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百首 9787506386586

宋词三百首 978750638658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宋词
  • 词集
  • 古典诗词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宋代文学
  • 文化
  • 经典
  • 诗歌
  • 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枫林苑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06386586
商品编码:30009170874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6-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宋词三百首

定价:35.00元

作者: 上彊村民;高高 注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06386586

字数:

页码:240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国诗歌文学的
  名社佳作,千年传承
  优美的文字与韵律的结合,与唐诗同为中华文明的瑰宝
  本版《宋词三百首》以古本为底本,共收入宋词二百八十三首,涉及词人八十三家。编者还对词中的生僻字进行注音,对词的内容、典故加以详细注解,每首词的作者均加以小传,介绍其生平事迹、主要成就及其词作的风格与特色,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鉴赏宋词的魅力。

内容提要


  宋代是词的时代。宋词既有文学的深远意蕴,又有音乐的优美节奏,为历代华人喜爱,经数百年而不衰。《宋词三百首》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又一桂冠,它与唐诗争芳,与元曲斗妍,总结并代表了一代文学盛世。文人以宋词寄情遣怀,或婉约,或豪迈,将离愁别绪、家国情怀演绎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直到今日,诵读宋词仍可陶冶情操,并为读者带来极大的艺术享受。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宋词三百首
  赵佶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宋神宗第十一子,元符三年(1100)即位。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侵,赵佶传位其子赵桓(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赵佶与宋钦宗一并被金人俘虏北去,终客死他乡。赵佶在政治上任用奸佞,昏庸无能,生活上穷奢极侈,艺术上多才多艺。他曾于崇宁四年(1105)建立国家音乐机关“大晟府”,命周邦彦、万俟咏、田为等词人讨论古音、审定古调、创制新曲,对北宋后期词章的繁荣起了很大的作用。赵佶工于书画,诗、文、词皆佳,其词早期风格艳丽,晚期则多凄凉。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1
  裁剪冰绡2,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3。新样靓妆4,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5。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6!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7。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8。
  【注解】
  1北行:指宋徽宗被俘至北方。2冰绡:轻薄洁白的绢,此处比喻杏花花瓣轻薄洁白如绢。3燕脂:即胭脂。匀注:均匀涂抹。4靓(jìng)妆:粉黛妆饰。5蕊珠宫:道家指天上宫阙。宋徽宗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6者:同“这”。会:领会,懂得。7知:不知;“知”当“不知”讲,古诗词中有此用法,如佚名诗“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8和:连。和梦也:就连这样的梦。新来:近来。
  钱惟演
  钱惟演(962—1034),字希圣,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吴越王钱弘俶之十四子,978年,从俶归宋,历任右神武将军、太仆少卿、命直秘阁,曾参与编修《册府元龟》,累迁工部尚书,拜枢密使,官至崇信军节度使,博学能文,文辞清丽,与杨亿、刘筠齐名,并称“江东三虎”,为“西昆体”代表作家之一。有《金坡遗事》、《玉堂逢辰录》等。
  木兰花
  城上风光莺语乱1,城下烟波春拍岸2。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3,鸾镜朱颜惊暗换4,昔年多病厌芳尊5,今日芳尊惟恐浅。
  【注解】
  1莺语乱:黄莺婉转鸣叫此起彼伏。2烟波:指浩淼湖面。春拍岸:春水拍打堤岸。3衰晚:衰弱不堪的老人。4鸾镜:传说汉朝西域罽宾王获得一只鸾鸟,三年不曾鸣叫。听说此鸟见同类才鸣,于是悬镜于前,鸾鸟见影,哀鸣不已而亡。后诗词中多以“鸾镜”借喻临镜生悲。5芳尊:盛着美酒的酒杯。“尊”同“樽”。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先世为邰(今属陕西)人,后徙至吴县(今江苏苏州)。少时家贫,刻苦力学。宋真宗朝(1015)进士。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建议十事,行新政,遭到保守派反对,未能实现。后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病逝于赴颍州途中,卒谥文正。范仲淹不仅是北宋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极为出众。文章诗词,皆有名篇传世,有《范文正公集》。词仅存五首,词风豪迈,气势恢弘。
  ……

序言



千年风雅,尽在那一阕宋词:品味中国古典文学的璀璨明珠 宋词,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以其婉约的笔触、深邃的情感和精妙的艺术形式,跨越千年,依旧在读者心中激荡起阵阵涟漪。它不只是文字的排列组合,更是时代的回声,是士人心灵的投射,是中华民族审美情趣的集中展现。一本好的宋词选集,如同穿越时空的桥梁,将我们带回那个文人荟萃、词坛鼎盛的时代,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些风流才子的悲欢离合,感受他们对人生、对自然、对家国山河的独特情怀。 想象一下,在一个宁静的午后,捧一卷宋词,让指尖滑过古朴的纸张。窗外或许是潺潺流水,抑或是徐徐清风,在这份闲适中,你仿佛能听到晏殊温润如玉的吟唱:“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他的词,带着一种淡淡的哀愁,却又蕴含着对人生无常的通透与豁达,让人在品味中,体悟生命的无尽哲思。又或是苏轼那豪放不羁的笔调,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读来令人心潮澎湃,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壮丽与豪迈。他的词,是时代的风骨,是生命的呐喊,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见。 宋词的魅力,在于其丰富的题材和多样的风格。它既有婉约缠绵、抒发儿女情长的细腻描绘,也有豪迈奔放、抒写家国情怀的慷慨激昂。你可以从李清照的笔下,体味到女性独有的敏感与坚韧,看她如何在战乱离散中,将个人命运与家国兴衰紧密相连,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道尽了多少辛酸与无奈,却又透着一股不屈的生命力。你也可以从辛弃疾的词中,感受他“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壮志未酬,以及“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坚韧与乐观。他的词,是时代的悲歌,是民族的脊梁,更是个人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激烈碰撞。 这不仅仅是一本词集,更是一次文化的洗礼,一次心灵的旅行。当你沉浸在宋词的海洋中,你会发现,那些古老的文字,依然能够触动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你会为柳永笔下“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离愁别绪而黯然神伤;你会为秦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浪漫情怀而心生向往;你会为周邦彦“月桥花院,夜深人静,人声寂寂”的清幽雅致而神往;你会为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赤诚报国而热血沸腾。 每一首宋词,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又彼此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辉煌的文学殿堂。它们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瑰宝。通过品读宋词,我们能够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感受不同时代人们的情感世界,汲取人生的智慧和力量。 一首词,可以是一幅画,也可以是一曲歌。范仲淹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勾勒出一幅萧瑟凄凉的画面,却又蕴含着深沉的意境;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亡国之君的无尽愁绪,化作了奔腾不息的江水,成为千古绝唱。这些词句,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富有深刻的人生寓意,能够引发我们对生命、对情感、对社会的深层思考。 这本精选的宋词集,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精髓的提炼与传承。它旨在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一代,能够走进宋词的世界,感受其独特的魅力,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最经典的宋词名篇,也可以发现那些被时光掩埋的遗珠。每一首词,都经过精心挑选,力求呈现宋词艺术最真实、最动人的面貌。 在阅读的过程中,你或许会遇到一些生僻的字词,但请不要因此止步。随着你对宋词理解的深入,你会发现,这些字词的背后,往往蕴含着更丰富的情感和更深刻的意蕴。一本好的宋词选集,不仅提供作品本身,更可能包含一些注释和赏析,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词的背景、含义和艺术特色。这能够让你在欣赏文学之美的同时,也获得更全面的知识。 宋词的价值,在于它能够跨越时空,连接古今。它提醒着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离别的伤感,对于人生的追求,对于家国的思念,在宋词中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表达。品读宋词,就是在与古人的心灵对话,就是在汲取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养分。 这本宋词选集,是为所有热爱文学、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而准备的。无论是希望深入了解宋词的学者,还是只想在闲暇时品味文学之美的普通读者,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感动。它将带你走进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境界,让你在字里行间,感受千年风雅,品味人生百味。 通过这本宋词集,你将有机会与李白、杜甫之后的又一个文学高峰亲密接触。你将认识那些在词坛留下浓墨重彩的伟大词人,了解他们的生平,感受他们的才情,体会他们用生命写就的篇章。你将沉醉于他们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摹,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感悟,对家国情怀的炽热抒发。 宋词,是属于我们这个民族的宝贵财富,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拥有一本精选的宋词集,就像拥有一扇通往古代文人心灵世界的窗口,让你在喧嚣的现代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与慰藉,获得一份文化的滋养与启迪。 这是一场跨越千年的心灵邀约,一次与伟大灵魂的对话。翻开这本宋词集,让那些古老的旋律在你的心中回响,让那些经典的诗句触动你的灵魂。你将发现,宋词的美,是如此的悠长,如此的深邃,它将陪伴你,走过人生的每一个季节,带来无尽的思考与感悟。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同于市面上一些只顾罗列原文的选本,这本书在注释和赏析方面做得非常到位,但又保持了一种克制的美感,没有过度“剧透”或者将阅读乐趣消磨殆尽。注释部分详实而精准,对于一些生僻的字词、典故,以及宋代特有的物候、官职,都有清晰的白话解释,解除了阅读的诸多障碍。更难得的是,它的“赏析”部分并非冗长的学术论文,而是用了一种非常亲切且富于洞察力的笔触来引导读者进入词人的心境。它会点出这首词的妙在何处,比如某一个用典的巧妙,或者某一联句中节奏的转折,但绝不强加统一的解读标准。读完赏析,我往往会合上书本,自己再重新品读原词一遍,因为那些点拨恰到好处地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更深层次的美感,而不是被固定的观点所束缚。这种“点到为止”的引导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主动思考和感悟的欲望,让阅读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积极的对话。

评分

作为一本古典文学的入门级或进阶读物,它的编排逻辑堪称一绝。我特别喜欢它将部分词作按照主题或者意境进行串联编排的巧思,而不是简单地按作者或年代顺序排列。比如,在某一章节中,你会连续读到几位不同词人描绘的“羁旅愁思”或“闺中相思”,这种对比和映照,让同一个主题在不同心境和笔法下展现出的万千风情一览无余。这极大地拓展了我的文学想象空间,也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宋词作为一种抒情载体所能承载的情感广度。通过这种主题式的布局,你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古人的情感世界是如何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通过共同的艺术形式得到表达的。这种精心设计的“串讲”,远比生硬的知识点堆砌要有效得多,它让历史的温度和人物的悲欢离合变得立体而鲜活起来,让人在阅读中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

评分

这本书的选篇标准之高,着实令人叹服。我原以为“三百首”这个数量的选本,总会有些凑数之嫌,收录一些知名度高但艺术成就稍逊的作品,可是在我粗略翻阅之后,发现编选者显然是下了大功夫进行斟酌和权衡的。它几乎涵盖了宋词发展脉络中最重要的几个阶段和流派的代表人物,从婉约派的鼻祖到豪放派的巨擘,从晚唐五代的影响到南宋词人的力作,脉络清晰可见。尤其欣赏的是,它收录了一些平时不太容易在普及本中看到的“遗珠”,这些词作虽然名气稍逊,但其意境之深邃、格律之精妙,丝毫不逊于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这使得阅读过程变成了一次小型的文学探险,总能在不经意间邂逅新的心头好。编者在选篇时,似乎不仅仅考虑了文学性,还兼顾了词作在音韵和情感表达上的多样性,保证了阅读体验的丰富和不枯燥,真正做到了“三百里外选佳景”,每一篇都值得细细揣摩。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阅读体验,更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沙龙。它的内容不仅仅是冰冷的文字,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时代士大夫阶层那种特有的生活情调与审美追求。我尤其钟爱那些关于饮酒、宴饮和游园的词作,书中的文字仿佛带着淡淡的酒香和花香。在读到那些描写月夜的篇章时,我甚至会特意关掉房间的主灯,只留下一盏暖黄的小台灯,试图模仿古人那种在幽微光线下吟咏低回的意境。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文字本身的感染力和选本的整体氛围营造。它成功地将我从现代生活的喧嚣中抽离出来,带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思的古典世界。对于渴望寻找内心平静,或者想在快节奏生活中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精神慰藉是无价的。它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剂抚慰现代人焦虑心灵的良方。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太精美了,拿到手的时候就被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吸引住了。封面采用的是那种带有古典韵味的宣纸质感,触感非常温润,印着烫金的宋词名篇标题,在灯光下微微闪烁,显得格外雅致。内页的纸张也选得很有考究,不是那种刺眼的纯白,而是略带米黄的色调,据说这样对长时间阅读更友好。更让我惊喜的是,排版布局简直是大师级的作品。每一首词的字体选择都恰到好处地契合了词作本身的意境,有的空灵飘逸,有的则显得沉稳厚重。尤其是那些描绘山水景色的词作,编辑在留白的处理上更是别具匠心,让人仿佛真的能感受到词人笔下的烟雨迷蒙或大漠孤烟。即便是对于我这种对古籍不太熟悉的普通读者来说,这种精心打磨的细节也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愉悦感。它不仅仅是一本诗词选集,更像是一件可以珍藏的艺术品,无论是放在书架上陈列,还是闲暇时翻阅,都让人心生喜爱。看到这样的用心制作,就忍不住想要静下心来,好好品味每一字每一句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而不是囫囵吞枣地快速浏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