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建筑摄影(第二版)(附网络下载)
定价:46.00元
作者:何惟增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2-01
ISBN:978711212675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881kg
编辑推荐
何惟增编著的《建筑摄影(第2版高校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教材)》是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的教材。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建筑摄影的选题、视角、构图、用光、器材,包括如何利用或控制建筑透视的失真。本书是一本实用性强,针对性强的高等学校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专业的摄影教材,也可供设计、科研、施工等单位有关人员及建筑摄影爱好者参考。
内容提要
何惟增编著的《建筑摄影(第2版高校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教材)》是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的教材。建筑摄影重在用摄影的语言来完美地表现建筑,表现建筑的形体、空间、色彩和质感。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和照片实例来讲述建筑摄影的拍摄技巧,培养学生从建筑和摄影的双重视角来观察拍摄主体,寻找理想的拍摄视角,用镜头来推敲构图,用光来表现建筑。数字化的浪潮正席卷着每一个行业,摄影领域也不例外,如何在掌握传统摄影技能的基础上同时掌握数码摄影技能是本书撰写的另一要点。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建筑摄影的选题、视角、构图、用光、器材,包括如何利用或控制建筑透视的失真。本书是一本实用性强,针对性强的高等学校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专业的摄影教材,也可供设计、科研、施工等单位有关人员及建筑摄影爱好者参考。
目录
1建筑摄影概论
1.1摄影术简史
1.2对建筑摄影的理解
1.3对建筑摄影艺术的理解
1.4正确对待摄影中的“透视失真”现象
2数码摄影基本知识
2.1数码摄影与传统摄影的区别
2.2使用数码相机的几点注意事项
2.3镜头的实用知识
2.4曝光、测光
3照片用途分类和选好拍摄主体
3.1照片用途及拍摄特点
3.2拍摄主体和主体内容的选择
4光对物体产生视觉影响的要素
4.1光的方向
4.2光的强度
4.3光的色彩与色温
5建筑摄影的用光技巧
5.1用光增强建筑的立体空间感
5.2用光表现轮廓剪影
5.3用光表现空间深度
5.4用光突出被摄主体
5 5用光表现材料质感
6建筑摄影的构图
6.1寻找能表现主体特征的拍摄点
6.2用镜头成像特性推敲构图
6.3对比手法的运用
6.4重视线条在构图中的造型作用
6.5重视前景和背景在构图中的作用
6.6色彩在构图中的作用
7照片的色彩和影调.
7.1色彩的基本知识
7.2物体的颜色
7.3色彩的处理
7.4照片的影调
8影像清晰度和材料质感
8.1提高影像清晰度
8.2把材料质感表现得栩栩如生
9眼明手快捕捉精彩瞬间
9.1光影变化中的精彩瞬间
9.2捕捉天空精彩瞬间为影像增光添彩
9.3捕捉动感瞬间增添影像活力
10营造画面气氛
10.1用光营造画面气氛
10.2巧用影子营造画面气氛
10.3利用环境营造画面气氛
10.4注意人物对营造画面气氛的作用
11建筑夜景——光的魅力
11.1拍摄夜景神秘色彩的时段与技法
11.2捕捉流光溢彩的精彩瞬间
12室内摄影
12.1室内摄影的表现技法
12.2室内摄影的取景构图
12.3室内摄影的用光特性
书中图片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名建筑专业的学生,在学校里接触过一些摄影知识,但感觉都比较零散,不成体系。这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这本《建筑摄影(第二版)》,简直是如获至宝。这本书的体系构建得非常完善,从最基础的相机设置、镜头选择,到中级的构图技巧、光线运用,再到高级的后期处理、风格塑造,几乎涵盖了建筑摄影的方方面面。最重要的是,它将这些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整个流程。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后期处理”的部分,因为很多时候,一张好的建筑照片,后期是必不可少的。作者不仅介绍了常用的后期软件操作,更重要的是讲解了“如何用后期去强化和升华前期拍摄的效果”,比如如何调整对比度来突出建筑的轮廓,如何运用色彩校正来还原建筑的真实色彩,甚至是如何通过局部调整来引导观者的视线。而且,书中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后期模板和案例分析,这对于我们这些新手来说,简直是福音。这本书让我明白,建筑摄影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评分我一直对建筑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偶尔会拿起相机拍一些自己喜欢的建筑,但总感觉拍出来的照片总少了点什么,不够“专业”,不够“有故事”。直到我读了这本《建筑摄影(第二版)》,我才明白症结所在。作者的讲解方式非常独特,他不是直接给你灌输技术,而是从“理解建筑”开始。他强调,摄影师首先需要成为一个“解读者”,要去理解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建筑的风格流派,甚至是建筑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只有深入理解了这些,才能在拍摄时抓住建筑最核心的特质,才能拍出有灵魂的照片。书中有很多关于“情绪表达”的章节,我以前从未想过建筑摄影还能和情绪联系起来。作者通过分析不同的拍摄时间、不同的天气、不同的拍摄角度如何影响照片的情绪,让我豁然开朗。比如,清晨的柔和光线如何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傍晚的暖色调如何烘托出建筑的庄重与神秘,这些细节的讲解,让我对摄影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书中关于如何运用色彩来突出建筑特点的章节也让我受益匪浅,以前我只关注黑白灰,现在我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色彩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这本书真的让我从一个“拍照者”变成了一个“观察者”和“表达者”。
评分我之前对摄影一直有点“盲人摸象”的感觉,总觉得拍出来的照片不尽如人意,但又说不出具体问题出在哪里。这本书真是太及时了!作者的讲解风格非常接地气,一点也不枯燥,而且充满了个人经验的分享。他会在书中分享自己拍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以及他是如何克服的,这让我感觉非常亲切,仿佛是在和一个经验丰富的摄影师朋友在交流。我尤其赞赏书中关于“如何与建筑对话”的章节,这让我意识到,拍摄建筑不仅仅是 teknik上的操作,更重要的是一种与被摄对象的情感连接。作者鼓励读者去感受建筑的尺度、空间、材料,去理解建筑师想要传达的情感,然后将这些感受通过镜头表达出来。这让我摆脱了过去那种机械的拍摄模式,开始学会用心去感受和创作。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关于“时间”和“天气”的妙用,比如如何利用不同的光线来表现建筑的不同性格,如何通过雨天或雪天来营造独特的意境,这些都给了我很多启发。看完这本书,我感觉我对摄影的理解更加深刻了,也更有信心去尝试拍摄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了。
评分这本书真的颠覆了我对建筑摄影的认知!我一直以为摄影就是摆好角度,按下快门,结果看了这本书才明白,原来建筑摄影背后有那么多学问。首先,作者在讲解构图时,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黄金分割、三分法,而是深入剖析了如何利用建筑本身的线条、体块、光影来创造出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比如,书中通过大量实际案例,一步步地指导读者如何去发现建筑的“灵魂”,如何捕捉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却能让画面瞬间“活”起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引导线”的运用,以前我总觉得那是画蛇添足,但看了书里的分析,才知道原来引导线可以如此巧妙地引导观者的视线,将他们带入到建筑的空间之中,感受建筑的深度和层次。而且,作者在讲解拍摄技巧时,也考虑到了不同拍摄场景的需求,从广角镜头下的宏伟建筑,到长焦镜头下捕捉的建筑细节,都有详尽的指导。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提到了如何处理阴天、逆光等复杂光线条件下的拍摄,这对于我这种经常在各种天气下拍摄的爱好者来说,简直是救星!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建筑摄影的“心法秘籍”,让我学会了如何用“眼睛”去阅读建筑,用镜头去表达建筑的美。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它提供的技术指导,它更像是一本建筑摄影的“哲学读本”。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发现”和“表达”的重要性。他鼓励我们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去寻找建筑中那些不寻常的美,那些被大多数人忽略的角度和细节。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视角转换”的讲解,他分享了许多如何利用低角度、高角度、甚至是“隐藏的视角”来呈现建筑的全新面貌。这让我意识到,原来同一座建筑,在不同的视角下,可以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魅力。而且,书中还提到了如何运用“留白”来增加画面的呼吸感和意境,以及如何通过“对称”或“打破对称”来营造画面的视觉张力。这些看似微小的技巧,却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照片的艺术感染力。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了“人与建筑”的关系的探讨,如何通过人物的出现来烘托建筑的尺度感和人文气息,这让我对建筑摄影的理解又上升了一个维度。这本书不仅仅教会了我如何拍出好看的建筑照片,更教会了我如何去“看”建筑,“理解”建筑,并最终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建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