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园林植物图鉴 闫双喜 刘保国 李永华

景观园林植物图鉴 闫双喜 刘保国 李永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闫双喜 刘保国 李永华 著
图书标签:
  • 园林植物
  • 景观植物
  • 植物图鉴
  • 园艺
  • 植物学
  • 园林设计
  • 植物识别
  • 闫双喜
  • 刘保国
  • 李永华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典则俊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4951282
商品编码:29876548120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3-02-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书名 景观园林植物图鉴
作者 闫双喜 刘保 李永华
定价 198.00元
ISBN号 9787534951282
出版社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2-01
版次 1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大16开 重量:2.020
版次:1 字数: 页码:
  插图






  目录

  内容提要
《景观园林植物图鉴》是一部景观园林植物分类及应用的工具书。全书包含景观园林植物160 科1 638 种(包括变种、变型及品种),同时命名了10 个植物新变种或变型,并配有3 000 余幅精美彩图,是一部集鉴赏价值与实用价值于一体、图文并茂的景观园林植物学术专著。本书重点介绍了景观园林植物的识别要点、分布、习性、繁殖及园林应用,为景观园林植物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书中裸子植物按郑万钧系统排列,被子植物按克朗奎斯特系统排列。本书不仅适合园林规划师、景观规划师、园林绿化工作者及广大植物爱好者阅读,同时也适合生物类、农林牧类和中草药学等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阅读。


  编辑推荐
《景观园林植物图鉴》通过对景观园林植物中文名、拉丁文名、英文名、科属、识别要点、分布、习性、繁殖及园林应用的简要介绍,为景观园林植物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因此,本书是一部集鉴赏价值与实用价值于一体、图文并茂的景观园林植物学术专著,向读者完整、系统地展示了园林景观园林植物丰富多彩的种类和应用,适合生物类、农林牧类和中草药学大专院校师生、城市规划和园林绿化工作者及广大植物爱好者阅读。

  作者介绍
闫双喜,河南卫辉人,1963 年10 月生,河南农业大学副教授,风景园林学科、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野生动植物利用与保护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植物利用与保护专业在读博士。在《植物分类学报》(SCI 收录)《生物数学学报》《植物学通报》《武汉植物学研究》《浙江农林大学学报》《西北植物学报》《农村生态环境学报》《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河南科学》等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58 篇。主编或参编的著作有《世界园林植物与花卉百科全书》《园林树大学》《观赏植物学》《树木学(北方本)》《园林树木识别与实习教程( 北方地区)》《河南主要种子植物分类》《河南木本植物图鉴》和《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等15部著作。科研成果曾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3 项和河南省自然科学学术论文5 项。
刘保,郑州市中牟县人,1975 年2 月生, 硕士,河南农业大学讲师 ,河南多源景观设计事务所总工,1999 年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学士学位,2008年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学位。在《中园林》《华中建筑》《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河南科学》等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10 余篇。主编或参编的著作有《郑州绿博园规划与设计》《城市景观设计》《世界园林植物与花卉百科全书》和《河南野生观赏植物志》等4 部。近年来参与实践和获奖项目有黄河小浪底坝顶工程环境设计 、郑州荥阳植物园总体规划设计、北京奥林匹克公寓景观规划设计、洛阳龙门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设计和宝鸡石鼓山公园规划设计等20 余项, 获奖数项。
李永华,1974 年生,生物学博士后,河南农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在园林植物的栽培生理, 菊花花期调控、采后保鲜、种苗工厂化生产等方面有研究。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有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菊花产业化技术与开发”、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特色花卉苗木新型盆栽基质的研究与利用”等5 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 项,鉴定科技成果4 项。主编或参编《庭院绿化与室内植物装饰》《河南野生观赏植物志》《园林苗圃学》等6 部教材或专著。在《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生态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40 余篇。


  序言

绿意盎然的诗篇:一本关于自然之美的精选集 这是一本献给热爱自然、醉心于园林艺术的读者的书。它并非是一本冷冰冰的植物名录,而是一场穿越四季、遍览芳华的视觉与感官盛宴。作者们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厚的学养,为我们徐徐展开了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画卷,让那些隐藏在寻常巷陌、深山野岭、名园古寺中的绿色精灵,以它们最迷人的姿态跃然纸上。 本书的内容,如同同一位饱经风霜的智者,娓娓道来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它没有刻意追求包罗万象的严谨,却在精选的篇章中,呈现出一种独特而深刻的美学追求。我们不会在这里寻觅到那些过于专业、晦涩难懂的学术论证,也不会看到过于冰冷、缺乏温度的科学数据堆砌。相反,这是一本充满人文关怀的书,它将植物从单纯的物种描述中解放出来,赋予它们鲜活的生命力,让它们在书页间呼吸、吐纳、绽放,甚至低语。 翻开这本书,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秘境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作者们对于“美”的独特理解。这种美,不是程式化的、千篇一律的,而是根植于自然造化本身的朴素与灵动。他们精挑细选的每一株植物,都蕴含着一份独特的韵味:或是高洁孤傲的傲骨,或是热情奔放的生命力,或是宁静致远的禅意,或是古朴典雅的韵味。这些植物,不仅仅是构成园林景观的素材,更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灵感之源。 作者们对于这些植物的描绘,可以说是“形神兼备”。他们不会仅仅停留在对植物形态的描摹,更着力于捕捉其内在的神韵。当他们描述一株古老的松树时,你仿佛能感受到它历经风雨的沧桑,听到它在风中低语的故事;当他们描绘一簇盛开的牡丹时,你仿佛能闻到那馥郁的芬芳,感受到那雍容华贵的生命张力;当他们描绘一丛翠竹时,你仿佛能听到那“沙沙”作响的低语,感受到那挺拔不屈的君子之风。这种描绘,超越了简单的视觉传达,触及到了植物的精神内核。 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作者们对于植物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植物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文化、情感紧密相连。作者们会在不经意间,引出那些与植物相关的历史典故、文学意象、民间传说,让读者在欣赏植物本身的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底蕴。例如,当他们介绍梅花时,不仅仅描绘其在寒冬中傲然绽放的姿态,还会谈及文人墨客对它的赞颂,那些梅花意象所寄托的坚韧不拔、清高孤洁的精神品质。这种对人与自然互动的探讨,使得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加立体和深刻。 此外,本书的叙述方式也极具匠心。它摒弃了枯燥乏味的学术腔调,采用了更加生动、亲切的语言。有时,它如同散文般婉约,抒发着作者对自然的深深眷恋;有时,它又带着一丝哲思,引人思考生命、时间与自然的奥秘。这种流畅自然的文笔,使得阅读的过程成为一种享受,而非负担。即使是对园林植物知之甚少的读者,也能在其中找到乐趣,被深深吸引。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当你漫步于一座精心设计的园林,看到一株形态优美的树木,或是一片色彩斑斓的花丛,你是否会希望了解它的名字,它的生长习性,以及它在园林中的意义?这本书,恰恰能满足你这份好奇心,并且给予你远超预期的收获。它会告诉你,这株树木是如何经过精心修剪,才能展现出如此优雅的姿态;这片花丛,又是如何巧妙地搭配,才能在不同的季节展现出不同的风采。它会揭示园林设计的智慧,让你看到植物不仅仅是自然本身,更是被人类匠心独运所点缀的艺术品。 本书的价值,还在于它能够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自然情怀。在日益钢筋水泥化的现代都市中,我们常常与自然渐行渐远。而这本书,就像是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干涸的心灵。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身边的绿色,发现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也许,它会让你在某个午后,驻足于一棵街边的树下,细细品味它的枝叶;也许,它会让你在周末,走进公园,用一种全新的眼光去欣赏那些熟悉的植物。它提醒我们,自然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热爱。 这本书并非一本“工具书”,它更像是一本“心之书”。它不以“大全”或“百科”自居,而是以一种更加个人化、更具情感温度的方式,与读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作者们将他们对植物的观察、感悟、热爱,毫无保留地倾注其中,分享给每一个愿意倾听的人。他们不是在“教导”你,而是在“邀请”你,邀请你一同走进这个充满绿意和生命力的世界。 书中对植物的介绍,虽然不求面面俱到,但却每一个都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挑选。这些植物,或是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或是承担着重要的园林功能,或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它们共同构成了自然景观的璀璨星河,它们之间的组合与搭配,更是展现了园林艺术的精妙之处。作者们用他们的眼睛,为我们捕捉了这些绿色生命的闪光点,用他们的文字,为我们讲述了它们动人的故事。 这本书的存在,就如同一缕穿过密林的光线,照亮了我们对自然之美的认知。它是一份珍贵的礼物,送给所有渴望与自然建立更深层连接的人。它会让你在日后的生活中,看到任何一株植物,都会多一份了解,多一份欣赏,多一份敬意。它会让你在设计或布置自己的空间时,多一份灵感,多一份巧思,多一份对生命的热爱。 这本身,是一本充满温度的书,是一本能够引起共鸣的书,是一本能够启发思考的书。它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处宁静的港湾,去感受那份来自大自然的纯粹与美好。它并非要传授给你多少具体的知识,而是要点燃你心中对自然的热爱,让你用一颗更加敏感、更加细致的心,去感受生命的力量,去欣赏造化的神奇。 在翻阅这本书的过程中,你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你会开始留意那些曾经被忽略的细节,你会对周遭的世界产生新的好奇。这,便是这本书最迷人的力量——它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让我们重新发现生活中的诗意与美好。它是一次关于“绿色”的深度探索,更是一次关于“生命”的温情对话。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愉快的学习经历。它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而是以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将丰富的植物知识呈现在读者面前。每一个植物条目都经过精心编排,无论是名称的准确性,还是信息的完整性,都做得非常到位。我尤其欣赏它在描述植物特性时,所使用的语言既专业又易懂,这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福音。书中对于每一种植物的生长习性、形态特征、应用价值等方面都有详细的介绍,这些信息对于我进行植物选择和搭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实际的园林实践中,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参考大量的植物资料,而这本书就提供了一个非常可靠和便捷的平台。它让我能够更精准地把握不同植物的适生环境和观赏周期,从而更好地实现景观设计的预期效果,让每一处绿意都能恰到好处地融入整体的园林空间。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循序渐进,让我能够轻松地找到我需要的植物信息。它不仅仅是收录了大量的植物种类,更重要的是,它在信息的组织和呈现上,展现了高度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我发现,书中的分类方式非常科学,能够让我快速地定位到某一类植物,或者是在不同植物之间进行对比和学习。每一个植物的介绍,都包含了一系列关键的识别信息,比如叶形、花色、果实、树皮等,这些细节的描绘,对于实际辨认植物至关重要。而且,它还会提及一些植物的栽培要点和养护技巧,这对于那些想要将这些植物引入自己花园的读者来说,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帮助。我曾经在实际操作中遇到过一些关于植物选择的困惑,这本书就成为了我解决问题的得力助手,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也让我对园林植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让人眼前一亮,那种自然的色彩搭配,以及精致的植物插画,让人立刻感受到一种宁静祥和的学术氛围。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也非常棒,印刷清晰,图片色彩饱满,细节呈现得淋漓尽致,这对于一本图鉴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我尤其喜欢它装帧的方式,平铺的时候非常方便,可以一边翻阅一边比对,不会出现合页的情况,这在实际操作中大大提升了使用体验。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摆在书架上,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一次翻开,都能从中汲取到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知识的热爱,仿佛置身于一片生机勃勃的植物王国,感受着它们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美。我一直对植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园林设计和景观营造方面,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那些在自然界中默默奉献的美丽生命。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种对自然美学的启发。它让我看到了植物在景观设计中扮演的至关重要的角色,以及它们所能创造出的无限可能。书中对每一种植物的描述,都充满了诗意和韵味,仿佛在讲述着它们的故事。我开始更加留意身边的植物,开始欣赏它们独特的美,开始思考它们在不同季节的变化。这种对植物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悟,让我对景观设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发现,好的景观设计,不仅仅在于硬质景观的构思,更在于软质景观的巧妙运用。而这本书,就是我学习如何运用这些“软质景观”的绝佳教材。它让我能够更好地把握植物的色彩、形态、质感和季相变化,从而在我的设计中,创造出更具生命力、更富有层次感的园林空间。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为我解决了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我一直希望能够系统地学习园林植物相关的知识,但市面上同类书籍良莠不齐,很多时候难以找到一本真正高质量、有价值的参考书。而这本《景观园林植物图鉴》则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内容丰富,而且信息权威,每一个条目都经过严谨的考证,让我能够放心大胆地使用其中的信息。我特别喜欢它在配图上的用心,每一张照片都清晰地展示了植物的典型特征,让我能够一目了然地辨认。这种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效率和乐趣。在实际的园林设计项目中,我经常需要查阅大量的植物资料,以确保我的设计方案既美观又实用,这本书就成为了我不可或缺的工具。它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做出植物选择,也让我对园林植物的认知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