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心理学:如何让沟通简便高效(双色) 9787121217616 电子工业出版社

我爱心理学:如何让沟通简便高效(双色) 9787121217616 电子工业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苏拉 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沟通技巧
  • 人际关系
  • 高效沟通
  • 自我提升
  • 情绪管理
  • 双色印刷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实用指南
  • 职场沟通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花晨月夕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17616
商品编码:29884381908
包装:简装
出版时间:2014-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我爱心理学:如何让沟通简便高效(双色)

定价:38.00元

作者:苏拉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12121761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简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世界上会说话的人都在用的心理学技巧!超给力的沟通心理学技巧!

内容提要


如何用语言更好的表达自己,如何十分自然地说出对方爱听的话,如何在人际交往中提升自己的魅力,如何通过语音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些沟通中的技巧,都可以在本书中学得到。
  本书教会读者简单高效的沟通心理学,通过微博的形式,帮助读者掌握一套实用的表达技巧,从而在与人沟通时,能够更有效地传递自己的想法,提升自己的说服力,终得到简便高效的沟通效果。

目录


Part
先改变自己,才能搞定对方
001 印象让你赢前面
002 培养你的优良气质
003 微笑是人际交往的敲门砖
004 好的人际关系,从称谓开始
005 推销自己,学会包装
006 像手捧金砖一样递出名片
007 用你的自信,赢得他人的信任
008 大方得体,才能更受欢迎
009 豁达是社交的步
010 抱怨,是懦夫的表现
011 好心态,才会有好关系
012 幽默感减少距离感
013 告别社交心理障碍
014 用你的阳光照亮周围
015 低头示弱也是胜利
016 抬杠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017 说话不揭人短
018 说对话才能做对事
019 赞美是一堂必修课
Part
给任何人“一见如故”的感觉
020 管理印象通往成功
021 谈话是通往陌生人心灵的桥梁
022 共同点让你谱出友谊
023 自我介绍让你更出彩
024 记住名字是愉快交往的开始
025 你的社交半径有多长
026 学会和陌生人说话
027 朋友来源于陌生人
028 寻找同陌生人交谈的突破口
029 推销自己不怕被拒绝
030 良好关系可从这里开始
031 投其所好才会有好效果
032 交谈时的加分原则
033 语言也需要包装
034 控制好说话的节奏
035 微笑助你更加成功
036 肢体语言让沟通更有效
037 目光是心灵的语言
038 你会打手势吗
Part
如何做到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039 看人说话才能说对话
040 你知道他们的差别吗
041 良好沟通才能共赢
042 让同事关系融洽
043 对待上司的迂回战略
044 批评下属有技巧
045 谦虚方能赢得尊敬
046 忠言有时无须逆耳
047 讲故事能帮你感动人心
048 谈判艺术帮你搞定客户
049 说服客户要攻心为上
050 努力满足客户的需求
051 争吵不会给你带来帮助
052 巧妙处理异议
053 不要吝惜赞美和鼓励
054 谈情必须把握分寸
055 小玩笑让夫妻关系和睦
056 美好家庭离不开沟通
Part
幽默会让对方放松警惕
057 你误读了幽默的含义吗
058 幽默的特性
059 幽默的品位
060 幽默的色彩
061 幽默是一种语言技巧
062 幽默会给你不同的人生
063 做一个有幽默感的人
064 注意幽默的误区
065 看准对象再谈幽默
066 后天努力也可学习幽默
067 时代要求追上幽默的步伐
068 幽默为你开启爱情之门
069 用幽默推销你自己
070 用幽默提高生产力
071 用幽默化解困境
072 听觉与视觉可共同表现幽默
073 幽默为你的成功增加筹码
074 幽默是的必修课
Part
赞美是攻占对方心理的利器
075 你会赞美吗
076 没有人能逃脱甜食诱惑
077 赞美不只是说好话
078 赞美要到“点子”上
079 赞美要有新意
080 根据对象给予赞美
081 赞美女人的艺术
082 赞美也有保质期
083 借题发挥,让赞美更加自然
084 赞美从递名片开始
085 否定和烘托也是赞美技巧
086 间接赞美可让效果加倍
087 让对方看到真诚的赞美
088 赞美要适可而止
089 以己为镜赞美他人
090 抬高别人需放低自己
091 具体的赞美可让效果倍增
092 给失势的人多一点赞美
Part
低头示弱,赢得主动权
093 立身处世先学会低头
094 低头示弱助你走向成功
095 主动示弱并不是坏事
096 能屈能伸方成大事
097 留下好的交际感觉
098 缺点让你短处变长处
099 从容应对流言
100 不要自作聪明
101 要有自知之明
102 在忍耐中等待时机
103 做事要低调
104 喜怒不形于色
105 学着接受他人缺点
106 在口舌之争中全身而退
107 专注事件本身
108 做事要不卑不亢
109 以弱胜强并非不可能
110 放弃也是种智慧
Part
注重礼尚往来,关系才有未来
111 朋友多了,路才好走
112 眼神交流是礼仪课
113 人靠衣装
114 一举一动彰显仪态
115 说话中的礼
116 邀请的礼仪与禁忌
117 接打电话的礼仪
118 登门拜访的礼仪细节
119 出席会议的礼仪
120 宴会派座请记清方位
121 酒桌上的礼仪
122 学会说祝酒词
123 会劝酒才能喝出真感情
124 礼物是沟通感情的良方
125 掌握送礼的技巧
126 投其所好才能顺利送礼
127 把握送礼时机和场合
128 送礼不妨打出亲情牌
Part
让对方被你引导的微心理
129 冷静是心理引导的开头
130 攻心要从自身心理做起
131 利用机遇才能乘势而上
132 引导他人要从了解心理开始
133 特殊心态吸引人
134 攻心为上要以情为先
135 学会换位思考
136 突破他人心防
137 心理博弈的绝招
138 读懂弦外之音
139 帮助与接受帮助
140 屈服不如心悦诚服
141 让他人畅所欲言
142 巧妙让别人接受建议
143 谦卑可化解他人敌意
144 用心理引导让对方说“是”
145 以问题开启沟通
146 提问让你拥有主动权
Part
销售与谈判,实际上就是玩心理
147 买与卖之间的销售谈判
148 谈判中的角色及策略选择
149 谈判时要摸清底牌
150 善用首因效应
151 销售中的焦点效应
152 “占便宜”的客户心理
153 弱化客户的投入心理
154 别让价格把你打倒
155 避免谈判僵局
156 “效应”让你事半功倍
157 帮助客户就是为自己谋利
158 客户也同样精明
159 用人情换成功
160 善用投射效应
161 欺只会自食其果
162 欲擒故纵不吃亏
163 嗅出谈判中的危险信号
164 掌握谈判主动权
Part
找到关键点,对方就无法说“不”
165 说服力是成功的基石之一
166 找准沟通突破口
167 五招让你的说服力大增
168 说服之前先挫锐气
169 说服≠争吵
170 说服不是强迫
171 交谈的一些注意事项
172 巧妙应用相似原理
173 说服的基础是了解对方
174 优势问题帮你说服对方
175 独辟蹊径抓住软肋
176 和对方保持一致
177 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
178 站在对方的立场
179 这些信号告诉你“停止!”
180 说服对方的迂回策略
181 远离谈话僵局
182 让别人接受批评
183 巧借外力让对方无法拒绝
184 让别人喜欢你

作者介绍


苏拉,长期从事行为、情绪心理学研究,《我爱心理学》系列丛书主编,知名博主和作家。

文摘


序言



书籍简介:《高效人际交往的艺术:掌握沟通的底层逻辑与实战技巧》 作者: [请在此处填写作者姓名] 出版社: [请在此处填写出版社名称] ISBN: [请在此处填写ISBN] 出版时间: [请在此处填写出版时间] --- 内容概述 在信息爆炸、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个人的职业发展、家庭幸福乃至内心满足感。然而,许多人在日常交流中仍旧感到困惑:为什么精心准备的谈话会陷入僵局?如何才能准确理解他人的真实意图?如何有效地化解冲突,建立深层次的信任关系? 《高效人际交往的艺术:掌握沟通的底层逻辑与实战技巧》并非一本停留在表面技巧的“话术大全”,而是一本深入探究人类心智运作模式、情感传递机制以及语言构建过程的工具书。它旨在帮助读者跳出“说得多不如做得好”的思维定式,转而关注“说得对,才能做得好”的核心理念。本书从神经科学、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的交叉视角切入,系统性地梳理了有效沟通的四大支柱:感知、解码、编码与反馈,并提供了大量可立即应用于职场、家庭和社交场合的实用模型和练习。 本书的核心宗旨是:沟通的本质并非信息交换,而是意图的有效植入与情绪的良性互动。只有理解了沟通的“底层逻辑”,才能真正做到“简便高效”。 --- 第一部分:沟通的基石——理解信息传递的非线性本质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认识到,我们习以为常的线性沟通模型(我说你听)在复杂的人际互动中是何等脆弱。我们将深入探讨影响信息接收的五大“噪音”来源: 1. 认知偏差的迷雾: 介绍确认偏误、锚定效应和基本归因错误如何在沟通开始前就扭曲了我们对信息源的判断。例如,为什么我们更容易相信与我们观点一致的发言者,即便其论据薄弱? 2. 情绪的预设滤镜: 探讨情绪状态(无论是发言者还是倾听者)如何充当第一道防线。当人们处于防御或焦虑状态时,大脑会自然地忽略建设性意见,只捕捉威胁信号。本书提供了一套“情绪降温”的微表情识别与即时回应机制。 3. 沉默的语言学: 强调“不说话”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沟通形式。我们将分析停顿、语速、音调变化(副语言信息)在传递权威、谦逊或不确定性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并指导读者如何审视自己的“沉默语境”。 4. 符号与语境的断裂: 分析跨文化、跨代际沟通中,常用词汇和手势如何因缺乏共同语境而产生歧义。重点分析了“专业术语”在非专业场景中如何造成沟通的灾难性失败。 --- 第二部分:解码的艺术——深度倾听与意图挖掘 高效沟通的核心能力在于接收端,即“倾听”。本书将倾听提升到一个科学层面,不再视其为单纯的“等待对方说完”,而是主动的“构建理解”过程。 1. 超越复述的深度倾听模型(SDL): 介绍一种三层倾听结构:记录事实(Level 1)、理解感受(Level 2)和确认动机(Level 3)。只有当听者能准确复述出发言者的“为什么”(动机和需求),沟通才算真正完成。 2. 提问的结构化力量: 区分开放式、封闭式、引导式和探查式提问的适用场景。重点介绍“好奇心驱动的探问链”——如何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跟进问题,帮助对方自己发现问题的核心,从而避免将解决方案强加于人。 3. 非语言线索的整合分析: 提供了详尽的身体语言分析框架,超越了“交叉双臂=防御”的简单标签化判断。我们关注的是:肢体语言与口头表达的不一致性,这才是发现真实意图的关键信号。 --- 第三部分:编码的策略——清晰、有说服力的表达构建 当信息传递方需要清晰地表达复杂观点或提出请求时,如何确保信息不失真、直达人心?本部分侧重于表达的结构优化和影响力塑造。 1. “电梯演说”的精炼之道: 教授如何用“SCQA”(情境-冲突-疑问-答案)框架,将复杂的项目背景压缩成30秒内清晰、引人入胜的陈述。 2. 逻辑链条的可视化: 介绍如何使用“金字塔原理”的变体,确保论点层层递进,支撑有力。特别针对技术人员和需要跨部门汇报的场景,提供将数据转化为故事的叙事结构。 3. 建设性反馈的“三明治”之外: 批判性地审视传统的反馈模型,提出以“影响”为核心的反馈框架。核心在于:描述行为(而非评价人)、解释行为带来的具体影响、并共同商议未来预期,使反馈成为改进的催化剂而非指责的工具。 --- 第四部分:复杂情境的导航——冲突管理与关系维护 人际沟通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在于处理分歧和压力。本书提供了系统性的工具来应对高风险对话。 1. 冲突的“共同敌人”视角: 引导读者将冲突视为需要双方共同解决的“外部问题”,而非“你对我错”的权力斗争。介绍“去人性化”冲突的技巧,将焦点从对人的指责转移到对流程或结果的优化上。 2. 拒绝的艺术与界限的建立: 详细阐述如何在不损害关系的前提下,坚定而礼貌地拒绝不合理的要求。重点在于清晰表达“我不能做什么”背后的“我需要保护什么”(如时间、资源或承诺)。 3. 信任的“小额定投”: 探讨信任的累积效应。信任不是一次性给予的,而是通过一系列“小额、可靠的交付”逐步建立的。本书提供了一套衡量和修复关系中信任赤字的实用检查清单。 --- 结语:从知道到做到——持续精进的实践路径 本书的最终目标不是让读者拥有“完美”的沟通能力,而是建立一个持续反思、自我修正的沟通系统。随书附赠的“沟通日志模板”和“每周反思清单”,鼓励读者将书中学到的模型投入到实际生活中的每一次对话中,真正将理论内化为本能的反应。 《高效人际交往的艺术》是送给所有渴望提升自我影响力、渴望减少人际摩擦、并希望在复杂社会结构中游刃有余的人的必备指南。它教导的不仅仅是“说什么”,更是“如何成为一个更好、更清晰的连接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就是沟通领域的“圣经”!我本身从事的是一个需要大量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所以一直都在寻找能够提升沟通效率的书籍。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作者在书中不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各种心理学原理,更将这些理论转化为一套非常实用的沟通方法论。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情绪管理”的部分,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教我们压抑情绪,而是告诉我们如何识别自己的情绪,并以一种健康的方式表达出来,同时也要学会理解和接纳他人的情绪。我曾经遇到过一个非常棘手的客户,每次沟通都充满了火药味,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尝试用书中的“积极反馈”技巧,在指出问题的同时,也肯定客户的付出,结果客户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之间的沟通也变得顺畅了很多。而且,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也非常好,双色印刷的设计,让每一个重点都能够被快速捕捉到,不会因为信息量太大而感到混乱。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幽默风趣,即使是讲解比较严肃的心理学概念,也不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让我学会了如何在人际交往中更好地保护自己,同时又能与他人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改善沟通,提升人际关系的人。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沟通可以这么简单!作者用非常接地气的语言,把一些深奥的心理学理论,比如“镜像神经元”、“认知失调”等,解释得如同在与老朋友聊天一般。书中提供的沟通技巧,更是实用得让人惊叹,完全可以“即学即用”。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平时不太擅长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在面对一些社交场合时会感到焦虑。这本书就像是一本“沟通宝典”,它教会我如何在不改变自己的前提下,更自信、更有效地与人交流。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非暴力沟通”的阐述,作者通过大量的真实对话案例,让我明白了如何用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时又不伤害对方。我尝试了书中的一些表达方式,比如在工作中,当我发现同事犯了一个小错误时,我不再直接指出,而是先肯定他之前的努力,然后再委婉地提出建议,结果同事非常乐于接受,并且主动寻求改进方法。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的沟通能力,更重要的是,让我变得更加自信,也更愿意主动与人连接。双色印刷的设计也让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迅速抓住重点,效率非常高。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读过的最实用、最有价值的一本书籍之一。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耳目一新的书。我原本对心理学有些望而却步,觉得它过于理论化,与我的生活距离遥远。然而,《我爱心理学:如何让沟通简便高效》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作者以一种极其亲切、贴近生活的方式,将复杂的心理学概念变得生动有趣。书中的案例都非常接地气,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让我读着读着就忍不住点头赞同,甚至会思考自己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倾听的艺术”的章节,作者详细阐述了有效倾听不仅仅是用耳朵,更需要用脑子去理解,用心地去感受。通过书中的练习,我发现自己在与家人沟通时,似乎更能捕捉到他们真实的需求和感受,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实用性,它没有给我空洞的理论,而是提供了可以直接应用到生活中的沟通技巧。我尝试了书中的一些方法,比如在表达不同意见时,先承认对方的观点,然后再陈述自己的看法,这样一来,对方的抵触情绪就小了很多,沟通也变得更加顺畅。双色印刷的设计也为我的阅读增添了不少便利,重要的信息一目了然,让学习效率大大提升。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良好的沟通并非天生,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宝贵技能。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近期阅读的“宝藏”!一开始只是被它明亮的封面和“双色”的标注吸引,以为会是一本比较轻松有趣的书。没想到翻开之后,就被作者的文字功底深深折服。她/他能把一些看似枯燥的心理学原理,用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阐述出来,仿佛是在跟一位老朋友聊天,娓娓道来。书中大量的案例分析,都来源于现实生活,贴近我们的日常,让我读起来非常有代入感。比如,在讲到“非暴力沟通”时,书中列举的夫妻争吵、职场冲突的例子,简直就是我曾经经历过的场景,让我瞬间明白自己当时为什么会陷入僵局,又该如何去化解。而且,作者并没有一味地灌输理论,而是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沟通技巧和练习方法。我尝试了书中的一些建议,比如在回应对方时,先倾听,再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直接评判,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原本以为很难沟通的朋友,竟然变得愿意倾诉,原本紧张的家庭关系也缓和了不少。这本书真的让我看到了沟通的另一种可能,原来它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复杂,只要掌握了方法,就能事半功倍。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积极倾听”的部分,作者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倾听的真谛,原来倾听不仅仅是用耳朵,更是用心。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非常精美,双色印刷让阅读体验更加愉悦,每当翻开它,都能感受到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

评分

说实话,我当初买这本书,完全是冲着“心理学”这三个字去的,想了解点心理学的知识,但又害怕过于专业晦涩的内容。这本书的标题“我爱心理学:如何让沟通简便高效”正好戳中了我的痛点。拿到书后,我最先注意到的是它的排版,不得不说,双色印刷的设计真的太棒了!它让书本的层次感一下子就出来了,重要的概念、关键词都用醒目的颜色标注出来,即便是在光线不好的地方阅读,也不会感到疲惫。而且,作者的文笔非常朴实,没有那些华丽辞藻,但每一个字都透露着真诚和智慧。书中并没有给我一种“教导”的感觉,更像是作者在分享她/他多年来在沟通领域的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于“同理心”的阐述,作者用了一个非常贴切的例子,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有时会觉得对方不理解自己,而当我们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时,很多误会都会迎刃而解。书中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具体的沟通场景演练,比如如何拒绝不合理的要求,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难题。我尝试了书中的一些小技巧,比如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先说“我感觉…”而不是“你总是…”,效果真的非常明显,对方不再那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反而更愿意听我把话说完。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沟通技巧,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理解他人、如何建立健康人际关系的心灵指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