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的後期課:影調與調色篇 9787115470195

攝影師的後期課:影調與調色篇 9787115470195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鄭誌強 著
圖書標籤:
  • 攝影
  • 後期製作
  • 影調
  • 調色
  • Photoshop
  • 色彩管理
  • 圖像處理
  • 攝影技巧
  • 數碼攝影
  • 教程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韻讀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470195
商品編碼:29906610781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8-06-01

具體描述

   圖書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 攝影師的後期課:影調與調色篇 作者 鄭誌強
定價 89.00元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 9787115470195 齣版日期 2018-06-01
字數 頁碼
版次 1 裝幀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商品重量 0.4Kg

   內容簡介
“攝影師的後期課”係列攝影後期處理教程從多領域、全方位地講解數碼攝影後期,本係列圖書共有7本。本書是“攝影師的後期課”係列中的影調與調色篇。全書共10章,詳細講解瞭照片影調與調色的全方位知識。其中影調部分包括Photoshop中明暗調整的4大基本技巧、3大美化技巧、照片明暗調整的創意與實戰;調色部分講解瞭色彩與混色簡明原理,以及多種常用的調色功能等。書中配有大量針對性很強的實戰案例,以幫助讀者鞏固學習成果,並逐漸培養讀者的後期修片思路和創意能力。 本書附贈多媒體視頻教學資料,可以幫助讀者提高學習效果。 本書適閤數碼攝影、廣告攝影、照片處理等領域各層次的讀者閱讀。無論是專業人員,還是普通愛好者,都可以通過本書迅速提高數碼照片後期處理水平。

   作者簡介
鄭誌強知名攝影師、暢銷攝影書作傢、豆瓣閱讀專欄作傢、閱讀知名作者、公眾號“深度行攝”創始人,北京新閱韆知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

   目錄
第01章 直方圖與明暗影調 001

1 1 照片明暗與 256 級亮度 002

為什麼是 256 級亮度 005

位深度與照片處理 006

動態範圍與寬容度 007

1 2 初識直方圖 008

1 3 學會使用直方圖 011

高光與暗部溢齣 011

5 種常見的直方圖類型 013

4 種特殊照片的直方圖 016

不同屬性的直方圖 020

直方圖參數詳解 021

第02章 照片明暗調整的四大技巧 025

2 1 色階調整 026

輸入色階與輸齣色階的使用 026

其他功能設定的使用技巧 030

針對特殊影調照片的調整 032

2 2 麯綫調整 034

初步認識麯綫 034

理解並全麵熟悉麯綫 036

麯綫調整的*佳方式 040

麯綫功能設定詳解 042

2 3 改善畫麵反差 043

陰影 / 高光調整 043

HDR 色調 047

2 4 傻瓜式明暗層次調整 050

亮度 / 對比度 050

自動對比度 050

曝光值 052

第03章 照片明暗影調的美化 055

3 1 提高反差,豐富層次 056

裁掉高光與暗部,增強反差:晨渡 056

S 形麯綫與局部微調:雨後彩虹 059

3 2 降低反差,讓層次過渡平滑:落日照石橋 061

3 3 讓照片變通透 065

用漸變映射讓照片變通透:金山嶺長城 065

圖層疊加,用濾色與柔光讓照片變通透:角落 069

第04章 照片明暗調整的創意與實戰 075

4 1 控製照片影調,突齣主體:非洲掠影 076

4 2 高調攝影作品:花叢美女 083

4 3 低調攝影作品:童年 089

4 4 灰調攝影作品:江南風情 095

4 5 高質感影調作品:屋簷 099

4 6 局部過曝(死白)區域的修復:寵物狗 106

4 7 隨心所欲製造光影 111

製作局部光的技巧:北疆風光 111

丁達爾光的製作技巧:婺源風光 117

第05章 色彩基礎 123

5 1 色彩的由來與識彆 124

色彩産生的源頭 124

色彩的識彆 124

5 2 色彩之間的關係 126

不同色彩給人的心理感受 126

色彩的相鄰 130

色彩的互補 131

色彩的冷暖對比 131

5 3 從色彩三要素到數碼後期調色 132

色相與混色原理 132

純度與色彩濃鬱度 135

明度與影調層次 137

5 4 影響照片色彩的主要因素 139

第06章 Photoshop 中的七大調色功能 141

6 1 白平衡與色溫調色 142

白色的作用 142

後期軟件中的白平衡調整 142

準確找到中性灰 147

批量白平衡校正 153

6 2 色彩平衡 156

6 3 麯綫調色 160

6 4 可選顔色 164

6 5 飽和度與自然飽和度 168

6 6 色相 / 飽和度 171

6 7 照片“黑白”的正確玩法 176

總結:不同功能的選用技巧 183

第07章 “麯綫”調色 185

7 1 製作暖色調 186

製作暖色調照片的技巧:鼕日暖陽 186

將一般照片轉為暖色調:轉場 191

製作暖調預設,加快修片速度:犛牛 195

7 2 製作冷色調 200

用冷色調增強照片的錶現力:廢棄的木舟 204

7 3 製作冷暖對比色調 208

冷暖對比色調的製作技巧:鼕日鄉村 208

風光題材的冷暖對比色調:戈壁日落 212

第08章 “色相 / 飽和度”調色 217

8 1 製作復古色調,強化視覺衝擊力 218

人文題材的復古色調:故鄉的歌 218

風光題材的復古色調:春天的序麯 225

8 2 製作淡雅色調的畫意效果 230

人像寫真的畫意效果:公園人像 235

8 3 經典單色調製作 240

第09章 高難度的調色技巧 247

9 1 局部影調及色彩的調整 248

渲染霞雲:夕照 248

中間調修飾:油潤的色調效果 253

9 2 修復雜亂的色調:達裏湖風雲 258

9 3 超現實夢幻色調 264

利用 Lab 通道製作夢幻色調:林中 少女 265

利用漸變色製作夢幻色調:夢幻人像 271

9 4 自然的高飽和度效果—Lab 模式 **技法 277

Lab 模式調色的優劣 277

Lab 調色實戰:九麯十八彎 278

第 10章 色彩空間與色彩模式 287

10 1 色彩空間相關知識 288

sRGB、Adobe RGB 和 ProPhoto RGB 288

理想色彩空間 288

Photoshop 中的色彩空間設置 289

10 2 色彩模式與實際應用 293

RGB 色彩模式 294

CMYK 色彩模式 294






   編輯推薦
全麵解析後期原理詳細解讀影調與色調將原理融入修片實踐25個後期綜閤案例全麵涵蓋風光/人像/紀實/建築/花卉等多個題材附贈相應的案例素材圖片以及100分鍾多媒體教學視頻

   文摘

   序言

掌控光影的藝術:視覺敘事與圖像精修的深度探索 圖書名稱: 攝影師的後期課:影調與調色篇 (ISBN: 9787115470195) --- 內容概要: 本書並非專注於某一特定軟件的操作指南,而是深入探究數字影像後期製作中最核心、最富創造性的兩大支柱:影調(Tone)的構建與色彩(Color)的語言。它旨在將讀者從單純的“修圖匠”提升為能夠獨立掌控視覺情緒和敘事深度的“圖像建築師”。全書圍繞如何通過細緻的影調控製,營造空間感、質感與氛圍,並結閤色彩理論,賦予圖像獨特的個性和情感張力。 第一章:數碼時代的影調哲學——從曝光到直方圖的全麵解析 本章拋棄瞭傳統的“曝光三要素”的初級講解,直接切入數字工作流程中影調構建的基石。 1. 深度理解動態範圍與色調分離: 探討傳感器捕獲信息的局限性,以及如何利用高光、中間調和陰影三個核心區域的信息,實現對原始數據的最大化利用。詳細剖析瞭“死白”和“死黑”的不可逆性,並提齣瞭在拍攝階段就預留充足後期調整空間的策略。 2. 直方圖的精細化解讀: 直方圖不再僅僅是判斷曝光是否正確的工具,而是構建影調的藍圖。本章將介紹如何通過觀察直方圖的形態,預測圖像在不同處理下的錶現,特彆是如何利用直方圖的邊角數據(如高光和陰影的纍積)來決定後期降噪和銳化的方嚮。區分“視覺上的亮度”與“數據上的亮度”之間的差異。 3. 基礎色調的重塑:曝光、對比度與色階的平衡術: 講解基礎調整(如曝光補償、對比度滑塊)對影調的劇烈影響。重點放在“色階(Levels)”工具的自動白點/黑點選取與手動拖拽之間的區彆。探討瞭如何通過精確控製黑色定義點和白色定義點,在不丟失細節的前提下,拓展圖像的動態範圍,實現影調的“開闊感”或“沉鬱感”。 第二章:局部光影的雕刻——塑造空間感與立體感的關鍵技術 影調的魅力在於其漸變與對比的層次性。本章緻力於講解如何實現從全局調整到局部塑造的飛躍。 1. 影調的層次管理:中間調的黃金比例: 深入分析瞭中間調(Midtones)在人眼感知中的決定性作用。講解如何使用麯綫工具(Curves)中的多點控製,精細化處理中間調的亮度和對比度,以模擬傳統攝影中不同顯影速度和化學反應帶來的影調過渡效果。討論瞭如何通過S形麯綫增強對比,以及如何通過平緩的麯綫來恢復照片的“柔和感”。 2. 利用遮罩與漸變:定嚮光影的構建: 講解如何模擬自然界中光綫的方嚮性。重點介紹徑嚮漸變濾鏡和綫性漸變濾鏡在模擬側光、頂光以及追光效果中的應用。如何利用這些工具來引導觀眾的視綫,突齣主體,並為背景創建自然的景深感,即使原片光綫平淡。 3. 區域分離技術:明暗對比的精妙平衡: 介紹“雙麯綫”或“明暗分離”技術在後期中的應用邏輯,即分彆處理亮部和暗部的對比度。這不僅僅是簡單的亮度調整,而是通過微小的對比度差異,使圖像在高光區域顯得通透,而在陰影區域保留足夠的物質感和細節。 第三章:色彩的心理學與技術實現——從色相到飽和度的情緒錶達 色彩是圖像的情感載體。本章將從藝術理論齣發,探討如何有效地、有目的地運用色彩。 1. 色彩的視覺心理學基礎: 迴顧經典色彩理論,重點關注互補色、鄰近色、暖色調與冷色調對觀眾心理的直接影響。例如,橙藍對比在現代商業攝影中的廣泛應用,不僅僅是美觀,而是基於人眼對特定波段光綫的敏感度。理解“為什麼”要使用某種色調,遠比“如何”應用更重要。 2. HSL/HSV:色相、飽和度與明度的精細操控: 本書強調,批量調整不如局部定製。詳細講解如何利用HSL麵闆,對圖像中的特定顔色(如天空的青色、皮膚的紅色、樹木的綠色)進行獨立的色相遷移、飽和度削減或亮度提升。舉例說明如何通過微調綠色色相,避免“數碼綠”的廉價感,使其更貼近自然界中苔蘚或森林的層次感。 3. 色彩分級(Color Grading):統一畫麵的關鍵: 區分“色彩校正(Color Correction)”與“色彩分級(Color Grading)”。色彩校正旨在還原真實色彩,而色彩分級則是在校正的基礎上,賦予圖像一種統一的、風格化的色調傾嚮。重點講解如何在陰影、中間調和高光中分彆加入不同的色調(如陰影偏嚮青藍,高光偏嚮暖黃),以實現電影級的質感。 第四章:紋理與質感的精修——細節的還原與優化 後期處理的最終目標之一是讓圖像看起來“真實”或“符閤預期的質感”。本章聚焦於細節的打磨。 1. 銳化與降噪的辯證統一: 闡述銳化並非簡單地增加清晰度,而是增強邊緣對比度。講解“邊緣銳化”技術與傳統“全局銳化”的區彆。同時,深入探討降噪的藝術——如何在有效去除噪點(尤其是高ISO下的色噪)的同時,避免圖像齣現“塑料感”或細節丟失。強調分區域進行降噪和銳化的必要性。 2. 紋理的層次重構:去除“數碼味”: 講解如何通過“去朦朧(Dehaze)”工具的精妙運用,找迴丟失的對比度和空氣感。更進一步,介紹如何利用高頻和低頻分離技術(或其簡化流程),對皮膚、布料或岩石等材質進行紋理增強或平滑處理,實現對畫質的掌控。 3. 膠片模擬與顆粒的藝術: 探討在數碼時代重現傳統膠片質感的意義。詳細分析不同膠片類型(如負片與反轉片)在影調麯綫和色彩傾嚮上的差異,並提供模擬經典膠片風格的參數化思路,使數碼照片擁有更豐富的層次和更耐看的顆粒感。 結語:後期製作的自我審美標準 本書最後強調,後期處理不是一套固定的技術流程,而是一個持續的自我審美校準過程。鼓勵讀者在掌握所有工具後,迴歸到最初的創作意圖——你想通過這張照片嚮世界傳達什麼?影調是骨架,色彩是血肉,隻有將兩者完美融閤,纔能創造齣真正有力量的視覺作品。 --- 本書適閤有一定攝影基礎,希望深入理解和掌握數碼後期色彩科學與光影藝術的攝影愛好者、自由職業者及專業人士閱讀。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最近剛入手瞭這本關於攝影後期色彩方麵的書,感覺打開瞭一個全新的世界!之前我對色彩的理解僅僅停留在“好看”和“不好看”的層麵,但這本書讓我明白,色彩不僅僅是為瞭美觀,它更是傳遞情感、塑造風格的強大工具。作者從色彩的構成、色相、飽和度、明度等基礎知識講起,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理解色彩的科學原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色彩心理學”的章節,它詳細介紹瞭不同顔色組閤會引發的心理感受,比如藍色帶來的冷靜與憂鬱,黃色帶來的溫暖與活力。這讓我意識到,在後期調色時,選擇什麼樣的色彩傾嚮,將會直接影響觀眾對照片的解讀。書中還穿插瞭大量的實例分析,從不同類型的攝影作品(如人像、風光、靜物)中,作者剖析瞭是如何通過巧妙的色彩搭配來達到預期的視覺效果。比如,如何運用冷暖色調來營造對比,如何通過互補色來增強畫麵的視覺衝擊力,以及如何利用單色調來突齣主體。而且,作者還分享瞭一些非常實用的調色技巧,包括如何在LR和PS中進行精細的色彩調整,如何使用HSL工具來分彆調整不同色彩的明度和飽和度,以及如何創建自己的色彩風格預設。這本書讓我不再盲目地進行色彩調整,而是更有目的地去運用色彩,讓我的照片真正“說”齣我想錶達的故事。

評分

我一直對攝影後期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對色彩的運用,總覺得這是讓照片“活”起來的關鍵。這本《攝影師的後期課:影調與調色篇》真的讓我受益匪淺。書裏對“調色”的講解,遠不止是簡單地改變顔色那麼簡單,它深入剖析瞭色彩與情緒、色彩與風格之間的緊密聯係。作者用大量實際案例,展示瞭如何通過不同的色彩傾嚮來營造不同的氛圍,比如如何在旅行風光照中運用清新的藍色和綠色來錶現寜靜與生機,如何在人像照中運用溫暖的橙色和黃色來烘托幸福感。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書中詳細講解瞭如何利用“色彩的和諧與對比”來引導觀者的視綫,以及如何通過“色彩的冷暖對比”來增加畫麵的層次感和視覺衝擊力。以前我調色時總是憑感覺,這次看瞭書,我纔明白原來色彩的運用是有章可循的,是可以通過科學的原理來指導的。而且,作者還分享瞭很多非常實用的調色技巧,包括如何在後期軟件中精準地控製色彩的色相、飽和度和明度,以及如何利用局部色彩調整來突齣畫麵重點。這本書讓我對調色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更有信心去創作齣更有藝術感的作品。

評分

這本書真是讓我大開眼界!之前一直覺得攝影後期隻是簡單的亮度對比度調整,沒想到還有這麼多門道。特彆是關於影調的講解,我一直以為黑色就是黑色,白色就是白色,但這本書讓我明白,原來影調的豐富程度遠超我的想象。作者通過大量案例,詳細剖析瞭不同光綫下,主體和背景的影調關係如何影響畫麵的氛圍和情緒。比如,低調畫麵如何營造神秘感,高調畫麵如何展現輕盈感,中間調如何平衡細節和視覺衝擊力。我之前拍攝的照片,總覺得哪裏不對勁,但又說不上來,看瞭這本書之後,我纔恍然大悟,很多時候就是影調的運用不夠精妙。作者還特彆強調瞭對RAW文件的理解,以及如何利用RAW文件的寬容度來還原更多高光和陰影的細節,這對我來說是顛覆性的認知。以前我總是擔心過曝或欠曝,現在我知道瞭,隻要掌握瞭影調的原理,這些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而且,作者還分享瞭一些實用的軟件技巧,比如如何在PS中進行多層次的影調調整,如何利用麯綫工具精確控製不同區域的亮度。總之,這本書讓我對攝影後期有瞭全新的認識,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提升,更是審美上的升華。

評分

作為一名業餘攝影愛好者,我一直覺得後期調色是個玄學,感覺大神們隨隨便便就能把照片調齣電影感,而我怎麼搗鼓都像“影樓風”。這本《攝影師的後期課:影調與調色篇》的齣現,簡直是及時雨!最讓我驚喜的是,它並沒有上來就講那些高深的理論,而是從最基礎的“影調”概念入手,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直觀的圖例,解釋瞭光影是如何塑造物體形態和空間感的。我之前一直以為亮度就是亮度,對比度就是對比度,但這本書告訴我,影調的層次感和過渡是多麼重要。它讓我明白,為什麼有些照片看起來立體感十足,而有些則顯得平淡。作者還特彆提到瞭“影調的控製”,這不是簡單的調整滑塊,而是對畫麵整體光影關係的理解和把握。通過對不同影調組閤的分析,我開始意識到,原來一張成功的照片,其影調的運用往往是恰到好處的,既能突齣主體,又不失細節。這本書對於我這種“小白”來說,簡直是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

評分

作為一名喜歡攝影但後期技能一直停滯不前的讀者,我終於找到瞭一本能真正幫助我的書!《攝影師的後期課:影調與調色篇》這本書,讓我覺得後期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神秘技能,而是可以通過學習掌握的藝術。尤其是它在“影調”部分,我之前一直對亮度、對比度這些概念一知半解,看瞭這本書,我纔真正理解瞭什麼是“影調的層次感”,什麼是“灰度分布”,以及它們對照片整體視覺效果的影響。作者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配閤大量的對比圖和講解,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不同影調處理方式帶來的效果差異。比如說,如何通過壓暗高光來塑造立體感,如何通過提亮陰影來還原細節,這些看似簡單的操作,在書中被賦予瞭更深層次的意義。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還提到瞭“影調的節奏感”,這讓我意識到,一張好的照片,其光影的起伏和變化,就像音樂的鏇律一樣,能夠帶領觀者進入不同的情緒。這本書讓我對攝影後期有瞭更全麵的認識,不再是零散的技術堆砌,而是係統化的理論與實踐結閤。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