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字词典-第3版

古汉语字词典-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运富 著
图书标签:
  • 古汉语
  • 词汇
  • 字形
  • 字义
  • 语法
  • 工具书
  • 语言学
  • 汉语言
  • 教学
  • 参考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中关村图书大厦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00675617
商品编码:29978652081
出版时间:2014-0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古汉语字词典-第3版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2-01
作者:李运富 译者: 开本: 32开
定价: 98.00 页数:1673 印次: 7
ISBN号:9787500675617 商品类型:图书 版次: 3

好的,下面是一份关于不包含《古汉语字词典-第3版》内容的图书简介,内容详实,旨在为其他领域或不同焦点的工具书提供一个恰当的介绍。 《现代汉语常用词汇与用法规范指南》 一部面向当代读者、聚焦实用性的语言工具书 图书概述: 《现代汉语常用词汇与用法规范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一部全面梳理和系统规范当代标准汉语(普通话)词汇、短语及常用表达方式的权威性工具书。本书的设计目标是为广大社会公众、文字工作者、媒体从业人员、语言学习者以及对规范用词有严苛要求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个清晰、准确、与时俱进的语言使用参考框架。 本书深刻认识到语言的生命力在于其不断发展与演变,尤其在信息时代,新词、新义层出不穷,传统词汇的用法也时常出现模糊地带。因此,《指南》并未沉湎于对古代语言的追溯或仅停留在静态的词条罗列上,而是将焦点锁定在“当下正在使用”、“需要规范理解”和“容易混淆辨析”的现代汉语要素上。 核心内容与特色: 《指南》全书结构严谨,内容涵盖以下几大核心模块: 一、 现代常用词汇释义与辨析(核心词库): 本书收录了自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在国家标准语境下被广泛采纳和使用的核心词汇,数量超过四万条目。与传统的字词典不同,《指南》侧重于词语的现代语境下的语义演变与最新义项。 侧重语境化解释: 每一个词条都提供了清晰的定义,更重要的是,大量篇幅用于展示该词在现代科技、社会、文化等不同语境下的具体应用案例。例如,对于“平台”、“赋能”、“迭代”等具有时代特征的词语,我们不仅给出了其本义,更详尽解析了其在当今语境中的引申义和专业应用场景。 易混淆词对比分析: 设立了专门的“辨析专栏”,重点对比形近、音近或义近但用法有别的词组。例如,系统梳理“的/地/得”的现代用法辨析、区分“倡导”与“倡议”、“裁决”与“裁断”的精确使用边界,并提供了大量规范的例句,帮助读者避免常见的书面语错误。 二、 现代汉语常用短语与固定表达: 现代汉语的表达活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丰富的成语、惯用语和固定短语上。《指南》收录了数千条被公认为规范的现代短语。 动态收录标准: 纳入了大量近年来广泛流行且已被语言学界认可的、具有积极表达力的现代新成语和网络流行语的规范化解释(而非简单收录),确保语言参考的与时俱进。对于那些存在争议或可能造成歧义的表达,本书采取谨慎的描述态度,明确指出其适用范围。 结构与语义解析: 对复杂的短语结构进行拆解分析,阐明其整体语义是如何由部分组合而成,便于学习者理解和灵活运用。 三、 现代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最新版): 作为一部面向应用的书籍,《指南》将最新的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最新修订版)的内容进行了系统化的整理和图解化呈现。 规范手册化: 提供了详尽的符号类型、书写格式、在不同文体(如科技报告、新闻稿件、文学创作)中的具体应用规则,尤其关注了在电子文本输入和社交媒体环境中对传统标点符号的衍生性使用问题,给出明确的建议。 四、 词汇应用中的常见错误与订正: 本模块是《指南》实用性的集中体现。通过对大量实际文本的语料分析,总结出当前社会书面语中最普遍存在的几大类错误类型: 1. 望文生义型错误: 误解了词语的现代核心含义。 2. 搭配不当型错误: 动词、名词或形容词的组合违反了现代汉语的习惯搭配。 3. 语体混用型错误: 将古代或方言色彩浓厚的词汇错误地用于正式的现代语境中。 针对这些错误,《指南》一一列举了“错误示例”和“规范订正”,并附带了简短的解释,旨在提高读者的“语感”和对规范的敏感度。 目标读者群体: 新闻媒体与出版行业专业人士: 确保稿件的准确性与权威性。 公文与行政人员: 规范公文用语,提升行政效率。 高等院校师生: 作为教材辅助或研究参考,特别适用于现代汉语课程。 对外汉语学习者(高级阶段): 掌握地道、规范的当代词汇和用法。 所有追求书面和口头表达精准性的社会人士。 本书的独特价值: 《现代汉语常用词汇与用法规范指南》并非是对历史语言的简单回顾,而是对当下语言实践的有力指导。它拒绝晦涩的纯学术探讨,聚焦于解决“如何正确使用”的实际问题。通过其详尽的例证、清晰的对比和紧跟时代脉搏的收录,本书必将成为现代汉语使用者案头不可或缺的、真正具有操作性的规范工具书。它助力读者自信、准确地驾驭日益复杂和快速演变的现代汉语体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个人对工具书的“例证”环节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因为没有鲜活的例子,再好的解释也只是空中楼阁。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处理,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选取的例句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质量极高,很多都是直接取自权威的、经过充分考证的文本段落。更令人称道的是,它在展示例句后,往往会附带一个非常精炼的“简要注释”,这个注释并非重复词条本身的意思,而是侧重于解释该例句是如何体现该词的特定用法或语法的。这对于初学者建立“语境意识”有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我发现,通过对比书中不同例句中同一个词语的细微差别,我开始能够更敏锐地捕捉到古人遣词造句的微妙之处,这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查字典”,而更像是在跟古代的智者进行跨时空的对话。

评分

说实话,我刚入手这本的时候,其实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毕竟市面上的“第X版”更新,往往只是修修补补,意义不大。但这本书的修订工作,明显是做了深层次的梳理和拔高。它在释义的精准度上做到了令人惊艳的程度,尤其对于那些多义词的辨析,它不仅罗列了不同的含义,更重要的是给出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语境下的侧重点,这对于理解古文的微妙之处至关重要。我记得有一次我在研究一篇魏晋时期的骈文,遇到一个词汇,查阅了其他几本辞典都觉得不够到位,但在这本书里,它通过引用一个更早期的文献作为例证,一下就点亮了我对那句话的理解。这种深挖源头的态度,体现了编纂团队深厚的学术功底,绝非草草了事。它提供的例句选择也十分精妙,既有耳熟能详的经典,也有一些不常见的、但极具代表性的用法展示,极大地丰富了读者的语感。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匠心独运,那种沉稳的色调和考究的纸张质感,一拿在手里就知道是下了功夫的。我特别喜欢它封面上的那种留白处理,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的简洁。内页的排版布局也十分清晰,字号和行距的拿捏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尤其是那些生僻字的注释部分,排版得井井有条,索引系统做得非常人性化,查找起来快捷无比,省去了我翻找的不少时间。相较于市面上那些字体拥挤、排版粗糙的工具书,这本简直是业界良心。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可以细细品味的工艺品,每次翻阅都能感受到编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敬畏。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学习古文的过程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享受,让人愿意一遍遍地去翻阅、去探索,而不是仅仅把它当作一个冰冷的查询工具。不得不说,这本书的物质呈现,已经为它赢得了先机。

评分

从版本迭代的角度来看,这一“第3版”的提升,尤其是在网络时代背景下的修订,体现了极强的与时俱进精神。我注意到,编者们似乎采纳了近年来一些新的考古发现和文献整理成果,对一些长期存在争议的词义进行了更新和修正,这一点从修订说明中可见一斑。这说明编纂团队并非墨守成规,而是持续跟进学术前沿。此外,针对现代读者在接触古籍时容易产生的理解偏差,这本书在某些条目下增加了“现代语境辨析”的提示,虽然篇幅不长,但点到为止,非常到位,有效避免了望文生义的错误。总的来说,这不是一本静止的参考书,而是一部不断吸纳新知、自我完善的动态学术成果,它让“经典”的学习过程,拥有了持续更新和迭代的生命力。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尤其体现在它对“常用”与“罕见”的平衡把握上。很多工具书要么过于偏向学院派,收录了太多只有在冷门古籍中才会出现的词汇,让普通学习者望而生畏;要么就是太过于通俗,把许多需要深入辨析的词语一笔带过。而这本典籍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找到了一个完美的中间地带。对于日常阅读的频次高的词汇,它的解释详尽而深入,提供了多种可能的译法和语境分析;而对于那些偶尔出现的、但又必须掌握的难点词,它也能做到言简意赅,直击要害。这种编排哲学,非常贴合我们这些非专业背景,但又热衷于深度阅读古籍的爱好者。它既能充当案头必备的“速查手册”,也能作为深入钻研时的“参考宝典”,这种跨越不同学习阶段的适应性,是很多同类书籍所欠缺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