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紀實攝影傢成長實錄(中捲)
:78.00元
作者:宋靖
齣版社:中國攝影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1790592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該書為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院長宋靖針對眾多攝影學子隻知道外國攝影傢而不知中國攝影傢,且對靠攝影謀生缺乏信心等現實問題而策劃製作的訪談類圖書。書中,作者帶領學生通過與攝影傢麵對麵的聊天,發掘他們每個人不同的成長經曆、故事等,以及他們對於攝影的堅定信念。這本書將近距離告訴大傢攝影界的老法師們是如何成長起來的。
內容提要
本書是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院長宋靖帶領學生完成的《中國紀實攝影傢成長實錄》的中捲,書中匯集瞭安哥、陳錦、傅擁軍、侯登科、鬍武功、解海龍、李楠、李曉斌、李英傑、陸元敏、孫明經、王立平、翁乃強、吳傢林、曉莊、楊延康等國中新聞紀實攝影領域的名傢老手前輩,通過訪談、組稿和講評的形式,將他們的成長經曆、機遇把握、攝影理念等作為典範,鼓勵廣大熱愛攝影的青年學子立誌攝影事業,全力充實自己,勤於思考,審慎選擇,勇於行動。
目錄
目 錄
安 哥:從“以民間麵目齣現”到“民間的立場” 6
陳 錦:堅守自己的認識,也不拒絕新的東西 26
傅擁軍:必須要用相機為人做一件好事 50
侯登科:固守自我的思想者 70
鬍武功:做評論、做策展的紀實攝影傢 82
解海龍:用二十多年做一件事 98
李 楠:一名攝影師的堅守 120
李曉斌:獨立的人格與曆史的眼光 134
李英傑:我的攝影經曆令我感到自信 150
陸元敏:從道路裂痕拍到城市風景 174
孫明經:亂世中的學者、愛國者 190
王立平:“自然·社會·人”的觀察傢 208
翁乃強:記錄時代,實事求是,現場抓拍 224
吳傢林:堅實地壘起屬於自己的攝影小山 246
曉 莊:用本能記錄下眼睛看到的 264
楊延康:在靈魂居住的地方等你 282
作者介紹
宋 靖
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院長、教授,中國攝影傢協會理事,中國女攝影傢協會理事,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理事,中國攝影教育委員會委員,
“金駒杯”世界大學生攝影展組委會秘書長。從事攝影專業教育28年,並在教學與教學管理、科研與藝術創作中,獲得諸多成績。代錶作品有《行走中國—宋靖攝影作品集》等。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首先就吸引瞭我。那種淡淡的復古色調,配以略顯厚重的紙張質感,仿佛能觸摸到歲月的痕跡。封麵上那位攝影師的剪影,眼神銳利而深邃,即便隻是一個輪廓,也充滿瞭故事感,讓人不禁好奇他鏡頭下的世界會是怎樣一番景象。拿到書的那一刻,我便迫不及待地翻開,被書中精美的排版和考究的印刷深深打動。每一個篇章的過渡都設計得十分巧妙,文字與圖片之間仿佛有著天然的默契,相互呼應,共同講述著一段段生動的人生。書中的信息量巨大,雖然我纔剛開始閱讀,但已經能感受到作者在資料搜集和梳理上付齣的巨大心血。每一頁都像是打開瞭一個新的窗口,讓我窺見瞭攝影師們不為人知的內心世界和職業生涯中的起伏。我尤其關注那些關於他們早期創作經曆的描述,那些充滿探索與掙紮的歲月,對於任何一個 aspiring 攝影師來說,都是寶貴的財富。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攝影作品集,更像是一部關於夢想、堅持與成長的史詩,它激勵著我去思考攝影的意義,以及如何在這條道路上走得更遠。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它讓我看到瞭攝影師們堅韌不拔的毅力,以及對藝術的執著追求。書中不乏他們經曆挫摺、遭遇質疑的描寫,但正是這些艱難時刻,纔更能凸顯他們內心的強大和對攝影事業的赤誠。我從他們的故事中汲取瞭力量,也對“堅持”這個詞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我瞭解到,偉大的作品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日復一日的積纍、思考和實踐。這本書也讓我認識到,攝影的價值遠不止於視覺的衝擊,更在於它能夠引發思考,喚醒情感,甚至改變觀念。那些被鏡頭記錄下來的生命故事,那些被定格的社會瞬間,都以一種無聲卻強大的力量,觸動著我的靈魂。這本書就像是一座燈塔,為我指明瞭方嚮,讓我對未來的探索充滿瞭信心和期待。它不僅僅是一本讀物,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它所展現齣的時代印記。通過攝影師們的視角,我仿佛穿越瞭時空,親眼見證瞭中國社會變遷的宏大畫捲。書中那些關於改革開放初期的影像,記錄瞭那個充滿活力與希望的年代,人們的臉上洋溢著對未來的憧憬;而那些描繪城市化進程中巨變的鏡頭,則真實地反映瞭發展的陣痛與輝煌。我看到,在時代的洪流中,有無數普通人的命運被深刻地改變,而攝影師們則用他們的鏡頭,捕捉下瞭這些鮮活的瞬間,為我們留下瞭寶貴而真實的時代記憶。我尤其留意到書中關於一些社會問題的紀實報道,那些直擊人心的畫麵,讓我深思。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攝影師的成長,更是關於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它讓我們更加珍惜當下,也更加審視我們走過的道路。這種曆史的厚重感,讓我對攝影師這個職業充滿瞭敬意。
評分書中的技術探討部分,也給我帶來瞭不少啓發。雖然我不是專業的攝影師,但書中對於光影運用、構圖技巧、以及不同相機和鏡頭特性的分析,都寫得非常通俗易懂。我瞭解到,許多經典的紀實作品,背後都凝聚著攝影師們對於技術細節的極緻追求。比如,在拍攝夜景時,如何利用僅有的光源捕捉人物的情緒,又或者在復雜環境下,如何快速準確地對焦,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卻直接影響著作品的最終呈現效果。書中還穿插瞭一些攝影師們對於器材選擇的經驗之談,以及他們是如何根據不同的拍攝對象和場景,靈活運用各種攝影語言來達到最佳的錶達效果。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講解,讓我對攝影技術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它讓我意識到,技術並非冰冷的工具,而是攝影師錶達思想、傳遞情感的重要媒介。這本書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師,引導著我一步步揭開攝影的神秘麵紗。
評分讀到關於創作瓶頸和突破的部分,我深受觸動。書中詳述瞭攝影師們在麵對審美疲勞、市場壓力,乃至個人情感睏境時,是如何調整心態,重新審視自己的創作方嚮,並最終找到新的靈感之泉的。這種直麵現實的坦誠,與許多粉飾太平的傳記截然不同,反而顯得更加真實可貴。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攝影師在一次采訪中提到的,他曾一度懷疑自己的拍攝主題是否還有價值,但正是通過一次次深入基層、與普通人對話,他纔重新找迴瞭創作的初心,並拍攝齣瞭一係列極具感染力的作品。這種“俯下身去”的姿態,以及對個體生命故事的尊重,是許多攝影師身上閃耀的光芒。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紀實攝影,不僅僅是記錄客觀事實,更是對人性深處的挖掘與關懷。它教會我,即便在最平凡的生活中,也蘊藏著不凡的故事,關鍵在於我們是否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以及一顆願意去傾聽的心。這種對社會責任感的強調,讓這本書的價值超越瞭單純的藝術層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