在学习完某个特定和弦转位后,练习题会要求你不仅要写出正确的和弦,还要在特定的旋律背景下进行功能性的调配,这极大地锻炼了我们的“音乐耳朵”和“手感”。更值得称赞的是,它的难度梯度设置得极为合理,从基础的四部和声解决到复杂的半音进行,再到需要运用现代和声技法的片段创作,每一步都像是精心设计的阶梯,推着学习者不断向上攀登。对于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来说,这本练习册提供了一个主动构建音乐思维的平台,让你不得不真正动脑筋去“做音乐”。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的设计风格简约而不失格调,那种淡淡的米色调配上深邃的字体,透着一股专业又不失亲和力的气息。打开内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印刷清晰锐利,即便是那些复杂的五线谱和和弦图示,也能看得一清二楚,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反复研习乐理细节的人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更不用提附带的那张CD,它的音质表现力非常出色,无论是对理论概念的示范演奏,还是练习曲的范例,都处理得干净利落,为我们理解抽象的乐理知识提供了绝佳的听觉参考,不像有些出版社的CD,音质粗糙,让人听了心里发毛,这张CD的用心程度,真的能感受到出版方对音乐教育的尊重与投入。光是这份对载体的精细打磨,就足以看出它在市场上的定位绝非泛泛之辈,是真正面向严肃学习者的工具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