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国岳麓书社 周读书系 传习录/周读书系9787553805061王阳明,撰,作

正版国岳麓书社 周读书系 传习录/周读书系9787553805061王阳明,撰,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阳明,撰,作 著
图书标签:
  • 王阳明
  • 传习录
  • 国岳麓书社
  • 周读书系
  • 明朝
  • 哲学
  • 心学
  • 经典
  • 文化
  • 古籍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玄岩璞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岳麓书社
ISBN:9787553805061
商品编码:29903782930
包装:简装
出版时间:2016-05-01

具体描述

【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包含(二手旧书、新书)均为正版,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为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二手书籍,8成新左右,不缺页,不影响阅读和使用,发货前会再次检查。

二手书籍,没有光盘、学习卡等附带产品。

二手书籍,或多或少都有笔记和重点勾画,比较挑剔和习惯用新书的买家请谨慎购买。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岳麓书社 周读书系 传习录/周读书系

定价:12.00元

作者:王阳明,撰,作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5380506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简装

开本:其他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哲学著作。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不但全面阐述了其思想,也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儒学经典与人生智慧:国学经典导读与实践 本书旨在带领读者深入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聚焦于那些对后世思想产生深远影响的儒家经典著作。它不是对某一部特定著作的逐字解读,而是一部宏观的、旨在构建系统性儒学认知框架的导读手册。 第一章:先秦思想的源流与奠基 本章追溯儒家思想的萌芽与早期发展,重点阐释其思想体系的结构性基础。 一、孔子思想的“仁”与“礼”的辩证统一: 详细探讨孔子“仁”的核心内涵,即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推己及人的道德原则。分析“礼”作为实现“仁”的外在规范和实践路径的重要性。通过对《论语》中相关语录的梳理,揭示二者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体修养中的互补关系,而非简单的对立。 二、孟子的性善论与民本思想: 深入剖析孟子提出的“性善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即“四端”如何内在地构成了人向善的潜能。阐述其“仁政”思想,特别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理念,如何超越了单纯的政治主张,上升为一种深刻的社会伦理关怀。 三、荀子的性恶论与隆礼重法: 对比孟子的性善论,本章详述荀子“性恶论”的出发点——人性的自然欲望需要后天的教化和规范来约束。重点分析荀子对“礼法”的推崇,认为“礼”是社会规范的制度化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 四、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与格局: 简要概述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生态位,与其他诸子学派(如道家、法家、墨家)的对话与冲突。理解儒家思想是如何在激烈的思想竞争中确立并不断完善其主流地位的。 第二章:汉代独尊与经学义理的构建 本章聚焦于儒家思想如何成为国家正统意识形态,并在经学体系中得到系统化阐释。 一、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与融合: 探讨汉代儒学的“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争。重点剖析董仲舒如何将阴阳五行学说融入儒家伦理,构建出“天人感应”的理论体系,从而赋予皇权以神圣的合法性基础,实现儒学与政治权力的深度结合。 二、经学的地位与治学范式: 阐释“五经”在汉代教育和选拔官员中的核心地位。《诗》《书》《礼》《易》《春秋》不仅是文献,更是阐释宇宙秩序和社会规范的典范。介绍汉代经学家严谨细致的训诂学方法,以及这种方法对后世学术风气的影响。 三、儒家伦理体系的深化——“三纲五常”的初步确立: 分析汉代学者如何将孔孟的道德要求固化为稳定的社会伦理结构,尤其是“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在维护等级秩序方面的作用,以及“五常”(仁、义、礼、智、信)作为个体道德实践的核心标准。 第三章:魏晋玄学与儒学的反思性转向 在汉代经学体系僵化之后,魏晋时期的思想界出现了一股强烈的反思浪潮,这股浪潮深刻影响了后来的儒学走向。 一、玄学的兴起与对儒家清谈的批判: 探讨以老庄思想为基础的玄学如何兴起,以及士人们如何通过“竹林七贤”式的行为和言论,对汉代以来刻板、繁琐的经学解释体系表达不满。 二、儒家对魏晋思潮的回应: 分析部分儒家学者如何在保持基本伦理框架的前提下,借鉴玄学的“名教与自然”讨论,对儒家伦理的僵化之处进行疏导和柔化,试图在维护社会规范与追求个体精神自由之间寻找平衡点。 第四章:宋明理学的集大成与内在超越 本章是全书的重点,旨在阐述儒家在宋代重塑过程中,如何实现了从外在规范到内在心性的根本性转化。 一、宋代儒学的复兴背景: 解释理学(或称道学)兴起的历史动因,即对佛教和道教超越性哲学的吸收与回应,以及重塑儒学自身解释世界能力的需求。 二、程颢、程颐的“天理”论: 详细阐述“理”的概念,即宇宙万物的根本秩序和道德准则。分析程氏兄弟提出的“格物致知”的早期形态,强调通过对事物的体察来把握内在的“天理”。 三、朱熹的集大成:客观的“理”与主观的“心”的结合: 深入剖析朱熹集理学之大成,系统阐述其“理气论”——“存天理,灭人欲”。重点解析其“格物致知”的最终目标是穷尽一切事物之理,从而达到对“天理”的彻底明了。同时,也需客观评价其伦理纲常的严苛性对后世社会的影响。 四、陆九渊的心学先声: 介绍陆九渊“心即理也”的开创性主张,强调真理并非外在于人的事物,而是内在于人的本心之中,为心学的蓬勃发展埋下了伏笔。 第五章:心学的实践哲学与知行合一的境界 一、王阳明的历史定位与心学体系的建立: 强调阳明学是宋明理学的又一高峰,其核心在于对朱熹客观唯心主义的修正与突破。 二、心即理的内涵与外延: 阐释“心即理”的真正含义——人人本具的良知,即是天理,无需向外求索。这一思想极大地解放了个体的道德主体性。 三、知行合一的实践路径: 详细解析“知行合一”的必要性,它否定了“知而不行”的空谈,强调真知必然包含履行的意愿与实践。通过对具体实践方法的论述,展示心学如何将理论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 四、致良知的普及与影响: 探讨“致良知”作为心学实践的终极目标,即是将与生俱来的道德本能发挥到极致。分析心学对明代中后期社会思想的巨大冲击,以及它所体现的强烈的入世精神。 结语: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与延续 本导读最后总结了儒家思想跨越千年的生命力,它所蕴含的个体修养之道、社会治理智慧和对人类普遍道德的探讨,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本书旨在提供一个清晰的脉络,帮助读者建立起对中国传统思想史的整体性理解,而非沉溺于对某一单行本的片段式解读。 (本书内容涵盖了从先秦奠基、汉代定型、魏晋反思到宋明集大成的整个儒家思想发展主线,重点在于对“仁义礼智信”的伦理体系如何演变为“天理”和“心性”哲学的复杂历程进行梳理与比较分析。)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直关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王阳明的思想,尤其是在教育领域的价值,一直是我研究的重点。他的“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等理念,如果能够被现代教育所借鉴和吸收,必将对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产生深远影响。我非常期待能通过这本由岳麓书社出版的“周读书系”中的著作,更系统、更深入地了解王阳明的教育思想。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够提供原著的文本,更能有权威的学术解读,帮助我理清王阳明思想体系的脉络,特别是其在个人修养、道德实践和知识传授方面的具体体现。我设想着,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能为我的学生们带来更具启发性的课堂,帮助他们不仅掌握知识,更能培养健全的人格,成为有担当、有智慧的社会公民。

评分

一直以来,我都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宋明理学。岳麓书社的“周读书系”作为一个经典的出版系列,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精良的装帧一直让我十分欣赏。这次偶然看到这个系列中有关于王阳明思想的著作,心中便涌起一股强烈的阅读冲动。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细读,但仅凭这个系列的口碑和出版方的信誉,我就已经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尤其看重的是,这个系列是否能够提供原汁原味的文本,并且在注释和解读上做到既有深度又不失可读性。毕竟,理解像王阳明这样深刻的思想家,往往需要借助可靠的导读和考据。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致良知”等核心概念的实际意义,以及它们如何在古代社会被实践和传播。这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探索,希望能从中汲取智慧,反思自身,获得一些关于人生道路和价值选择的启示。

评分

我一直觉得,读哲学书,就像在跟古人对话。而王阳明,无疑是那个时代最能触动我心弦的声音之一。他提出的“心即理”、“知行合一”等等,初听之下,似乎玄乎其玄,但细细品味,却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特别喜欢那种能够让我产生共鸣的哲学著作,能够在我迷茫时指点迷津,在我懈怠时给我力量。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翻开这本书,但想象着它带来的那种沉静、专注的阅读体验,我就已经心生向往。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具体的例证,来理解那些抽象的哲学概念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得以体现的。比如,“知行合一”究竟意味着什么?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还是某种内心的觉醒?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能够解开这些疑惑,让王阳明的智慧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能够融入我日常生活的切实指导。

评分

最近,我一直在探索中国古典哲学,试图找到一种能够解释当下社会现象、指导个人行为的智慧。在接触了诸多思想流派后,我感觉王阳明的“心学”似乎有着特别的穿透力,能够直击人心的困惑。我看到这个系列中有王阳明的著作,便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我非常看重的是,这本书是否能够清晰地呈现王阳明思想的逻辑发展,以及他如何从个体经验出发,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我尤其关注那些能够帮助普通读者理解深刻哲理的导读和注释。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带领我穿越时空的隔阂,与王阳明进行一场深入的对话,理解他思想的精髓,并尝试将其中的智慧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评分

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士人情怀抱有深深的敬意,而王阳明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星。他的传奇一生,他所创立的“阳明学”,都深深吸引着我。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王阳明这个人,不仅仅是他的哲学思想,也包括他的人生经历、政治抱负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扎实的史料支持和深入的学术分析,让我能够更立体地认识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我希望这本书的文字能够流畅生动,即使是对于非专业读者,也能有所启发和触动。我希望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那种“知行合一”的力量,体会到那种“致良知”的境界,从而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能够有所感悟,有所实践,真正地活出自己的价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