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要--中华人生智慧经典 9787101102949 中华书局

贞观政要--中华人生智慧经典 9787101102949 中华书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吴兢 撰,王炳文,王晶 评注 著
图书标签:
  • 贞观之治
  • 唐朝历史
  • 政治思想
  • 历史典籍
  • 中华文化
  • 人生智慧
  • 历史人物
  • 唐太宗
  • 中华书局
  • 国学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花晨月夕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02949
商品编码:30000759870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4-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贞观政要--中华人生智慧经典

定价:25.00元

作者:(唐)吴兢 撰,王炳文,王晶 评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710110294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吴兢撰写的《贞观政要》将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间与各位大臣的对话、以及大臣重要的奏章,按照政治要素分为四十篇,每篇收录若干对话或奏章,从不同角度说明本篇主旨。大体来说,这四十篇是由宏观到细节、由内到外。*卷有《君道》、《政体》两篇,从宏观上阐释太宗的为君之道和为政之体。第二卷包括《任贤》、《求谏》、《纳谏》,主要讲进谏的重要性。第三卷讲君臣关系、择官任人、封邦建国,属于国家治理范畴。第四卷从《太子诸王定分》到《规谏太子》,主要围绕训诫诸弟皇子展开。第五卷大致是关于臣子道德和义务的规定,包括仁义、诚信等准则。第六卷从俭约、谦让、仁恻等不同方面,较全面地反映了贞观政治理念的细节层面。第七卷阐释礼乐学问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第八卷是关于农业、刑法、邦交等方面的内容。第九卷着眼于征伐安边,包括击突厥、征高丽这两次太宗朝*为重要的对外行动,并反映出太宗的民族思想。第十卷则讲行幸、畋猎等戒惧之事,以《慎终》作为全书十卷四十篇的结尾,引人深思。

目录


前言
君道
政体第二
任贤第三
求谏第四
纳谏第五
君臣鉴戒第六
择官第七
封建第八
太子诸王定分第九
尊敬师傅第十
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
规谏太子第十二
仁义第十三
忠义第十四
孝友第十五
公平第十六
诚信第十七
俭约第十八
谦让第十九
仁恻第二十
慎所好第二十一
慎言语第二十二
杜谗邪第二十三
悔过第二十四
奢纵第二十五
贪鄙第二十六
崇儒学第二十七
文史第二十八
礼乐第二十九
务农第三十
刑法第三十一
赦令第三十二
贡赋第三十三
辨兴亡第三十四
征伐第三十五
安边第三十六
行幸第三十七
畋猎第三十八
灾祥第三十九
慎终第四十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贞观政要》:照亮千古帝国的治世之道与人生哲思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唐朝贞观年间无疑是一段璀璨夺目的黄金时代。那段由唐太宗李世民缔造的盛世,以其开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开放的文化以及高瞻远瞩的治国理念,深刻影响了后世,成为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宝贵财富。《贞观政要》正是这样一部浓缩了贞观时期政治精华、帝王智慧与人生哲学的传世经典,由中华书局精心呈现,书号9787101102949,其价值早已超越了书籍本身,成为一座通往古代智慧宝库的钥匙。 本书并非仅仅是历史事件的简单记录,而是一部深入剖析政治运作、领导艺术、人臣之道以及个体修养的百科全书。它以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等大臣之间的对话和论辩为主线,生动地展现了唐初君臣如何共同擘画、精诚协作,才得以成就那一代的辉煌。通过阅读《贞观政要》,读者可以窥见一位伟大君主如何从善如流,虚怀纳谏,如何辨明忠奸,任人唯贤,如何在危机四伏的政治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出符合时代发展与民生福祉的政策。 一、 治国之道:经验的凝练与智慧的传承 《贞观政要》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对治国之道的精辟阐述。全书共二十卷,内容包罗万象,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法律等各个方面,但其精髓却集中在几个关键主题上。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在《贞观政要》中得到了最深刻的体现。李世民深知民心向背的重要性,他时刻警惕自己不因权力而迷失,始终将百姓的利益置于首位。书中关于“安民”、“纳谏”、“戒奢”、“重民”等篇章,无不体现了这种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李世民能够从隋朝灭亡的教训中汲取深刻的经验,认识到民心是政权的基石,任何统治者若忽视百姓的疾苦,必然走向灭亡。他鼓励官员们直言不讳,即使是逆耳忠言,也能够欣然接受,并引以为戒,这是何等的气魄与胸怀! “从善如流”与“虚怀纳谏”的典范。 魏征作为唐太宗最信赖的谏臣,在书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的直言不讳,有时甚至尖锐得令人难以承受,但李世民却能够以超乎寻常的理性和耐心来对待。书中关于“论纳谏”、“论犯颜”、“论悔过”等内容,生动记录了君臣二人关于国家大政的讨论。李世民并非一开始就如此虚怀若谷,他也有过犹豫、有过不快,但最终他选择了坚持,选择了听取不同的声音。这种君臣之间坦诚的交流,构成了贞观时期政治清明、效率高涨的重要原因。正是因为有魏征这样的谏臣,才使得李世民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避免重蹈覆辙。 “任人唯贤”与“察人以德”。 贞观盛世的建立,离不开大量优秀人才的涌现。李世民在用人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眼光和超脱的胸襟。他打破了门阀观念,不拘一格地选拔和任用人才,只要有真才实学,能够为国家效力,无论出身高低,都能得到重用。书中关于“论选官”、“论君臣”、“论公平”等内容,都体现了李世民对人才的重视以及他如何建立一套相对公平的选拔和任用机制。他深知,人才是国家最重要的资源,唯有知人善任,才能充分发挥各个层级官员的能力,使国家机器高效运转。 “居安思危”与“戒奢尚俭”。 尽管贞观时期国力强盛,但李世民并未沉溺于安逸,而是时刻保持警惕,居安思危。书中关于“戒骄”、“戒奢”、“重农”等篇章,充分展现了他对潜在危机的洞察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他告诫官员和自己,财富的积累不应以牺牲民生为代价,国家的强大更不能建立在骄奢淫逸之上。他提倡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巩固国防等更能长远造福于民的领域。这种前瞻性的忧患意识,使得贞观盛世得以持续,并为后来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人生智慧:古人的镜鉴与现代的启示 《贞观政要》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政治层面的高度,更在于其蕴含的深刻人生智慧,这些智慧跨越千年,至今仍能引发人们的深思和共鸣。 关于“自我修养”的艺术。 书中关于“慎行”、“寡欲”、“知足”等方面的论述,揭示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李世民本人就是一个注重自我反省和约束的典范。他通过不断学习、反思,以及与大臣的交流,来提升自己的品德和认知水平。他所展现出的克制、谦逊和自省,对于任何身处高位或希望获得长远发展的人来说,都是宝贵的借鉴。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抵制诱惑,追求精神的富足,这本书提供了古老的智慧。 关于“人际关系”的智慧。 书中关于“君臣之道”、“朋友之道”的论述,也为现代人处理人际关系提供了深刻的启示。李世民与魏征的君臣关系,是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他们之间建立在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基础上的沟通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如何与上级建立良性的沟通,如何与同事和谐相处,如何分辨和对待朋友,这本书都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深刻的思考。它告诉我们,真诚、坦率、包容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关于“学习与成长”的动力。 李世民本人就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践行者。他对历史、对经典有着深入的研究,并将其运用到治国实践中。书中关于“博学”、“好问”的论述,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他鼓励大臣们广泛涉猎,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对于每一个渴望成长、追求进步的人来说,书中传递的“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以及不断进取、勇于探索的态度,都极具激励作用。 关于“应对挑战”的勇气。 贞观时期并非一帆风顺,国家也面临过内部的动荡和外部的威胁。李世民在处理这些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冷静、果断和坚韧,是其个人魅力和治国能力的体现。书中关于“论战”、“论时势”等篇章,虽然侧重于国家层面的决策,但也折射出一种面对困难时的积极心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勇气和智慧,对于我们个人在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 穿越时空的经典,历久弥新的光辉 《贞观政要》之所以能够历经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华智慧的瑰宝,在于它所探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无论是古代的帝王还是现代的领导者,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知识分子,都能从中找到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内容,获得深刻的启迪。 中华书局出版的《贞观政要》(9787101102949)版本,以其严谨的校注和精美的装帧,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最佳的阅读体验。它不仅仅是一本历史书籍,更是一部关于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如何过上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甚至是如何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社会的行为指南。 阅读《贞观政要》,就是与一位伟大的帝王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就是在与一群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大臣们进行一场思想的碰撞。它让我们看到,历史的辉煌并非偶然,而是源于清晰的认知、坚定的信念、卓越的实践和不懈的追求。它也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往往就隐藏在那些看似朴素的道理之中,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去体悟,去践行。 无论您是历史爱好者、政治研究者,还是希望提升个人修养、拓展人生视野的读者,《贞观政要》都将是您书架上不可或缺的一本经典。它将带领您穿越历史的尘埃,领略贞观盛世的恢宏气象,更重要的是,它将为您的人生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与力量,照亮您前行的道路。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体验方面,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其最大的亮点之一。它虽然是古代典籍的整理和选编,但文字的打磨却达到了近乎于“通俗易懂”又“意蕴深远”的完美平衡。很多原本可能晦涩难懂的政治哲学,在这里通过生动的君臣问对得以阐释,使得即便是对历史不太感兴趣的读者,也能轻松跟上思路。我个人尤其喜欢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谏言,它们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感,而是充满了实操性,仿佛就在耳边给出了最务实的建议。这种行文的流畅性,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让“智慧”不再是少数精英的专利。每读完一个章节,我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迷雾散去,看到了清晰的路径。这种阅读的“愉悦感”和“获得感”,是很多厚重书籍难以企及的。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深度,绝对值得我给予最高的评价。它不仅仅是一本“如何当好一个君主”的指南,更是一部关于“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的教科书。它探讨的议题非常全面,从最基本的吏治清明,到外交策略的进退拿捏,再到道德约束对统治长短的影响,几乎覆盖了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更难能可贵的是,它提供了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很多看似矛盾的原则,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都被巧妙地平衡和处理。这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智慧不是僵硬的教条,而是一种灵活应变的能力,一种在原则与变通之间游刃有余的艺术。每次重读,我都会有新的发现,因为我的阅历在增长,对书中情境的理解也随之加深,这体现了经典永恒的价值。

评分

从购买到阅读的整个过程,这本书带给我的价值感是复合型的。首先是文化传承的厚重感,中华书局的出品本身就是品质的保证,让我对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深信不疑。其次是知识结构的重塑,它提供了一个宏大且严谨的治理框架,帮助我理清了许多零散的历史知识点,形成了一个系统的认知体系。更深层次的是,它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的思维模式,让我学会用更长远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在做判断时更注重权衡利弊和历史教训。坦白说,在当今这个强调“快餐式”信息的时代,能沉下心来读完这样一本需要思考的书,本身就是一种对自我的投资。它不是那种读完就丢在一边的书,而是会成为我书架上一个常驻的“智囊团”,随时准备提供参考和警醒。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上就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文化气息。那种典雅的字体,配上古朴的纸张质感,仿佛能透过指尖触摸到历史的纹理。我特别欣赏出版社在细节上的考究,封面设计既不过分花哨,又能准确地传达出内容的厚重感与历史的韵味。内页的排版也极为清晰,字里行间留白的恰到好处,使得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对于一本需要反复品读的经典著作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装订工艺也十分扎实,无论是平装还是精装,都能感觉到它经久耐用的质感,让人愿意把它放在书架上,随时取阅,甚至可以作为传家之宝来珍藏。说实话,现在市面上很多经典版本的书籍,为了追求销量而牺牲了阅读体验,但这一版明显是在用心做书,从选纸到印刷的每一个环节都透露出一种对经典的敬畏之心,这使得阅读过程本身就成了一种享受,一种仪式感。这种对实体书品质的坚持,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

评分

初读这本书的感受,就像是走进了一个深邃而宁静的古代宫廷庭院,空气中弥漫着智慧与权谋交织的微妙气息。它不像那些枯燥的史书那样只罗列事件和数据,而是通过对话和情境,将那些高超的治国之道娓娓道来,让人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领导力的真谛。最吸引我的是书中对“人”的洞察力,它深刻地揭示了如何识人用人、如何约束君主自身的欲望,以及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那种直击人心的剖析,即使放在现代商业管理或者个人修养层面来看,也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我时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某一段论述,思考它背后的深层逻辑和适用边界。这种启发性,远超出了阅读历史的范畴,更像是一场与古代圣贤的无声对话,让人不断反思自己当下的决策模式和处事态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