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憂傷的心靈:抑鬱癥探秘 | 作者 | 徐光興 |
| 定價 | 35.00元 | 齣版社 | 上海教育齣版社 |
| ISBN | 9787544468190 | 齣版日期 | 2016-08-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抑鬱癥是21世紀較流行的情緒疾病,全球有將近兩億人為此疾患所睏,如果加上潛在的患者,至少有將近五億人正在遭受這一“情緒感冒”的摺磨。他們臥床不起,情緒沮喪,甚至崩潰和自殺;他們需要不斷服用安眠藥、鎮靜劑和抗抑鬱藥物。世界衛生組織曾預言,抑鬱癥將成為21世紀的三大疾病之一。本書用簡潔、明快和通俗的語言闡述瞭抑鬱癥的類型、識彆與診斷、治療方法與自我調適等內容,並介紹瞭外經典的抑鬱癥案例,還對《紅樓夢》中主要人物林黛玉的抑鬱癥做瞭精彩分析。後附上抑鬱癥預防知識問答及簡易自我療法,具有很強的可讀性。這本書為無數被抑鬱情緒睏擾的人指明瞭方嚮,幫助他們抵抗抑鬱癥這個“心靈殺手”。 |
| 作者簡介 | |
| 徐光興,1989年齣國留學,專攻臨床心理學、精神分析及心理谘詢和診斷技術,獲教育學和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1998年作為上海市海外高層次留學人纔引進迴國。現為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健康輔導中心主任,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上海市心理學會臨床心理與心理谘詢專業委員會主任,共青團中央全國青少年預防犯罪研究會副會長等。在外發錶學術論文百餘篇,齣版各類著作90餘部。 |
| 目錄 | |
| 一、 電影藝術與抑鬱癥 1. 《異度空間》成張國榮絕唱 2. 《心靈點滴》中的蝴蝶 3. 《幽榖百閤》中的愛情悲劇 4. 《心的方嚮》與不同類型的抑鬱癥 5. 《愛情季候風》中的情緒循環 二、 心理小說:彆瞭,灰色的心靈風暴 1. 意外的事件 2. 抑鬱的天使 3. 賣花女郎 4. 紅玫瑰,白玫瑰 5. 無形的目光 6. 魅力 7. 情緒“感冒” 8. 風雲變幻 9. 心靈的風暴 10. 毫無掩飾的時代 11. 起死迴生 12. 霧和雨 13. 滋味 14. 精神分析之旅 15. 重新燃燒起來的火焰 16. 哀傷的情歌 17. 密謀 18. 名利與偏見 19. 紅與黑 20. 今夜你要說什麼 21. 尾聲:走嚮未來 三、 品紅樓——論林黛玉的抑鬱癥 1. 危險因素一:早期喪失養育關係 2. 危險因素二:適應不良的傢庭交往模式 3. 危險因素三:消極的人生態度與人格特徵 4. 危險因素四:缺乏社會支持 5. 危險因素五:應激性生活事件的刺激 四、 抑鬱癥的識彆與診斷 1. 如何發現和辨彆抑鬱癥——自評問捲 2. 抑鬱癥的危險因素(1)——應激性生活事件評估 3. 抑鬱癥的危險因素(2)——傢庭生活應激評估 4. 抑鬱癥的危險因素(3)——工作應激評估 5. 您的孩子是否患上抑鬱癥——對照與檢測 6. 兒童及青少年的躁鬱癥診斷與評估 7. 什麼是季節性抑鬱癥 8. 産後抑鬱癥的辨認 9. 老年抑鬱癥的辨認 五、 抑鬱癥預防知識問答 1. 抑鬱癥的起因是什麼 2. 什麼是兒童抑鬱癥,其患病率有多高 3. 抑鬱癥是如何診斷、鑒彆和分類的 4. 抑鬱癥的主要療法有哪些 5. 什麼是抑鬱癥的藥物治療 6. 目前醫院治療輕度和重度抑鬱癥的藥物主要有哪些 7. 什麼是電休剋治療 8. 如何看待抑鬱癥的心理治療的療效 9. 除瞭醫學治療和心理治療外,抑鬱癥有沒有其他特殊療法 10. 抑鬱癥是否可以預防 六、 抑鬱癥的簡易自我療法 1. 放鬆情緒,戰勝壓力 2. 呼吸與寜靜 3. 放鬆身心,觸覺療法 4. 肌肉鬆弛鍛煉 5. 體育鍛煉,抗病免疫 6. 認知與心理的調整 7. 情緒的釋放與調節 8. 瑜伽 9. 音樂療法 |
| 編輯推薦 | |
| 抑鬱癥是21世紀較流行的情緒疾病,全球有將近兩億人為此疾患所睏,如果加上潛在的患者,至少有將近五億人正在遭受這一“情緒感冒”的摺磨。他們臥床不起,情緒沮喪,甚至崩潰和自殺;他們需要不斷服用安眠藥、鎮靜劑和抗抑鬱藥物。世界衛生組織曾預言,抑鬱癥將成為21世紀的三大疾病之一。本書用簡潔、明快和通俗的語言闡述瞭抑鬱癥的類型、識彆與診斷、治療方法與自我調適等內容,並介紹瞭外經典的抑鬱癥案例,還對《紅樓夢》中主要人物林黛玉的抑鬱癥做瞭精彩分析。*後附上抑鬱癥預防知識問答及簡易自我療法,具有很強的可讀性。這本書為無數被抑鬱情緒睏擾的人指明瞭方嚮,幫助他們抵抗抑鬱癥這個“心靈殺手”。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光封麵就透著一股沉靜的藍,仿佛夜空中最深邃的角落,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一直對人的內心世界充滿好奇,尤其是那些在黑暗中掙紮的靈魂。抑鬱癥,這個詞匯在我腦海中迴響瞭很久,它帶來的不僅僅是個人層麵的痛苦,更像是籠罩在整個社會上空的一片陰影,觸及著太多無聲的哭泣。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這種疾病的本質,不僅僅是它帶來的那些令人心碎的癥狀,更想去觸碰它根源性的東西,是什麼讓一個曾經陽光燦爛的心靈,逐漸被陰霾吞噬?是童年的創傷,是長期的壓力,還是基因的烙印?我渴望瞭解那些患者在經曆什麼,他們的思維是如何被扭麯的,他們的情緒是如何跌宕起伏的,他們的日常生活又是如何變得如此艱難。同時,我也希望能看到一些關於如何應對,如何走齣陰影的希望之光,哪怕隻是一絲微弱的燭火,也能給那些身處黑暗中的人帶來力量。這本書的名字“憂傷的心靈”本身就帶有一種悲憫的色彩,我期待它能以一種充滿理解和尊重的態度,為我們揭示抑鬱癥的真實麵貌,讓我們不再對它感到恐懼和排斥,而是能以更包容、更 empathetic 的心態去接納和支持那些正在與它抗爭的人們。我更希望這本書能教會我,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傾聽者,一個更溫暖的支持者,不再用片麵的理解去評判,而是用一顆真正懂得的心去感受。
評分翻開這本書,我期待的是一場關於心理的深度對話,一場關於靈魂的探險。抑鬱癥,這個在現代社會中越來越普遍的詞匯,它所帶來的影響早已超齣瞭個體,觸及瞭傢庭、社會乃至我們對生命本身的理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以一種非學術化的、貼近人心的語言,為我們剖析抑鬱癥的成因,不僅僅是簡單的生物化學失衡,更希望能挖掘齣那些潛藏在生活壓力、社會變遷、人際關係中的復雜誘因。我渴望瞭解,那些被抑鬱癥睏擾的人們,他們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翻江倒海,他們的思維是如何被負麵情緒所侵蝕,他們的世界又是如何一點點失去色彩。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們揭示齣,抑鬱癥並非是“想開點”就能解決的問題,它是一種真實的疾病,需要專業的理解和耐心的關懷。同時,我也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實用的應對策略,無論是對患者本人,還是對他們的親友,都能提供一些切實的指導,幫助他們走齣睏境,重新找迴生活的陽光。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一座橋梁,連接起我們與抑鬱癥患者之間的理解,消除誤解和偏見,讓我們能夠以更開放、更包容的態度去麵對這一挑戰。我期待這本書能帶來不僅僅是知識,更是智慧和同情。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如同一聲低語,直抵人心最柔軟的角落。我一直對抑鬱癥這個話題抱有深深的關注,因為它不僅僅是一種心理疾病,更像是我們現代社會中一個無法迴避的睏境。我渴望通過這本書,能夠對抑鬱癥有一個更全麵、更深刻的認識。我想要瞭解,究竟是什麼樣的因素,讓一個原本快樂的心靈,逐漸被陰霾籠罩?是童年的經曆,是生活中的壓力,還是內心的某種創傷?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以一種充滿人文關懷的筆觸,為我們展現齣抑鬱癥患者的真實生活,他們的痛苦,他們的掙紮,以及他們對生活依然抱有的微弱希望。我更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一些關於如何應對,如何幫助,甚至如何預防抑鬱癥的啓示。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一本能夠觸動人心、引發思考的讀物,能夠讓我們對抑鬱癥患者多一份理解,少一份偏見,多一份支持,少一份漠視。我期待它能點亮一盞燈,照亮那些在黑暗中前行的人們。
評分這是一本關於心靈深處疼痛的記錄,一本關於生命韌性的探索。我一直對抑鬱癥這個話題充滿著復雜的情感,既有擔憂,也有睏惑,更多的是一種想要去理解的強烈願望。這本書的名字“憂傷的心靈”讓我感受到一種深刻的共鳴,仿佛它能夠觸碰到那些不被言說的痛苦,那些被隱藏的掙紮。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抑鬱癥的復雜性,不僅僅是錶麵的情緒低落,更希望能理解它對思維模式、行為習慣甚至生理機能産生的深遠影響。我迫切地想知道,是什麼樣的力量將一個人的心靈推嚮瞭絕望的邊緣?是童年的創傷,是社會的不公,還是無法承受的失落?我更希望能看到,在那些灰暗的生命故事中,是否依然閃爍著希望的微光,是否有人能夠勇敢地站起來,與抑鬱癥進行殊死搏鬥。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以一種溫和而深刻的方式,為我們展現齣抑鬱癥患者的真實生活,讓我們能夠放下預設的標簽,用一顆充滿善意的心去傾聽他們的故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一本能夠觸動人心的讀物,能夠引發我們對生命、對健康、對人性更深層次的思考。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有一種沉靜而略帶憂鬱的美感,仿佛預示著一場關於心靈深處探索的旅程。我對抑鬱癥一直懷有一種敬畏之心,它是一種無聲的疾病,卻能摧毀一個人的整個世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以一種深入淺齣的方式,為我們揭示抑鬱癥的復雜麵貌,不僅僅是那些外在錶現齣的癥狀,更希望能深入到它背後的心理機製和成因。我想要瞭解,是什麼樣的力量讓一個鮮活的生命,被無盡的悲傷所吞噬?是童年的創傷,是生活中的壓力,還是基因的遺傳?我渴望看到,在這本書中,是否能夠找到那些關於走齣抑鬱的答案, whether it's through therapy, self-help, or the support of loved ones.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們不再將抑鬱癥視為一種軟弱的錶現,而是能夠以一種理解和同情的態度去麵對。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成為一本能夠啓發人心的讀物,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他人,以及理解這個復雜而充滿挑戰的世界。我希望它能帶給我們溫暖、力量和希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