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經典發隱
定價:22.00元
作者:楊仁山
齣版社:崇文書局(原湖北辭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540342029
字數:120000
頁碼:17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 曆來認為《列子》一書,夾注著許多佛學思想;《經典發隱》中的《衝虛經發隱》篇幅占到一半,以佛學對《列子》作齣瞭極精到的詮釋。
內容提要
《經典發隱》:楊仁山居士對儒傢《論語》《孟子》、道傢《陰符經》《》《莊子》《列子》等六部經典中關鍵語段的“發隱”。作者契入這些經典的隱藏深意,從佛學的視角發前人所未發之義。尤其後四個“發隱”,作者視為平生*代錶性的著述。
目錄
作者介紹
楊仁山(1837-1911):名文會,字仁山,居士佛學傢,被譽為近代“中國佛教復興之父”。1886年,創立“金陵刻經處”,刻印佛經;1908年,創辦“祇洹精捨”,推行新式佛學教育。門下弟子,人纔濟濟,如太虛、歐陽竟無、譚嗣同、梅光羲、桂伯華等。著作有《楊仁山居士遺著》十二捲留世,金陵刻經處刊印。
文摘
序言
老實說,我拿到這本書純粹是衝著那個“隱”字去的。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真正的“隱秘”和“深邃”已經成瞭稀缺品,大部分所謂的“深度解讀”無非是換著花樣重復已知的東西。但這本書不一樣,它真正做到瞭深入骨髓的挖掘。我注意到作者在處理一些關鍵性的概念時,會進行非常精妙的辨析,區分齣那些常被混淆的相似事物。比如,書中對“知”與“識”之間微妙界限的探討,簡直是醍醐灌頂。以往我總是籠統地將兩者視為一迴事,但作者通過引入一些古代不同學派的觀點進行對比分析,清晰地勾勒齣瞭二者在認知層級上的巨大差異。這種層層遞進的論述方式,絕不是簡單的知識羅列,更像是高明的匠人,在打磨一塊璞玉,每一個角度的打磨都恰到好處,讓玉石內部的光芒得以最大程度地展現。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讓我不得不放慢閱讀速度,生怕錯過瞭任何一個關鍵的轉摺或注解。讀到後來,我甚至開始嘗試閤上書本,迴味剛纔讀到的那幾段話,試圖在自己的思緒中重構作者的邏輯鏈條。
評分坦白說,我之前嘗試過好幾本同類型的書,但都因為篇幅過長或者論述過於偏激而中途放棄。這部《經典發隱》之所以能讓我一直讀下去,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作者在語言錶達上的那種“恰到好處”的剋製。它非常深入,但絕不拖泥帶水;它非常宏大,但又處處留有餘地。我特彆欣賞它在引用原始文獻時的精準度,沒有冗長地復製原文,而是提煉齣最核心的句子,然後立刻跟上自己的精闢解讀,這種高效的信息傳遞方式,極大地提升瞭閱讀效率。閱讀體驗非常流暢,即使遇到一些晦澀難懂的詞匯,作者也會在腳注或者正文中以非常巧妙的方式進行解釋,絲毫不會打斷整體的閱讀節奏。看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的思維像是經過瞭一次徹底的梳理和升級,看待許多舊問題時,都有瞭一種全新的、更具穿透力的視角。這絕非一本可以快速翻閱的書,它需要你投入時間和心力,但所獲得的迴報,遠超預期。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雖然是硬殼精裝,但它的內在邏輯和結構組織,卻如同一個精心布局的迷宮,引人入勝。我特彆喜歡它在章節間的過渡處理。很多學術性強的書籍,章節間的銜接會顯得生硬,讓人有種強行跳躍的感覺。然而,這部作品的結構設計堪稱一絕,它仿佛有一條看不見的暗綫,將看似獨立的章節緊密地串聯起來。當你在讀到某一章的結尾時,你會清晰地預感到下一章將要解答的問題,而下一章的開頭,又會巧妙地呼應前文埋下的伏筆。這種敘事上的掌控力,讓我覺得作者不僅是一位博學的學者,更是一位高明的說書人。特彆是當它引入古代的寓言故事來佐證某個復雜的理論時,那種古今交融的畫麵感,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樂趣,也降低瞭理解門檻。它沒有強迫讀者去接受既定的結論,而是提供瞭工具和視角,引導我們自己去探索那層“隱”下的真理,這種體驗非常令人愉悅。
評分這部書拿到手的時候,光是那沉甸甸的分量和泛著古樸氣息的封麵就讓人心生敬畏。我本來對這類“經典”類的書籍是抱持著一種又期待又害怕的心態,畢竟很多時候,這些被推上神壇的作品,要麼晦澀難懂到讓人望而卻步,要麼就是過於淺嘗輒止,抓不住精髓。然而,這本書的開篇就給瞭我一個驚喜。作者的文筆非常雅緻,並非那種故作高深的辭藻堆砌,而是如同潺潺流水般自然流暢,仿佛一位飽經風霜的長者,用最平實的語言,娓娓道來那些看似遙遠卻又無比貼近人心的道理。尤其欣賞的是,它並沒有急於給齣結論,而是用大量的篇幅去鋪陳背景,去描繪那些曆史場景和人物心境的細微變化。比如,在探討某一個哲學思辨時,它會先引用一段看似不相關的古代詩句作為引子,然後層層剝繭,將那個抽象的概念具體化,讓我這個對傳統文化瞭解不深的讀者,也能迅速地跟上作者的思路。讀完前三分之一,我已經感覺自己像是被帶入瞭一個時間隧道,與書中的世界産生瞭強烈的共鳴,期待著後續能揭示齣更多令人拍案叫絕的洞見。
評分我是一個對書籍的“人情味”很看重的讀者,那些冷冰冰的理論堆砌往往難以持久吸引我。這部作品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在嚴肅的探討中,注入瞭非常強烈的人文關懷。它沒有將曆史上的智者塑造成高高在上的神祇,而是將他們還原成有血有肉、有掙紮、有局限的個體。例如,在分析某個古代思想傢對“變”的理解時,作者並沒有一味地贊頌其超前性,而是深入探討瞭這種思想在當時社會環境下的局限性與掙紮,甚至提到瞭該思想傢在實際應用中所遭遇的挫摺。這種辯證和客觀的視角,讓閱讀過程充滿瞭思考的張力。我感覺自己不是在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在與書中描繪的那些曆史人物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它教會我的不僅僅是知識本身,更是一種審慎和寬容的思維方式,去理解和評判那些復雜的人類智慧結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