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我们都是自己的陌生人
定价:28.00元
作者:(美)迈尔斯,沈德灿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115270276
字数:140000
页码:15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200kg
编辑推荐
当今版税收入**的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数十年心血之力作!国外心理学超级畅销书《社会心理学》**改编,翻译流畅,图文并茂,全彩印刷!我们对于自己的感觉和预测为何经常是错误的?自信与自卑为何总是相伴而生的?为什么人们总是以自我美化的方式看待和表现自己?我们如何成了自己*熟悉的陌生人呢?《我们都是自己的陌生人》不同于当前市面上那些从纯个人主观的角度来描述自我认知的书籍,其内容全部来自有据可查的研究事实,综合了心理学家数十年对大众群体的研究成果,以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形式展示了心理学家对于自我的**认识,论述准确,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更多心理学好书尽在: href=#>'static../topic_custom/publication/2272_220082.shtml'>static../topic_custom/publication/2272_220082.shtml
内容提要
“我是谁”既是困惑古今哲人、思想家的永恒问题,也是每个普通人在生活中都会面对的问题。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当今的心理学图书市场大都被一些“伪心理学”之作所占据,而对这些成果视而不见。
本书改编自全美畅销教材《社会心理学》,剔除了原著中过于学术性的内容和元素,撷取了读者感兴趣的有意思的主题,分别从“自我概念”、“有意识的自我控制”、“自尊”、“自我服务偏见”、“自我表现”等五个方面,展示了心理学中关于自我认知的科学原貌。全书图文并茂,全彩印刷,内容严谨,但绝不乏味。
本书献给每一个在人生中不断求索、奋进的人:知自己、靠自己、做自己!
目录
作者介绍
戴维·迈尔斯
当今版税收入高的心理学家,在霍普学院担任了三十余年的John DirkWerkman心理学教授。作为一名杰出的研究者,他因对群体极化的研究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高尔顿奥尔波特奖。迈尔斯曾在30多种科学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包括世界学术刊物《科学》。他所撰写的《心理学》是当今畅销的心理学导论性教材,600多万学生在用它来学习心理学。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吸引人,带着一种淡淡的忧郁和思考。打开来,故事像一条缓缓流淌的溪水,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却能在字里行间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被细腻地描绘出来,那些隐藏在生活琐碎之下的迷茫、挣扎、以及渴望被理解的情绪,都像潮水一样涌来。我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影子投射进去,仿佛书中的人物就是我,或者是我曾经认识的某个人。作者的文字功底很深厚,善于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情感,用平实的语言勾勒出复杂的心理图景。有些段落,我会反复阅读,体会其中微妙的含义,仿佛在品味一杯醇厚的茶,越品越有味道。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那种看似亲近却又疏远的微妙界限。它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却引人深思,让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去发现那些被忽略的,属于我们自己的“陌生人”的存在。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非常巧妙,虽然是以个人的视角展开,但却巧妙地编织了多条线索,让整个故事显得层次丰富。我喜欢作者在叙事上的留白,很多地方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和想象。这种互动式的阅读体验,让这本书更具吸引力。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它揭示了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之间,也可能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隔阂。我们用语言交流,却常常无法真正触及对方的内心。这种疏离感,在现代社会中似乎越来越普遍。这本书并没有贩卖焦虑,而是以一种温和的态度,引导我们去正视这些问题,去思考如何与自己相处,以及如何与他人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深夜里的一盏孤灯,虽然微弱,却能照亮前行的路。它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却有着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作者的文字朴实无华,却字字珠玑,每一个字都仿佛经过深思熟虑。我喜欢书中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那些隐匿在日常之下的孤独、迷茫、以及对爱和连接的渴望,都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在茫茫人海中寻找着能够停靠的港湾。而那个最熟悉的陌生人,或许就是我们自己。它提醒我们要多关注内心的声音,去理解和接纳那个不完美的自己,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一种非常独特的阅读体验,它不像大多数畅销书那样,用强烈的戏剧冲突来吸引读者,而是以一种更加内敛、更加平和的方式,缓缓地铺展故事。我喜欢这种“慢阅读”的感觉,它给了我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和思考。作者的文字很有画面感,我仿佛能看到书中的场景,感受到人物的情绪。尤其是在描写主人公内心的纠葛时,那种细腻的笔触,让我感同身受。很多时候,我都会停下来,想象自己如果处在主人公的位置,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其实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那里住着一个我们自己也不太了解的“陌生人”。我们渴望被理解,却又害怕完全暴露自己,这种矛盾的状态,在书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脑海中回荡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氛围,一种介于疏离和亲近之间的感觉。作者似乎擅长描绘那种“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的人际关系,以及个体在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孤独感。故事中的人物,每一个都活得那么真实,他们的对话,他们的沉默,都充满了生活的痕迹。我尤其欣赏作者对细节的捕捉,比如一个眼神,一个微小的动作,都能传递出丰富的情感信息。这些细节堆叠起来,构成了人物立体而饱满的形象,也让我对他们产生了深深的共情。这本书让我反思,我们是不是常常带着一副面具生活,用看似坚强的外壳包裹着内心的脆弱?我们是不是在不断地扮演着各种角色,以至于迷失了真正的自我?它没有宏大的叙事,却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像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窥探到人心的深处,那些不为人知的角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